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济部分复习导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经济部分复习导读命题趋势:中代经济部分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这是与中国的国情相吻合的。因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无农不稳。古代的很多经济政策,对今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如赋税改革、对外贸易、生产工具的发明和运用等都对今天有一定的启示。文综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加强实用性和应用性,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重所学知识的隐性介入,从而折射出社会的热点问题。因此,要对古代经济部分,尤其是反映时代要求的一些经济现象、经济政策及经济发展的问题引起重视。知识概要: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1、井田制: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它兴于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国有制度的典型特征。2、封建土地所有制: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国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第一,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这是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它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直至民主革命后的土改才被消灭。第二,封建土地国有制,其主要形式有王田制、屯田制及均田制。⑴王田制:王莽改制时实行,是井田制外衣掩饰下的封建土地国有制。⑵屯田制:屯田古已有之,汉代实行过,曹操总结汉朝屯田经验实行屯田制。曹操的屯田制分为军屯和民屯两种,其基本特点是屯田民只有土地使用权。后来,金朝、元朝、明朝都实行过。⑶均田制:是我国历史上较完备的一种封建土地国有制度,它始于北魏,隋、唐两朝相继沿袭,而且还被日本借鉴、吸取。均田制以法律形式确认受田者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其基本特点是不触动地主阶级的利益,又一定程度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第三.农民土地所有制。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主要地位,但却是对封建生产关系内容的重要补充。二、赋役制度1、初税亩:春秋后期从鲁国开始实行,是用法律规定将公田交给耕者,按田亩收税,实质是承认土地私有。2、编户齐民:两汉管理百姓实行编户制度,被编平民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具有独立身份,依据资产多少征收赋税、徭役、兵役。我国封建社会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开始。3、租调制: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实行。受田农民纳租、调,服徭役、兵役。隋朝沿用。4、租庸调制:隋、唐初实行。租是田租,调是人头税,庸是指纳绢(或布)代役。5、两税法:唐朝于780年开始实行,它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6、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北宋王安石实行变法,其中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实质上是纳钱代役和按田纳税。7、一条鞭法:明后期实行,1581年,张居正改革赋役制度,把田税、丁税和杂税合一,按田亩多少征收银两。反映了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8、地丁银:1669年,康熙帝宣布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叫做更名田。雍正帝一上台就推行摊丁入亩的办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它的实行,废除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一方面表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三、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原因(一)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生产工具与技术⑴原始社会(略)⑵商朝青铜器种类繁多,出现很多青铜工具。⑶春秋时期,农业生产使用铁锤、铁斧等铁制工具,牛耕技术出现。⑷战国时出现铁铲、铁犁,牛耕进一步推广。⑸秦朝时铁器传到珠江流域。⑹西汉时,普遍使用铁农具和牛耕,除耦犁外,又出现二牛抬杠牛耕法和一牛挽犁牛耕法,发明耧车。⑺三国时期,魏国马钧发明翻车。⑻唐朝时,发明了曲辕犁,并创制了筒车。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尺度,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物质标志,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兴修水利⑴战国:秦国的都江堰、郑国渠。⑵秦朝:开通灵渠和江南运河。(江南河开挖于春秋时的吴国,沟通苏州和扬州的水道,是中国开挖最早的运河。灵渠是秦始皇伐南越时派史禄负责兴修,沟通了湘水和漓水。)⑶西汉: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著名工程有六辅渠、白渠等,汉武帝时治理黄河。⑷东汉王景治理黄河。⑸三国两晋南北朝:魏建国在淮河流域兴修许多水利工程;蜀国在都江堰设置堰官。南朝兴修许多水利工程。⑹隋唐:隋于605年开通大运河。唐朝在黄河、长江流域开凿一系列灌溉渠,并修筑旧渠和河堰。⑺五代十国:南方各国都重视兴修水利,成就最显著的是吴越,在钱塘江边修筑海塘。⑻元:开凿会通河(山东东平到临清)、通惠河(通州到大都)。3、对外贸易⑴汉代:中国的丝帛锦绣经丝绸之路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⑵唐朝:在广州设置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与日本、朝鲜、东南亚和印度半岛各国、中亚、西亚、欧非各地都有贸易往来。⑶宋朝:北宋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司管理对外事务和贸易。南宋时主要对外贸易港口有泉州、广州、明州,对外贸易东达日本、朝鲜,西至非洲一些国家。泉州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⑷元朝:泉州是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经常停泊着数百艘海船,大量货物在此汇集和起运。与高丽、日本贸易密切。⑸明朝:郑和七下西洋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贸易,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⑹清朝: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禁止海外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地对外贸易。4、商业⑴商朝:重视商业。商民善于经商,商人源于此。⑵战国:商业发达,北方的马匹,南方的象牙,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汇集中原市场。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楚国郢等名都大邑是繁华的商业中心。⑶三国:蜀国的蜀锦行销魏、吴。⑷隋朝:洛阳居住着数万家富商,商业盛极一时。⑸唐朝:唐都长安成为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城市布局突出了市、坊界限,市是专门的商业区,店铺林立,热闹非凡。⑹北宋:城市布局打破了市、坊界限,并且出现了通晓不绝的夜市及娱乐场所瓦肆,四川成都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边境的雄州、霸州等地设置榷场进行互市贸易。⑺元朝:商业繁荣,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大商业城市。从海道、运河和陆路都有大量商品进入大都;来自亚洲其他地区和东欧、非洲海岸的商队和使节,络绎不绝。⑻明朝:大量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入市场,全国出现了30多座大城市。