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章、节话题4幼儿身体认识与安全教育活动设计需课时:_6_课时教学内容幼儿身体认识与安全教育的基本含义幼儿身体认识与安全教育的目标、内容幼儿身体认识与安全教育的组织与实施第__1-6_课时课型___新授课___教学目标1、通过教师讲解、举例,掌握幼儿身体认识与安全教育活动的内容;2、通过提问、交流讨论,了解幼儿身体认识与安全教育活动的基本目标和内容;3、通过案例分析等,掌握幼儿身体认识与安全教育活动实施途径和组织方式。重点幼儿身体认识与安全教育的基本含义难点幼儿身体认识与安全教育的组织与实施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教学准备教学PPT、案例文本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教学活动导入部分:【案例导入】通过《走失》、《烫伤》,引导学生思考:阅读这两个案例后,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避免这些安全隐患?幼儿园还有哪些安全隐患可能危害幼儿人身安全?怎样教育幼儿学会自我保护呢?今天我们开始学习身体认识与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通过该课程希望大家掌握幼儿身体认识与安全教育的基本含义、目标、内容和组织与实施。基本部分:一、我们如何理解幼儿身体认识和安全教育(一)幼儿身体认识和安全教育概述【教师讲解】案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明确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1、身体认识身体认识主要是对身体内外部主要器官的名称、主要功能和简单的保护方法的认识。2、安全教育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会保护自己。如知道过马路、要注意安全,异物不能放人耳、鼻、口内,药不能乱吃,知道陌生人不可轻信等。(二)我们如何看待幼儿身体认识和安全教育教师要设法帮助幼儿正确地看待自己的身体,通过健康教育,运用一些现代教育技术,帮助他们了解身体各器官的功能,让幼儿充分发现自己身体的美,让幼儿充分感受健康身体的重要,启发孩子爱护自己的身体。(三)幼儿对生命及安全的认知及特点1、幼儿对生命等问题的认知处于萌芽状态,认知水平普遍不高【教师讲解】幼儿常常会产生诸如“我是怎样来的”、“死是怎么回事”、“花儿为什么凋谢”等涉及到死亡和生命的关系问题。但幼儿对相关问题的认知又处于较低的认知水平。2、幼儿年龄小,正处于身心逐步发展的阶段,自我保护能力差【举例】由于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差,经常发生同伴咬伤、打伤、坠落、摔伤、跌伤、烫伤、烧伤、运动器械致伤和尖锐物品戳伤以及走失溺水等安全事故。【启示】对幼儿进行早期健康教育不能靠说教,而是创建一种健康的环境,使幼儿习惯于这种环境,形成动力定型,使其终生受益。因此,幼儿健康行为的养成被视为幼儿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探讨幼儿健康行为的建立、改变和巩固的规律是幼儿健康教育研究的重点。教师讲授为主,如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提出,并根据教师的讲解在课本相关位置,标注记录。教师讲解幼儿对生命及安全的认知特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谈谈幼儿的这些认知特点带给教学的启示。二、我们应达到哪些活动目标(一)幼儿身体认识与安全教育活动的基本目标确定的依据1、以减少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事故为依据【教师讲解】首先,要调查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有哪些形式其次,分析为什么会发生那些意外伤害最后,以减少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为目的考虑相关活动目标2、以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状况为依据在最新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依据不同年龄幼儿的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将幼儿应具备的基本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更细化为3个年龄段。【自主阅读】阅读教材上表4-1,了解区别幼儿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三个阶段。3、以促进幼儿安全健康为根本依据了解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识并提高保护自身的能力是保健教育的主要目标。因为此阶段幼儿的活动欲望强烈但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幼儿特别容易遭到伤害。