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第二次地理月考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关于大气组成的正确叙述是A.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氢,B.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C.水汽和固体尘埃主要集中在高层大气中D.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红外线2.对流层热量的主要来源是A.吸收太阳辐射B.臭氧的吸收作用C.地面的反射作用D.地面辐射3.晴朗天空呈蔚蓝色,是因为大气对太阳光的A.吸收作用B.反射作用C、散射作用D.斜射作用4、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其中具有反射作用的是A.水汽和二氧化碳B.云层和尘埃C、臭氧D.空气分子、微小尘埃5、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仍明亮的原因是A.大气的散射作用B.大气的反射作用C.大气的吸收作用D.大气的保温作用6、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A.太阳辐射B.大气辐射C、地面辐射D.大气逆辐射7、霜冻往往出现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A、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强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强D、大气的保温作用强8、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是A、气旋与反气旋B、热力环流C.大气垂直运动D、大气水平运动9、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A.水平气压梯度力B、垂直气压梯度力C.地转偏向力D.海陆的热力差异10、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地面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A.平行于等压线B.垂直于等压线C、与等压线斜交D,无确定方向11、以下各项的一组风带中,风向相同的有()。A.南半球的信风带与北半球的信风带B.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C、南半球的信风带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D、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与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12、1月份亚洲大陆分布的主要气压中心是A、亚洲高压B、阿留申低压C、印度低压D、夏威夷高压13、当暖锋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状况是A.连续性降水B.沙尘暴天气C、狂风暴雨D.晴朗天气14、下列概念;①太阳辐射②地面吸收③大气削弱④大气逆辐射⑤地面辐射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⑤④②C.①⑧②⑤④D、①④③②⑤15、下图为南半球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图1),风向正确的是:16、关于三圈环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有()。A.赤道地区上空,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高纬地区B.南北纬30º附近上空,空气堆积下沉C.东北信风与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D.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60º附近相遇17、关于各气压带、风带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A、高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B、高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气温均比周围地区高C.信风带气流沿途不断增温,有利于成云致雨D、中纬、西风均由低纬吹向高纬18、气压带和风带开始向北移动,是在下列哪个日期前后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19、下图表示①地处于北半球的低压区,箭头表示①地风向。四幅图中风向正确的是:20、下列四幅图表示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的是(二)双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21、大气对流层的特点有A.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B.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对高空飞行有利C、空气对流运动显著D.上部暖,下部冷22、对流层大气中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红外线的主要有A.二氧化碳B.水汽C.臭氧D.氮23、关于大气热力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均为长波辐射B.地面是整个大气层的主要的直接热源C.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很多D.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的越少2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A、地球表面平均气温降低B、夜晚的最低温度降低C.白天的最高气温降低D,气温日较差减小25、关于大气水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有A.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B.摩擦力只改变风向C.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均影响风向D.地偏力和摩擦力均影响风速(率)26、形成季风的原因有A.海陆之间的热量差异B.不同纬度间的热量差异C.不同海拔高度的差异D.气压带、风带位置季节移动27、关于冷锋的叙述,正确的有A、是由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形成的锋B.快速移动的冷锋过境时多产生连续性降雨C.过境后气压降低D.过境后气温和湿度骤降28、全球变暖的后果有()。A.因蒸发强烈,海平面下降B.中纬度温带地区降水增加C.对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D.高纬地区会因气候变暖而产生更多的降水29、下列四幅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图(图中曲线和直线表示等压面),正确的有:30、下列地区中,气候较为湿润的有A.西风带大洋的东岸B.西风带大洋的西岸C.信风带大陆的东岸D.信风带大陆的西岸31、主要由于地面状况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现象有A、西欧全年多雨B.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高温多雨C、乌鲁木齐温差大D.青藏高原终年气温较低32、由于气压带与风带交替控制而成的气候类型有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33、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形成的原因有A.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B,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C、高低纬之间的热力差异D.南亚地形的影响34、读图5,四幅表示极地东风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有35、在北半球常年受中纬西风影响的地区()。A.钢铁厂应设在居住区西南方向的郊外B、硫酸厂应设在居住区西北方向的郊外C、居住区可设在纺织厂的东北方向D、居住区应设在水泥厂的西南方向并与之保持较大距离答题卡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题号3132333435答案二、综合题1、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1)图中曲线能正确表示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情况。(2)在上述四层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的是层和层。(4)在上述各层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层,适于高空飞行的是层,有对流现象的是层和层,利于无线电通讯的是层。(5)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部分主要在层被吸收,红外线部分主要在层被吸收。2.读下面的北半球某天气系统形成示意图,回答:(10分)(1)图中虚线箭头表示,实线箭头表示(2)从气压状况分析,A表示,B表示。(3)从气流状况分析,A表示,B表示(4)一般情况下,受A控制的地区,天气;当B过境时,常出现天气。(5)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半球气旋的东部吹风,反气旋的东部吹风。3、阅读臭氧层空洞分布示意图,思考并完成下列要求:(6分)(1)臭氧低值范围逐年扩大的位置在大陆上空。(2)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释放出的化合物通过光化学反应使大气层的臭氧分解。(3)大气中臭氧层减少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加,其主要危害是。(4)防治的主要措施有。4、读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1)该图表示的是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以B地为中心,其气流运动状况为。此时影响北京的气团主要是。(2)如图所示,南回归线附近的气压带为。3个月后,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向移动。(3)C点夏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和。(4)D点的降水类型主要有:(选择填空)。A.锋面雨B。地形雨C.对流雨D.台风雨(5)我国黑龙江北部是世界上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选择填空)。A、该地区地处小兴安岭迎风坡,降水较多B.该地区位于大兴安岭的背风坡,气温较高C、受夏季风影响,该地区夏季高温D、该地区受低气压控制,降水较多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1)该图为锋示意图,该图所示锋面的移动方向是。(2)该锋形成的降水多在锋(前、后)(3)该锋过境后的天气状况为,原因是。(4)各种锋面附近天气的共同点是。各种锋过境后天气的共同点是6、读“亚洲1月、7月的季风图”,分析完成下列要求:(6分)图11(1)根据图中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在图中用箭头标出①处的风向。(2)图中②处的风向为风。(3)据图分析,亚洲季风成因主要有、。(4)我国东部地区的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有A.年降水量分配均匀B.夏季普遍高温C、雨热同期D、年降水量丰沛(5)季风气候对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主要有A、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B.台风造成的危害C.容易发生早涝灾害D.降水年际变化很大7、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6分)“……大气中的C02浓度增加后,所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气温上升,造成了大气环流紊乱、冰川和冰山融化、海于面上升等三个间接途径,对生物圈及农业生产产生各种影响。……”(《世界环境》1991.2期)(1)大气中的C02浓度增加的原因主要有(选择填空)A、大量使用煤和石油B.家庭广泛使用空调和电冰箱C.森林大量被砍伐D.大量草场被破坏,草场沙化(2)文中提到的“大气环流紊乱”,造成的后果是(选择填空)A、季风范围扩大B、二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C、耕地面积扩大;D.全球森林面积增加(3)“大气环流紊乱”造成的后果,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A、温带耕地退化为草原B、干旱地区更加干旱C、亚寒带地区可适宜温带作物生长D、使得酸雨面积扩大(4)除了C02能造成“温室效应”外,还有也能引起“温室效应”。(5)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大量的有害物质,除了产生“温室效应’’外,还可产生和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