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上海租界简史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在历时两年多的战争中,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清军惨败。这是1842英舰围攻上海吴淞炮台时的情景。清吴淞炮台一、吴淞之战鸦片战争的原因:1、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急需打开海外市场,但中国的自给自足经济拒绝英国货2、中国的贸易制度迟滞了英国商品的进入3、英国希望鸦片贸易合法化17世纪—18世纪瓷器、红茶、丝绸改变了英国人的生活;为了平衡贸易赤字,英国人选择了鸦片;著名的三角贸易:英国的棉纺织品——印度的罂粟与鸦片(经东印度公司之手)——中国的白银、丝绸、瓷器陈化成(1776—1842)福建人,行伍出身,历任总兵、福建水师提督。1840年调任江南提督,驻守吴淞口,与兵同甘共苦,人称“陈老佛”。1842年6月,英军来犯,奋勇坚守,因孤军无援,阵亡。上海民众立其为城隍神。“平夷靖寇将军”是陈化成抗英中使用的主力火炮请问,该条约对上海最大的影响是什么?1843年11月14日英国领事擅自划定的最初洋船停泊界:从苏州河到洋泾浜为停泊区域。1843年11月17日英国首任领事巴富尔宣布上海正式开埠开埠后的外滩1845年,上海道台宫慕久以告示形式,公布了上海租地章程,划定洋泾浜(今延安东路)以北、李家厂(也称李家场,今北京东路、圆明园路一带)以南之地,准英国商人租地建屋,后称租界。这是最早的英租界,共830亩土地。次年定西界为界路(今河南中路)1848年英国领事阿礼国与上海道麟桂商定将租界扩张到北至苏州河,西至周泾浜与苏州河边的苏宅之间的一条直线。二、“国中之国”的产生英租界1845年上海第一个《租地章程》法租界1849年法国领事敏体尼与上海道台麟桂,划定上海县城北门外区为法租界。四至为:南至护城河(今人民路),北到洋泾浜(延安东路)西至关帝庙、褚家桥,东到广东潮州会馆(今阳朔路附近),沿河到洋泾浜东角。面积986亩。1861年划入小东门外护城河地段。1899年划入西门外地区。北至北长浜(今延安东路西段),南至打铁浜、晏公庙、丁公桥(今方浜西路、自忠路一带)、西至顾家宅关帝庙(今重庆南路一带),东至护城河(今老西门外人民路、中华路一带)。1914年,上海交涉员杨晟与法国领事甘世东订立《上海法租界推广条款》,划入长浜路以南,徐家汇路以北,肇周路以西的整个越界筑路区为法租界范围。面积达15150亩。西门外新扩展的部分,俗称法新租界。1847年美国代理领事向上海道台麟桂要求划虹口一带为美国租界。1848年美国圣公会主教文惠廉与代理上海道台口头协定,以苏州河北岸虹口地段为美租界。1863年美国领事熙华德与上海道台黄芒议定美租界四至:自护界河对岸之点(今西藏北路南端)起沿苏州河至黄浦江,沿杨树浦向北,再作一直线至护界河对岸起点为美国租借地。面积为7856亩。同年与英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Foreignsettlement)。美租界上海国际公共租界(InternationalSettlementofShanghai或ShanghaiInternationalSettlement)1863年英、美租界扩展。随后美租界和英租界合并,称英美租界,1899年再次扩展,并称为国际公共租界外滩“租界”(Concession)和“居留地’(Settlement)有严格区别。前者是指将土地整块租给外国政府任其处置,后者只允许外侨向原业主商租。上海出现的实际上是外人“居留地”,而非“租界”。“租界”之名始于1876年《烟台条约》,英国人偷梁换柱,故意将“Settlement”译成“租界”。今称“租界”只是相沿成习。19世纪70年代,有竹枝词咏租界:四围马路各争开,英法花旗杂处来。怅触当年丛冢地,一时都变作楼台。三、租界的扩张上海租界之扩张:1845、1848、1849、1861、1863、1899、1914南市南市四、租界制度1、《土地章程》1845年与英国签订第一个土地章程1854年的土地章程使“国中之国”确立1869年,最后一个土地章程规定纳税人会议章程,可补充附则。