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一数学知识点总结-(2019新教材人教A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梳理(新教材)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一、集合的概念1.集合的定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构成一个集合,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集合的元素。2.元素的性质:(1)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2)互异性。集合里不允许有相同的元素重复出现;(3)无序性。集合里的元素构成与元素的顺序无关。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与不属于“∉”的关系。4.集合的表示方法:(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2)描述法。集合中的元素公共属性描述出来。(3)图示法。①Venn图:用一条封闭的曲线的内部来表示的一个集合。如用Venn图表示A包含于B。②数轴法。5.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AB2(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6.常用集合(1)N: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2)N*或N+:正整数集(3)Z:整数集(4)Q:有理数集(5)R:实数集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包含关系:(1)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就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记作A⊆B(或B⊇A)。规定: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对于集合A,B,C,如果𝐴⊆𝐵,且𝐵⊆𝐶,那么𝐴⊆𝐶。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2)真子集:如果集合A⊆B,但存在元素x∈B,且x∉A,就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2.相等关系:例如:A={4,1,2,3},B={1,2,3,4},记作:{𝐴⊆𝐵𝐵⊆𝐴⟺𝐴=𝐵。即A,B中的元素是一样的。3.关于子集的结论:一般地,一个集合元素若为n个,则其子集数为2n个,其真子集数为2n-1个,其非空真子集数为2n-2个,其非空子集数为2n-1个。特别地,空集的子集个数为1,真子集个数为0。三、集合的基本运算31.交集: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交集,记作A∩B。例:。2.交集的性质:A∩B=B∩A;A∩A=A;A∩∅=∅∩A=∅;如果A⊆B,则A∩B=A。强调:当两个集合没有公共元素,两个集合的交集是空集,而不能说两个集合没有交集。3.并集: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记作A∪B例:。4.并集的性质:A∪B=B∪A;A∪A=A;A∪∅=∅∪A=A;如果A⊆B,则A∪B=B。5.全集:如果一个集合U含有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6.补集:对于一个集合A,由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的补集,记做。7.补集的性质:①𝐴⋂∁𝑈𝐴=∅②𝐴∪∁𝑈𝐴=𝑈③∁𝑈(∁𝑈𝐴)=𝐴④∁𝑈𝑈=∅;⑤∁𝑈∅=𝑈⑥反演律结论:∁𝑈(𝐴∩𝐵)=∁𝑈𝐴∪∁𝑈𝐵,∁𝑈(𝐴𝑈𝐵)=∁𝑈𝐴∩∁𝑈𝐵四、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A=1,2,3,4,5,B=3,4,5,6,8,AB=3,4,51,3,52,3,4,6=2,3,4,5,64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也就是说,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是看它是否符合“是陈述句”和“可以判断真假”这两个条件。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命题的否定:对命题的结论加以否定。1.四种命题的概念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若p,则q若q,则p若p,则q若q,则p2.四种命题的关系3.充分条件:若𝑝⇒𝑞,则p是q成立的充分条件提示:我们说p是q的充分条件,是指由条件p可以推出结论q,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能由这个条件p才能推出结论q.一般来说,对给定结论q,使得p成立的条件p是不唯一的.4.必要条件:若𝑞⇒𝑝,则p是q成立的必要条件5.充要条件:若𝑝⇔𝑞,则p是q成立的充要条件,同时q也是p的充要条件。五、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1.全称量词与全称量词命题:短语“所有的”“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并用符号“∀”表示。含有5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量词命题,∀x∈M,p(x)。2.存在量词与存在量词命题: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词,并用符号“∃”表示。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存在量词命题,∃x∈M,p(x)。3.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全称量词命题∀x∈M,p(x)的否定,∃x∈M,¬p(x);存在量词命题∃x∈M,p(x)的否定,∀x∈M,¬p(x)。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一、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1.关于实数a,b大小的比较,有以下基本事实a>b⟺a-b>0;a=b⟺a-b=0;a<b⟺a-b<0.从上述基本事实可知,要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可以转化为比较它们的差与0的大小。二、基本不等式∀a,b∈R,a>0,b>0,有√𝑎𝑏≤𝑎+𝑏2,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三、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不等式。ax2+bx+c>0或ax2+bx+c<0,其中a,b,c均为常数,a≠0.6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的解的对应关系四、总结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过程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一、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1.概念:设A,B是非空的实数集,如果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按照某种确7定的对应关系f,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定义域,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2.区间类型:实数a与b都叫做相应区间的端点,在数轴表示时,用实心点表示包括在区间内的端点,用空心点表示不包括在区间内的端点。