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专题文言词句的翻译/1第一专题文言词句的翻译文言实词的翻译方法方法一:代入推断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判断加点词解释正误。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申.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方法总结:可用代入推断法,将选项中对“申(施展)”的解释放在语境中不通,这里应该是“说明、表明”的意思,前文说他议论事情对错时不屈从权贵,“要必申其意”的意思是“一定要表明他的意思”。〖参考译文〗然而他与人相处不随便附和,议论事情是非分明,遇到有权有势的人也不稍稍屈服,一定要表明他的意思,因此也不肯轻易运用他所拥有的(知识),别人也很少能了解他。方法二:语境判断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判断加点词解释正误。先生于古文不多作,其有作,必合古人矩度..,而于禅悦文字尤善。方法总结:可用因文定义法。从上下文看这里是说先生作文规范,而不是说他有气度,故选项中“矩度(气度)”错误。〖参考译文〗先生在古文方面创作不多,但只要有作品,就一定符合古人创作的规矩,而他尤其擅长表达修禅得到喜悦的文字。方法三:联想推断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判断加点词解释正误。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名曰力将。将不身服力,无以知士卒之劳苦。军皆定次.,将乃就舍;炊者皆熟,将乃就食;军不举火,将亦不举,名曰止欲将。方法总结:运用联想推断法。“次”结合下一句“将乃就舍”,联想初中课文《陈涉世家》中“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一句中的“次”,推断出“次”是“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即临时驻扎”之意。而选项“次(次序)”错误。〖参考译文〗在通过险阻要塞,遇到泥泞道路时,将领必须要先下来步行,这叫作力将。将领不身体力行,就无法了解士兵的劳苦。士兵都驻扎安定了,将领才就寝;饭菜都做熟了,将领才吃饭;士兵不举火照明,将领也不举火照明,这叫作止欲将。方法四:句式推断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判断加点词解释正误。方其刻意为廉之时,而其萌芽固已露矣。苟捐之足以为名,而得之足以为罪,则千金有所必割.;苟捐之不足以为名,而得之不足以为罪,则锥刀有所必算。方法总结:运用句式推断法。结合下文语境“则锥刀有所必算”,“割”与“算(算计)”相对,选项“割”解释为“舍弃”之意正确。〖参考译文〗(实际上)正当他们刻意做出廉洁的行为时,他们(贪婪)的萌芽本来就已暴露了。如果抛弃它们足以成全美名,而得到它们足以构成犯罪,那么(即便)是千金也要有所割舍;如果舍弃了不足以成就名声,而得到了不足以构成罪行,那么他对锥刀尖般的微利也必定有所算计。方法五:语法推断法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判断加点词解释正误。决策议战,然事多为嗣昌、起潜挠。疏请分兵,则议宣、大、山西三帅属象昇,关、宁诸路属起潜。象昇名督天下兵,实不及二万。次.顺义。方法总结:运用语法推断法。“次顺义”中“顺义”为地名,作“次”的宾语,“次”应为动词,选项解释为“驻扎”,正确。〖参考译文〗于是下定决心考虑作战,但是很多事都受到嗣昌、起潜的阻挠。象昇上书请求分编部队,朝廷就决定宣府、大同、山西三位总兵的部队归象昇指挥,山海关、宁远等各路部队归起潜指挥。象昇名义上统率全国各地的部队,实际上领的兵不到两万人。驻扎在顺义。方法六:通假代入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判断加点词解释正误。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梁之边亭劬力数灌其瓜,瓜美;楚人窳而稀灌其瓜,瓜恶。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楚亭人心恶梁亭之贤己,因夜往窃搔.梁亭之瓜,皆有死焦者矣。方法总结:运用通假代入法。据上文“楚亭人心恶梁亭之贤己”,于是夜晚偷偷去翻动梁国的瓜,“搔”本身没有“扰乱”之意,只能看作通假字“骚”,因此选项(搔:通“骚”,扰乱)正确。