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博士论文简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马克思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设想一下,如果把卢梭、伏尔泰、霍尔巴赫、海涅和黑格尔结合为一人——我说的是结合,不是凑合-——那么结果就是一个马克思博士。”•《博士论文》的写作背景•《博士论文》的内容•《博士论文》的宗教思想一、《博士论文》的写作背景•对人的自由与解放的关怀精神(中学马克思)•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对人的自由与解放的关怀精神•良好家庭教育:他的父亲是律师,具有理性主义、宗教自由主义和政治自由主义思想。•生活和学习的社会环境:特利尔城的自由主义启蒙精神尤为盛行。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表达了追求自由、追求人类幸福的思想。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深受青年黑格尔派,特别是鲍威尔自我意识哲学的影响。•人的自由问题是青年黑格尔派最为关注的问题。•罗森指出:“几乎所有的研究马克思的专家都一致辞认为,鲍威尔对马克思博士论文主题的选择以及对该文所提出的见解是有影响的。”•鲍威尔认为晚期古希腊哲学是普遍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较高阶段,这些哲学流派强调应当在政治上及思想上收押知识,强调要维持内心的自由活动。正是他的这一研究成果促使马克思注意到古希腊哲学史中的这一在当时并不太引人注意的阶段。•1839年到期1840年,马克思致力于研究古希腊晚期的伊壁鸠鲁主义、斯多葛主义和怀疑论哲学。写了7册《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因为在马克思看来,这三个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都是“自我意识哲学家”,而自我意识哲学是当时马克思和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武器;伊壁鸠鲁的无神论思想也正适合马克思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宗教神学的需要二、《博士论文》的内容序言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第一部分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一般差别一、研究的对象二、对德谟克利特的物理学和伊壁鸠鲁的物理学的关系的判断三、把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等同起来所产生的困难四、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一般主要差别五、结论第二部分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在细节上的差别第一章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第二章原子的质第三章不可分的本原和不可分的元素第四章时间第五章天体现象附录批评普卢塔克对伊壁鸠鲁神学的论战前言一、人对神的关系1.恐惧和彼岸的存在2.崇拜和个人3.天意和降谪了的神二、个人的不死1.论宗教的封建主义。庸众的地狱2.众人的渴望3.优异者的骄傲三《博士论文》的宗教思想•马克思在序言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表达了自己彻底的、战斗的无神论的思想的观点,反对一切神灵,反对把哲学与宗教调和起来。“哲学并不隐瞒这一点。普罗米修斯的自白:‘老实说,我痛恨所有的神。’这是哲学自己的自白,是哲学自己的格言,借以表示它反对一切天上的和地上的神。”•宗教批判在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马克思的一系列经济和政治批判中,依然充满着对宗教问题的阐释与批判,诚如洛维特所言:“马克思走向政治世界批判的步骤并没有简单地把已经作出的宗教批判甩在身后,而是在向批判尘世世界的这种进步中同时也为批判‘天国’世界亦即宗教获得了一个新的立场。”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所高扬的哲学对宗教的批判和哲学的拯救行动就是其社会批判理论甚至是整个理论大厦的原始点。承继伊壁鸠鲁宗教批判精神•马克思宣告哲学与宗教的誓不两立,他承继伊壁鸠鲁反叛宗教、护卫自我意识的“绝对自由”的精神,高调地声明哲学“痛恨所有的神”,宁可像普罗米修斯一般做“哲学历书上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也不愿屈辱地苟活于阴郁幽暗的宗教“洞穴”。在博士论文的开篇序言中,马克思即批判普卢塔克对伊壁鸠鲁神学的论战,明言普卢塔克把哲学带上宗教法庭的立场,“令人想起一个被指控犯了背叛自己臣民的叛国罪的国王”同时指出“只要哲学还有一滴血在自己那颗要征服世界的、绝对自由的心脏里跳动,它就将永远用伊壁鸠鲁的话向它的反对者宣称:‘渎神的并不是那抛弃众人所崇拜的众神的人,而是把众人的意见强加于众神的人。’”•马克思认为,对于哲人来说,“人的自我意识是最高神性的一切天上的和地上的神。不应该有任何神同人的自我意识相并列。”“神学化的理智”和宗教比哲学更重要的描述是极端错误的。研究方式选择及原子偏斜理论的本体论意义•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一方面生动地描绘了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两者的研究方式、生活方式的不同,映现出两个不同的思想家形象;另一方面也详述了两者学说上的差异与对立,着重强调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的理论把伊壁鸠鲁同德谟克利特思想的实质区别。深刻凸显出伊壁鸠鲁的自由意志哲学能够挣脱众人的意见与宗教精神的限制,甚至能够征服世界,实现绝对自由的本体论意义。•关于原子偏斜理论的意义。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的原子王国所展示的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世界,凸显的是人的自我意识的绝对性与自由。原子作为抽象的、个别性的自我意识的自然形式,表征的实际上是个体的人。原子的偏斜打破了命运的束缚,将这一思想应用于人类的自我意识,原子的偏斜改变了原子王国的整个内部结构,并形成了原子的相互排斥这一自由意志的最初形式,因为它摆脱了强制的运动与盲目的必然性行为,这正是作为理性之光的哲学对作为幽暗泥塘的宗教的摆脱与胜利,彰显出具有独立自由意志的人才有可能挣脱宗教的束缚的事实。论证自我意识的存在•马克思在博士论文的附录中指出,历来关于神的本体论的证明无非就是说,某人现实地想象的东西,对于某人来说就是现实的表象。因为我的想象是由某东西作用于我,所以当我现实地想象神,神对于我来说就是现实的表象,这一“现实的表象”将证明神具有一种实在的存在。•马克思指出,“对神的存在的证明不外是对人的本质的自我意识存在的证明,对自我意识存在的逻辑说明。例如,本体论的证明。当我们思索存在的时候,什么存在是直接的呢?自我意识。”对神的本体论存在的一切证明歧视都是对神的不存在的证明,是对一切关于神的观念的驳斥,如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沉思一般最终只是证明了人的自我意识的最高神性。既然神已经被扫除出这个世界,宗教已经被证明只不过是一种虚幻的形式,那么救赎世界,实现和护卫人类自由的责任就要依靠自我意识哲学。结语•就马克思借助伊壁鸠鲁的“救赎方式的哲学”所拥有的超越宗教的批判视野而言,其哲学的“征服世界和绝对自由之心”还只是在自我意识中跳动,只是以“理性的自然之光”照亮了幽暗诡秘的宗教世界,彰显了哲学的救赎意志。这种批判仍然只是思辨式的批判,依然局限于斯宾诺莎和青年黑格尔派的理性精神启蒙,它本质上仍是以“精神的批判”来消灭或以“自我意识”来消融宗教的“幽灵和怪影”,虽然批判的锋芒很犀利,但还略显缺乏浑厚的根基,因为未寻找到合适的中介让自身成为革命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从哲学上批判宗教只是宗教批判的序幕,而不是其最终的完成。这种批判无疑具有理性启蒙的价值,其巨大的政治意义就是促成政教分离,让国家尊重个人的宗教信仰自由以及严格限定公共权力的支配范围。•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的宗教批判的理论性质总体上还囿于大卫·施特劳斯、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等人的思想传统;马克思在写作博士论文时期尚属于“青年黑格尔派”。不过,马克思已认识到其宗教批判的局限性,从而坚决地清理了自己与“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关系,指出,“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在转入政治和经济的批判之后,马克思在新的层次上提出了对宗教的批判,即对宗教的世俗批判。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