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届高考历史综合能力测试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08届高考历史综合能力测试卷命题人:吴勇刘金城王风鸾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制度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据此回答1~2题。1.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意思是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制度而稍有变革,而周朝又继承了商代的制度而稍有变革。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的不同点是A.实行王位世袭制B.实行分封制度C.压迫奴隶和平民D.实行井田制度1、B。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行王位世袭制和压迫奴隶和平民是西周与商朝政治制度的共同点,实行井田制度是经济制度。因此,正确答案为B。(西周与商朝的政治制度,中等难度题)2.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和政治机构创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周实行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扩大了国家疆域B.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武则天开创了武举和殿试,扩大了唐朝的社会基础D.元朝设立理藩院,管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2、B。本题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管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清朝设立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宣政院和理藩院,中等难度题)3.下面两幅是有关王安石变法的漫画。从两幅图片中所能获取的信息有①增加政府财政收入②有些反对变法的人混入变法队伍,出现了用人失当的问题③保甲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④变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图1图2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3、C。本题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图片的能力,以及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注意两幅图片中各人物的言行是解题的关键。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从图片中看不出来,故排除。(王安石变法,难题)4.阅读下列有关汉唐时期人口分布表格内容,从表中可以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朝代黄河中下游江淮地区西南地区两广及福建西汉3825678714364698唐288981213780812484A.西汉时,人口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B.唐朝黄河流域人口减少,江淮地区、西南地区、两广及福建地区人口增长很快C.西汉和唐朝,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一直最多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及唐朝中后期,人口大量南迁,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4、D。本题考查考生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题干中“从表中可以获得的正确信息”这一限制语。D项从图表中不能直接反映,可选。(古代人口分布情况、北民南迁,中等难度题)5.明清时期的科技发展与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技术进步的差异性突出表现在A.中国是对传统的继承,西欧在于科技创新B.中国科技重经验总结,西欧确立了实验科学C.中国科技发展局限于农业,西欧发展工业技术D.中国科技受到社会轻视,西欧科技创新得到社会推崇5、B。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比较历史知识的能力。中国传统科技主要是经验的总结,而文艺复兴时期西欧诞生的近代科学是建立在实验科学基础之上的。(明清科技与文艺复兴时期科技比较,难题)6.中国的汉字是方块字,但直到秦朝,中国才实现“书同文”字。下列文字中,属于秦朝统一后使用的官方字体是A.隶书B.小篆C.行书D.楷书6、B。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书法发展历程。正确区别不同的书法风格是解题的关键。(中国书法发展历程,容易题)中国近现代五种经济形式的变化,反映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艰难历程。据此回答7~9题。1840~1956年中国五种经济形式曲线图7.上图中所示五种经济形式按照A、B、C、D、E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地主经济、洋务经济、外国资本、民族资本、官僚资本B.地主经济、外国资本、洋务经济、民族资本、官僚资本C.外国资本、洋务经济、官僚资本、封建经济、民族资本D.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封建经济、民族资本、洋务经济7、A。本题考查考生从曲线图中提取信息、调动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A在1840年占居主导地位,以后逐步解体,1952年土改完成后彻底消亡,由此判断为地主经济。B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结束于19世纪90年代,由此可以判断为洋务经济。因此,正确答案为A。(中国近现代五中经济形式,中等难度题)8.关于上图中曲线B与曲线D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近代企业,使用机器生产B.生产资金都来源于民间C.企业性质都是资本主义企业D.生产都从轻工业开始起步8、A。本题考查考生对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曲线B是洋务企业,曲线D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洋务企业中近代军事工业的资金最初来源于政府,企业性质主要是封建官办企业,生产从重工业开始起步。因此,B、C、D表述均错误,正确答案为A。(洋务企业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难题)9.上图中某种经济形式的结束,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创举的是A.曲线BB.曲线CC.曲线DD.曲线E9、C。本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赎买政策,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创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等难度题)中国近现代出现的一些纲领、文件,见证着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历程。据此回答10~13题。10.《资政新篇》的下列内容中,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的是A.主张同外国自由通商B.文化交流平等往来C.不允许外国干涉中国内政D.准许外国人献计献策10、C。本题考查考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资政新篇》体现的外交立场是“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因此太平天国坚持的是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资政新篇》,中等难度题)11.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写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对材料中“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准确理解是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封建地主富人专制相结合,避免出现贫富不均B.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封建地主富人专制相结合,追求政治民主C.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满洲贵族专制的统治相结合,避免出现贫富不均D.D.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满洲贵族专制的统治相结合,追求政治民主11、A。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政治革命”是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社会革命”是反对封建地主富人专制。“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目的是避免在在后果出现欧美社会革命后存在贫富不均的现象。