高二历史下册期末统一考试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下册期末统一考试试题历史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48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80年前,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回答1~4题。1.就十月革命的条件而言,俄国比其它国家更成熟。主要是指A.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B.临时政府完全走向反动C.有强大的工农联盟为基础D.一战使各种矛盾空前激化2.对左图反映的历史事实评价正确的是A.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挫伤农民积极性,导致农业生产落后C.适应了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D.推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3.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如果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加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他这种政策①促进了工业化的实现②造成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失调③加剧了工农关系的紧张④奠定了卫国战争的物质基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一战后,列强召开的凡尔赛-华盛顿会议被称为“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回答5~7题。苏联农民加入集体农庄4.法国总统在凡尔赛宫的巴黎和会开幕式上说:“48年前的今天,德意志帝国就出生在这个大厅。由于他生于不义,自当死于耻辱!”这表明,法国参加这次会议的主要目在于A.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B.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C.索取更多的战争赔款D.重新建立在欧洲大陆的霸权5.右图是签订《英日同盟条约》的日本驻英国公使林董。该条约在1921年被终止,主要是由于A.美国为了消除潜在的对手B.英美日矛盾在远东地区日益激化C.日本在远东急剧扩张D.英国感到昔日盟友的威胁6.许多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比较不同历史事件的异同,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1919年巴黎和会和1945年雅尔塔会议的相似之处有①会议文件中包含有损中国主权的内容②确定了对德国的处置方案③会议体现了各大国的意志④决定在战后成立联合国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就是:坚持和平共处、构建和谐世界。回答8~10题。7.面对大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以避免极权势力控制美国。这些措施中最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稳定社会秩序的是A.整顿银行、美元贬值B.复兴工业、加强指导C.调整农业、稳定价格D.以工代赈、扩大就业8.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①少数大国争夺世界霸权②传统国际格局变化③军国主义政策的推行④科技的进步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势力与世界人民的矛盾成为国际社会中的主要矛盾。回答10~11题。9.共产国际“七大”召开的直接原因是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B.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已形成高潮C.西方大国极力推行绥靖政策D.法西斯侵略已成为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10.从下面两幅图片中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有①埃塞俄比亚武器装备落后②埃塞俄比亚军队士气高昂③国联公正裁决、伸张正义④埃塞俄比亚皇帝寻求国际干预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④11.英美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苏联结盟的主要原因是A.苏联是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B.英美遭到法西斯国家的进攻C.苏联是抗击法西斯的重要力量D.英美和苏联有传统的结盟关系图二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前往国联控诉意大利侵略图一上前线的埃塞俄比亚军队国际竞争的核心就是以经济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结合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发展与消亡历程,回答11~12题。12.二战后出现美苏两极格局,根本上是由于A.美苏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B.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政治格局被打破C.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与壮大D.美苏形成政治、军事力量的均势格局13.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主要体现在A.缓和与紧张并存,和平与发展突出地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B.核战争的威胁消失,各大国更重视发展经济,增强国力C.美欧日三极之间矛盾突出,昔日盟友变成经济冷战的对手D.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力量对比变化有利于西方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改造成社会主义的现成办法……我们必须根据实际作出判断。”结合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东欧国家的改革,回答13~14题。14.1956年3月17日晚,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说:“现在全世界都在议论……至少可以指出两点:一是他揭了盖子,二是他捅了娄子。说他揭了盖子就是说他的秘密报告表明,苏联、苏共、斯大林并不是一切都是正确的……有严重错误。”这说明,随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道主要是由于A.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B.国际社会反共产主义浪潮的影响C.苏共二十大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D.稳定苏联、东欧动荡政局的需要15.“布拉格之春”的出现和结果说明①社会主义改革势在必行②东欧国家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③苏联大国沙文主义不断升级④社会主义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②④二战后期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的改变了世界面貌。回答15~17题。16.促使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的因素有①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②前两次科技革命奠定了技术、物质基础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推动④二战后各国发展社会经济的需要A.①③B.②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17.下列四副图反映了人类活动空间正在不断拓展,主要是由于A.天文学革命的推进B.科技革命的推动C.国际竞争加剧D.全球化的推动18.