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总说明2009-03-0622:09韶关市曲江至南雄高速公路C02合同段K11+000~K19+500工程地质补充勘察(超前钻探)总说明(全长8.50公里)1.前言本项目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内,是粤湘赣三省的结合部,起于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欧山,连接京珠高速公路,止于南雄市梅岭镇,与拟建的江西省赣州至大余高速公路三益至梅关段相接。C02合同段的起迄里程桩号为K11+000~K19+500。1.1任务依据受业主委托,我院承担了韶关市曲江至南雄公路C02合同段(K11~K19+500)的超前钻探地质勘察任务,路线总长约8.50Km。本次勘察工作的范围、内容、方法和工作量布设均按委托书执行,局部个别的超前钻孔有变更时,均征得C02施工项目部、设计单位、业主等方的同意。1.2目的任务本次勘察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详细勘察的基础上,对不良地质强烈发育的桥梁场地进一步作施工阶段的补充地质勘察工作,为桥梁桩基础的施工提供必需的工程地质依据。主要任务是:⑴、查明建筑场地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并作出评价。⑵、详细查明对确定工程场地的位置起控制作用的不良地质条件、特殊性岩土的类别、范围、性质,评价对工程的危害程度。⑶提供为确定桩基础类型及桩长所要的岩土参数及地基基础资料。1.3工作范围C02合同段本次超前钻探勘察工作主要包括15座桥梁,其中有5座大桥,9座中桥,1座互通主线桥,分别是:钟屋中桥、莲花训练场中桥、大陈屋中桥、小陈屋中桥、韶关东互通主线桥、韶关东互通式A匝道中桥、A匝道大桥、B匝道大桥、C匝大桥、D匝道大桥、D匝道中桥、E匝道大桥、E匝道中桥、新韶规划路中桥、东山规划路中桥。1.4方法手段及执行技术标准1.4.1方法手段根据C02合同段超前钻探下达的任务要求,本次勘察采用了工程地质钻探,结合原位测试,室内岩石、土工试验等多种方法手段。工程地质钻探:按照补充地质勘察方案批复表放点孔位、即依据设计提供的钻孔坐标及里程桩号,用全站仪沿线测设控制点、导线点,采用极坐标法施测定位,施工完成后进行了复测。勘探机械采用XY-1型及150型工程钻机,钻进工艺采用泥浆或套管护壁,开孔孔径≥110mm,终孔孔径一般≥91mm,个别地质条件较复杂地段为75mm。各孔按要求获取了地质岩土芯,孔内原位试验、岩土试验样品等资料,绝大部分钻孔按设计孔深终孔,少量钻孔根据构造物大小和实际地质情况进行了加深或提前终孔的调整。1.4.2执行技术标准勘察工作严格遵循以下技术规程规范:⑴、《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⑵、《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⑶、《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⑷、《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⑸、《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⑹、《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⑺、《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E41-2005);⑻、《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056-84);⑼、《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GDE42-2005);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K001-97);⒀、《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⒂韶赣高速程字[2008]17号文中的地质补充勘察方案批复表。1.5勘察工作量布置及完成情况依据合同的勘察计划,本次勘察外业工作自2008年1月8日勘察队伍陆续进场施工,至2008年10月30束,完成工作量详见下表1-1及附表“勘探点工作量一览表”。