(三民主义,难题)12.经过重庆谈判,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双十协定》,其内容不正确的是A.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B.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C.国民党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D.改组国民政府,实施《和平建国纲领》12、D。本题考查考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改组国民政府,实施《和平建国纲领》是重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政协协议的内容。因此,正确答案为D。(《双十协定》,容易题)1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共同纲领》相比,其显著特征是①中国国体发生了根本变化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责发生了变化③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④第一次提出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3、C。本题考查考生调动运用知识和比较知识的能力。本题可用排除法,①④不符合史实。1954年三大改造还没有完成,我国国体还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第一次提出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难题)进步思潮的出现能够推动人类文明历史进程的发展。据此回答14~16题。14.近代一个政治派别主张:“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该政治派别是A.顽固派B.洋务派C.维新派D.革命派14、B。本题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中该政治派别主张,封建伦理和政治制度是永远不可改变的,一些具体的制度可以因时变通。由此判断出该政治派别为洋务派。(洋务派的政治主张,中等难度题)15.下列关于资产阶级激进派倡导的新文化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新文化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破尊孔复古逆流B.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思想是整个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C.新文化运动的斗争矛头直指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D.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15、D。本题考查考生分析、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新文化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前期的指导思想是民主和科学;争矛头直指儒家传统道德。A、B、C均错误,正确答案为D。(新文化运动,容易题)1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继承了八大的正确探索,同时又在许多重大问题上提出了全新的思想,其新思想主要表现在A.科学的分析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B.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C.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D.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6、B。两次重要会议都从当时的社会矛盾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正确的决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1987年的十三大上确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等难度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17.关于上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B.19世纪末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年平均增长率相对缓慢C.19世纪末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国家D.19世纪末英国经济陷于停滞状态17、D。本题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解读信息的能力。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资本主义各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英国缓慢发展是相对于美德而言,经济并非是陷于停滞状态。(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中等难度题)18.上图中,英国逐步丧失了19世纪中期以来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A.小企业的大量存在,限制了工业新设备和新技术采用B.大量资本输往国外,不愿意更新国内生产设备和采用新技术C.大量资本投在信贷领域而不是投在生产领域D.国内市场十分狭小,资源不足,农业落后18、B。本题考查考生调动、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英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失了19世纪中期以来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主要是英国即使在技术水平较底的情况下,也能够从殖民地获得巨额利润,资本家把大量资本输往国外,不愿意更新国内的生产设备和采用新技术。(英国丧失19世纪中期以来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容易题)19.上图中反映出19世纪晚期,美德日经济迅速发展,英法经济发展却相对缓慢,出现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是A.是否拥有统一的国内市场B.是否占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C.是否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D.是否采用大量新技术新设备19、D。本题考查考生调动、以内用知识和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美德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故能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这促进了两国经济的发展。而英法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们不愿意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因此经济发展相对缓慢。(19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快慢原因比较,中等难度题)资本主义经济从发展到飞跃的历程,一定程度上仰仗几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22题。20.工业革命主要表现为发明和使用机器,但是有一项发明却是所有发明付诸实践的最关键因素,曾经被称为“工业城市之母”,这项发明是A.珍妮纺纱机B.改良蒸汽机C.火车机车D.轮船20、B。考查考生考查考生从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和再认、再现基本知识的能力。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的机器能够普遍应用的关键因素是带动机器的动力问题的解决。(工业革命,难题)21.第二次科技革命后,面对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的趋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所做出的自发的调整是A.出现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C.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出现垄断D.建立了优胜虏汰,适者生存的经济秩序21、C。考查考生对知识的再认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面对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需要相应作调整的是生产关系,具体表现为垄断和垄断组织的出现。(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容易题)22.读《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下列对该表的分析结论,正确的是国家总人口(万人)农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英国(1851年)约180048%52%法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