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券商净资本计算规则的效率研究姓名:薛山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金融学指导教师:张静琦20060410我国券商净资本计算规则的效率研究作者:薛山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叶青我国证券公司最低资本金要求的确定-统计研究2002,(5)证券公司最低资本金要求是控制证券公司头寸风险,保障证券结算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多年以来,世界各国的监管当局一直很重视建立最低的资本金要求,并试图使全球的资本金要求一致起来.目前,西方国家管理当局建立最低资本金要求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美国证监会要求采用的综合方法、欧洲共同体要求采用的模块方法和英国要求的组合方法.这些方法中哪种方法确定的资本金比率能够更好地反映我国证券公司的头寸风险?在实践中我国应该采用哪种方法?参数如何选择?具体的可行的操作方案如何设计?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2.学位论文唐顺国中国综合类证券公司经纪业务转型研究2005由于近年来中国证券市场的不景气以及佣金下调的改革,使得综合类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经营现状不容乐观,有鉴于此,本文重点研究了中国综合类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转型问题。首先,本文以注册资本金为标准对综合类证券公司进行了界定,同时,也概述了我国综合类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证券市场行情的低迷和成交量大幅萎缩导致了券商经纪业务收入大幅下降,经纪业务实际佣金比例和利润不断下降,另外,综合类证券公司的营业部还面临着境内商业银行和国外大证券公司的竞争压力。其次,本文对境外综合类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主要研究美国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历史沿革和现状,着重介绍了三种有代表性的证券公司,即美林证券、嘉信理财和E*trade,它们分别代表了“双腿走路”型、“鸟枪换炮”型和“纯粹网络”型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思路。同时,本文还论述了亚洲地区日本、台湾和香港等国家或地区的证券经纪业务发展历史以及目前的经营状况。再次,本文对近年来中国综合类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现状进行了概述,结果发现,综合类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收入出现下降,但是由于承销业务的低迷,使得综合类证券公司的整体经营业绩过多地依赖于经纪业务。同时,本文还对当前中国综合类证券公司经纪业务模式特点及成因、经纪业务转型的外在客观环境和内在动因进行了研究,并对中国证券公司已有的经纪业务转型模式(FC模式、银证通模式、泰阳证券模式、富友模式和金融超市模式)进行了述评。最后,本文重点研究了中国综合类证券公司经纪业务转型的一种模式,即开展网上经纪业务。由于网上证券经纪业务有着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和突破空间地域限制等较多的比较优势,而且我国综合类证券公司在开展网上经纪业务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现实条件,因此,本文认为我国综合类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应以网上经纪业务作为重要的转型模式,以统一平台、集中管理和分布交易的总部主导型模式,以及有形和无形紧密结合的综合性网上证券服务平台来对公司的资源进行整合。但是,目前证券公司网上经纪业务存在着模式趋同、网上营销服务创新力度不够、对传统经纪业务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缺乏对经纪业务收益成本的合理规划以及相关业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我国综合类证券公司的网上经纪业务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侧重于差异化服务,利用技术进步促使网上经纪业务的不断得到创新,并通过网上经纪人来进一步提高证券公司经纪服务效率。3.期刊论文陶鹂春.刘浩然海外券商的资本与风险管理研究-证券市场导报2003,(10)资本对证券公司来说非常重要,其作用不仅体现在在证券公司经营、管理上发挥功效,更体现在资本金对于证券公司的保护作用.资本金可以在证券公司出现亏损时弥补亏损.证券公司的资本金规模越大,其承受风险的能力越大.