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中国近代城市发展概况.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九章中国近代城市发展概况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城市都是封建社会型的。绝大部分是地主封建统治阶级以及一些商人、手工业者的聚居地。城市在政治上统治着乡村。城市集中着官府,地主宅第,以及商业、手工业及其他劳动人民,城市大部是消费性的。城市的功能结构简单,平面形式沿袭着封建社会的城制,建筑面貌也完全是中国传统的形式。•鸦片战争以后,封建社会经济开始逐渐解体,逐渐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城市是社会经济的产物,这种变化必然使原有城市发生不同内容和不同形式的发展。•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入,不仅使中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也对我国城市尤其是东部地区的很多城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近代城市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是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外国资本的输入,或由于本固资本的发展,而产生较大变化或新兴起的城市。•第二类是原来的封建城市,由于受到帝国主义的侵入及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发生了局部的变化。第一类城市包括:(1)受帝国主义列强直接控制的城市:1)割让地;2)租借地;3)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沿线附属地城市;4)占领地。这类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特点主要是,多半原来并无基础或基础较差,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在列强占领以后被选定发展起来的。城市一般按帝国主义的侵略意图进行规划建设,显得较有条理,但其布置手法和建筑形式,都是当时西方各帝国主义国家流行形式的移植,整个城市反映出明显的殖民地色彩。•(2)租界城市。即帝国主义国家强迫中国在某些口岸或城市划出的供外侨“居住和经商”的一定区域。它是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各种侵略和罪恶活动的据点。如上海、天津、汉口。•此外还包括有些由中国官僚资本或民族资本开办的新的工矿企业而兴起的新城市和近代交通型城市。•第二类则主要表现为许多约开商埠城市。数量很多,差不多遍布全国各地。我国近代被迫开放的港埠、陆埠城市共达70余处(不包括我国自行开放的32处)。约开商埠最多的国家为英、日两国,其中英国30处,日本29处。一些原来的传统手工业商业中心或位于原交通要道的城市,由于被新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或位于新交通线上的城市所取代而日益衰落。第十章由“租界”发展的大城市第一节上海的发展•城以港兴,依托“襟江带海”的地理优势,是上海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特点。上海的城市发展是伴随着不断改造吴淞江水系(苏州河等),开拓黄浦江水系而逐步演进的。•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处的南岸,有黄浦江深水航道而成为天然良港。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城市发展的很早。早在南宋的时候这里就形成市镇,旧城沿黄浦江一带形成繁茂的地区。•鸦片战争后,根据“南京条约”于1843年开辟为商埠,帝国主义相继而来,从此上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一个小城市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甚至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成为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最大基地、旧中国的工商业中心、世界闻名的“冒险家的乐园”。•上海开埠后不久即设立租界。