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学生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孟凡盛一、倡导健康教育1.“博士自杀”和“四不”现象的启示浙江大学32岁海归博士涂序新,2009年9月17日从11楼跳下轻生。2009年10月23日,湖南大学一海归博士南某跳湘江自杀。不会说话、不会走路、不会吃饭、不会睡觉“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被网友评为“今年第一大白话”。启示:(1)传统文化提倡“苦读成名”的“过程与方法”,如“头悬梁追刺股”、“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提倡“书中财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2)人的生命是物质、精神、文化和信息的生命整体,观注人的生命整体,促进人的整体性发展,是课堂教学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对社会要倡导健康生活,对学校要倡导健康教育,对课堂要倡导健康教学!2、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反思(1)“应试训练”式的“过度学习”泛滥的原因当前高中教学问题集中体现在简单以“应试训练”替代本质学习的“过度学习”现象的泛滥。简单的应试训练并不是我们老师希望的教学,大家都赞同新课程的理念,也渴望在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的思想。但是由于在各类测验和考试中,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更能见效。许多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的老师,却在考试上败给了墨守成规的“应试主义者”。这种事例不断挫伤了思考者和探索者,却促进了应试训练的日致成熟。许多老师明知这种应试训练不利于学生发展,但谋求在简单评价中获益的功利主义思想,促进了“过度学习”的进一步蔓延。(2)“应试训练”的危害“应试训练虽然使学生获得了一些知识,但却使学生失去了宝贵的智慧”。“应试训练”的最大弊端是过分重视书本知识特别是外部灌输性知识的学习,过分重视应试技能,方法主要是机械训练,严重忽视学生的情绪、情感及个性发展。高升学率虽然是“应试训练”的主观诉求,但却并非“应试训练”的必然结果。3、课堂需要快乐学习的素质教育不要追求“刻苦”学习,学习应当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的常态。要引导学生“我的学习我作主”!让每一位学生成为素质教育的主人!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全面激活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发展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使学习成为其人生追求、自觉行动,促进学生全面、高效、可持续发展。高升学率不是素质教育的刻意追求,却是素质教育的当然结果。课堂教学需要考虑关注人(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关注学科(关注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这一对至关重要的关系,即学科教学的重心是在学科还是在人?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它首先表现在重认知轻情感,把生动、复杂的教学活动固定于狭窄的认知主义的框框之中,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的非情感化是传统教学的一大缺陷情意因素不仅决定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水平,促进知识的掌握和智能的发展,还对学生以学为乐、乐此不疲的良好学习态度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还表现在重教书轻育人,教师把教书和育人割裂开来,以教书为己任,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学过程不能成为学生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过程,这是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的最大失职。落实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4.课堂教学要及时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碳酸钠溶液遇酚酞显红色、碳酸氢钠溶液遇酚酞显浅红色的原因。教材处理方式: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虽然都属于盐类,但它们的溶液都显碱性,至于它们为什么显碱性,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进一步学习。教材这样处理无异于给刚产生学习热情的学生,浇了一盆无情的冷水。我的处理方式:适度拓展,只讲不考。二、师生共同发展1、为理解而教2、为表达而教3、为探究而教4、为科学评价而教1、为理解而教当前,理解在教学中的价值被高度重视,“为理解而教”的时代悄然来临。理解是教学目的和教学手段的有效统一。化学学科高考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综合应用。理解(掌握)是指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涵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三个层次中,理解是关键,只有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熟练准确地“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只有理解了的知识,学生才能有效地进行综合运用。(1)理解过程理解O2+2H2O+4e-=4OH-化学方程式反应前后离子的变化①4Na+O2=2Na2O②Na2O+H2O=2NaOH③Na2O+2HCl=2NaCl+H2O④Na2O+CO2=Na2CO3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②碱性燃料电池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④熔融盐燃料电池(2)多角度理解原电池电极名称的规定:①根据外电路中自由电子的运动方向规定为正负极②根据内电路中自由离子的运动方向规定为阴阳极③根据电极的金属活动性相对强弱规定③根据电极反应规定多角度认识典型物质(如SiO2)的化学性质(1)从分类来看,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能与碱性氧化物、碱、盐反应。(2)从化合价来看,+4价Si具有弱氧化性。(3)从特性来看,可以与氢氟酸反应。(3)对比理解①加热蒸发灼烧氯化铝溶液、硫酸铝溶液、碳酸钠溶液的异同②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的对比研究(4)微观角度理解从微观的角度认识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5)从实验操作和量的角度理解教材P62第3题,在MgCl2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现象为_____,继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现象为_______;在AlCl3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现象为______,继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现象为______。