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1840—1901年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学科:历史教学内容:近代史1840—1901年一、考点1.鸦片战争:英国的鸦片贸易和中国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新思潮的萌发,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辛酉政变和“借师助剿”。2.太平天国运动:金田起义和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天京变乱,《资政新篇》,太平天国的防御战及其失败。3.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加剧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政治侵略的加剧,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早期的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日本发动侵华战争,黄海、辽东、威海之战,《马关条约》及其影响,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4.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康梁的维新思想,维新思想的传播和强学会的成立,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康有为提出变法的施政纲领和保国会的成立,百日维新的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辛丑条约》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二、知识点、能力点提示1.联系中外历史,针对时代特征,把握这一阶段历史在世界史中所处的地位,以便正确评价这一时期的诸多历史现象如总理衙门、洋务运动、民族企业、资本输出、门户开放等。2.通过准确理解历史概念,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如门户开放政策,实质反映了美国的实力增长,并随之确立的侵华政策。洋务运动实质是在维护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前提下,对西方科学技术的移植,因而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3.通过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和太平天国运动所具有的新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和比较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掌握分析历史现象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如中法战争中,中国政府不败而败,是清政府长期腐败无能、屈膝求和的结果;戊戌变法是中华民族危机加重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等。5.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全面的评价。如洋务运动,尽管主观上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但客观上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却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又如义和团运动中“扶清灭洋”口号,一方面反映了农民面临严峻的民族危机时保卫祖国、驱逐外来侵略的爱国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农民保守、狭隘、盲目排外的一面,麻痹了人们对清政府的警觉而最终被利用、被剿杀。6.针对《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等条约内容,结合课文地图分析列强侵华的逐步深入,从而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7.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资料引文,从而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资料的能力。8.引导学生再现历史史实,如回忆法国侵华史,使学生认识中法战争是法国继两次鸦片战争侵华活动的进一步延伸,同时,又是日后法国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前奏等,从而培养学生把握相关史实的能力。三、知识结构这一时期(1840——1901年)是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时期,西方列强的一系列侵略战争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由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的国家。具体地讲:(一)变化的原因:鸦片战争前夕,中国清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走向全面衰落;而同一时期,世界上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已完成或正在进行工业革命,欧美资本主义正处在上升阶段,迫切需要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的落后,必然导致被动挨打。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壮大,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使列强侵华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并掀起了瓜分狂潮,最终使中国完全沦为列强共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全方位的变化:1.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2.中国人民开始肩负起反侵略反封建和推动国家近代化的重任,开始进入民主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的动力、对象、任务和前途都有了新的变化。3.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逐步由独立的主权国家变成半殖民地社会。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及附件等条约,涉及割地、赔款、东南沿海五口通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严重损害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关税自主权、司法权,中国开始成为领土和主权不完整的半殖民国家。19世纪五十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将开放的通商口岸由东南沿海南北延伸到琼州、营口,沿长江上溯到汉口,其次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天津亦被辟为通商口岸,便利了列强影响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同时由于俄国趁火打劫,中国失地150多万平方公里,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是中央机构半殖民地的标志,有利于列强控制内政外交。19世纪后半期,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并向垄断阶段过渡,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中国边疆出现新危机。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后签订的《中法新约》、《马关条约》中列强的通商口岸到达长江流域的重庆,也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同时列强在中国投资设厂,修筑铁路的规定体现了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伴随资本输出的加剧,政治上掀起了划分“势力范围”的狂潮,美国推出“门户开放”政策,一定程度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面对中国的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永远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地位最终形成。4.经济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且具有顽强的抵抗力,但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入,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9世纪50年代,随着欧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西方列强不满足于他们已获得的侵华权益,要进一步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进一步扩大在华特权,把侵略势力伸入到中国内地。