上海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租界的不断扩张的过程。上海的城市性质是和租界不可分的。•1845年11月,英帝国主义与清朝地方官员订立所谓的“地皮章程”中,规定划出一定的地界为英国人居住,这种租地界限,便是后来的租界。•1848年,美帝国主义签订“望厦条约”,占据虹口一带为美租界。•法帝国主义在“天津条约”后,在上海占租界。•日本帝国主义占据虹口一带,形成其势力范围。•上海自开埠以后,1880年已达100万人,1930年至300万人。解放前已达500多万人。一、上海的工业布局•上海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工业的迅速增加与高度集中,其中外国资本开办的工业增长得很快。其特点如下:1、上海工业区与住宅混杂。2、工业分布的盲目性造成市内交通运输的严重不合理。3、工业的分布与市际交通不相配合。二、交通•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处,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中国最大的港口。•交通分为对外交通和市内交通•对外交通的特点:•1、由于沿海、沿江贸易发达,造成对外交通频繁,但是沿海、沿江岸线利用率低,以致部分地段沿江阻塞。•2、铁路的修建没有考虑城市的发展,铁路与城市道路的交叉使城市道路交通能力受到限制。•市内交通的特点:•1、老城区由很小的方格网道路组成,道路的宽度极小,一般为2-3米,不能行驶机动车。•2、租界内道路为简单的方格网(棋盘街),间距100米以下,道路宽度10米左右。•3、由于租界及地方势力的影响,使部分邻近的道路无法打通,以致不少道路形成瓶颈,道路通行能力降低。•4、最初在租界内形成公共交通系统,1908年有轨电车,1914年无轨电车,1924年公共汽车。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三、居住•1、里弄住宅,实际上是中国传统的低层院落式住宅,在资本主义新的条件下的变种。为了在小块的土地上建造一些密集的、低层的、独门独户的出租住宅,而逐渐由原来的三合院住宅演变成联立式住宅。•里弄多在私有土地上建造。里弄内有总弄、支弄,总弄通大街。房屋很少考虑朝向,建筑密度很高。•2、棚户区,多形成在工业区附近,没有上下水道,没有像样的道路,地势低洼。•3、花园洋房,在租界区内,多为外国人和中国上层统治阶层居住。•4、高层公寓,主要为来自国外的淘金者,没有更多的钱建造洋房的外国人。兴建于30年代。商人认为房地产行业稳定,而里弄不好收房租。当时,建筑材料低廉,人工较便宜,高层建筑的技术比较成熟。多集中在商业区附近。“罗别根花园”极具北欧风情的花园别墅--马勒别墅•四、市政设施•市政工程设施:•大多数为租界区建设,基本上为租界区服务,(如供水、排水、电、电话、电报、煤气等)。而且租界区工程设施与中国区设施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规划,因而管网布局混乱,布局极不合理,为后来的调整增加很大的难度。•五、绿化•由于土地昂贵,绿化很少,仅在租界内有少量的花园,全上海只有1平方公里(总面积894.18平方公里,占0.009),上海人口500万,人均0.18平方米。•六、上海的城市规划工作•上海由于帝国主义的分割统治,没有统一的城市规划。•1929年国民党提出了一个上海新市区及中心区的规划,在中心区建成了运动场、体育馆、游泳池等一组建筑。此外在中心区开辟了几条道路。抗日战争爆发后结束。•日本占领上海在1938年,着手对上海进行规划。以“大上海都市规划”中的新市中心为中心,划分为十种区域:(1)第一住宅区(高级住宅区),(2)第二住宅区(普通住宅区),(3)第一商业区(商业及旅馆),(4)第二商业区(游戏场),(5)第一工业区(轻工业),(6)第二工业区(重工业),(7)工业特别区(军事工业及危险品工业),(8)公共地区,(9)仓库地区,(10)杂居地区。上海市中心区规划道路系统图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时期制定的上海都市建设第一期规划•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接手上海,组织成立了上海都市计划委员会,制定了都市计划图(一稿)。参加此项工作的有当时从欧美学成回国的几位专家:程世抚,钟耀华、金经昌、黄作椠、陈占祥,还有德人鲍立克等。•一稿内容包括大上海区域计划及上海市土地使用及干道系统计划两种。其主要内容如下:人口规模推算为1000万人;在现有市区外作一绿化及农田环形地带,在其外发展新区,新区按分散的卫星城的方式布置;住宅区以4000人为小单位(实际上即邻里单位),组成“中级单位”,再组成“市镇单位”,若干“市镇单位”组成“市区单位”,全市即由若干“市区单位”组成;扩大中心区的范围,以疏散原来中心地区的过分拥挤状况;放弃黄浦江沿岸码头,在附近乍浦及吴淞另建容量较大的新港;将道路按功能加以分类,分区域公路、环路、干路、辅助干路等。