分析:试题中的“继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应改为“继续滴加NaOH溶液直至过量”,这样有利于学生从实验操作层面和量的角度回答问题。2、为表达而教从求知转向表现,倡导“学以致表”是课堂教学领域改革的一大趋势。学生都有表现欲,表现欲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当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便产生一种成功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会推动学生信心百倍地去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问题,获得新的提高。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唤醒并保护每一位学生的表现欲,切不可无视或压抑学生的表现欲,每节课都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并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在不断的自我表现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1)会说(2)会写(画)(3)会表演(1)会说科学合理安排课堂时间,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①根据单位说概念:阿伏加德罗常数(mol-1)、摩尔质量(g/mol)、气体摩尔体积(L/mol)、物质的量浓度(mol/L)、化学反应速率(mol•L-1•s-1)、中和热(kJ/mol)、燃烧热(kJ/mol)等。②根据构成晶体的微粒和微粒间的作用“说”出以下概念的定义: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③举例说明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等概念。④按周期表的顺序说出酸的名称,并用一段话归纳每种酸的特点。(2)会写(画)①会按顺序写方程式、电子式②会按顺序写同分异构体③画气体制备装置图④画量气装置图⑤画尾气处理装置图⑥画长式元素周期表(3)会表演会角色扮演3、为探究而教化学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替代的”。(1)质疑银镜反应(2)H2O2难以直接氧化酚酞(3)对离子键的概念的思考(4)脱氧保鲜剂的成分是什么(5)喷泉实验的有关探究(6)铜与浓硝酸反应后溶液为什么显绿色4、为科学评价而教考试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学生发展,激励老师工作的同时,助长了消极应付,助长了舍本逐末的追求。教学测验命题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能力立意,重视基础知识,努力降低“过度学习”的影响,积极导向学生“学会学习”与“学以致用”,以配合课程改革的推进。(1)当前高考命题存在的问题①在中学教材范围内整合知识命题例1.2003年高考广东卷第5题: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它们是①NO和NO2,②NO2和O2,③NH3和N2。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V1>V2>V3B.V1>V3>V2C.V2>V3>V1D.V3>V1>V2高考试卷提供的答案为B。分析:该题存在以下2个问题,第一,在264K到413K之间是NO2和N2O4的混合物,在413K以上时才以纯净的NO2存在,此时水呈气态,试题失去了意义。第二,若是温度较低,等体积的NO和NO2在水中发生反应:NO2+H2O+NO=2HNO2,V1=0。著名化学家王夔在《中学理科教育中的创新教育问题》一文中说:中学化学教给学生的内容有许多是把复杂问题做简单化处理后所得的结果。如把一个过程简单化为一个化学反应,忽略副反应,由此得到的结论是相对正确的;要逐渐教学生知道不能把简单化处理得到的结果绝对化,因为无论如何我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还是要向探索其复杂性上发展。化学命题要以整个化学学科内的知识为基础,要经得起化学实验的检验,这样既可以培养命题老师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又能大幅度减少无意义试题,把学生从应试训练的题海中解放出来,让中学化学教学真正朝着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方向前进。(2)闭门造车编制化学实验题(3)概念不清例4.(06年湖北理科综合9题)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2︰3B3︰2︰1C6︰3︰1D6︰3︰2答案:D(4)表达不规范例5.(2006年湖北理科综合8题)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5molAl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NAB标准状况下,11.2LSO3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C0.1molCH4所含的电子数为1NAD46gNO2和N2O4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1NA答案:C分析:微粒数用“1NA”是一种不规范的表示方法。(2)倡导命题源于课堂①基础立意----考教材例1.维生素C能帮助人体将食物中摄取的、不易吸收的Fe3+转变为易吸收的Fe2+,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A.酸性B.碱性C.氧化性D.还原性分析:试题源于教材P42第2题(填空题),考查了贯穿中学全过程的核心知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同时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到维生素C的一种重要用途。例2.下列NaCl在水中溶解和电离的示意图中,不正确的是()分析:源于教材,考查学生观察理解能力。②方法立意----考课堂例3.善于学习的学生发现不用死记硬背,根据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的单位,就可以理解这些概念的定义。(1)请你写出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________。(2)教材上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定义是“把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请你对些定义作出评价:________________。分析:考查了根据单位掌握一类基本概念的学习方法,同时考查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及思维的批判性。③情景立意----考设计例4.下面是唐朝刘禹锡的一首诗,其中有的诗句可能包含了化学实验现象或化学实验过程,请在这样的诗句后面写出相应的实验现象或实验过程。日照澄洲江雾开,_________淘金女伴满江隈。_________美人首饰王侯印,_________尽是沙中浪底来。_________分析: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的这首诗,对新教材前两章中胶体的性质和混合物的分离等知识进行了巧妙的整合!大气层中的丁达尔效应④能力立意----考习惯例5.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1)由4种物质发生的化合反应_______。(2)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