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高一优化训练地理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B卷(附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中同步测控优化训练(八)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B卷)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箭头②表示外力作用,其余均为内力作用B.三大类岩石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C.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D.只有岩浆岩在高温高压下,才可能形成变质岩解析: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中岩浆及三大类岩石间的转换关系是难点内容。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直接冷却凝固而形成,但各类岩石均可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而成为新的岩浆。三类岩石均可能受外力作用最后固结成为沉积岩。已生成的各类岩石由于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的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等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而成为变质岩。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只有②属外力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①③④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属内力作用。综上所述,正确的为A选项。答案:A2.在下图中,甲、乙分别为两个海区的海水表层等温线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洋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洋流为暖流B.乙图中的洋流为暖流C.甲图中的洋流一般位于大洋西部D.乙图中的洋流一般位于大陆西海岸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图分析和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甲图水温北高南低,应为南半球海域,图中洋流由高纬流向低纬,应为寒流,一般位于大洋东部;乙图水温南高北低,应为北半球海域,图中洋流由低纬流向高纬,一般为暖流,且分布于大陆东海岸。答案:B读下图,回答3~4题。3.上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B.暖流C.寒流D.径流4.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A.2月B.5月C.7月D.10月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判断等值线、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蒸发和河川径流等。第3题,通过读图可看出,等盐度线由近海岸向外海凸出,表明影响盐度的因素自西向东影响力在减弱,这主要是陆地径流对近海岸海域的影响。第4题,根据题干Q点距大陆最近时,可说明上海附近海域盐度应为一年中最大值,受河川径流影响最小,那么此时长江入海径流量为一年中最少,此时段应是冬季。答案:3.D4.A下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该类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A.冲积扇B.河流沿岸平原C.河边滩地D.河流三角洲6.该地形的成因是()A.风力堆积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堆积作用D.流水侵蚀作用解析:解答本组题首先要从图中获取足够的判断信息:①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②河流分叉明显;③形态基本呈扇形。综合以上分析,该农业区所在地形是山麓冲积扇。其形成原因是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河流出现分汊,导致流速降低,所携带物质便沉积起来,在山前形成冲积扇。答案:5.A6.C读“海陆分布示意图”,假设阴影部分为陆地。据图判断7~9题。7.①②③④四地点海面盐度比较()A.①>②B.①>③C.①>④D.④>③8.①②③④四地点海面等温线情况()A.①处等温线向南凸出B.②处等温线向北凸出C.③处等温线向北凸出D.④处等温线向北凸出9.实际调查发现①处附近有世界性的大渔场,在此交汇的洋流是()A.北大西洋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B.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C.北太平洋暖流与千岛寒流D.北赤道暖流与加利福尼亚寒流解析:解答本组题的关键是判断各海域的洋流性质和洋流对盐度、温度的影响。第7题,由图中纬度可知,此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根据洋流的分布规律可判断②④处有寒流经过,①③处有暖流经过,同纬度海区盐度③>②,①>④,②③处于副热海区,其盐度高于①④。第8题,据上述洋流分布,②④处等温线向南凸出,①③处等温线向北凸出,因为有暖流流过的海区,水温高些,有寒流流经的海区,水温要低些。第9题,由于①位于大洋东部60°N附近海域,应是北海渔场,此渔场处于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处。答案:7.C8.C9.B读下图,回答10~11题。10.有关大潮、小潮出现日期的月相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①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新月②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满月③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上弦月④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下弦月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1.我国沿海某地利用潮汐发电,一天之内能发电几次()A.一次B.两次C.三次D.四次解析: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当朔、望月时,日、月、地在一直线上,日、月引力叠加,形成大潮。图中月球出现在日、地之间,应为新月;当上弦月、下弦月时,日、月、地成直角关系,引潮力减小,形成小潮,图中月球在太阳以东是上弦月。一天中,有两次潮涨和两次潮落,即能发电四次。答案:10.C11.D(2004年江苏,28~30)下图是“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分布曲线图”。读图回答12~14题。12.关于海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热量净收入从低纬度海区到高纬度海区逐渐减少②各纬度海区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③赤道海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多④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由图中曲线及对应纬度和热量收入和支出的对比关系容易判断。答案:B13.