在列强侵略的过程中,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的洋务运动,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列强侵华步步加深,受外国在华企业和洋务运动的诱导,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产生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民族资本主义企业。19世纪末,随着列强竞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清政府民间设厂的限制放宽后,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了初步发展。但由于列强排挤、掠夺资源,畸形趋势明显且发展极不平衡。同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后,疯狂地对外扩张,瓜分世界。经济上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开设银行对华实行奴役性的贷款,抢夺铁路修筑权,矿山开采权和大规模投资设厂,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加速。5.阶级结构变化。19世纪四五十年代,外国在华企业中诞生了中国的无产阶级,伴随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诞生并登上政治舞台。但由于民族资产阶级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开始就具有其阶级的局限性。力量的薄弱和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其革命运动失败的必然。(三)抗争与探索面对列强的侵略和瓜分,中国社会各阶级、各种政治力量都做出了反应。1.地主阶级面对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变,作为统治阶级面对新的形势,在对待西学问题上,林则徐、魏源等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在内外交困的局面下,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分化出李鸿章、曾国藩为代表的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掀起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抵制作用,但最终未能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光绪帝出于夺取清朝最高领导权,亦出于“不甘作亡国之君”的意图,1898年任用维新派实行变法,要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进行改革,但遭到顽固派反对而失败。以那拉氏为首的顽固势力面对中国社会的剧变,列强的侵略,与列强的关系经历了对抗、“和好”到再对抗、最后完全投降的过程。2.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抗争精神,从三元里到太平天国都体现了近代中国人民革命的强烈的时代特色。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其组织方式、纲领等体现了旧式农民革命的特点;从其爆发的原因、斗争目标及其后期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又体现了新的时代内容,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虽然是旧式的农民战争,但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广大下层群众广泛开展反侵略、反卖国、反压榨的斗争。作为民族矛盾的总爆发,义和团运动首先在山东兴起。“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间的尖锐矛盾,体现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性和落后性。义和团运动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但它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也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正是这些抗争,使得帝国主义国家不能灭亡中国。中国无产阶级诞生比资产阶级早,来源也更广,身受三重压迫,处境极艰难,具有强烈的斗争性,但还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而产生,并作为一支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把抵抗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学习西方文化相结合,推动光绪帝进行了戊戌变法,这场改良运动因缺乏群众基础,在顽固派的镇压下失败,但它符合中国近代化的历史潮流,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同步达纲练习】四、能力训练(一)选择题1.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这是因为()A.都由鸦片输入问题而引起B.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C.英国是主要的侵略国家D.都要使鸦片贸易合法化分析与答案:本题考查两次鸦片战争的内在联系,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分辨能力。答案是B。2.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没有遭到列强的公然反对,主要是因为()A.美国经济实力已上升到世界第一位B.利用了列强在瓜分中国问题上的矛盾C.它基本上维护了列强的既得利益D.帝国主义建立了宰割中国的同盟分析与答案: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重要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通过比较,可得知答案是C。3.以下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根本意图的是:()A.割香港岛B.赔款2100万元C.协定关税D.领事裁判权分析与答案: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通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能力。答案是C。4.19世纪50年代中期,英国在华贸易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开放的口岸少B.英国享有的经济特权小C.英国商品价格高,中国需求量小D.自然经济的抵制和太平天国运动分析与答案: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知识再认和归纳总结的能力。需要分析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答案是D。5.鸦片战争的炮声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大国的迷梦中惊醒,一股新思潮萌发了,这一新思潮的核心是:()A.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B.向西方国家展开“商战”,保护本国权益C.引进西方技术兴办近代工业D.效仿西方的君主立宪政治分析与答案: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的阶段特征的再现和理解。答案是A。6.下列条约中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三项都有的是:()①《南京条约》②《北京条约》③《天津条约》④《爱珲条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分析与答案: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现和归纳能力,是一道求同思维能力题。答案是A。7.太平天国天京事变的主要原因有:()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②领导集团的内部矛盾③定都天京后进取心衰退④腐朽思想增长,脱离群众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分析与答案: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分析问题。答案是D。8.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A.中国革命性质发生了变化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D.中国国际地位发生了变化分析与答案:本题旨在考查对重要史实的再认、再现和归纳能力。答案是C。9.洋务派举办的民用工业和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相同点是:()A.都是私人投资兴办的B.管理上封建性极浓C.都受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D.都为适应军事工业需要而兴办分析与答案: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是一道求同思维题。答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