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l.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有①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②支持联邦德国崛起③以联合国名义直接出兵朝鲜④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下列与雅尔塔体系形成无关的是A.西欧各国普遍衰落B.民族解放运动高涨C.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D.苏联成为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3.20世纪70年代以来,联合国发生的最主要变化是()A.中国的合法地位得到恢复B.大批第三世界国家加入C.美国对它的控制被彻底恢复D.受某些国家摆布的局面逐渐发生变化4.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推进经济发展,在生产关系方面的主要措施是()A.加强国际经济联系B.发展新兴产业C.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利用现代科技成果5.20世纪50年代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A.政府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B.都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C.都注重加快产业更新换代D.都接受美国大量军事订货6.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滞胀”态势的基本特征是()A.经济发展缓慢B.通货膨胀C.经济缓慢发展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D.失业人数猛增,生产大幅下降7.二战后苏联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弊端日益显露B.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有增无减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继续遭到破坏D.把一些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批判8.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把重点放在农业方面B.把重点放在工业方面C.没有改变经济体制D.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9.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韩国实现本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相同措施有①充分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②引进外国的资本和先进技术③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④实行“不均衡增长”的发展结构()A.①②③B.①④C.①②D.②③④10.东欧剧变的历史原因是()A.照搬苏联模式B.经济发展缓慢C.戈尔巴乔夫的“松绑”D.西方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11.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存在了()A.83年B.84年C.69年D.67年12.苏联完全解体的标志是()A.《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签署B.《告苏联人民书》的发表C.“明斯克协定”的签署D.《阿拉木图宣言》13.20世纪80至90年代以来形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不包括()A.欧洲联盟B.北美自由贸易区C.七十七国集团D.亚太经合组织14.知识经济形成的时间是()A.20世纪40、5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15.“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文中的“大道”是指: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公有制④私有制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②16.管仲在齐的改革,产生的社会效果不包括A.经济实力发展B.军事力量加强C.社会性质变化D.实现称霸目标17.《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B.诸侯国之间为争夺土地和人口互相残杀C.新兴地主武装夺权,奴隶制崩溃D.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18.春秋后期,鲁国实行的“初税亩”和齐国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其导致的后果有:①增加了国家收入②承认了土地私有③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④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9.推动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因素是A.频繁的兼并战争B.社会大变革C.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D.井田制的瓦解20.下列关于秦朝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B.第一次在全国推行郡县制C.开凿的灵渠第一次沟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D.疆域的南端在今天的南沙21.秦《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百姓犬人禁苑中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这段材料最能反映出我国古代很早就懂得A.保护自然资源B.封闭山林猎场C.严惩猎杀家犬D.禁止乱砍滥伐22.《贾谊·治安策》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A.继承周朝的分封制B.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C.汉武帝颁行推恩令D.汉武帝的“附益之法”23.秦朝征服越族地区和张骞通西域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A.推动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B.扩大中央政权的管辖范围C.促进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D.加速中原先进文化的传播24.以下关于两汉刺史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刺史的主要职责是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B汉武帝时开始设置刺史C刺史制度的出现是皇权加强的表现D刺史制度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25.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了东汉时期国际交往情况的是A佛教在这一时期传入中原地区B开始探索到中亚、西亚的商路C政府与欧洲国家直接友好往来开始D与日本各小国的友好交往开始形成26.我国造纸术外传的先后顺序是:①朝鲜②日本③阿拉伯④欧洲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④②③D②①③④27.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开发表现在①.土地大量开垦②.耕作技术进步③.农田水利兴修较多④.农作物品种增多⑤.农作物单位产量较高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28.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A.新兴的封建城市开始出现B.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C.经济文化处世界领先地位D.广泛引进农作物新品种29.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宣扬佛教或大肆毁佛的根本原因是A.想要控制寺院规模B.不了解是否应该发展佛教艺术C.受统治需要的制约D.对佛教教义的理解持对立态度30.书法成为一门艺术始于:A.东汉末年B.三国时期C.西晋D.东晋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第31题10分,第32题1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国别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美国增长率%6.75.65.32.99.63.5材料二20世纪70~80年代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情况年份项目%欧共体美国日本1973-1979国内生产总值均增长率2.52.63.51979-1984(同上)0.92.14.21979-1982消费物价上升率9.57.84.4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国别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美国增长率%5.51.82.60.55.60.9回答:(1)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并分析形成这种趋势的原因。(5分)(2)依据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消长变化及其影响。(5分)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道人又有白徒,尼则皆畜养女,皆不贯人籍。天下户口几亡其半。而僧尼多非法,养女皆服罗纨,其蠹俗伤法,抑由于此。若无道行,四十已下,皆使还俗附农,罢白徒养女,听畜奴婢。婢唯著青布衣,僧尼皆令蔬食。如此,则法兴俗盛,国富人殷。不然,恐方来处处成寺,家家剃落,尺土一人,非复国有!──《南史·郭祖深传》材料二浮图(佛教)害政,桑门(僧人)蠹俗,风惊雾起,弛荡不休,吾哀其弊,思振其溺。……耕而食,食不可穷也;蚕而衣,衣不可尽也。下有余以奉上,上无为以待其下。可以全生,可以匡国,可以霸君,用此道也。──《神灭论》请回答:(1)针对佛教的危害,材料一、二分别提出什么主张?(2分)其主张的相同点是什么?(1分)有何意义?(1分)(2)结合你所学知识简单谈谈佛教在我国传播经过,魏晋南北朝盛行的原因以及对我国影响(6分)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第33题10分,第34题10分)33.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应该吸取哪些历史经验和教训?(10分)3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呈现怎样的特点?(10分)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BDCACADCACDCDA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CABDACCDCADBCA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第31题10分,第32题10分)31.(1)从高速发展走向“滞胀”。高速发展的原因:一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二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促进。出现“滞胀”的原因:一是70年代发生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二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生产的促进作用日益减弱。(5分)(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因自身经济特点不同而发展速度有别,其中德国、日本经济发展最快,英国相对缓慢。这种差异所产生的影响是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改变。70年代后,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经济格局的改变使战后美国独霸、欧日依附的政治格局演变为以美国为主、美欧日三足鼎立的新格局,这种新格局有利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5分)32(1)材料一主张僧尼“还俗附农”;材料二主张“耕而食”、“蚕而衣”。(2分)相同点:发展农业生产。(1分)意义:农业是封建经济的根本。农业经济发展有利于国家的安定。(1分)(2)传播:西汉末中亚东汉明景帝洛阳白马寺魏晋南北朝盛行(2分)原因及影响见课本(4分)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第33题10分,第34题10分)33.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要适合本国国情,不能照搬外国经验;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对外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坚持党的领导;坚决抵制西方的“和平演变”(10分)34.原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社会秩序相对安定;统治者比较重视调整统治政策,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等;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5分)特点: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士族庄园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商品经济水平较低;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江南经济开发,南北经济趋于平衡。(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