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争霸和第三世界的兴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学科:历史教学内容:美苏争霸和第三世界的兴起一、考点(一)五十至八十年代东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及其问题2.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二)五十至八十年代社会主义国家1.苏联与东欧各国的改革与挫折2.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五十至八十年代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四)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起1.非洲和拉美的独立运动2.不结盟运动与第三世界的兴起3.亚洲经济的发展二、知识点、能力点提示1.讲述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以及经济危机、“滞胀”,培养学生全面、正确地评价和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2.引导学生分析美国霸主地位动摇的史实,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分析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改革,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4.分析中国和苏联、东欧国家改革的成败,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比较历史事物的能力。5.通过分析美苏争霸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影响,提高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6.引导学生对不结盟运动兴起、发展和影响的认识、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7.对比新加坡与韩国经济的发展,培养学生归纳、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三、知识结构(一)50-80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①原因②德日经济发展的异同2.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①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②美霸主地位动摇的表现及影响③经济的“滞胀”(二)50-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1.苏联的改革和挫折①苏共“二十大”②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③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2.东欧的变革①东欧变革的背景②南斯拉夫的改革③波兰的改革④匈牙利改革⑤捷克的“布拉格之春”3.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美苏争霸1.美苏争霸的形成①赫鲁晓夫对外基本战略②50年代中—60年代初美苏争霸2.六七十年代美苏争霸①苏联的积极进攻②美对外战略的重大调整3.80年代的美苏关系①美对苏采取强硬政策②苏转向全面收缩(四)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起1.非洲的独立浪潮①50年代中到90年代初的非洲运动②非洲独立胜利的历史意义2.拉美民族独立运动①古巴革命②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3.不结盟运动兴起和第三世界的崛起①不结盟运动的兴起②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③“七十七国集团”等国际经济组织④不结盟运动兴起和第三世界崛起的意义(五)亚洲经济的发展1.东亚、南亚经济的发展①东亚、南亚经济的起飞②新加坡经济的发展③韩国经济的发展④泰、马经济的2.印度经济的发展①发展的政策与成就②影响印度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3.西亚经济的发展①产油国与西方石油垄断资本的斗争②西亚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步达纲练习】四、能力训练(一)选择题1.二十世纪70年代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第三世界国家的主要手段有了新的变化,其发展趋势是:()A.扶持各国反动政权,推行全球战略B.支持欧洲复兴,建立集体防御C.利用金融科技优势,控制国际市场D.支持垄断资本组织,发展跨国公司分析与答案:此题主要在于学生抓住题干说明,再认再现历史阶段特征。答案是C2.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与19世纪晚期相比最明显的不同是:()A.充分利用科技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B.借助于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C.通过对外掠夺获得资本D.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分析与答案:本题为最佳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答案是D3.导致20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①马歇尔计划,②第三次科技革命,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④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分析与答案: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和再现历史概念的能力。答案是B4.西欧国家成立“欧洲共同体”的主要目的是()A.抗衡美苏,加强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B.建立军事强大,政治稳定的统一欧洲C.加强西欧各国政治联盟,稳定欧洲政局D.发展西欧资本主义,抵制苏联的影响分析与答案:此题旨在考查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案是A5.东欧变革中发生的下列事件,其先后顺序是:①共产党情报局事件②布拉格之春③波兹南事件④匈牙利事件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③④②D.③②④①分析与答案: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的再认和再现能力。答案是C6.二战后,美国对日本从经济上的扶植转为竞争,这一变化反映了()A.美国有能力控制日益发展的日本B.美国将日本变成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基地C.不同类型国家的经济都在恢复发展D.美国独霸世界经济局面一去不复返分析与答案:此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以及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答案是D7.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I从对苏战略上看,最主要目的是:()A.在经济上拖垮苏联B.带动美国经济的发展C.取得军事上的优势,争取主动D.