本次勘察工作严格执行有关规程、规范,并得到了C02施工项目部(即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施工监理、设计单位、业主等方的全程跟踪、监督和指导,保证了C02合同段的勘察质量和施工进度,取得的地质资料真实、可靠,能满足了工程地质超前钻探的技术要求。表1-1超前钻完成工作量一览表桥名钻孔数(个)总进尺(m)取样(组)标贯试验(次)动探试验(次)备注1钟屋中桥22663.47868/2莲花训练场中桥391203.38166/其中土样4个3大陈屋中桥26472.7893/4小陈屋中桥20316.46713/5互通主线桥1122866.8314143/6A匝道中桥9169.24710/7A匝道大桥28719.051228/8B匝道大桥13272.479/9C匝道大桥5108.413//10D匝道大桥22695.73735/11D匝道中桥6132.1534/12E匝道大桥461588.2414//13E匝道中桥17603.14412/此桥还有3个孔未施工14新韶规划路中桥35621.1064/15东山规划路中桥461333.92891/C02合同段超前钻探总完成工作量44611766.321224262.自然地理概况2.1地理位置韶关市曲江至南雄高速公路第C02合同段起于韶关市浈江区新韶镇钟屋村,经过府管村,止于东锡村,沿线交通较为便利。2.2地形地貌C02合同段属于剥蚀和溶蚀丘陵地貌单元区:山丘洼地相间,彼此相连,呈波状起伏,路线经过地面标高78.00~126.00m之间,地面相对高差一般30~80m,最高达120m。山丘大多呈锥体浑圆状,坡面较缓,坡度多呈15~25°。地表大部分被第四系残坡积土层覆盖,层厚一般10m,局部达25m以上。2.3水文气象2.3.1水文本路线段内河流多为山区雨源性河流,属于珠江流域第二大河流的北江水系。地表丘间沟谷较发育,起点至终点见较大的河流有马坝河。马坝河大致呈东南—西北走向,先流入北江,后汇入珠江。河水受季节性控制明显,汛期流量大,枯水期流量小,具有山区河流受降雨控制暴涨暴落特点。小冲沟发育季节性小溪流,流程较短,水量少,受季节性控制明显,勘察期间多为小溪沟或干沟,地表水体总体不发育。该路段沿线多见鱼塘,局部丘间封闭洼地受泻水能力的制约而排水不畅,易积水,淹埋路基,因此公路设计时须注意防止积水浸害。2.3.2气象沿路线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区,冬春冷、夏秋热,雨量充沛,具明显干湿季节,全年无霜冻期约310天。灾害气候主要为暴雨。⑴气温:年平均气温18.7~21.6℃,最热月份7月,平均气温29.1℃,极端最高气温42℃,最冷月份1月,平均气温10℃,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3℃。⑵降水:年降雨量约1480~2400mm,多年平均降水量1537.4mm,日最大降雨量208.8mm;雨季一般集中5~9月,暴雨集中在7~9月,雨季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1.4%以上。⑶风况:年平均风速2.1米/秒,极大风速18米/秒。全年以北东风为主。3.工程地质条件3.1地层岩性3.1.1第四系松软土层主要由填筑土、冲(洪)积亚粘土、碎石、卵石及坡残积亚粘土组成。其中:填筑土:零星分布,厚度一般较薄,局部较厚(如韶关东互通主线桥),层厚一般1.20~6.10m,最大能达15m,承载力低,不宜作各类构筑物的基础持力层。冲(洪)积亚粘土、碎石、卵石:呈层状或鸡窝状产出,层厚0.60~23.10m不等,呈可塑~硬塑或稍密~密实状,厚度不均,承载力不高,触变性大,不宜作各类构筑物的基础持力层。坡残积亚粘土:层厚1.20~27.90m,局部大于30m,分布较广,薄厚极不均匀,推荐地基承载力[σ0]=150~250KPa,土质属中高压缩性土,可塑~硬塑塑或稍密状,局部呈软塑状,一般不宜作各类构筑物的基础持力层,但局部可作为路基段和小型人工构筑物基础持力层。3.1.2全风化泥岩、页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层本次超前钻探勘察仅莲花训练场中桥有全风化页岩零星揭露,层厚一般2.10~6.30m,埋藏较浅,原岩多已风化成土状,遇水易软化,推荐地基承载力[σ0]=200~350KPa,强度不高,不宜作大、中、小型构筑物的基础持力层。