〖参考译文〗梁国的边境兵营和楚国的边境兵营都种瓜,各有各的方法。梁国戍边的人勤劳努力,经常浇灌他们的瓜田,所以瓜长得很好;楚国士兵懒惰,很少去浇灌他们的瓜,所以瓜长得不好。楚国县令就因为梁国的瓜好,怒责楚国士兵没有把瓜种好。楚国士兵心里忌恨梁国士兵(瓜种得)比自己好,于是夜晚偷偷去翻动他们的瓜,所以(梁国的)瓜总是有枯死的。方法七:常识识记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判断加点词解释正误。及冬,则有边事,当涂兵之冲,上下震揺。侯下.车.,救灾之政,备敌之略,皆有次叙。饥者饱,坏者2\核心考点·语文筑。赤白囊昼夜至,侯一以静填之。方法总结:运用常识识记法。“侯下车”中“下车”涉及文化常识,选项解释为“初到任”,正确。〖参考译文〗到了冬天,边境地区又发生战事,当涂是军事要地,上下震动。王秬初到任,救灾的措施,防备敌人的方略,都安排得井然有序。饥饿的人能吃饱,倒塌的堤防进行了修筑。紧急情报日夜送到,王秬都平静地对待。文言语句的翻译方法读——联系语境明大意将所要翻译的文句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整体把握大意。审——字句落实莫疏漏通读以后,首先要审清文言文句中的关键词语和重要的语法现象,因为这些都是高考阅卷时的采分点,必须仔细斟酌,确保准确到位。做题时可以先在原句上用笔将这些采分点一一圈注出来,以便引起注意。切——翻译句子要得法将所要翻译的文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然后用上文介绍的翻译方法逐一地加以解释。连——连缀成句有条理按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注意个别句式语序的调整及省略内容的补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将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郭舒,字稚行。幼请其母从师,岁余便归,粗识大义。乡人、宗人咸称舒当为后来之秀,终成国器。始为领军校尉,坐擅放司马彪,系廷尉,世多义之。……乡人盗食舒牛,事觉,来谢。舒曰:“卿饥,所以食牛耳,余肉可共啖之。”世以此服其弘量。舒少与杜曾厚,曾尝召之,不往,曾衔之。至是,澄又转舒为顺阳太守,曾密遣兵袭舒,遁逃得免。(1)坐擅放司马彪,系廷尉,世多义之。(2)舒少与杜曾厚,曾尝召之,不往,曾衔之。第一步:读——联系语境明大意找到要翻译的句子在原文的位置,仔细审读要翻译句子前后的句子,揣摩这段话的大致含意,明确这段话说的方向和范围。(1)句在第一段段末,前面交代郭舒开始做官担任领军校尉。(2)句后的内容是写杜曾暗中派兵袭击郭舒,可见两人关系很不好。第二步:审——字句落实莫疏漏首先仔细阅读给出的文言文语句,且每个字都要注意,并找到得分点。(1)句的得分点主要是“坐”、“系”、“义”。(2)句的得分点主要是“厚”、“衔”和省略的成分。第三步:切——翻译句子要得法逐字将文言文翻译为白话文,在逐字翻译的过程中要联系文言文所要表达的意思,以免翻译与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相悖。(1)句中“坐”是古今异义词,“因……犯罪”;“系”意为“拘禁”,含被动意味;“义”是意动用法,“认为……讲义气”。(2)句“厚”是古今异义词,解释为“交情好”;“衔”也是古今异义词,解释为“怀恨”。第四步:连——连缀成句有条理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将翻译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要注意语序的调整及省略内容的补充。(2)“不往”前应补充主语“他”或“郭舒”。[答案](1)(郭舒)因为犯了擅自释放司马彪的罪,被廷尉拘禁,当时的人大多认为他为人仗义。(2)郭舒年轻时与杜曾交情深厚,杜曾曾经征召郭舒,郭舒不肯前往,杜曾对他(这件事)怀恨在心。〖参考译文〗郭舒,字稚行。他年幼的时候请求母亲让他拜师求学,学了一年多就回家了,粗略懂得了为人处事的要义。乡里人、宗族人都称郭舒会是后起之秀,最终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郭舒开始做官担任领军校尉,因为犯了擅自释放司马彪的罪,被廷尉拘禁,当时的人大多认为他为人仗义。……乡下人偷吃了郭舒的牛,事情被发觉,偷牛的人来谢罪。郭舒说:“你饿了,所以才吃我的牛,剩下的肉可以与我一起吃。”世人因此佩服他宽宏的度量。郭舒年轻时与杜曾交情深厚,杜曾曾经征召郭舒,郭舒不肯前往,杜曾对他(这件事)怀恨在心。