大幅度提高美国的核威慑力量分析与答案:此题考查学生把具体历史事件置于特定历史环境下分析和判断的能力。答案是A8.以下各项与“七十七国集团”无关的是:()A.联大第六届特别会议通过新国际经济秩序宣言B.原料出口国联合建立专门的国际经济组织C.60年代建立,80年代其成员增加到110多个D.推动东南亚经济的振兴分析与答案: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答案是B9.战后德国和日本经济起飞的相同因素有①国民经济非军事化,集中财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②大力发展科学技术③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人才④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和扶持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分析与答案: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比较历史知识的能力。答案是A10.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三者的相似之处:()A.采取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B.利用国家政权力量直接干预经济C.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D.尽力保持“自由企业”制度分析与答案:此题考查学生对三个事件的比较能力,最后从个性找出历史事件共性的能力。答案是B(二)材料解析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双方声明: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摘自1972年上海中美《联合公报》材料2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美双方一致同意,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摘自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联合公报》材料3两国政府重申上海公报和建交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摘自1982年8月中美《联合公报》材料4美国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是基于台湾的前途将通过和平方式决定这样的期望……向台湾提供防御性武器……总统或美国政府的任何机构同台湾进行的计划、交通和其他往来……通过美国在台湾协会……去办理和进行。——摘自1979年4月卡特签署的《与台湾关系法》请回答:(1)据材料1、2,第2个公报比第一个公报在内容上有何重要发展?两个公报的意义何在?(2)据材料1、2、3,美国两党政府对华政策的基本立场是否一致?(3)据材料3,说明这三个公报对发展中美两国关系的作用?(4)据上述材料,说明我们为什么坚决反对美国的《与台湾关系法》。该法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意味着什么?分析与答案:本题属多则材料层层深入分析式的材料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的能力,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的能力。答案是:(1)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由不应谋求地区霸权发展为不应在世界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两个公报的发表标志中美间敌对关系的结束,开始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新阶段;它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是有力的约束,有利于反霸斗争。(2)是一致的。(3)提供了双方确认的原则基础。(4)材料四表明,《与台湾关系法》严重违背了中美联合公报的原则,粗暴地干涉了中国的内政;该法是美国单方面制定的国内法,对中国没有约束力。而中美联合公报是以国际关系和两国关系准则为依据的。该法为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三)回答题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战后初期到70年代、70年代到80年代后期、80年代末以来。说明上述三个阶段各自的状况,分析它们形成和更替的原因。分析与答案: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题干要求的时间限制。答案是:战后初期至70年代: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具有雄厚的工业实力和丰富的黄金储备,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控制国际金融和世界市场。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国家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起来。原因:通过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大发横财;而欧洲在世界大战中损失惨重,处于普遍衰落的形势。70年代前期到80年代后期:世界经济开始向多极化方向转变。日本和欧洲共同体与美国在世界市场上激烈竞争。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原因: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欧洲共同体国家和日本在许多领域赶上和超过美国。80年代后期:世界经济呈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加速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进程。原因: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13.联系二战后亚洲经济发展的情况,比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式,谈谈“经济发展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的道理。分析与答案:此题是一道综合分析比较题。旨在考查学生综合分析比较和说明问题的能力。答案是:经济发展,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就是说,发展经济必须根据本国国力和实际需要制定发展战略。纵观战后日本、德国经济的恢复发展,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经济的崛起,都说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例如:战后日本、德国经济衰败,国内都存在着工农业生产下降、失业、通货膨胀等严重问题,但它们利用战后“冷战”,东西方对抗的有利国际环境,利用自己国防开支小,经济非军事化,劳动力素质高等有利条件,大力引进美国资本和技术,恢复生产,进行产业和技术的更新换代,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很快使经济重新恢复,并高速发展。同样,新加坡、韩国60年代经济起飞前,也面临失业严重,资金缺乏,技术落后等困难,但它们抓住发达国家向外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引进外资和技术,利用自身劳动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后又发展外向型经济,70年代,经济得到起飞。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