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研發全球化契機建構研發在地化環境Q:全球化對材料領域的影響為何?A:這個問題可以從產業及研發兩個層面來觀察。就產業層面而言,材料科技的應用領域相當廣泛,從所謂的高科技產業到傳統產業,乃至於未來的新興產業,都必須利用到材料科技。產業的全球分工趨勢,帶動國際產業板塊快速移動,台灣產業面對中國大陸及東南亞低製造成本的競爭,正面臨著極大之轉型壓力。未來轉型過程中,台灣產業發展將從大規模及標準化的生產模式過渡到注重強調研發、設計及高附加價值產品,整體產業轉型與均衡運作,必需要充裕多樣化的上游材料之支援配合。再以研發的角度來看,全球化現象令科技資源是開放且流通的,材料研發人員一旦判斷有哪些科技有機會發展成為技術或產品,不一定得自行從頭做起,可以由全球開放的環境下引進或合作,因此國際合作對材料研發愈形重要。Q:全球化帶給您什麼樣的壓力?A:當邁入全球化時代,我國前有歐、美、日等先進國家在研發和智權的優勢,後有中國大陸在低製造成本的競爭,我國過去引以為傲的製造優勢正急遽消退中。未來如何掌握知識經濟時代創新的特質,從大規模及標準化的生產模式轉型到注重設計與創新價值,材料科技可以成為台灣整體產業繼續前進的新火車頭。然而,由於全球化的開放環境,企業所需技術的來源已不限於台灣,可以從世界各地取得,因此材料所的研發必須更創新、更優秀,並且要更快速地擴散材料技術至產業界,才能支援產業界,不致於邊緣化。Q:全球化又帶給您什麼樣的鼓舞呢?A:上面提到,現今業界已從事全球佈局,規模也日漸龐大,材料所長期以研發支援其製造上的材料需求,與業界的互動密切並形成關係鏈。產業全球佈局的工作由業界開創,材料所則專注於創新研發。只要有優秀的研發成果,不愁無人賞識,研發的效益及影響力可以迅速展現。Q:為因應全球化,台灣與材料有關產業的當務之急為何?A:全球化意味著全球競爭,台灣除了積極追趕先進國家之外,也應構築對後進追隨者的競爭門檻,其中的關鍵就在於掌握材料科技。在先進國家的產業裡,材料科技是一種嵌入式、關鍵性的角色,不論是航太、電子或是生技,先進國家對抗台灣低成本策略的方法,就是掌握關鍵材料。如果僅僅是設計、加工、製造方面的問題,台灣都能克服,然而許多台灣無法跨足的高附加價值產品,就是因為先進國家掌握了獨特材料,台灣無法輕易地仿傚。Q:為此,材料所的科技研發,將會有哪些不同於以往的重點?A:除了持續解決現今產業在材料上的問題,我們也逐步加強與能源相關的材料研發,這方面的市場有足夠規模及生命週期;也正探索生技與材料的關係,尋找其中的機會。現階段,我們鎖定的焦點是奈米科技,從創新的角度,我們判斷它將會帶來全新的機會。目前台灣在新材料的研究上,仍處於由後追趕的狀態,想要超前並不容易,然而,當物質結構到了奈米尺度,會有新現象、新特性產生,雖非全新材料,但因為考慮到奈米結構,事實上就有新材料的特色或功能展現出來。材料所要朝向創新前瞻之路,奈米科技可說是重要機會。Q:材料所的定位或組織又曾做過哪些因應調整?A:適當運用材料科技,將其價值透過應用發揮出來,對產業產生貢獻,這是材料所的生存定位。21年來,前期處於台灣製造業很有競爭力的時代,當時對材料科技的需求,主要是材料國產化、就地生產、降低成本等問題,因此材料所主要從事材料的配方及製程,並透過設計做產品應用,新材料的開發相對較少。中期則注重研發到產業化之間的品質工程,例如搭配ISO規範、成立品保室及實驗量產管制室等等,這時期偏重垂直整合。近年來,產業為因應全球化競爭,除了成本考量之外,開始注重知識經濟、創新研發,此時,材料科技要能夠對技術研發或新產品開發更積極性,為此,材料所期許成為業界的創新夥伴,從designin的角度,協助業界開發初期就結合材料科技。另一方面,材料所本身也積極進行水平整合,整合材料、物理、生物等跨領域範疇,並成立國際合作室從事跨區域合作。Q:全球化常與專業分工併談,您認為台灣的優勢為何?A:台灣的製造能力舉世聞名,且隨著業界全球佈局後,其影響力更形強大。