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提高作业布置的有效性作业设计,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的重要途径。在现在的课堂中,一般都是老师上课教,课后批改作业;学生上课机械地听,下课后忙碌地做作业。学生天天做作业,老师天天批改作业,教师花费在批改作业的时间过多了,而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为了应付老师“批改”,学生天天忙于按时完成作业,不管对与错,草草了事,一大部分学生出现了抄袭、问答案或叫人代替做作业等不良现象,教师也只好“上当受骗”,由于时间紧,批改量多,教师批改作业常常用”√”或“×”等符号简单代过,学生由这些符号就能知道哪道题错了,但不知道错在哪里?得到的只是百思不得其解的信息,找同学或同桌抄答案应付了事。要如何让老师和学生从这艰苦的“束缚”解脱有所解脱?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依据新课改的要求,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赋予它新的价值,作业,应该成为学生巩固知识,快乐实践,不断创新的园地。传统作业的典型代表就是“题海”练习,其缺陷主要表现在:形式单一,要求独立完成,强调独立思考,缺少合作性,作业由教师或教材提供,缺乏自主性。内容上机械重复,课后练习,配套习题一律写在作业纸上。方式上排斥学科以外的作业,人为的造成学科间的分离,不同学生作业要求无差异。因此,我在教学中对高效作业设置进行了初步探索。1、以导学案为平台,增强学生预习作业的主动性我在安排新授课时,采用导学案的形式,把预习作业放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让他们享受到做作业的惊奇和乐趣。预习作业方式的改变,是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尝试,培养了学生学习意识和习惯。布置课前作业时,教师不再指导学生先怎样想、再怎样做,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预习课文、理解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运用所学知识,自主探究,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寻找学习规律的实践活动和创新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习过程变成主动性、独立性、个性化的体验过程。2.作业的内容要合理作业的内容应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不超出过去所学和当堂所学知识范围,即是学生通过复习能找到的内容。在布置作业前,教师必须亲自想一想,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在讲评作业时,对学生通病问题的解答,应指明出自书本哪一课、第几页、第几行,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另外,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也可以适当补充一些知识链接性质的内容或习题。3.作业的难易程度要适中在布置作业时,我能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作业设计能注意梯度。作业练习的主要目的是抓基础知识的运用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作业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布置作业应杜绝偏题、难题、怪题。作业的难易程度要以中等程度学生经过努力能完成的为适度。再设计一些思考性,创新性的题目,主要供学有余力的优等生练习,这是知识的强化,优化的过程。4.作业的分量要适中作业不宜过多,不能搞题海战术,要留给学生一定量的看书时间。一般单一课时的作业,以用四十分钟的时间能独立完成就可以了。由于课程的内容、性质不同,有些作业完成所需的时间就要打破常规。总之,要灵活掌握,使学生达到不厌,且身心快悦的境地。5.作业的形式进行多样化的处理因作业有难易之分,学生有优差之别,作业可分必做题和选做题。要鼓励学生去做选做题,没有布置的作业学生若是做了并且做对了,就要予以奖励。根据作业的分量多少,难易程度、课时松紧,还快悦分为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根据上课的内容可分为单一作业和综合作业;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的不同,可分为笔答作业和阅读作业等多种形式。总之,作业要为教学服务。教师布置作业,只说明本次课堂教学的结束。为了更好的执教下一轮的课堂教学,在布置完作业后,教师一定要检查。总之,教师要重视布置作业,精心设计布置作业,及时认真检查作业,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要想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必须真正把学生当做发展中的人,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和实践。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