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复习模拟试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复习模拟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某日某时刻30°N纬线圈和72.5°E经线的昼夜分布状况示意图。回答1~3题。1、图示时刻,赤道上处于昼半球的经度范围是A、10°W-155°EB、90°W-90°EC、17.5°W-162.5°ED、20°W-160°E2、北京(40°N,116°E)位于P地的A、西北方向B、东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南方向3.若该日一架飞机在F地日出时起飞,飞往T地降落。途中飞行员始终可以看到“旭日东升”的景象,则飞机的飞行方向和飞行时间分别为A.东北、5小时B.西北、6小时C.东南、5.5小时D.西北、5.5小时下图是西安、加尔各答、慕尼黑、底特律四城市工业结构图.读图回答4~6题。4.图中城市①②③④依次是A.西安、底特律、加尔各答、慕尼黑B.底特律、慕尼黑、西安、加尔各答C.加尔各答、西安、慕尼黑、底特律D.慕尼黑、加尔各答、底特律、西安11%(7)3%(2)36%(22)16%(10)11%(7)10%(6)3%(2)10%(6)赤道5.影响②城纺织工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接近原料地B.劳动力资源丰富C.市场需求量大D.技术力量雄厚6.关于四城市所在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为种植园农业B.②为大牧场放牧业C.③为乳畜业D.④为水稻种植业下图是每年台风发生次数占全球台风总数百分率的区域分布图。其中,虚线表示海面水温为26.5℃的等温线,括号内的数值表示台风影响的次数。读图回答7-9题:7.据图中信息可知①热带、亚热带海区是台风形成的主要区域②台风仅形成于水温26.5℃以上的海域③大西洋东部是台风频发海域④台湾附近的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台风(或飓风)形成后,通常是自东向西运动,其主要原因是A.台风(或飓风)中心盛行下沉气流B.低纬度地区以偏东风为主C.低纬度海区的洋流自东向西流D.地球自西向东自转9.某台风中心自东南向西北经过海南岛前后,海南岛的风向变化是A.由东北风转为西南风B.由西南风转为东南风C.由西北风转为东北风D.由西北风转为东南风当地面或物体表面温度在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在其表面凝化成白色结晶,称为霜。一般把入秋后最早出现的一次霜叫初霜,而入春后最末出现的一次霜叫终霜。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这段时期叫无霜期。下面是两地无霜期等值线图(单位:日)。读图回答10—12题。10.乙地比甲地无霜期长的原因是乙地A.纬度比甲地低B.地势起伏比甲地大C.海拔比甲地低D.气候海洋性比甲地强11.甲图中①、②两地无霜期差值T的范围是A.100T150B.50T150C.150T200D.50T10012.关于两地主要粮食作物和作物熟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冬小麦,一年两熟B.乙地:春小麦,一年两熟C.甲地:春小麦,一年一熟D.乙地:冬小麦,一年一熟读下图,据此回答13-14题。中国冬夏季风的进退与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移关系13、6月份对应的曲线相对平直,表明A、雨带停滞B.冬季风势力强盛C.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D.受地形阻挡14、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雨带位于①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B雨带位于②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C雨带位于③时,渤海沿岸台风活跃D雨带位于④时,东南沿海多沙尘天气读下图,回答15~16题。15.对该图理解正确的是A.影响环境污染水平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增长速度B.环境污染处理技术水平可以决定环境污染水平C.环境政策对环境污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D.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环境污染加重16.关于人口与环境污染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数量增长是导致环境污染最重要的原因B.人口压力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在不同社会技术背景下是一样的C.人口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D.人口数量增长对环境恶化没有直接影响读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关系图,回答17~18题17、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的相互关系是A、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D、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18、有关我国土壤侵蚀的区域问题,正确的是A、西北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所以流水侵蚀很严重B、东南地区植被覆盖率高,土壤侵蚀不很明显C、西南地区降水多,水土流失最严重D、东北土壤冲刷严重,黑土肥力下降(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下表为我国几个城市1990~2000年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状况,据此回答19~20题。城市人口增长率(%)中心区近郊区远郊区甲-9.6560.1512.73乙-12.7024.301.90丙-16.2070.105.8019.三城市近郊地区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中心地区环境质量较差B.近效现代农业的兴起C.近郊大型工业的飞速发展D.城市交通的迅速发展20.以下有关三个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城市出现了人口老龄化趋势B.甲市近郊区人口增长数量高于其它两个城市C.缓和了城市中心地区的工业和人口压力D.近郊区和远郊区基础设施的改善是促使该变化产生的重要因素江苏是全国最缺电的省份之一,同时又是风能大省和科技大省,潜在风力发电量2200万千瓦,占中国风能资源近1/10,发展风电等新能源的条件优越。据此回答27~28题。21.从生态角度分析,发展风电A.可以缓解温室效应B.可以获得较大的投资回报C.能够减轻大气污染D.能够实现能源的多样化22.江苏正在如东市建设世界最大的风电场、在连云港建设田湾核电站,关于其背景叙述正确的是A.江苏经济基础雄厚,风力发电经验丰富B.江苏常规能源短缺,电力需求增长快C.江苏综合运输网络不够健全,导致能源运输不畅D.江苏能源结构单一,环境污染日益加剧据报载近期中国进入“抢聘”民工的时期。北京和天津等23个城市在2006年春节后大规模招聘民工,港资厂林立的珠三角正面临更严峻的“抢民工潮”。2006年春节后,深圳和广州都出现超过几十万的职位空缺。