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共13页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B.C.D.2.下列根式中属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3.下列的式子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A.B.C.D.4.下列各组线段中,能够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6,7,8B.5,6,7C.4,5,6D.3,4,55.若等边△ABC的边长为2cm,那么△ABC的面积为()A.cm2B.2cm2C.3cm2D.4cm26.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C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ABC的度数为()A.90°B.60°C.45°D.30°7.下列给出的条件中,能判断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AB∥CD,AD=BCB.AB=AD,CB=CDC.AB=CD,AD=BCD.∠B=∠C,∠A=∠D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D=7,AB=4,AE平分∠BAD,交BC于点E,则线段BE、EC的长度分别为()A.3和4B.5和2C.4和3D.1和39.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110°,延长AD至F,延长CD至E,连接EF,则∠E+∠F=()A.110°B.30°C.50°D.70°10.下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给的四个图象中,是函数图象的是()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第2页,共13页11.计算:=______.12.比较大小:-5______-6(填“>”、“=”或“<”)13.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为a、b,且满足,则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______.14.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______.15.若正比例函数y=kx(k≠0)经过点(-1,2),则该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______.16.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AD=8,E是AB边的中点,F是线段BC的动点,将△FBF沿EF所在直线折叠得到△EB'F连接B'D,则B′D的最小值是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17.如图所示,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E⊥BD,垂足为E,∠1=∠2,OB=6(1)求∠BOC的度数;(2)求△DOC的周长.四、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5.0分)18.计算(1)(2)19.已知,如图,折叠长方形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如AB=8,BC=10.求EC的长.第3页,共13页20.如图,已知点E为正方形ABCD的边BC上一点,连接AE,过点D作DG⊥AE,垂足为G,延长DG交AB于点F.求证:BF=CE.2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AD的平分线与BC边相交于点E,∠ABC的平分线与AD边相交于点F.请证明四边形ABEF是菱形.22.拓展: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ADC=90°,E是AC中点,EF平分∠BED交BD于点F.(1)猜想EF与BD具有怎样的关系?(2)试证明你的猜想.第4页,共13页23.小颖和小亮上山游玩,小颖乘坐缆车,小亮步行,两人相约在山顶的缆车终点会合.已知小亮行走到缆车终点的路程是缆车到山顶的线路长的2倍,小颖在小亮出发后40分钟后才乘上缆车,缆车的平均速度为180米/分.设小亮出发x分后行走的路程为y米.图中的折线表示小亮在整个行走过程中y随x的变化关系.(1)小亮行走的总路程是______米,他途中休息了______分.(2)分别求出小亮在休息前和休息后所走的路程段上的步行速度.(3)当小颖到达缆车终点时,小亮离缆车终点的路程是多少?24.如图,正方形ABCD中,AC是对角线,今有较大的直角三角板,一边始终经过点B,直角顶点P在射线AC上移动,另一边交DC于Q.第5页,共13页(1)如图①,当点Q在DC边上时,猜想并写出PB与PQ所满足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2)如图②,当点Q落在DC的延长线上时,猜想并写出PB与PQ满足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第6页,共13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A、结果应有,故错误;B、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故错误;C、==×,正确,D、结果应为,故错误.故选C.根据二次根式的相关运算法则分析判断各个选项.熟练化简二次根式后,在加减的过程中,有同类二次根式的要合并;相乘的时候,被开方数简单的直接让被开方数相乘,再化简;较大的也可先化简,再相乘,灵活对待.2.【答案】A【解析】解:A、是最简二次根式;B、=,可化简;C、==2,可化简;D、==3,可化简;故选:A.判定一个二次根式是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就是逐个检查定义中的两个条件是否同时满足,同时满足的就是最简二次根式,否则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是本节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中考的常考点.最简二次根式应该是:根式里没分母(或小数),分母里没根式.被开方数中不含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被开方数是多项式时,还需将被开方数进行因式分解,然后再观察判断.3.【答案】C【解析】解:A、当x=0时,-x-2<0,无意义,故本选项错误;B、当x=-1时,无意义;故本选项错误;C、∵x2+2≥2,∴符合二次根式的定义;故本选项正确;D、当x=±1时,x2-2=-1<0,无意义;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根据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对每个选项做判断即可.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定义.一般形如(a≥0)的代数式叫做二次根式.当a≥0时,表示a的算术平方根;当a小于0时,非二次根式(在一元二次方程中,若根号下为负数,则无实数根).4.【答案】D第7页,共13页【解析】解:A、∵62+72=36+49=85;82=64,∴62+72≠82,则此选项线段长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B、∵52+62=25+36=61;72=49,∴52+62≠72,则此选项线段长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C、∵42+52=16+25=41;62=36,∴42+52≠62,则此选项线段长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D、∵32+42=9+16=85;52=25,∴32+42=52,则此选项线段长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D.将各选项中长度最长的线段长求出平方,剩下的两线段长求出平方和,若两个结果相等,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到这三条线段能组成直角三角形;反之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5.