第三次科技革命给全人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表现为①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兴起②各国经济能够独立发展、互不依存③促进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④一些新兴民族国家进入工业化时期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两极格局下的美苏争霸,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世界和平受到极大威协。回答18~20题。19.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曾经对美国记者表示:“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月球行走首上太空中华飞天圆梦嫦娥工程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安静下来。”这表明A.苏联为维护世界和平,愿意与美国合作B.苏联与美国合作,主要是为了防止战争C.苏联要通过与美国合作,共同主宰世界D.苏联想要成为世界霸主20.下列对“星球大战”计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此计划的实行是在美苏争霸的第三阶段B.里根于1983年提出C.苏联针锋相对,同美国展开了新的军备竞赛D.美国企图通过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拖垮苏联21.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争霸活动全面收缩,这表明A.苏联社会矛盾尖锐,国家濒临瓦解B.美苏已决出胜负C.美苏已共同主宰世界D.苏联军事力量缺乏相应的经济支撑近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伴随着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回答2l~24题。22.资本主义发展在早期是自由放任,一战后特别是二战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越来越多。可以说A.早期自由主义政策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国家干预经济是必然B.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是必然的,国家干预经济是暂时的C.自由放任政策和国家干预经济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同时期的需要D.经济政策需遵循经济规律,是统治阶级利益的集中表现23.战后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起飞,是因为两国①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方针②大力发展科学技术③重视发展教育和培养人才④得到美国的经济援助和扶植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24.右图为新加坡前总理、现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他被誉为“亚洲瑞士”的建筑师。他缔造的新加坡经济的辉煌腾飞给亚洲发展中国家很多启示,尤其是A.重视科技和教育B.要抓住有利的国际机遇努力发展c.保持社会稳定很重要D.经济发展战略应当适合本国国情乐山市高中2008届期末统一考试历史2007.7题号第I卷第Ⅱ卷总分2526得分注意事项:1.第Ⅱ卷共4页,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本卷共2大题,共52分。25.(3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引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材料二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如无线电通讯技术、核武器、洲际运载火箭、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主导之下”。——摘自赵英《技术演变与全球化》得分评卷人材料三“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摘自江学时《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材料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1970年1992年33个发展中国家108美元297美元21个发达国家3129美元22185美元——引自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原因。(8分)(2)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三的观点。(10分)(3)材料四反映了什么问题?根源何在?(8分)(4)我们应该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6分)26.(20分)“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农业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从十月革命后到二战前苏俄(苏联)农业政策的重大变化及其影响。(16分)(2)从这些变化和影响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4分)得分评卷人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选择题答案(每小题2分,24小题,共48分。)1—5ABDDB6—10ADCDD11—15CDAAA16—20DDACC21—24DCA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25.(32分)(1)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2分)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2分)国际金融的发展;(2分)跨国公司的推动。(2分)(2)材料三的观点是片面的。(2分)虽发达国家拥有技术优势,经济全球化确实加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但全球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进步的体现。经济全球化也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8分)(3)在20世纪70~90年代,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社会财富激增;(2分)但贫富分化、南北对立的问题也日趋严重。(2分)根源:旧的世界经济秩序仍起重要作用;(2分)科学技术水平存在差距。(2分)(4)坚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国家对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的监督和管理,防范经济风险;促进科技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对话,促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每一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得6分)[阅卷注意:学生解答主观题的答案,如在上述参考答案之外另有发挥,并且言之成理,可适当给分。但每一问的得分不得超过该小问的总分。]26.(20分)十月革命胜利,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初: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2分)改变了土地所有制形式,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2分)国内战争时期:实行余粮收集制。(2分)保障了军事胜利,但损害了农民利益。(2分)1921年: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有限度地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用劳工。(2分)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善和巩固了工农联盟。(2分)1927年:确立农业集体化方针,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2分)一定程度上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