在这种情况下,各大企业只有各出奇谋网罗民工,有厂商高薪招聘,亦有港资和台资厂调动大巴,深入四川、湖南山区农村“抢人”。结合材料完成下列23~24题。23.出现上述“抢人”现象的原因是A.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现象B.我国现代新农村的建设已取得了巨大成绩,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已大大缩小C.经济因素依然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D.珠三角地区劳动力价格在上涨,山区劳动力廉价24.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促进了输入地农村经济的发展B.为输出地农民开辟了新的收入增长来源C.通过劳动力和资金的双向流动,提高了资源配制效率D.农民工外出打工只为了增加经济收入20°W和160°E经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图11中甲、丙在晨线上,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回答25-26题。25.该时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A.南半球B北半球C.东半球D.西半球26.对图中此时甲、乙、丙、丁各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白昼时间比乙地长B.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达90°C.各地夜长乙>丙>丁D.各地日出的先后顺序是甲、乙、丙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27、下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地球部分示意图(AB为晨昏线,阴影为气压带),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图中甲所在地的气压带名称应该是。(2)根据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可知,此时无锡的盛行风向是;开普敦的气候特征是;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凸出。(3)此时,北京时间为时。(4)在图中适当位置用箭头表示出极地东风带的位置和风向。28.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读图完成(1)本区农业生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使用电冰箱,破坏臭氧层,导致本区气候变暖B.现代工业的发展,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导致本区气候变暖C.国家注重调整当地的农业生产结构D.当地居民为了脱贫致富,采取了调整农业结构的措施(2)在图中量得王村到张庄的水平距离为3cm,则本图的比例尺约为()A.1/240000B.1/100000C.1/60000D.1/3000030°180°甲BA40°60°70°(3)2050年以后,本区的土壤性质可能发生变化,变化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50年以后,本区河流的水文特征可能发生什么变化?(5)2050年以后,本区的陆地自然带可能发生什么变化?(6)“2050年土地利用规划图”中一月份0℃等温线在王村以西向南弯曲,分析弯曲的原因。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04年8月12日20时,台风“云娜”在B地(属浙江省)登陆。13日,该台风减弱并向江西省移去。我国气象部门利用气象卫星、多普勒雷达站与自动气象站网组成气象综合探测系统,跟踪“云娜”自生成至消亡的全过程,并做出了及时、准确的预报。政府部门根据台风预报,对受“云娜”影响的危险地区,实施人员撤离等应急措施。“云娜”是此前半个世纪在浙江登陆的最强台风,造成的人员伤亡远少于以往各次强台风所造成的人员伤亡。(1)说明该台风造成人员伤亡较少的主要原因。(2)2004年8月12日下午,A、B两地的风向分别为、。说明该台风对涉及区域造成的重要影响。30.读文字资料和表1及区域,回答下列问题。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近年来“保护性耕作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在粮食收获的季节,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田,或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里过冬。下面是某河段地区图和图中M地区实行“保护性耕作法”前后冬春季节的有关实验资料(1)M所在地形区是,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在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2)根据表中的数据,概括M地实施“保护性耕作法”后,农业生产得到了哪些改善?(3)M地推广“保护性耕作法”以后,对缓解土地利用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积极作用?31、读某地地区图,图中等值线为等高线(单位:m)。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山脉的走向是A、B两地降水差异明显,主要是由于土壤水分土壤空气土壤有机质大气悬浮物大气水分实施前6.3%25.5%0.7%14.6%18,6%实施后23.5%16.7%3.2%3.4%34.5%(2)请说明该区域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整治措施。(3)从图中城市的形成看,其区位选择主要是在(4)图中M线为我国近年完工的重点工程,影响该工程在此区域选线的因素有、。(5)为保证能源供应安全,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DDACDBDD题号1112131415161718答案BCAACCBD(二)双项选择题题号1920212223242526答案ADCDACBDCDBCBDAC27、(8分)(1)副热带高气压带(1分)(2)东南风(1分)温和湿润(1分)北(高纬)(1分)(3)5:00(2分)(4)略(2分)28(12分).(1)B(2分)(2)C(2分)(3)降水量增加,淋溶作用增强,土壤性质由碱性土变为酸性土(2分)(4)流量增大,无结冰期(2分)(5)由原来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变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分)(6)受地形影响(2分)(海拔较高,气温较低)29(10分).答案要点:(1)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准确预报;(2分)政府组织得利,采取了防范、避险措施,效果显著。(2分)(2)西南(偏南、偏西)(1分)东北(偏北、偏东)(1分)不利影响:强风暴雨、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造成严重损失。(2分)有利影响:丰沛降雨量,可大大缓解此时南方地区伏旱造成的旱情。(2分)30.(10分)(1)河套平原灌溉水源土地沙化土壤盐碱化(4分)(2)提高土壤肥力(水分增加、有机质增加);(1分)改善局部气候(空气湿度增加、空气污染减轻)(1分)(3)可减少灌溉用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