到这时候,王澄又调郭舒担任顺阳太守,杜曾暗中派兵袭击郭舒,郭舒逃走免于灾难。〖文言词句专项突破〗1.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韦贯之,名纯,避宪宗讳,遂以字行。少.举进士。德宗末年,人有以贯之名荐于京兆尹李实者,实举笏示.所记曰:“此其姓名也,与我同里,素.闻其贤,愿.识之而进于上。”说者喜,骤以其语告于贯之,且曰:“子今日诣实而明日受贺矣。”贯之唯唯,数岁终不往,然是.后竟不迁。永贞中,始除.监察御史。有张宿者,有口辩,得幸于宪宗,擢.为左补阙。将使.淄青,宰臣裴度欲为请章服。贯之曰:“此人得幸,何要假.其恩宠耶?”其事遂寝。宿深衔之,卒为所构,诬以朋党,罢为吏部侍郎。(据《旧唐书》《新唐书》删改)(1)少()示()素()愿()是()除()擢()使()假()(2)说者喜,骤以其语告于贯之,且曰:“子今日第一专题文言词句的翻译/3诣实而明日受贺矣。”译文:(3)其事遂寝。宿深衔之,卒为所构,诬以朋党,罢为吏部侍郎。译文:2.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卢恺,字长仁,涿郡范阳人也。武帝敕.诸屯简.老牛,欲以享.士。恺进谏曰:“昔田子方赎老马,君子以.为.美谈。向.奉明敕,欲以老牛享士,有亏.仁政。”帝美.其言而止。转礼部大夫,为聘陈使副。先是,行人多从其国礼,及恺为使,一依本朝,陈人莫能屈。开皇初进爵为侯。岁馀,拜礼部尚书,摄.吏部尚书事。会国子博士何妥与右仆射苏威不平,奏威阴事。恺坐与相连,上以恺属吏。于是除名为百姓。未几..,卒于家。(选自《隋书·卢恺传》,有删改)(1)敕()简()享()以为()向()亏()美()摄()未几()(2)先是,行人多从其国礼,及恺为使,一依本朝,陈人莫能屈。译文:(3)会国子博士何妥与右仆射苏威不平,奏威阴事。恺坐与相连,上以恺属吏。译文:3.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杨爵,字伯珍,富平人。年二十始读书。家贫,燃薪代烛。耕陇上,辄.挟册以诵。登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帝方.崇饰礼文,爵因.使王府还,上言:“臣奉使.湖广,睹民多菜色,挈筐操刃,割道殍.食之。假令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何补老羸饥寒之众!”奏入,被俞.旨。久之,擢御史,以.母老乞归养。母丧,服阕..,起.故官。先是,七年三月,灵宝县黄河清,帝遣使.祭河神。大学士杨一清、张璁等屡疏..请贺,御史鄞人周相抗.疏言:“河未清,不足亏陛下德。今好谀喜事之臣张大文饰之,佞风一开,献媚者将接踵。愿罢.祭告,止称贺,诏天下臣民毋奏祥瑞,水旱蝗蝻即时以闻.。”(选自《明史·杨爵》,有删改)(1)辄()方()因()使()殍()俞()以()服阕()起()使()屡疏()抗()罢()闻()(2)假令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何补老羸饥寒之众!奏入,被俞旨。译文:(3)河未清,不足亏陛下德。今好谀喜事之臣张大文饰之,佞风一开,献媚者将接踵。译文:4.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范延光,字子瑰,临漳人也。明宗时,为宣徽南院使。明宗行幸.汴州,至荥阳,朱守殷反,延光曰:“守殷反迹始见,若缓之使得为计,则城坚而难近。故乘.人之未备者,莫若..急攻,臣请骑兵五百,驰至城下,以神速骇.之。”乃以.骑兵五百,自暮疾驰至半夜,行二百里,战于城下。守殷死,汴州平。明年,迁枢密使。明宗问延光马数几何..,对曰:“骑军三万五千。”明宗曰:“吾兵间四十年,在太原时,马数不过七千,今有马三万五千而不能一.天下,吾老矣,马多奈何..!”延光因.曰:“臣尝计.,一马之费,可养步卒五人,三万五千匹马,十五万兵之食也。”明宗扶髀叹曰:“肥战马而瘠吾人,此吾所愧也!”(选自《新五代史》)(1)幸()乘()莫若()骇()以()几何()奈何()因()(2)守殷反迹始见,若缓之使得为计,则城坚而难近。译文:(3)明宗扶髀叹曰:“肥战马而瘠吾人,此吾所愧也!”译文:5.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真德秀,字景元,建之浦城人。登庆元五年进士第,继试,中博学宏词科。累官..起居舍人,兼太常少卿。时丞相史弥远方.以爵禄縻天下士,德秀慨然曰:“吾徒须急引去,使庙堂知世亦有不肯为从官之人。”遂力请去.,出.为江东转运副使。嘉定十年,以右文殿修撰知.泉州。泉多大家..,为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