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联考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A、分封制的瓦解B、封建王权的强化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上层建筑的变化2、墨子思想中反映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生活愿望的内容是A、兼爱B、非攻C、尚贤D、节俭3、以民为本的思想自古有之,下列主张体现这一思想的有①“政在得民”②“民贵君轻”③“存百姓”④“为政之要,惟在得人”A、①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4、唐诗人温庭筠的《送渤海王子归国》:“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故国,佳句在中华。”此诗反映的是A.南诏与唐朝关系密切B.粟末靺鞨与唐朝的密切关系C.唐朝与新罗友好相处D.日本与唐朝友好往来5、近代时期,沿海地区是列强侵略重点。下列通商口岸开放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宁波、淡水、天津、杭州B.宁波、杭州、淡水、天津C.杭州、宁波、淡水、天津D.宁波、天津、淡水、杭州6、洋务派提出“求富”口号的直接原因是A、为增加清政府的财政收入B、为增加洋务派的财富C、为兴办一批民用工业D、解决军工资金、燃料、运输等困难7、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A、顽固派和洋务派B、洋务派和维新派C、维新派和革命派D、同盟会和共产党8、阐述变法图存、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的思想家是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郑观应9、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威胁到顽固派势力的是A、提倡官民上书言事B、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C、撤并机构,裁汰冗员D、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10、“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与改变这种现象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的建立B.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C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诞生D中国同盟会成立11、孙中山先生被誉为20世纪中国第一位伟人。这主要孙中山A、创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B、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C、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D、为中国革命献出了毕生精力12、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事件是A.遵义会议召开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提出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13、抗战时期回民支队等少数民族抗日武装力量的出现直接反映了A.国内民族间的矛盾已经完全消失B.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C.正面战场未能阻止日军的速战速决D.敌后抗日根据地已经成为抗战的主战场14、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一批英雄模范人物所体现出来的最突出的共同时代精神是A、善于改革B、崇尚节俭C、乐于奉献D、勇于创新15、麦哲伦等人进行环球航行时,先后经过的海洋是①大西洋②印度洋③太平洋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②①③16、近代美洲出现的第一个独立国家是A、美国B、海地C、古巴D、墨西哥17、19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出现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B、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C、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D、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矛盾尖锐18、美国独立战争以后,建立了比较典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它的显著特点是A.实行联邦制B.议会分为参众两院C总统掌握行政权D.三权分立19、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A.消除了协约国帝国主义间的矛盾B.使不同社会制度间的矛盾得到缓和C.暂时协调了协约国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D.为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道路20、罗斯福新政主要用于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是A、实行美元贬值B、规定工资标准C、规定工作日时数D、兴办公共工程21、“二战”前在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背景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是A、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B、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C、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D、法西斯势力与日俱增22、引发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A.二战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B.美国经济势力的急速膨胀C.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崩溃D.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23、西欧建立欧洲共同体的主要目的是A.建立军事强大、政治稳定的欧洲B.联合起来与美苏争霸C.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D.抵制英国势力均衡政策24、东欧剧变中,第一个发生剧变和第一个因流血冲突而剧变的国家分别是A.民主德国、南斯拉夫B.波兰、罗马尼亚C.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D.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2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经济发展的特点是A、制定经济发展计划B、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C、石油工业迅速发展D、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共同发展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5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共计37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开元中,玄宗修道德,以宽仁为理本,故不为版籍之书,人户浸溢,堤防不禁。