【答案】A【解析】解:作出三角形的高,则高是=,所以三角形的面积是×2×=cm2;故选A.注意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首先要作出三角形的高,根据勾股定理就可求出高的长,三角形的面积就很容易求出.求高是关键,把三角形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就很易求出.6.【答案】C【解析】解: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得到:AC=BC=,AB=.∵()2+()2=()2.∴AC2+BC2=AB2.∴△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45°.故选:C.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AB,BC,AC的长度,进行判断即可.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判断△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答案】C【解析】解:A、根据AD∥CD,AD=BC不能判断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错误;B、根据AB=AD,BC=CD,不能判断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错误;C、根据AB=CD,AD=BC,得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正确;D、根据∠B=∠C,∠A=∠D不能判断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①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④对角线互第8页,共13页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断即可.本题考查了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的应用,关键是能熟练地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进行推理,此题是一道比较容易出错的题目.8.【答案】C【解析】解:∵在▱ABCD中,AD=7,AB=4,AE平分∠BAD交BC边于点E,∴∠BAE=∠EAD,∠DAE=∠AEB,∴∠BAE=∠AEB,∴AB=BE=4,∴EC=7-4=3,故选:C.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BAE=∠EAD,∠DAE=∠AEB,即可得出∠BAE=∠AEB,推出BA=BE=4进而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根据已知得出∠BAE=∠AEB是解决问题的关键.9.【答案】D【解析】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ADE=180°-∠B=70°∵∠E+∠F=∠ADE∴∠E+∠F=70°故选:D.要求∠E+∠F,只需求∠ADE,而∠ADE=∠A与∠B互补,所以可以求出∠A,进而求解问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并利用性质解题.平行四边形基本性质:①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②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③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④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10.【答案】A【解析】解:由函数的定义可得,只有A选项图象,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轴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是函数图象,B、C、D选项都有对于x的一个值,y有两个确定的值与它对应的情况,不是函数图象.故选A.函数的定义:设在某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如果对于x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称y是x的函数,x叫做自变量.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熟练掌握函数的定义并理解自变量x与函数值y的一一对应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1.【答案】6【解析】解:=|-6|=6.故答案为:6.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a|和绝对值的代数定义求解.此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同时还要掌握绝对值的代数意义.12.【答案】>【解析】解:∵-5=-=-,-6=-=-,∴-5>.故答案为>.第9页,共13页可以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即=|a|,把根号外的移到根号内,然后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进行比较.此题综合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实数的大小比较方法.13.【答案】5【解析】解:∵,∴a2-6a+9=0,b-4=0,解得a=3,b=4,∵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为a、b,∴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5.故答案是:5.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得a、b的值,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算术平方根.任意一个数的绝对值(二次根式)都是非负数,当几个数或式的绝对值相加和为0时,则其中的每一项都必须等于0.14.【答案】25或7【解析】解:①长为3的边是直角边,长为4的边是斜边时:第三边长的平方为:42-32=7;②长为3、4的边都是直角边时:第三边的长为:42+32=25.综上,第三边的长为:25或7.故答案为:25或7.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的长,但没有明确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因此分两种情况讨论:①3是直角边,4是斜边;②3、4均为直角边;可根据勾股定理求出上述两种情况下,第三边长的平方.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要注意的是由于已知的两边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并不明确,所以一定要分类讨论,以免漏解.15.【答案】-2x【解析】解:∵正比例函数y=kx(k≠0)经过点(-1,2),∴2=-k即k=-2,∴该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2x.本题中只需把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得k值,从而解决问题.此类题目可直接将点的坐标代入解析式,然后利用方程解决问题.16.【答案】【解析】解:如图所示点B′在以E为圆心EA为半径的圆上运动,当D、B′、E共线时时,此时B′D的值最小,根据折叠的性质,△EBF≌△EB′F,∴EB′⊥B′F,∴EB′=EB,∵E是AB边的中点,AB=6,∴AE=EB′=3,第10页,共13页∵AD=8,∴DE==,∴B′D=.故答案为:.如图所示点B′在以E为圆心EA为半径的圆上运动,当D、B′、E共线时时,此时B′D的值最小,根据勾股定理求出DE,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B′E=BE=2,即可求出B′D.本题主要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综合运用;确定点B′在何位置时,B′D的值最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7.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