在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券商不少风险性业务的推出和开展都受资本金规模的限制.由于我国证券市场正处于新兴加转轨时期,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与券商发展壮大的过程相伴随,因此,证券公司资本的重要性日益凸现.4.学位论文姚翔浅谈中国证券公司的规模扩张2000该文主要内容共分四个总值发,简述如下:第一部人阐述证券公司规模扩张的必要性.第二产吩主要分析券商实现规模扩张的途径以及各自的优劣所在,分别具体分析了在目前条件下三种可行的途径:自身积累、业内兼并重组和增资扩股.第三部分一一分析券商规模扩张的主要阻碍因素,计有:啧资渠道不畅使券商无足够资金实力进行扩张;非市场化因素影响扩张效率,提高市场进入壁垒;人才需求瓶颈跟不上规模扩张速度,导致持续发展能力有限.第四部分提出一些有关券商规模发展的思路和方法,主要人;从法律上健全券商的融资渠道,使券商有足够资金实务扩大经营规模;适时建立中外合资投行,既可获得资金和先进经验,又可逐步进入国际资本市场,消除非市场因素的干扰,以高层手段有效配置资源;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变粗放型经营为集约化经营,以提升券商核心竞争力.5.期刊论文任新平品牌塑造是我国证券公司发展之道-创新科技2003,(10)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证券市场已经基本完成奠基阶段,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市场.十年树木,伴随着股市前行,我国证券公司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截至2002年8月,全国共有124家证券公司,营业网点2700个,注册资本金总额约1300亿元,管理资产的规模在1500亿元左右.然而,加入WTO后,国外证券公司纷纷抢滩中国.同时,随着证券市场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我国证券市场逐步规范成熟,国内竞争日趋激烈.不言而喻,我国证券公司正面临着巨大挑战.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不难发现,证券公司品牌塑造是其致胜的法宝.6.学位论文宋伟杰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证券公司规范发展三大核心问题研究2005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证券公司是证券市场发展的核心环节。18年来,伴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证券公司也在不断发展。目前,我国证券公司已经拥有3000多亿元资产规模,每年为上市公司募集上千亿元股本金,每年发行国债和企业债数千亿元,为上亿户各类股民提供证券交易平台,证券公司在我国经济生活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目前我国证券公司陷入了空前的困境,外资证券公司开始挤占我国证券市场的份额,我国证券公司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我国现有的130多家证券公司中,只有12家属于质地较好的“创新类”证券公司,其余证券公司都是规范类或风险类,一些昔日“辉煌”的“明星”证券公司不断暴露出巨大的“资金黑洞”,多家证券公司被行政接管或关闭。我国证券公司的生存及规范发展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我国证券公司规范发展的核心问题,已经成为重大而且迫切的课题。在我国证券公司发展中,证券公司的经营模式、治理模式和业务结构是三大核心问题,这三大问题决定我国证券公司是否规范及能否规范发展。我国证券公司治理结构具有“超豪华”的“形式美”,但并没有实际效果,其原因也是非常复杂的。我国证券公司治理结构本身是不科学的,引进国外证券公司治理模式“有其形而无其神”,目前大量采用的国外研究人员设计的治理结构,很大部分对我国缺乏针对性。例如,CEO、独立董事、专门委员会的设立,实际上都成为了“内部人控制”的更好手段,设立CEO则加大了董事会的集权体制,“内部人控制”演变为更严重的“CEO控制”。我国证券公司治理缺乏产权基础,国有产权具有层层代理问题,最后的出资人则具有“虚置”问题,国企控股证券公司很容易出现缺乏效率问题;民营产权则缺乏约束力,具有掠夺性和不规范经营的特点,民营控股证券公司是一个“时髦”而危险的观点。我国证券公司控股股权非正常变更过于频繁,“控制权”争夺比较普遍,人事“地震”经常发生,高层管理人员频繁变动,经理人员无心集中精力抓经营管理,大大削弱了我国证券公司的治理效果。我国证券公司治理的外部环境还不完善,既有证券公司的治理结构难以有效发挥作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市场体系还不健全,例如,我国证券公司的股权缺乏流动性问题,导致我国证券公司的“用脚投票”机制难以发挥,“内部人”为所欲为而中小股东无法维护权益。