•规划中充分地运用了当时一些新从欧美留学回来的建筑师带回来的“卫星城镇”、“邻里单位”、“有机疏散”、“快速干道”等最新的城市规划理论。与1929年的“大上海都市计划”图相比,注意了城市功能及交通问题,对某些细部的技术问题也有较周密的考虑。上海市都市计划一稿•初稿完成后,经过五个月的修改,于1947年5月完成了“大上海都市计划总图”报告书(二稿)。•二稿与一稿相比,在人口规模方面有增加,订出了五十年后增加到1500万人的计划,在土地使用方面,提高了人口密度,以免城区范围过大;对于铁路、港口等技术问题又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甚至连编组站的位置及联结其他路线的细部也画了出来,并设想了市内高架道路。在进行二稿的同时,做了改建闸北西区的详细规划,按邻里单位及行列式进行布置,还研究了日照、绿化等卫生问题。同时,还考虑了改善市容、管理工厂建设的规划草案等。上海市都市计划二稿•1948年后,一些设计者们经过一番研究,在1949年春上海解放前夕完成了三稿(图10—1—11),三稿中又进一步研究了疏散市区人口,降低人口密度;提高绿地比重,使绿地占全市用地28%;研究了工业区的分布,并提出在工业区附近建立住宅区,以减少人流;拟定了南北快速干道及环路系统;在对外交通方面,拟在吴淞蕴藻浜建集中的引入式港口,铁路尽量与港口及工业区直接联系,并在何家湾设新的编组场。•明显地可以看出,三稿与二稿相比,除了介绍欧美新的规划理论外,进一步研究市际与市内交通问题,发现了上海市存在的实际问题,如编组站的设置问题。上海市都市计划三稿20世纪初的上海外滩20世纪初的仁记洋行大楼•大上海计划肩负的使命(一)促进城市统一大上海计划是国民党政府在政治上无法实现对租界统一领导的情况下,设想通过城市规划建设来动摇租界的发展基础,抑制租界的发展,最终实现对上海的统一控制。对此,国民党政府充满期待。1927年7月7日,蒋介石亲临上海,在上海特别市成立典礼上讲话:上海特别市,非普通都市可比,上海特别市乃东亚第一特别市,无论中国军事经济交通等问题,无不以上海特别市为根据,若上海特别市不能整理,则中国军事经济交通等,即不能有头绪,上海不仅成为中国各地之模范,并当依照总理建国方略之计画,一一实行之,上海特别市,中外观瞻所系,非有完善之建设不可,如照总理所说办理,当比租界内,更为完备,诸如卫生经济土地教育等事业,一切办得极完善,彼时外人对于收回租界,自不会有阻碍,而且亦阻止不了,上海之进步退步,关系全国盛衰,本党成败,不能不切望全体同志联合起来,协助建设。讲话充分表明了要在城市建设上胜过租界的目标,并为租界的回收创造条件。港口的建设是大上海计划的核心,只有港口的成功建设,才能实现以港兴市,新的市中心区才有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但最初实施建设的不是港口,而是市中心区。选择市中心区着手,表明国民党政府要在上海重新建立、强化统治地位和权威中心的迫切愿望。在此视角下,城市规划承载了统一上海的决心、信心和号召力,并希望获得广大市民认可和拥戴。相反,当时上海租界的高层,却因上海新城的崛起而感到一阵恐慌。•(二)强化等级秩序•由于列强横行,租界分割,清末以来的上海,城市建设各自为政的情况非常突出。在大上海计划制定时期,国民党政权并不稳固,因此抱有建立稳定秩序的强烈愿望。中国传统城市建设中的轴线和对称无不体现了王权的至高无上,国民党政府在上海特别市中心区的建设过程中,有意继承了中国传统城市的轴线和对称的构图方式,以此来强化统治权威。在新市中心区建设中,道路分布引进了西方城市规划的理念,但在构图上重视轴线和对称。中心区的路网以世界路、大同路为南北轴线,三民路、五权路为东西轴线,市政府大厦坐北朝南,位于南北轴线上,图书馆、博物馆以南北轴线为对称轴遥相呼应。在市政府大厦建设的三项设计原则中,有两项就是与秩序有关:一项是平面布局上要使市政府与附属各局分立,另一项是附属各局建于市政府周围,分期建设。在道路的命名上,更体现了建立秩序的做法。中心区的路名,有以纪念孙中山的世界大同、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等政治理想而命名的世界路、大同路、三民路、五权路等。有以中华民国上海市政府几个字为头,分别组成道路名称,比如中原路、华原路、民庆路、国康路、上达路、海通路、市京路、政通路、府前路等。这种路名的命名方式,无疑是在城市建设中突出一种政治秩序和理念,使老百姓对上海市政府的权威给予认同。(三)倡导新文化上海当时租界虽然号称十里洋场,却以获取经济利润为主,几乎没有像样的、代表西方文明的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等城市建筑。大上海计划在新市区规划中,特意设计了图书馆、博物馆

1 / 3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