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第四单元电气化时代前期【知识线索】本阶段是资本主义的电气化时代前期,也叫垄断资本主义前期,时间范围为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本阶段资本主义开始过渡到成熟阶段,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开始形成。【重难点知识讲解】1.资本主义经济状况资本主义经济本时期最大的特点是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经济基本定型。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以科技为基础,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手段,以垄断为生产组织的形式。这种经济模式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形成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是:首先,政治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的政治前提。其次,经济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市场的形成既加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也加剧了各国经济竞争。为了在激烈的经济竞争中把握先机,占据主动,各国都寻求技术上的革新。再次,第一次工业革命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准备。最后,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直接引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给资本主义经济造成重大影响:首先,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资本主义生产力,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化时代。人类生产、生活动力的每次变化(由火力、风力、蒸汽发展到电力),都是一次巨大的进步。其次,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资本主义工业的结构。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产生了新兴的一些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石油开采业、石油化工业、汽车制造业等等,都是重工业。重工业逐渐取代轻工业在资本主义工业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重工业或者由于生产技术和产品结构复杂,或者由于需要大型的生产设备,或者由于没有一定的规模便没有利润,因此在客观上要求企业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再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这实际上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即由于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生产资料由以个人资本家所有为主发展到以集体资本家(如股份制公司的大股东都是资本家)所有为主;而且,在垄断组织内部,生产也具有一定的计划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垄断组织的产生对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是起积极作用,这可以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印证。最后,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法国由于资本大量外流和技术更新速度滞后等原因,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工业总产值落后于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和德国作为后起之秀,资源丰富、垄断程度高,都通过统一战争完成或巩固了国家统一,又少有历史包袱,因此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工业总产值超过英法而分别位于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俄国和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快,这主要是因为两国通过资产阶级改革初步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因此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但是两国起点低,而且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这就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美德英法相比较,显得比较落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掠夺,加剧了列强之间的矛盾,造成国际局势的紧张,最终酿成第一次世界大战。2.资本主义政治状况:本时期资本主义政治方面最大的特点是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政治模式基本确立。这种模式以议会制、政党政治、责任内阁制、公民自由等为代表,在英美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基本确立。而德俄日等国由于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或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不可避免地保留了政治上的专制主义体制。这是资本主义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表现。本时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包括: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世界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但这种现象建立在帝国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宰割和奴役基础之上,很不公正、很不正常。本时期,由于在经济上产生了垄断组织,促使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帝国主义具有五个基本特征:“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溶合起来,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3、与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3.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状况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以后,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本时期帝国主义国家殖民侵略的目的是进行资本输出,争夺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是为资本输出服务的。20世纪初,亚洲一半以上的土地沦为殖民地,其余部分除日本外,成为殖民地。非洲绝大部分成为殖民地。拉丁美洲除原有殖民地外,其他已经宣布独立的国家,实际上也成为英美等国的半殖民地。这样,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了。这表明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4.民族解放运动本时期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新的特点,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最突出的变化是性质上有了转变,由过去的旧式民族解放运动演变为新式民族解放运动,即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或革命。新式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典型就是亚洲的觉醒和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但在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仍然以旧式民族解放运动为主。也就是说,本时期以新式民族解放运动为主导,新旧民族解放运动同时并存。领导阶级由前时期的主要是农民阶级或封建地主阶级逐渐转变为主要是资产阶级,并在革命斗争中开始提出了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如中国的三民主义。参加民族解放运动的主力由前时期的农民发展为无产阶级,如印度孟买十万工人大罢工。新式民族解放运动,常常有个从改良发展为革命的过程。如印度国大党在十九世纪末期主要是要求温和的改良,后来发展成为武装冲突。中国在十九世纪末推行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但20世纪初就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5.