我国证券公司的中介服务市场还不发达,一些中介组织为了获得业务还主动协助证券公司的“内部人”做假帐,出具假证明。我国行政管理部门对证券公司的不当干预还广泛存在,主要是干预证券公司的高管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的人事任免,有的政府部门还直接安排干部“下凡”到证券公司担任董事长、总裁或其他高管;有的政府部门还直接干预证券公司的重要经营决策,不断推动证券公司“做大做强”,导致证券公司恶性竞争、低水平重复设立,一旦证券公司出现巨额亏损又“行政接管”、“政府买单”,这使“超产权”理论所推崇的竞争机制也不能发挥其相应的治理作用。我国政府金融监管水平还不高,为了社会稳定与防范金融风险,一般都是采取行政性限制的措施,主要表现在对我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和业务范围的限制,导致证券市场成为行政的“玩物”或“附庸”。政府管理证券市场还过多偏重于“收”而不是“放”,出台的政策多次造成证券市场大幅度波动,“政策市”问题十分明显。我国证券公司治理实际上成为政府部门干预证券公司的“障眼法”,失效并不意外。此外,我国证券市场的法制化程度不高,尤其是执法不严问题,助长了在暴利驱使下的证券公司职业道德问题,例如,挪用客户资金和股民保证金、欺诈投资者等情况普遍存在。要很好地解决我国证券公司规范发展中的问题,就需要从积极利用开放经济带来的有利机会,切实优化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模式和大力改善我国证券公司规范经营的外部环境等方面入手。积极利用开放经济给我国证券公司经营带来的有利条件,关键要增强诚信守法经营理念,金融创新理念和金融风险防范理念,培育我国证券公司走出困境的经济技术实力,即改造我国证券公司的“三大理念”和“一大实力”。此外,我国证券公司要确立“混分结合”经营观念,通过对商业银行分业经营、对实力实业企业“融合”发展的办法,走出一条全新的经营模式,带动我国证券公司全面走出困境。建议选取“中石油”、“中海油”、三峡公司、宝钢集团、鞍钢集团、四大电力公司、两大电网公司、铁道部、民航总公司等大型企业作为试点单位,先试点后推广。现在我国以光大、中信等金融企业成立证券公司的做法将缺乏实业基础,必然带来新的金融风险。我国证券公司的治理模式既不应该是西方国家的所谓“股东”治理模式,也不应该是“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而应该实施同时保护股东和相关者利益者的“双重保护”治理模式,这是一个纳什均衡模式,关键就是要建立大股东之间的利益制衡机制,在不断完善股权结构、提高股东质量、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有效提高我国证券公司的治理效果。在我国证券公司业务结构优化方面,要树立以市场需要为标准的业务结构优化观念,不断提升我国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其中关键是政府部门要科学确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不宜干预证券公司的具体业务,更不能误导证券公司的业务,推动证券公司在金融创新的基础上,有效解决业务结构不合理问题。要不断优化我国证券公司规范发展的外部环境,主要是尽快完善我国证券公司经营的宏观经济和政策法制环境,积极完善我国证券市场,大力构造和谐的证券公司人文环境。积极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政府管理证券公司和证券市场的科学性,不断提高证券市场的法制化水平,是我国证券公司规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的外部环境。通过切实推进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契机杜绝上市公司“圈钱”行为,严格监督并严控证券市场投机问题,不断优化证券公司规范经营的证券市场环境。此外,我国证券公司的规范经营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内部人文环境,但我国证券公司目前的人文环境还远未达到。目前,我国正在建设和谐社会,证券公司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该强调和谐发展,以便大力建设和谐的证券公司人文环境。本研究根据经济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并结合我国实际,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为指导,运用马克思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充分借鉴和吸收西方的宏观经济理论、货币金融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博弈理论和证券市场理论等的合理内核,在广泛吸取国内外经济和证券理论营养的基础上,开展本课题研究。本研究注重实事求是,以事实和数据说话,使本研究能够最大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