丁口转死,非旧名矣,田亩移换,非旧额矣,贫富升降,非旧第矣!户部徒以空文总其故书,盖非得当时之实……凡富人多丁者,率为官为僧,以色免役(按租庸调法,九品以上官员、僧、道等免赋税);贫人无所入则丁存。故课免于上而赋增于下。是以天下残瘁,荡为浮人,乡居地著者,百不四五,如是者殆三十年。引自《旧唐书·杨炎传》材料二开元之季,天宝(唐玄宗后期)以来,法令弛坏,兼并之弊,有逾于汉成、哀(西汉末期)之间。摘自《通典·食货典·田制下》材料三炎(杨炎)因奏对,肯言其弊,乃请作两税法,以一其名。曰:几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度所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杂役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引自《旧唐书·杨炎传》回答:①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开元中期以来唐朝赋税方面的突出问题。据材料二分析导致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6分)②根据材料三概括杨炎解决财政困难的主要措施,并作简要评价。(6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以台湾为依托,把海南岛和金门、马祖作为两翼,依恃其海空军的所谓优势,不仅要保住流亡政权,更要准备反攻大陆。蒋介石提出国民党的政治目标是“反共抗战,复国建国”。他的如意算盘是“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摘自《国共关系七十年》材料二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决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并希望台湾当局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派代表到北京或其他适当的地点,同我们开始这种商谈。──摘自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报告》材料三1976年11月,蒋经国说“吾国处于今日恶劣的环境之中,不得不忍辱负重之苦心,来处理难以忍受的事”。“吾人如不积极建设台湾,不但无法自卫,而且无法生存”。——摘自《国共关系七十年》材料四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是中央与地方的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回答:①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解决台湾和大陆关系问题上的办法有何不同?(4分)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2分)②依据材料三和材料一指出蒋经国的政策与蒋介石的打算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③材料四邓小平认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是什么?他提出实现统一的“适当方式”后来发展为什么政策?(4分)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柏利在1853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与西方打交道的惟一途径,是采用西方本身的军事和技术装备。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明治时代是日本西化的伟大年代。从此日本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民族国家。——摘自科尔顿《近代世界史》中册材料二从明治四年到明治六年,岩仓使节团以考察各国的文物制度为使命,避访了欧美诸国,参观调查了“工作、火车、电线、邮政诸会社、金银铸造所……”和制铁所,……大久保归国后即就任了内务卿,积极推进殖产兴业政策,使节团在西欧产业各部门调查研究的成果开始在日本生根开花。……明治七年一月开设的内务省,以劝业察为中心,在各地设立官营模范工场,推行振兴国产化企业,扶持民业的政策。——摘自[日]安冈昭男《日本近代史》材料三(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摘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回答:(1)材料一中“许多潜在的盟友”指的是日本社会中的哪些人?(2分)“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学习西方”的直接目的是什么?(2分)(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提炼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习西方的基本情况。(5分)(3)指出明治时代的日本西化给日本社会带来的重要影响。(4分)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29题14分,30题12分,31题12分,共计38分。29、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社会历史巨变时期,这一时期的变革集中体现在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结合史实指出这三个方面分别出现的新变化,(10分)据此分析这一历史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4分)30、国民党“一大”在回顾辛亥革命时认为革命的目的应该是“政治方面,由专制制度过渡于民权制度;经济方面,由手工业的生产过渡于资本制度的生产。”概述武昌起义成功后至1919年,革命党人在这两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6分)指出这些实践的结果,(4分)并分析这些实践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2分)31、指出二战后初期盟国对德国和日本处置的异同。(6分)战后50~70年代初,德日两国都经历了经济飞速发展时期,概括指出两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不同原因。(6分)参考答案:1、C2、B3、A4、B5、A6、D7、C8、B9、C10、D11、B12、A13、B14、C15、B16、A17、C18、D19、C20、D21、C22、D23、C24、B25、D26、①问题:农村人户与土地占有变化大;富豪大户多免税;穷人无地仍承担赋税,被迫逃亡;租庸调制己无法实施。(4分)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破坏。(2分)②措施:取消租庸调;一年分夏秋两次收税;按现居住地统计人、户并征税;各住户要根据财产和土地多少纳税;州县对外来行商按三十税一征税。(4分)评价:扩大纳税人户,纳税负担比较合理;改变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促进人身依附关系松动,顺应历史发展趋势。(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可酌情给分。)27、①蒋介石坚持反共反人民,准备反攻大陆;周恩来主张和平协商,和平统一。(4分)双方代表的阶级利益、根本立场不同。(2分)②由反攻大陆到竭力保台。(2分)③关键是国共两党平等会谈。(2分)“一国两制”。(2分)28、(1)倒幕派等维新人士;与西方交往的获益者。(2分)直接目的是富国强兵,振兴日本民族,摆脱外来压迫。(2分)(2)政府派团赴西方考察;政府推动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有选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