(二)幼儿身体认识与安全教育活动应达到的目标【教师讲解】1、身体认识(1)帮助幼儿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并了解主要功能(2)帮助幼儿获得预防常见疾病的简单知识(3)帮助幼儿理解心情愉快对身体有好处(4)帮助幼儿理解保护身体主要器官的最基本方法2、安全教育(1)帮助幼儿理解水、火、电、煤气、常用药物的使用常识和注意事项;(2)帮助幼儿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的意义;教师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要点。通过自主阅读、讨论,感受、理解幼儿在身体认识和安全教育中的年龄特点。教师简单讲解、学生理解即可。(3)帮助幼儿获得应付以外事故的常识。三、我们应选择哪些活动内容(一)幼儿身体认识和安全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依据1、以幼儿在现实生活中的需要为依据【思考】为什么在选择内容时要以幼儿在现实生活中的需要为依据?【总结】幼儿对自身的认识和保护意识的提高必定是处于现实生活中的亲身感受或体验,例如,为什么天气冷了脸会红,上下楼梯时不推挤可以防止摔倒,拉抽屉时不当心会很容易夹到手等。2、以幼儿的认知经验和身心特点为依据【判断】根据幼儿的认知经验和身心特点,请判断以下内容你觉得哪些适合在幼儿园开展?哪些不适合?(1)人体内部器官的位置及功能(2)有关出生的问题(3)有关男女性别的问题3、以幼儿发展目标为依据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二)幼儿身体认识和安全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原则1、广泛性在幼儿生长过程中,幼儿的身体也逐步成熟和发生变化,例如,5~6岁开始换牙,身高增长时会有生长痛的现象等,有些问题几乎涉及到每一位幼儿,因此可以通过集体活动的形式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健康问题,丰富幼儿的健康知识。2、合理性幼儿安全教育、人体认识与保护的教育内容必须是幼幼儿已经遇到和即将遇到的安全与保护问题,是有必要及时的教育。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可以适当讲解、补充。通过展示具体内容,并强调学生结合已有经验进行思考判断,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并熟悉幼儿园实践内容。教师讲授为主,如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提出,并根据教师的讲解在课本相关位置,标注记录。3、操作性幼儿对自身的认识和保护的教育不仅要向幼儿解释为什么这样,还要有合适的方式进行直接的操作,强化正确的信息。【举例】防震演习(三)幼儿身体认识和安全教育活动适宜的内容1、人体认识与保护【提问】你觉得幼儿应该知道或了解的人体认识和保护知识有哪些?(1)了解身体内外部主要器官的名称及主要功能。(2)乐于接受疾病预防与治疗、预防接种的知识。(3)知道处理常见外伤的最简单的方法。(4)懂得快乐益于健康的道理。(5)了解预防龋齿及换牙的有关知识。2、保护自身安全【提问】为了保护自身安全,幼儿应该了解哪些相关内容?(1)知道过马路、过桥、坐自行车、乘汽车、乘船时要注意的安全问题。(2)了解玩大型玩具时要注意的安全间题。(3)了解饮食起居方面的安全常识,异物不能放人耳、鼻、口内,药不能乱吃。(4)知道陌生人不可轻信。(5)安全标志的认识,主动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与行为的培养。(6)不玩火,不接触煤气,不乱摸电器及其开关。(7)具有及时避开危险和应付意外事故的能力。(8)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四、我们怎样进行幼儿身体认识与安全教育(一)幼儿身体认识与安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这部分内容讲解时尤其要注意和前面的“幼儿身体认识与安全教育活动应达到的目标”区分开来,目标是从预期达到的效果来谈的,内容是谈具体的常识、方法等,但内容和目标之间又有着一致性,内容为目标服务。1、设计游戏主题,训练自我保护的行为【游戏介绍】游戏《大马路》游戏一:红绿灯。当教师亮出红灯时,走到十字路口的幼儿就不能再前进了;当教师亮出绿灯时,幼儿可在人行道上自由行走。游戏二:过马路,请几名幼儿当驾驶员在马路中间开车,其余幼儿要起过马路,比一比,谁走得最安全,能顺利过马路。【操作】请设计一个游戏,幼儿在该游戏中能学习消毒、包扎、止血、的简单技能。2、创设模拟情境,让幼儿自己分析讨论问题【举例】运用木偶表演创设了《狼和小羊》中羊遇难寻求帮助的游戏情境,幼儿各抒已见,绞尽脑汁想办法,有的请大象帮忙,有的打电话给黑猫警长,有的设计陷阱等。【分享环节】请学生分享案例:通过创设模拟情境,让幼儿自己分析讨论问题。3、抓住偶发事件,教授自我保护的方法【教师讲解】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环节几乎均可用来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特别是一些偶发事件,更应随机把握,灵活运用,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举例】如幼儿鼻子出血,教师应马上让幼儿先回到座位,找来药棉帮幼儿止血。