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台湾问题专题练习(一)历史概况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台湾曾被西班牙、荷兰、日本先后占领过。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归中国的版图。1949年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与祖图大陆处于分离的状态。50多年来,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发生了巨大变化。1.公元230年,三国吴王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这是大陆居民开发台湾的开始。隋唐时期称台湾为“流求”。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公元12世纪,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戍守。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湾。元、明两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明朝后期开始出现台湾的名称。2.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不久,西班牙人侵占了台湾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后于1642年被荷兰人赶走,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1661年4月,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2.5万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1662年2月,郑成功迫使荷兰总督揆一签字投降。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中国领土台湾。3.1683年7月8日,清政府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水陆官兵向澎湖守军发起攻击。郑成功之孙郑克塽率众归归顺清政府。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4.1874年1月,日军入侵台湾。10月,中日签订《北京专条》,虽然软弱的清政府对日本作出妥协,但《北京专条》仍表明中国对整个台湾行使主权。此后,清朝官员提出台湾设省的建议。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遭刘铭传率军重创。1885年6月《中法新约》签订,法军被迫撤出台湾。1885年清政府将台湾划为单一行省,台湾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首任台湾省巡抚为刘铭传。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协理台湾军务的清军将领刘永福等率军民反抗日本的侵占,坚持了5个多月的战斗,但终遭失败。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6.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终于收复了台湾。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于台北举行。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7.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月,国民党政府退踞台湾。由于种种原因,造成海峡两岸长期紧张对峙的局面。(二)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1.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一国两制”的提出、基本含义、内容及意义。(略)3.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有利条件:(1)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和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2)结束台湾海峡两岸分裂状态,实现祖国的统一,是世界华人的共同愿望。(3)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后,各国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与台湾当局断绝关系。但是外国势力插手台湾问题,推行“以台制华”战略和“台独”势力是目前统一台湾的障碍。4.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台湾问题,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是因为:(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对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言行,我们都坚决反对。(2)实现国家的统一有两种方式:一是和平方式,二是武力方式。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实行“一国两制”,既坚持了一个中国的原则,又照顾了台湾的特殊利益,是和平统一的最佳选择。(3)台湾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中国政府有权采取一切手段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4)我国只有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才能真正威慑“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防止台湾从祖国分离出去和外国势力的干涉。(四)专题练习1.台湾海峡海底地形为。台湾岛地处火山地震带上,所以多火山地震。2.台湾海峡①北部有北回归线穿越②平均宽500千米③沟通南海与东海④位于大陆架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④D①③3.我国少数民族中,主要聚居在岛屿上的有A高山族B水族C壮族D黎族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领土。据此回答第4~9题:4.古代台湾名称依次为①流求②夷洲③琉球④台湾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③②④D①②③④5.大陆居民开始开发台湾的史实是A隋炀帝3次派人前往台湾B三国时孙吴政权派人到台湾C元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D公元12世纪,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6.历史上明确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国际会议是A巴黎和会B雅尔塔会议C华盛顿会议D开罗会议7.中国政府在台湾设立专门政权机构是在A明朝B中法战争后C元朝D南宋8.19世纪70~80年代曾经入侵我国台湾的国家有A日本法国B日本美国C英国美国法国D日本英国法国9.1683年康熙帝命清军进入台湾,对这件事最确切的评价是A消灭明朝军事力量B扑灭反清武装C抵抗外来势力的入侵D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台湾当局最近修改高中历史课程,将中国近代史并入世界史,这是台湾当局在教育领域推行“渐进式台独”的又一个步骤。据此回答第10~14题:10.上述材料告诉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必须A坚持从实际出发的观点B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C现象浮现在事物的表面,必须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D坚持变化发展的观点11.台湾历史是不可能由“台独”分子任意篡改的,这是因为A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只能停留在事实上B人们关于历史的认识仍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作用于人脑的结果C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研究来认识历史,要发挥意识的想像力D悠悠万年,纷纭人生,漫长的历史是浓缩在历史资料之上的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据此回答第12~14题:12.我国政府确定并坚持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A“和平统一、高度自治”B“一国两制、高度自治”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3.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拥有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大的自治权,这主要是指A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B中央政府不管台湾地方事务C外国资本不动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14.台湾当局将明代中期以后的中国历史全部列入世界史课程,此举引起岛内各界人土的极大愤慨。这是因为①任何阻挠祖国统一的行为都不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台湾当局的这一做法,企图从文化教育上切断台湾与祖国的脐带联系,最终实现“台独”③台湾当局的这一做法,企图将台湾与中国分割开来,改变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④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所有中国人的共识A①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15.材料一: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有关台湾的全部事实和法律证明,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材料二:据新华社2003年9月22日报道:台湾当局日前公布的《台湾2005学年度高级中学历史课程纲要草案》引起岛内舆论一片哗然。这项草案根据所谓的同心圆的理念,先上“台湾史”,再上“中国史”,最后上“世界史”。但是其中“中国史”只讲到明代的初期,在这之后的历史包括中华民国这一阶段都编在世界史。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回答:(1)为什么说台湾是祖国的宝岛?(2)历史上的台湾曾几次与祖国分离,分别是哪几次,又是怎样回到祖国怀抱的?(3)请运用政治知识的有关道理,谈谈对材料二的认识。【参考答案】1.大陆架环太平洋2.B3.A4.A5.B6.D7.C8.A9.D10.C11.B12.C13.D14.C15.(1)①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南界巴士海峡;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北通东海,南接南海。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国与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②台湾省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盛产稻米,主要经济作物是蔗糖和茶。台湾素有“水果王国”美称,水果种类繁多。③台湾四面环海,海岸线总长达1600千米。渔业资源丰富,渔业、养殖业比较发达。④森林资源丰富。(2)①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成为—位伟大的民族英雄。1885年清政府设台湾行省。②1895年《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开罗宣言》宣布台湾为中国领土,1945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③1949年国民党政府退踞台湾。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两岸长期分离的局面。(3)①台湾当局将明中叶以后的中国史置入世界史的做法,是典型的“一边一国”乃至“两国论”的史观,企图从文化教育上切断台湾与祖国的联系,最终实现“台独”。②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将中国历史归入世界史是台湾当局利用政治力量企图掩盖历史真相,否认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当局把历史作为搞分裂活动的政治工具,其本质是在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