有关海洋表层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均高于寒流流经海区②洋流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之间的水温差异③热量辐射是各纬度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④水温的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大于同纬度大洋中部A.①③B.②④C.②③D.②④解析:同一纬度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高于寒流流经的海区,全球的大洋环流是各纬度海区间热量交换的重要方式。答案:B14.近年来,我国南方部分沿海地区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的主要目的是()①为过往船只提供避风场所②阻挡海浪侵蚀海岸③保持生物多样性④增加用材林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红树林生长在海岸沿海水域,能阻挡海浪侵蚀海岸。同时海中森林也为许多生物提供了生存的场所,可以保持生物多样性。答案:C下图中,①表示地表径流,②③表示地下径流。据图回答15~17题。15.三类径流流速的比较()A.①>②>③B.①>②,①<③C.①>②,①>③D.①<②,①>③16.若沿P垂线,三类径流同时受到相同程度的一次性镉污染。10天内,在R地进行检测()A.②最先检测到水体被污染B.①检测到了最大浓度的污染C.任何时候②③污染程度都比①严重D.③中检测到了最大浓度的污染17.三类径流受到污染后()A.治理难度大的是①B.最容易治理的是③C.②的污染持续时间最长D.②③污染持续时间比①长解析:该组题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观察能力。如果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地面流水受阻情况,就很容易得出地表径流受阻比地下径流受阻小、流速大的正确结论。根据此结论进一步推理,由于地表径流受阻小,流速较快,其下游污染浓度最大;地下径流流速慢,污染持续时间比地表长,且地下水埋藏越深,更新越缓慢,污染持续时间长,短期内不易恢复。答案:15.C16.B17.D读“我国某地沙丘地貌分布图”,完成18~19题。18.该沙丘地貌分布图最不可能在()A.塔里木盆地B.内蒙古高原C.鄂尔多斯高原(黄河以南,黄土高原以北)D.柴达木盆地19.该地区的主导风向是()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东北风解析:第18题,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均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海拔高度介于1000~2000m之间。而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东北部,盆地底部海拔2600~3000m。通过观察图中等高线的高度,可判断该沙丘地貌分布图最不可能在柴达木盆地。第19题,根据图中沙丘的移动方向和沙丘构造图,可确定图中为新月形沙丘链,迎风坡长而缓,背风坡短而陡,且沙丘链排列方向与风向垂直,再结合指向标,可判断该地主导风向为西北风。答案:18.D19.B20.下图表示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m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图中虚线表示雪线,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B.N坡是向阳坡,S坡是迎风坡C.S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D.S坡是向阳坡,N坡是迎风坡解析:影响雪线高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有气温和降水量。雪线高度与气温成正比,温度高,雪线也高;在同一山体,一般情况下,向阳坡日照强,温度高,雪线高于背阳坡。降水的多寡也是影响雪线高度分布的重要因素,雪线高度与降水量成反比,迎风坡多地形雨,则迎风坡雪线高度低于背风坡。再结合①②③④自然带的分布,可确定N坡是向阳坡,S坡是迎风坡。答案:B读下图,完成21~22题。21.如果图中三条纬线分别表示25°、30°、3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位于南半球B.乙位于北半球C.甲图洋流为寒流D.乙图洋流为寒流22.如果甲、乙两图都位于太平洋,下列对甲、乙两图的洋流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为秘鲁寒流B.乙为东澳大利亚暖流C.甲为千岛寒流D.乙为巴西暖流解析:此题考查洋流分布及学生对洋流的判断。从等温线分布和洋流流向判断,甲为北半球寒流,乙为南半球暖流。按照题意,三条纬线分别表示25°、30°、35°,位于中低纬度。若甲、乙两图均位于太平洋中,则甲应为北半球的加利福尼亚寒流,乙应为南半球的东澳大利亚暖流。答案:21.C22.B下图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下图回答23~25题。23.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24.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山脉走向D.山体坡度25.决定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B.降水量C.大气环流D.太阳辐射解析:先查看基带所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在气压带、风带中的位置,明确基带的自然带属性;再按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由基带开始,从低纬向高纬更替规律,变成由地势低处向高处依次更替的规律。具体来源,图中基带为热带草原带,故处于低纬度区;为5000m以上,判定是积雪冰川带;以下是森林草原过渡带,可判定③是高山草原带。答案:23.A24.A25.A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50分)26.(11分)读下图,甲地年均降水量为680mm,丙河年径流总量为118亿立方米(黄河年径流总量为575亿立方米),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丙河的汛期在_________季。其主要补给水源为__________、__________。(2)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其降水量较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3)乙湖具有明显的咸淡分区,它的______________(东部或西部)盐度较高,是因为;另一部分盐度较低,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4)丁地所在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等高线图、经纬网图,并结合区域地理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考查河流径流的补给及季节变化特征。河流发源于天山地区,天山上的冰雪融水为重要的补给水源,同时天山对西风的阻挡形成的地形雨,也是重要的补给水源。第(2)题,考查降水的条件和类型。甲地南高北低,南侧为高山和高原,地形向西敞开,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大西洋和北冰洋,主要为地形雨。第(3)题,考查影响盐度的因素。乙湖位于内陆地区,降水少,蒸发旺盛,故盐度较高,而西部因为有丙河注入(丙河流量较大)有明显稀释作用,故该湖东部盐度较高,西部盐度较低。第(4)题,学生不难答出哈萨克斯坦。答案:(1)夏冰雪融水雨水(2)北冰洋大西洋位于地势较高的迎风坡(3)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有大量河水注入,起稀释作用(4)哈萨克斯坦27.(12分)下图为“正常年份太平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