材料與製造業的關聯性頗大,業界隨著製造規模的擴大,對新材料科技的需求也相對增加,也因此,台灣本地的創新研發更加重要。台灣在材料科技的研發上,科技專案已建立起集中的能量,並以材料所支援上述有影響力的製造業,與產業界的關係密切。研發到產業化的過程已有很好的垂直整合,又能夠跨領域透過水平整合進行很好的創新研究,研發一有成果,立即就能迅速擴散出去,這在世界上是很有特色的優勢。Q:從材料科技的角度,兩岸如何合作互補?A:由於大陸材料研發領域頗為封閉,這個問題還沒有答案。目前材料所國際合作仍以先進國家為主,即使是華人資源,也以歐美華人為主。然而大陸對於新材料的接受度較高,敢於嘗試新的、不同的材料,如果適當地利用,應可使材料科技的應用推廣更加順利。Q:全球化帶給您什麼樣的反思?A:我認為全球化對材料研發非常重要,幾年前即開始進行國際合作佈局,成果很好。現今同仁也很懂得尋找全球資源,彼此學習、各取所需,成為互利合作的夥伴。在國際合作的過程裡,材料所獲得許多啟發及好處,然而研發全球化之餘,我也開始省思研發在地化,發覺材料所與國內學術界的互動尚有不足之處,因此開始積極與國內學界建立社群關係,這二年來的實質交流非常良好,也對材料所的創新研發工作助益頗多。Q:請您進一步談談此一全球化反思在地化的概念。A:台灣有百餘所大學,若與工研院及產業做好科技資源的上中下游整合,形成無形的研發關係鏈,對台灣朝創新方向,應是一項可善加利用的優勢。另一方面,真正的跨領域創新研發,其創意仍必須藉由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激盪,台灣的研發聚落密集,交通方便,只要架構好促進交流的體系,並形成一種制度或文化,又是另一項優勢。材料所在研發工作上,不僅要佈局全球合作,在本地也應扮演橋樑,將學界科專、業界科專連結起來,並促成整合型的研發,使得台灣分散在各地的資源,因為材料所的存在而整合、從事研發,這是材料所應扮演之積極正面的角色。屬於化學材料產業的長興化工,以供應塗料、紡織、包裝等材料為主,過去被歸類為傳統產業,十餘年前開始注意到台灣產業的變化,逐步介入電子業材料市場,經過多年來的努力,在高科技關鍵材料的研發頗有心得。傳統產業外移、主流新興產業興起(如半導體、顯示器)等大環境的變化,是長興近年來面臨轉型時考慮的主因。長興化工副總經理黃舜仁分析,近年來產業急遽變化,原因包括:一、本土產業的消長:用於建築的塗料、樹脂等隨著下游廠商移往境外生產,同時仍密切注意台灣產業發展趨勢;二、世界經濟板塊的消長:美、日的經濟衰退,與中國大陸的崛起;三、台灣失去大量製造的優勢,未來必須視產業趨勢作調整,藉由創新技術的研發或品牌的建立,提升產業競爭力。若就目前的產業環境分析,黃副總認為,台灣產業依靠大量製造的時代已經過去,想要繼續維持競爭優勢,唯有走上知識經濟一途,朝微笑曲線的兩端-研發和行銷發展。慶幸的是,台灣近年來雖漸失製造代工優勢,但因人工仍較美、日等國低廉,未來產業可思考投入更高附加價值的產品研發,和以往大眾化、平價的代工有所區隔;黃副總相信,如此一來,即使是傳統產業仍舊也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黃副總表示,研發最主要的目的為升級再升級,企業才有永續經營的機會。許多國內產業的崛起,最初多半採取向國外購買設備及材料在台組裝,賺取代工費的模式,然而在產業價值鏈中獲利最大的關鍵零組件,大多數仍掌握在技術母廠手中,與國外關鍵零組件業者相較,國內業者賺的不過是蠅頭小利;而以往研發多屬引進Knowhow,加以改良再大量製造的追隨者模式亦漸失市場競爭力。近年來產業有逐漸由OEM朝向ODM發展的趨勢,一旦業者進入ODM階段,便需要與眾不同的原材料作為堅強的後盾,才能有所區隔;此時如長興等上游材料供應商便扮演吃重的角色,不僅可適時協助廠商突破國外廠商在關鍵零組件壟斷的限制,同時也可趁機大顯身手。由於材料產業具有不斷推陳出新的特性,長興在特用高分子領域技術基礎較強,研發題材仍以此為主,再隨著台灣主流市場的導向作調整。