明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点拨解疑:1、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沿革的特点①征税标准由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多少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可以两税法为标志;②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③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可以两税法为标志;④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为标志;⑤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⑥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2、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这些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②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③重视兴修水利,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④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才使中国古代的经济得到发展。3、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①奴隶社会:以物易物是商品交换的一般模式。②战国、秦汉:战国商业发展的突出特点是:一是商品种类繁多,且大多是贵族地主的奢侈品(如马匹、象牙、鱼、皮革等);二是中原市场的形成,且规模大,辐射面广,出现了实力雄厚的富商大贾;三是封建城市兴起。如临淄、邯郸、大梁等既是政治中心,又是商业中心。秦朝时,为商业贸易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客观条件,如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西汉开通丝绸之路,但重农抑商政策,使商品经济受到极大的制约。③隋唐:商品经济出现繁荣景象。表现在:第一,城市繁荣,坊、市分开。第二,对外贸易发达,政府注重并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如在广州设置市舶使。唐朝商品经济发展集中体现在城市繁荣和对外贸易发达两大方面。前者主要体现在都城长安、洛阳;后者主要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满足皇室和贵族官僚的需要。④宋元时期: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北宋的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体现出如下特点:第一,城市经济繁荣。东京是当时商业最繁荣的城市,城内店铺林立,热闹非凡。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反映出当时东京商业的繁华景象。第二,城市商业布局出现新变化。打破了市、坊界限,还出现了通晓不绝的夜市及娱乐场所瓦肆。第三,市场活跃,出现新型货币。成都出现了纸币----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第四,设置边贸市场。在边境的雄州、霸州等地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与北宋相比,南宋商品经济突出表现在海外贸易的发达上,出现一些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如泉州、广州和明州等,设置了专管对外贸易的市舶司。元朝商品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元朝首都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第二,海外贸易的发达。泉州是元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经常停泊着数百艘海船,大量货物在此汇集和起运。⑤明清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就是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和资本主义萌芽。明朝商品经济的活跃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入市场。二是出现一批专业性的工商业城市。全国有30多座较大的工商业城市。三是明朝前期对外贸易发达。郑和七下西洋,与亚非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进行贸易。四是明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五是明中后期在江南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封建统治者的限制和自然经济的抵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极为缓慢。清朝时期,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使商品经济的发展失去了有限的海外市场,资本主义萌芽始终无法冲破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模拟训练: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封建社会传统的经济思想。据此回答1-3题。1、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造成的后果和影响不包括:()A、巩固了封建小农经济B、增强了统一战争的物质力量C、根除了土地兼并现象D、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2、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包括:()①封建国家由于政治、军事需要的考虑②封建社会初期不具备发展工商业的条件③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利益的反映④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3、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农工商皆本的思想,反映了:()①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②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③封建专制加强④封建统治者需要通过商业获取奢侈品⑤对传统经济思想提出了挑战A、①②⑤B、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③④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经历了由以人丁为主到以土地为主,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转变的过程。据此回答4-8题。4、两税法与租庸调制的最主要区别是:()A、废除了人头税B、征税标准不同C、征税范围扩大D、以征收实物地租为主5、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是因为改变过去:()A、以土地多少为主的征税标准B、以财产多少为主的征税标准C、以土地和财产为主的征税标准D、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6、以下按土地多少为标准征税的制度是:()①初税亩②两税法③租庸调制④一条鞭法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④7、明朝后期,一条鞭法的实行是我国赋税制度的又一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①赋役合并②以钱募役③赋税征银④按田亩征税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②③④8、明朝的一条鞭法和唐后期两税法体现了倡导者怎样的理财思想:()A、轻徭薄赋B、无夺农时C、平均负担D、平源节流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政治前提。据此回答9---15题。9、秦始皇统一中国从经济角度看,最大的作用是:()A、统一了度量衡B、确立了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C、统一了货币D、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10、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相当发展,其根本原因是:()A、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各诸候国为争霸需要注重生产事业D、农民的地位比奴隶高11、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物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A、采取抑制土地兼并、重农抑商的政策B、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