3.1.3强风化泥岩、页岩、砂岩、泥灰岩、炭质灰岩层本次超前钻探勘察主要揭露了强风化页岩、砂岩及泥灰岩,揭露层厚0.80~27.10m,主要是莲花训练场中桥的强风化砂岩厚度较大,岩石多风化成半岩半土状,推荐地基承载力[σ0]=300~500KPa,岩石强度不高,一般可作为中、小型构筑物的基础持力层,不宜作大、特大型构筑物的基础持力层。3.1.4弱风化灰岩、角砾状灰岩、炭质灰岩、泥灰岩、砂岩层⑴.弱风化砂岩层:揭露厚度2.0~16.26m,仅莲花训练场中桥及其附近有弱风化砂岩分布,推荐地基承载力[σ0]=800~1200KPa,岩芯多呈短柱状,局部受区域地质构造影响呈碎块状,可作为该路段大、中、小型人工构筑物基础持力层。⑵.弱风化灰岩、角砾状灰岩、泥或炭质灰岩层:揭露厚度2.80~23.50m,分布较广,C02合同段内基岩主要灰岩,主要推荐地基承载力[σ0]=1000~1800KPa,岩芯呈短~中柱状,局部受区域地质构造影响呈碎块状,可作为该路段中、大型人工构筑物的基础持力层。本次勘察取岩样180组,其单轴天然抗压强度弱风化灰岩一般为25.5~60.7Mpa,平均46.4Mpa;弱风化角砾状灰岩一般为9.5~25.7Mpa,平均17.4Mpa;弱风化泥灰岩一般为5.8~18.0Mpa,平均9.6Mpa。根据天然抗压强度,本层岩石属于较硬岩~较软岩。表2岩石天然抗压强度统计结果地层名称及成因时代统计个数范围值(Mpa)平均值(Mpa)标准差(Mpa)变异系数标准值(Mpa)弱风化灰岩48913.9~79.146.45.610.5444.4弱风化角砾状灰岩123.8~35.115.44.780.9513.9弱风化泥灰岩91.2~29.19.64.610.818.73.2区域地质构造简况路线在区域构造上位于粤北地块,处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及华夏~新华夏北东和北北东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在早古生代时期属于加里东地槽褶皱区,在中、新生代属于大陆活化造山带的一部分。在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作用下,工作区形成了一系列的背斜、向斜紧密构造,岩层倾角大部分较平缓,局部较陡,断裂较发育,以压性走向断裂为主,岩体较破碎,构造走向主要有北西向,北北东向和北东向等三组构造(见构造纲要图),大部分与路线呈大角度斜交。3.2.1褶皱路线经过北东向韶关复式向斜的西北翼。从林山咀向斜核部起路线经过莲花岭背斜,进入东锡村倒转背斜(见构造纲要图),其特征简述如下:⑴林山咀向斜:位于马坝以西5Km林山咀一带,长约8Km,宽约3.5Km,轴线总体走向320°,其中北西段340°,南东段300°——310°向斜核部为石炭系中统黄龙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两侧为石炭系下统芙蓉山组砂岩、泥岩和石磴子组灰岩,其中北东翼被北西向断层切割而错失一部分,向斜并西段至回龙山西部圈闭扬起,平面上转折端呈箱状,南东段至狮子岩一带与大塘向斜核部相交,两翼不对称,北东翼倾向南西,倾角略缓,约45°,南西倾向北东,倾角较陡,多在65°左右,并发育次级同向褶皱。⑵莲花岭背斜:位于韶关市东南莲花岭一带,处在大塘向斜北西侧与之相邻,地貌上所表现为两翼突起,核部凹陷的槽状带。背斜全长约10Km,宽约5Km,轴线走向20°。南西端至马坝新村一带圈闭;北东端呈开口状,遭断层破坏严重。核部地层为泥盆系上统天子岭组(D3t)灰岩组成,翼部依次为泥盆系上统帽子峰组(D3m)砂页岩和砂岩。实际上莲花岭背斜就是一个复式褶皱,次级褶皱十分发育,两翼总体基本对称。此外,背斜翼部核部均发育片理,特别是次级褶皱发育地段,片理高度密集,片理产状与层理一致。在马坝曲江水泥厂采石场见背斜南西端圈闭地段地层平缓,呈波状延伸。路线主要以隧道、桥形式通过,对选择隧道围岩好坏及桥基稳定持力层有一定影响。⑶东锡村倒转背斜:位于东锡村一带,长约1.5Km,宽约3Km,轴线走向355°,轴面略倾向西。背斜核部为石炭系下统石磴子组(C1s)灰岩,翼部为芙蓉山组(C1f)(含煤)碎屑岩。西端均被北东向逆断层切割错失。两翼均发育层间褶曲,部分被侏罗系上统谭屋组不整合覆盖。路线主要以路基、桥形式通过,对路线建设影响不大。3.2.2节理裂隙受区域构造作用控制,测区各岩性段均发育3~4组构造节理裂隙,调查统计主要走向有NNE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