現階段半導體、顯示器、光電、光通訊等台灣投資的重點產業,莫不寄望於材料的創新,推出新產品,以提升產業競爭力;長興也密切觀察這四個產業領域的動向及變化,希望能配合產業所需材料深耕。目前長興投入的創新研發項目,有一部分屬於全球獨一無二的題材,以供應上述主流產業的關鍵材料為主。雖然生產的材料不變,供應傳統產業的原材料產能也持續擴充,但卻因增加了與新興主流產業相關的營業項目,使長興能伴隨產業同步成長,黃副總認為,這就是知識的創新研發。成立於民國53年的長興化工,在第一年便投入研發,累積將近四十年長期投入創新研發經驗的成果,使得每當產業變化時,都能以第一時間掌握機會升級或轉型;因此面對景氣循環的影響並不大,迄今每年都能維持獲利的狀態,黃副總認為,這是創新研發影響最顯著之處;由於持續投入創新研發讓長興持續豐收,因此長興早有擴大成立創新研發中心的打算,希望更凸顯創新研發可為產業帶來的效益。目前長興研發人員較三年前成長一倍,超過200人,研發經費比例高達營業額的3%,除了自行研發外,與國內外大學如台大、交大、中山、中正等,以及法人研究機構都有密切的合作關係,與國外的合作則以學術機構為主,多為派員參加博士後研究。黃副總預估,一旦成立創新研發中心,長興投入在更前瞻技術研發的資源將更為可觀。雖然成立創新研發中心可有效提升產業競爭力,但黃副總評估,現階段企業在台設立創新研發中心的弱勢有三,一、相較於日、韓,台灣上下游產業的結合較為鬆散;二、尖端的研發環境不如美國;三、人才仍受限於政策,取得不易,多屬本土區域性人才。幸而,這些不利的條件,只要產官研有心解決,仍有改善的空間;況且台灣也有過人之處,像是居全球第一的半導體及資訊電子產業,為了維持競爭優勢,勢必持續創新,連帶上游材料供應商也可隨之向上提升。然而,建置一個創新研發中心所需的硬體設施與檢測設備,所費不貲,若單以企業一己之力,很難竟全功。因此原先已有研發部門的長興,正考慮善用政府推動創新研發中心的補助政策,於近期內提出申請,一旦申請通過,預計在年底前擴大成立更具規模的創新研發中心。黃副總表示,除了可能獲得經費的補助外,相當重視人力資源的長興,最看重的是可晉用國防役人才。而規劃中的創新研發中心,未來將配合台灣主流產業,從事更高風險的前瞻技術研發。另外,黃副總也期望政府能多推動成立幾個類似奈米研發中心的組織或研發聯盟,讓產業界可以共同分攤成本。雖然截至目前為止,長興並沒有正式參加任何一個研發聯盟,但相當認同結合業者研發能量,共同分擔風險的機制,未來長興也不排除在適當時機加入產業研發聯盟的可能性。黃副總不諱言,創新為台灣產業較弱的一環,政府適時推出設立創新研發中心的鼓勵措施,無疑讓有心投入創新研發的業者吃了一顆定心丸,業者本身只需投入部分資源,便可藉由政府的補助獲得加乘的效果,創造政府和業者雙贏的局面,業者應把握產業升級的機會。不過黃副總也提醒,以往國內業者不重視智產權的結果,導致美日等國家可輕鬆坐收專利權利金,讓國內一些企業付出相當慘痛的代價,產業界應引以為戒。黃副總再三強調,已居全球第一的產業應繼續保持領先,發展差異化技術與產品以維持全球佈局。目前長興的研發營運總部仍留在台灣,希望能無限擴張創新研發的成效;不過,為了將產品行銷全球,生產基地除了台灣之外,長興在貼近市場的美國與勞力成本廉價的中國大陸均有設廠,期望盡早達到進軍全球的最終目的。大環境的變更對於傳統產業及基礎工業的影響甚鉅,以從事橡膠原材料--碳煙生產的中橡來說,日益嚴格的環保標準、國內勞工成本高、下游廠商陸續移往大陸,再加上加入WTO後石化原料擴大為全球性競爭,在在影響橡膠原材料本業的興衰。在市場競爭優勢大不如前的情況下,亟思轉型的中橡考慮以多角化的全球經營模式重新建立產業優勢。營運中心在台北的中橡,約十年前注意到生技製藥業將成為未來熱門產業,當時中橡對食品膠與抗生素原料藥很感興趣,因此增加了生技製藥新事業並投入研發資源,希望能有所斬獲。然礙於國外並無適當技術移轉,國內一時之間又找不到適合的合作對象,乃委託工研院化工所進行研究開發。由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