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5页,第II卷6至9页,共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7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考试结束,将第II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于公元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顺利升空,实现了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想”,标志着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世界航天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3题1.下列科技成就中,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是A.蔡伦改进造纸术B.张衡发明地动仪C.华佗发明麻沸散D.西汉记录太阳黑子2.明清时期,我国科技落后于世界的原因有(1)封建专制制度的空前加强(2)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3)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4)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A.(1)(2)(3)(4)B.(1)(2)C.(1)(2)(4)D.(1)(2)(3)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1)我国石油全部实现自给,结束了“洋油”时代(2)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3)大亚湾核电站的建成(4)“神舟五号”顺利升空A.(1)(2)(3)(4)B.(2)(1)(3)(4)C.(3)(1)(2)(4)D.(1)(3)(2)(4)赋税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经济制度。据此回答4-6题4.《春秋公羊传》载:“初税亩,初者何?始也。税亩而税也。”其实施产生的后果是A.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B.国家维护土地自由买卖C.各诸侯国废除井田制D.加速向封建生产方式转变5.对明朝“一条鞭法”认识正确的是(1)为了缓解农民过重的负担(2)废除了人头税制度(3)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发展(4)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A.(1)(2)(3)(4)B.(1)(3)C.(1)(3)(4)D.(3)(4)6.封建政府进行赋税政策调整、赋税制度改革的出发点是要解决(1)民族矛盾(2)封建国家与农民的矛盾(3)封建国家与地主的矛盾(4)政府财政危机A.(2)(3)(4)B.(1)(3)(4)C.(1)(2)(4)D.(1)(2)(3)(4)《昭君出塞》和《步辇图》分别是涉及了汉唐时期民族关系的两幅名画,据此回答7-9题。7.与《昭君出塞》相比,《步辇图》反映唐朝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是A.通过和亲的手段有效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B.采用册封的方式迫使少数民族政权臣服唐政府C.凭借先进的经济文化形成对周边民族的巨大向心力D.通过互派使者的方式维持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8.一位古诗人在《题昭君出塞图》中写道:“草黄沙白马如云,落日悲笳处处闻,此去妾心终许国,不劳辛苦汉三军”。从诗中可看出作者肯定王昭君出塞是因为A.昭君出塞是为了个幸福B.昭君出塞是为了国家利益C.昭君出塞加强了汉与匈奴的关系D.昭君不畏艰难9.“胡音、胡骑与胡汝,五十年来竟汾泊”。对此,准确的认识是A.唐朝统治者起源于北部少数民族地区B.频繁的民族交往使唐朝社会的生活发生了较大变化C.五胡民族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D.安史之乱对唐朝社会的重大影响改革是自古至今,古今中外的永恒主题,只有不断地进行改革,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据此回答10-13题10.管仲改革和商鞅变法A.内容相同,性质相反B.都废除奴隶制度而确立了封建制度C.都壮大了本国进行争霸斗争的实力D.都改变了所在国家的社会性质11.李鸿章说:“自秦政变而败亡,后世人臣遂以守法为心传。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诛绝,后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今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竞,即败亡灭绝而不悔。”这表明李鸿章主张A.改变传统的守旧思想B.坚持中国的守旧传统C.学习西方进行政治改革D.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1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1)改革单一集中的管理模式(2)分配上克服平均主义(3)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4)其关键是改变所有制形式A.(1)(2)(3)(4)B.(1)(2)(3)C.(2)(3)(4)D.(1)(2)13.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欧洲革命与改革所承担的最重要的历史使命是A.推翻各国封建统治B.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秩序C.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D.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当今台湾社会中,台独分子鼓吹“公投”“缺宪”,其分裂祖国的意图昭然若揭。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任何妄图分裂祖国的阴谋必将失败。据此回答14-16题。14.中国历代政府注意加强对台湾的管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元朝时,中央政府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的管辖B.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C.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从日本手中接管台湾D.“一国两制”构想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15.最早明确规定日本必须将台湾归还中国的国际性文件是A.《开罗宣言》B.《联合国宪章》C.《波茨坦公告》D.《联合国家宣言》16.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主要是因为A.它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B.台湾居民是中华民族血统C.中国政府对台湾拥有无可争议的管辖权D.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理论认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据此回答17-20题。17.中共“二大”提出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说明A.中共以发动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B.为实现国共合作扫清了障碍C.党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加深D.党在斗争中走向成熟18.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文革”结束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在本质上的相同之处为A.先从农村着手B.从国情出发C.证明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D.达到的目的是一样19.1931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议》:“中国政治形势的中心任务是革命与反革命生死斗争。两下政权的尖锐对立,是目前中国政治生活的核心。”