“+∞”读作“正无穷大”,“-∞”读作“负无穷大”3.分段函数对于自变量x的不同的取值范围,有着不同的解析式的函数。二、函数的基本性质1.单调性(1)增函数:当函数f(x)在它的定义域上单调递增时,就称它是增函数;(2)减函数:当函数f(x)在它的定义域上单调递减时,就称它是减函数。(3)最大值: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存在实数M满足:①∀x∈I,都有f(x)≤M;②∃x0∈I,使得f(x0)=M;8那么我们称M是函数y=f(x)的最大值。(4)最小值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存在实数M满足:①∀x∈I,都有f(x)≥M;②∃x0∈I,使得f(x0)=M;那么我们称M是函数y=f(x)的最小值。2.奇偶性(1)奇函数: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I,如果∀x∈I,都有-x∈I,且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奇函数;(2)偶函数: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I,如果∀x∈I,都有-x∈I,且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偶函数。三、幂函数1.概念:函数y=xa叫做幂函数,其中a为常数2.a=1,2,3,12,-1时的图象与性质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一、指数1.n次方根①xn=a,x叫做a的n次方根,其中n>1,且n∈N*;②n为奇数时,正数的n次方根是一个正数,负数的n次方根是一个负数;9③n为偶数时,正数的n次方根有两个,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④√𝑎𝑛叫做根式,n为根指数,a为被开方数2.性质①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0𝑛=0;②负数没有偶次方根;③(√𝑎𝑛)2=𝑎;④当n为奇数时,√𝑎𝑛𝑛=𝑎;当n为偶数时,√𝑎𝑛𝑛=|𝑎|={𝑎,𝑎≥0−𝑎0。3.分数指数幂①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𝑎𝑚𝑛=√𝑎𝑚𝑛(𝑎0,𝑚,𝑛∈𝑁∗,𝑛1);②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𝑎−𝑚𝑛=1𝑎𝑚𝑛=1√𝑎𝑚𝑛(𝑎0,𝑚,𝑛∈𝑁∗,𝑛1)。③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④运算性质与整数指数幂相同:aras=ar+s(a>0,r,s∈Q);(ar)s=ars(a>0,r,s∈Q);(ab)r=arbr(a>0,b>0,r∈Q).二、指数函数1.概念:y=ax(a>0,且a≠1)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定义域为R。2.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0a三、对数1.定义:ax=N(a>0,且a≠1),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2.表达式x=logaN,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3.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log10N记为lgN。4.自然对数:以e为底的对数,log𝑒𝑁记为lnN。5.对数与指数的关系当a>0,a≠1时,ax=N⟺x=logN负数和0没有对数;loga1=0,logaa=16.对数的运算①对数的运算法则如果a>0,且a≠1,M>0,n>0,那么loga(MN)=logaM+logaN;log𝑎𝑀𝑁=log𝑎𝑀−log𝑎𝑁;log𝑎𝑀𝑛=𝑛log𝑎𝑀②对数换底公式11log𝑎𝑏=log𝑐𝑏log𝑐𝑎(𝑎0,且𝑎≠1;𝑏0;𝑐0,且𝑐≠1)。四、对数函数1.函数𝑦=log𝑎𝑥(𝑎0,且𝑎≠1)叫做对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定义域是(0,+∞)。2.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3.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它们的定义域与值域正好互换。五、函数的应用1.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解①使f(x)=0的实数x叫做函数y=f(x)的零点,方程f(x)=0有实数解⟺函数y=f(x)有零点⟺f(x)的图象与x轴有公共点。②函数零点存在定理: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且有f(a)f(b)<0,那么,函数y=f(x)在区间[a,b]内至少有一个零点,即存在c∈(a,b),使得f(c)=0,这个c也就是方程f(x)=0的解。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二分法:对于在区间[a,b]上图象连续不断且f(a)f(b)<0的函数y=f(x),通过不断地把它的零点所在区间一分为二,使所得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12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第五章三角函数一、任意角和弧度制1.任意角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1)正角:一条射线绕其端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2)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3)零角:如果一条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就称它形成了一个零角。2.角α的相反角为-α,角的减法可以转化为角的加法,即α-β=α+(-β)。3.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S={β|β=α+k·360°,k∈Z},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数个周角的和。4.弧度制是度量角的单位制。(1)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单位用rad,读作弧度,弧度的单位通常略去不写。(2)正角的弧度数是一个正数,负角的弧度数是一个负数,零角的弧度数是0。5.弧度与角度的换算二、三角函数的概念1.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正弦函数:y=sinx,x∈R13余弦函数:y=cosx,x∈R正切函数:y=tanx,x≠𝜋2+kπ(k∈Z)2.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sin(α+k·2π)=sinα,cos(α+k·2π)=cosα,tan(α+k·2π)=tanα,其中k∈Z。3.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1)同一个角α的正弦、余弦的平方和等于1sin2α+cos2α=1;(2)同一个角α的正弦、余弦的商等于角α的正切sin𝛼cos𝛼=tan𝛼。三、诱导公式公式一:sin(α+2kπ)=sinα,cos(α+2kπ)=cosα,tan(α+2kπ)=tanα公式二: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公式三:sin(−α)=−sinα,cos(−α)=cosα,tan(−α)=−tanα公式四:sin(π−α)=sinα,cossin(π−α)=−cosα,tansin(π−α)=−tanα公式五:sin(𝜋2−𝛼)=cos𝑎,cos(𝜋2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