国际工人运动状况本时期国际工人运动在特点上也出现了新的变化。首先,由于工人阶级政党和组织相继在各国建立,有组织的斗争明显增多。其次,合法性斗争成为主要形式。如前所述,本时期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模式均已初步建立,资产阶级由榨取绝对剩余价值转向获取相对剩余价值,更加依靠科技,注意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工人的文化素质,因此,工人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而且在政治上也获得了一些政治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部分工人阶级不愿意从事暴力斗争,因此,合法性斗争成为斗争的主要形式。再次,由于工人阶级已经取得了一些政治权利,他们的斗争以经济斗争为主。绝大部分罢工提出的口号都属于经济要求,如著名的美国芝加哥大罢工,其中心口号就是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最后,由于工人阶级生活状况的改善和以上新的特点的出现,在社会主义理论方面出现了主张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修正主义。以上特点主要适用于西欧和美国,俄国是一个例外。在俄国,由于专制主义盛行,无产阶级没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的自由,也不允许随意罢工,更不要说抗议或反对政府。因而,那里的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只能以秘密的地下斗争方式开展,走武装起义的道路。在斗争实践中,出现了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俄国国情相结合的列宁主义。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在本时期也发生了变化。在前一阶段,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最初在英国,第一国际在英国成立便是一个证明。巴黎公社运动表明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了法国。进入垄断阶段以来,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工人阶级的人数急剧增加,更多的人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在一个国家范围内最早建立了工人阶级政党——德国社会民主工党,从而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到了20世纪初,俄国产生了将马克思主义同本国国情相结合的列宁主义,俄国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6.国际关系如前所述,帝国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加紧对外侵略扩张,要求瓜分世界。在各国加紧侵略扩张的过程中,为争夺殖民地和霸权,各国产生了深刻的矛盾,先后爆发了几次要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局部的帝国主义战争(如美西战争和日俄战争),并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帝国主义政治发展不平衡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如前所述。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欧洲列强之间产生了三对基本矛盾:法德矛盾(为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俄奥矛盾(为争夺巴尔干)和英德矛盾(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因此是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由于错综复杂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进行了分化组合,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于是不可避免。【例题精析】1、恩格斯说:“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这段话表明恩格斯认为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之实质是A、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本质正在转变B、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经济C、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局部调整D、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发生了变化分析:这是1999年上海高考题。正确答案是C。“股份公司”(亦即垄断组织)中购买股份的人很多,不仅有资本家,甚至还有平民。从表面来看,生产资料属于全体股东。但是,任何人都没有办法从垄断公司中分出具体的哪一部分生产资料归属自己,每个人拥有的只是一个比例。所有,在垄断组织中,生产资料不是集体所有,但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占主导的完全的个人所有也不尽相同。所以,垄断组织的出现只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种局部调整,而非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垄断组织(一般是母公司或总公司)内部,各子公司或分公司生产一般有分工,因此“无计划性也没了”。资本主义社会只要存在一天,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就仍然存在。2、19世纪末,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的重要原因有①进行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②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发展迅速③大量吸收外来移民④内战后工业、农业得到较协调的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分析:这是2000年全国高考题。正确答案是C。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使美国经济发展获得了资源、市场、生产资料等有利条件。大量吸收外来移民使美国获得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和丰富的生产经验。内战后,黑奴制被废除,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南方农业的矛盾消失,协调发展,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腾飞创造了条件。但是,第二项不是原因。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资本输出成为帝国主义侵略的主要手段。但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美国不属于这种情况。一方面美国没有大量的殖民地,另一方面美国在发展工业的时候自身资本相对不足,还大量吸收了欧洲的剩余资本。3、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两国已形成一套较为健全的议会民主制度。请分别说出这时俄国和日本的政治体制是怎样的,(2分)与英法的主要差异是什么?(2分)从这四个国家由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所走的道路,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9分)[说明]答题时要概括论述,不要罗列具体过程。分析:这是2000年的一道高考题。此题的特色在于与课本若即若离。课本较详细地叙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的政治体制,俄国政治体制也有简单表述,但是却找不出有关英法政治体制的具体情况。但是,如果我们平时将历史视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掌握而不是静止的、孤立的学习历史的话,我们应该知道自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来,英法一直实行资产阶级民主体制。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这四个国家由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所走的道路”和四国政治体制出现差异的关系。英法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因此很少有封建残余。俄日通过资产阶级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因此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尤其是政治上保留了专制体制。参考答案:俄日体制:俄国为沙皇专制,日本为天皇制。(2分)主要差异:英法为民主政治体制,俄日为专制主义体制。(2分)历史原因:英法的过渡道路是资产阶级革命,(2分)对封建制度改造比较彻底;(2分)俄国过渡道路是1861年改革,日本过渡道路是明治维新,(2分)两者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2分)对封建制度改造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