1935年《八一宣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态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国民党性质的改变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C.蒋介石放弃不抵抗政策,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D.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结束20.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提出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思想有(1)正确处理“十大关系”(2)中共“八大”路线政策(3)《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4)1958年社会主义总路线A.(1)(2)(3)B.(1)(2)(4)C.(2)(3)(4)D.(1)(2)(3)(4)近代化是指工业化和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即从传统的农业文明转化为现代工业文明,从农业宗法社会转向工业法制社会21.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化的叙述,正确的是(1)从轻工业开始,而后发展至重工业(2)受到国内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抗(3)缺乏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4)领导权始终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A.(1)(2)(3)(4)B.(2)(3)C.(1)(2)(3)D.(2)(3)(4)22.史学界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称为近代化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他们都主张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B.维新变法运动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但维护了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C.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新文化运动彻底地正确地批判了封建思想23.以下会议内容包括了把建设新中国的战略目标确定为“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实现国家工业化”的有(1)中共七大(2)中共七届二中全会(3)中共三大(4)中共八大A.(2)(3)(4)B.(2)(4)C.(1)(2)(3)D.(1)(2)(3)(4)24.下列各项,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的是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C.对工商业的合理调整D.没收官僚资本欧洲曾先后发生过几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步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据此回答25-29题。25.与文艺复兴相比,欧洲启蒙运动最突出的特点是A.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B.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C.推动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进一步发展D.给天主教以摧毁性的打击26.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与欧洲启蒙运动宣传的理性主义共同的思想特征是A.反对封建束缚,崇尚自由平等B.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现实生活的享乐C.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D.反对私有制,批判圈地运动的罪恶27.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的条件是A.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也使资本主义制度各种弊端暴露B.无产队级做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C.马克思、恩格斯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D.当时出现了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18-19世纪,法国经历了一段风雷激荡的历史岁月,矛盾斗争激烈,政权更迭频繁。据此回答28-31题。28.标志着法国的君主制被推翻的历史事件是A.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B.《1791年宪法》公布C.1792年攻占王宫D.1793年处死路易十六29.英国1688年政变和法国“热月政变”的相似之处是A.都是资产阶级与地主贵族之间的妥协B.都改变了国家的政体C.都没有发生大的流血事件D.都是建立资产阶级正常统治秩序的需要30.以“皇帝”名义推行《民法典》,自誉为“永垂不朽”的事情,发生在下列哪一时期?A.法国大革命时期B.拿破仑统治时期C.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D.波旁王朝复辟时期31.对下列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图示中,全面正确的是(1)启蒙运动(2)法国大革命(3)美国独立战争(4)拉丁美洲独立运动A.(1)→(2)→(3)→(4)B.(1)→(3)→(4)→(2)C.(2)(1)(3)(4)D.(3)(1)(2)(4)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据此回答32.下列各项表述中与工业革命不相符合的一项是A.首先从英国开始,之后逐渐波及其它欧美国家B.工业革命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相互促进、互相影响C.客观上扩大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缓和了东西方矛盾D.创造了大量财富,而工人阶级生活更加困苦33.亚当·斯密阐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时代背景是(1)英国进入工业革命时期(2)科学成就迅速转化生产力(3)启蒙运动盛行于欧洲(4)机器生产已经取代手工工场A.(1)(3)B.(1)(4)C.(1)(2)(4)D.(2)(3)(4)34.工业革命后,英国相继废除了实施高关税和贸易保护的《谷物法》以及《航海条例》,它反映了(1)英国凭借实力已在与各国贸易中居于绝于优势(2)自由主义思潮的盛行(3)自由贸易逐渐发展(4)国家强化对经济的宏观调控A.(1)(2)(3)B.(1)(2)(4)C.(1)(3)(4)D.(1)(2)(3)(4)35.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进步,其根本体现是A.推动了城市化进程B.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兴起C.工业运动由此兴起D.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计50分)36.读图回答问题如图所示,图一、图二、图三分别反映了不同时期我国古代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情况。请回答:(14分)(1)三幅地图反映的当时政治形势的特点各是什么?从政治角度入手分析其原因。(9分)(2)比较三幅地图,指出其变化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分析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5分)37.1923年,经历了中国早期近代化大半历史的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一文中,写下了如下一段文字:“拿过去若干个五十年和这个五十年来比,这五十年诚然是进化了;拿我们这五十年和别人家的五十年来比,我们可是惭愧无地,试看这五十年的美国如何?这五十年的日本如何?这五十年的德国如何?这五十年的俄国如何?他们虽然政治上成败不同,苦乐不等。……真都算得上一日千里!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