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育人”是教育的必然趋势品牌阐释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坚持“生活教人,文化育人”的办学理念,以“发展为本、课比天大”的学校核心价值观凝聚队伍,逐步形成了“团队+名师”的教师队伍发展格局。学校经过多年的实践,出台了《北京第一实验小学课程实施纲要》,逐步形成了以欣赏课为代表的特色课程体系。学校不断追寻教育的本质和真谛,努力为学生创建一座学习的乐园,为教师提供一方发展的乐土,为教育撑起一片快乐的天空。2001年,基于对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深刻理解,我校率先提出“生活教人,文化育人”的办学理念,以国家教育方针为依据,构建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文化育人体系。随后几年中,“文化育人”这个词组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眼中,对此我们认识到:学校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任务,要从学校育人的角度,对文化育人功能进行研究,研究人发展的规律,要探讨文化本质的、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东西。乱世而图强,为教育之先导翻开人类历史发展的长卷,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民族的强盛还是人类的进步,都以不同的文化为依托,可以说文化的力量无处不在。文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传承,文化是长期坚守形成的,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了自己的文化传承,这个民族、国家也将消亡。我校“文化育人”理念的确立正是基于学校百年来对教育的文化自觉以及振兴国家、民族的使命感。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创办于1912年,前身为国立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现在的校园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的原校址。1911年,封建帝制刚被推翻,国家急需建立面向世界的现代化学校,培养现代人才。1912年5月,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改为独立建制的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曾留学日本的著名教育家陈宝泉出任校长,同时增设附属小学,即现在的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北京师范大学及其附小定位于办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教育,体现了在苦难中觉醒的中华民族振兴教育、变革图强的愿望。面对当时几乎空白的中国现代教育,附小的建立就是要“吸纳世界最新学理加以实验,为全国小学改进之先导”,这既是建校初衷也是学校的使命。我校的首任校长陈宝泉先生是与陶行知、胡适同时代的著名教育家,三人曾合著教育著作。陈校长引进了日本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办中国现代教育。陶行知先生是美国近代教育思想家杜威的学生,在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础上,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活教育”的教育思想体系。胡适先生则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他们的教育思想和主张在很长时间里对我校的各项改革试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他们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人们在社会上生活不同,因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可以说,西学的先进理念、生活教育、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为今天学校办学理念的进一步确立奠定了基础。笃学且尚德,悟教育之本质2001年,我校以教育资源整合为契机,扩大办学规模,重新审视教育本质,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机。我们梳理实验一小百年教育发展史,感悟文化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领悟文化赋予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研究文化因素在课程、环境、德育、美育和管理诸方面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地位和作用,创造性地将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与文化相结合并进行提炼,提出了“生活教人,文化育人”的办学理念,按照人的发展规律办教育,指导师生过有文化的生活,设计自己的生活,过明天的生活,实现人文化本质属性的发展。我们认为,没有不存在文化的生活,生活处处充满着文化,我们强调师生要主动地生活,强调文化因素对人的影响。“生活教人”是指我们每天和学生一起过生活,教育的目的是要带领学生通过创造,过更好的生活。学生的生活包括学习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教育存在于各种生活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接受文化熏陶的历程,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是教育者的教育艺术所在。在学校,学生和教师的生活要经过精心设计,这其中蕴含学校对其发展的期待。故教育更是一种影响,这也就是“生活教人”的途径。学生是在生活实践中发展自己的。希望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让他过什么样的生活,使其在不断实践中逐步成为过那样生活的人。模仿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希望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者应该首先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文化环境。人的精神是“不可教的”,心灵只能由心灵去唤醒,精神只能由精神去陶冶。“文化育人”则强调文化是人的生活方式、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文化育人”的意义在于人的发展方式的确立。以往的教育中,我们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于让学生掌握和使用科学知识,而对学生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关注相对薄弱,由此造成学生甚至包括很多教师的文化素养都达不到应有的水平。文化的缺失是造成当今很多社会问题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包括对教师的文化素养的培育就应该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弘毅以前行,循育人之本真“文化育人”是对人的根本特性的回归,是对人的原本发展方式的回归,是对教育最原本功能的回归。强调回归是因为在专注发展中有很多的背离,如在专注经济建设、忽视文化建设时,背离了以人为目的的发展观;在专注教育改革与教育的创新中,忽视了教育的原本功能与规律,因而使教育背离了自己的初衷。所以,有必要来反思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第一,文化性生存是人的存在方式。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动物体现本能生存,而人更强调精神创造。因此,精神存在才是人的本质存在,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物质性与精神性并存的人类身上,物质欲望与精神需求的关系处理也是判断人的发展程度的标准。第二,文化性发展是人的发展方式。文化将人与动物相区别。动物依靠本能存在,而人依靠文化来发展自己。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赋予了自己的一切活动以意义和价值。人类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发展方式――人创造文化,反过来用文化造就人。所以不同民族造就了不同文化,正是这种文化把不同民族区别开来。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具有不同的人格特征,因此,人是靠自己创造的文化来创造和发展自己的。第三,文化性创造是体现人主体性的方式。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表达方式。对先进文化的不断创造是人的创造性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人主体性存在的证明,也是人的价值体现。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问题,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人们的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在给社会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种种思想认识上的混乱和偏差,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就在于忽视了价值观、人生观的问题。在以往的教育中,我们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于科学知识的掌握和使用,而对人文精神、人文素质、人生价值观的培养和关注却显得薄弱。人是主体性存在,需要有人生的引领,价值观会产生力量,人是靠文化发展的,人的价值观的确立是人的发展最基本的意义,因此,基础教育应该为学生价值观的建立奠定基础,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文化形成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文化育人”是以人的发展规律为指向的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上升性的回归,实现人的文化启蒙。“文化育人”通过引领人过有文化的生活,实现人本质属性的发展。“文化育人”贯穿于学校环境建设、教师培养、教育教学等师生共同生活的各个方面。“生活教人,文化育人”的核心在于研究如何促进人的发展,并按照人的发展规律,通过设计、创造有文化的生活,实现培养优秀的人的目标,树立起师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今天的实验一小,“生活教人,文化育人”的理念已深入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心中并融入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角落。我们坚持:植根生活,奠定教育的基础;关注生命,坚持教育的本真;提升精神,实现教育的追求;重塑信仰,恪守教育的灵魂。■编辑王雪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