通过这件偶发事件,引导全班幼儿总结如果鼻子出血应该怎么办?【操作】如果一场雷雨过后,我可以引导幼儿讨论什么,如何开展?4、精心选择活动,设计系列教育【举例】在教给幼儿如何保护眼睛时,教师设计了“认识眼睛”、“画眼睛”、“眼球操”、“眼睛生病了”等活动,让幼儿了解眼睛的功能,同时教育幼儿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总结】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多且范围广,而幼儿平时先由教师介绍游戏,帮助学生掌握如何设计自我保护的游戏,在此基础上,提供一个主题,请学生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在教师讲解、举例,学生分享相结合。接触的知识却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尤其需要精心设计系列教育活动。(二)幼儿身体认识和安全教育的组织方式【自主学习】请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幼儿身体认识和安全教育的组织方式有哪些?2、什么是隐含式的环境教育?3、以下内容适合采用哪种组织方式:在医院看病的有关知识、消防知识、外出安全知识。(三)幼儿身体认识和安全教育活动组织方式的误区1、幼儿期身体认识与安全教育应以健康认知、健康态度为主要目的,健康行为次之【提问】为什么幼儿期身体认识与安全教育应以健康行为的养成视为核心目标?2、幼儿身体认识与安全教育活动应以集体授课形式进行,以传递和灌输相关知识和技能为主【教师讲解】要充分认识到仅仅依靠传统意义上的健康教学活动(尽管这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形式)是无法真正达成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的,要积极探寻日常生活中的幼儿健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3、幼儿身体认识与安全教育活动脱离了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师讲解】幼儿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应当在盥洗、进餐、清洁、睡眠、锻炼和游戏等日常生活的每一环节渗透健康教育理念,实施健康教育策略。自主学习,教师通过恰当的提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言。教师讲解和提问相结合,也可以先提问,在了解学生对相关教育活动的组织方式上是否存在误区,存在哪些误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讲解。4、幼儿身体认识与安全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仅仅局限在健康领域之内【教师讲解】幼儿身体认识与安全教育活动既是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更需要与各领域进行有机融合,相互渗透。五、如何设计幼儿身体认识和安全教育活动(一)集体教学活动设计集体教学活动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幼儿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关键经验。例如,幼儿对身体构造及技能的认识,对周围环境中安全隐患的认识,自我保护意识的养成等。【提问】教师在设计该类集体教学活动时需注意什么?(1)教师首先要考虑的自己对该方面知识技能的正确理解。【举例】关于流鼻血的问题,有时我们会教育幼儿一旦发生这个情况时要仰头,但科学的做法是应该略低头,以免血液倒流回鼻腔。(2)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思考用什么方法才能让幼儿理解相关的知识与技能。(3)教师要考虑如何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主动地学习的问题。【自主阅读&小组讨论】阅读大班健康活动:我是安全小卫士。思考教师是如何制定活动目标,教学过程中采用哪些教学方法?从哪些角度引导幼儿思考安全与危险?(二)区域和游戏活动【教师讲解】采用区域和游戏活动形式开展幼儿身体认识和安全教育,不仅是集体教学活动的一种延伸和补充,也是可以通过幼儿自选和自发的游戏和区域活动加深对该方面知识的认识,并在巩固相应的技能。区域活动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一般可以结合主题教学先由教师提问,针对学生回答进行补充或总结,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然后出示案例,由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围绕教师的问题进行分析。教师讲结合具体实例讲解为主。(月计划)或某个集体教学活动来设计。【例如】在集体教学活动认识了人的社体构造后,教师就可以考虑增加桌面游戏“人体结构”的拼图,让幼儿在平涂的游戏中巩固学习的知识。(三)日常生活活动日常生活活动尤其要注意以下特点:1、经常性【举例】如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