2、纳税人会议决定重大的选举等事务上海社会控制机制示意图3、工部局(公董局)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印章于1868年设计,1869年4月使用,大的印章直径为5.8mm;小的印章直径为2.6mm,印章上刻有12个国家旗帜的图样,左上方为英国、美国和德国的旗帜,右上方为俄国、丹麦、意大利和葡萄牙的旗帜,正下方为挪威、瑞士、澳大利亚、西班牙和荷兰的旗帜,其意为上海公共租界由此12国侨民选出的代表共同管理。工部局局旗上的图案与工部局印章的图案相似,只是其中的德国旗成了空白旗,据推测这面工部局旗帜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使用。整幅旗帜用全羊毛编织而成,长2.80米,宽1.52米。工部局的徽章工部局局旗工部局1854年成立,先后为英租界和公共租界的市政机关。其内部分为决策和执行机构两个部分,董事会为决策部分,具有最高决定权,执行部分下设万国商团、警务、火政等机构。在市政方面,工部局负责兴建公共租界内各项工程及修理事务;统筹界内卫生、沟渠开挖、路灯设置、储水扫地事宜;设立巡捕警卫街道;开筑新路及扩大路面及筹备工部局所需要的公有基地和房屋。在财政方面,工部局负责收取并支用各种捐款,对不负担捐款者,有权将他们的房地产作抵并抄取货物器具加以拍卖。在公有地方面,工部局负责拟定界内或越界筑路的路线;确定筑路工程费用及路旁执业人的数目。在使用人员方面,核定应行委派雇佣之职员人数,支付所需薪水;管束、任用或辞退局内人员;设立委员会(分局),先派地产委员。在立法方面,制定、废止或修改“附则”;制定取缔建筑物之条规。在诉讼方面,具有诉讼人之能力,既可作原告,亦会作被告;在作被告时,不受中国法庭管辖,而由另行组织的领事公堂裁判。1854年7月14日成立,1943年8月1日结束。1870年英美租界的工部局董事会董事会由9名外人组成。1900年前后的工部局地点今南京东路新雅饭店处工部局办公楼(福州路、汉口、江西中路、河南路之间)1949年后为上海市政府大厦,现为市民政局、卫生局、社保局等办公之处。公董局(法租界的市政机关)1862年5月成立,设有市政总理处、公共工程处和警务处3大机关。又称大法国筹防公局。市政总理处的总办是公董局的行政最高长官。董事会也有9人组成。后增加督办,并陆续增设了中指培养处、医务处、公共卫生救济处、火政处等办事机构。公董局大楼在1865年建成的公馆马路(今金陵东路),后移至霞飞路(今淮海中路)、马浪路(今马当路)口。法公董局大楼今淮海中路381号中环广场裙楼1914年的法租界公董局1881年的万国商团4、万国商团1853年4月12日成立的万国商团,又称上海地方义勇队,是担负上海租界治安和保卫任务的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曾多次镇压过上海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它下设英、美、日、德、萄、中等队,总人数曾超过2000人。1942年3月29日解散。1870年万国商团部分将领合影1900年万国商团轻骑队通过南京路法租界之治安由法军负责,法军举行阅兵仪式5、会审公廨(法院)会审公廨是中国的法院,由道台派员与英国副领事合作审判租界内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的民事案件。后英国人势力日趋增加。1905年酿成大闹公堂案。1899年的会审公廨清末会审公廨开庭的情景1880年设在南京路会审公廨门景(今南京东路第一食品商店)6、巡捕房1855年,工部局正式设立巡捕房。其管辖范围,开始时包括英美法三个租界。1856年6月,法租界设立巡捕房后,只管英美租界内的有关事情。最初的正式巡捕都是西捕,后陆续雇佣华捕、印捕和日捕。统领巡捕的机关是警务处。以后又陆续设立了缉捕股及特务股(罪案侦查总部),各警区办事处(1899年,公共租界分为甲、乙、丙、丁四个警区)及各区捕房、武装后备队、车务办事处、法庭及律师办事处、及特务股办事处、马巡、监狱等。监狱一在厦门路,称外国监狱,一在今长阳路,称中国监狱。程子卿的训保证巡捕房的印度巡警“红头阿三”1855年3月,公共租界工部局成立总巡捕房,位于福州路和江西路、河南路之间,现福州路185号上海市公安局。20世纪初,京剧大师盖叫天等人常在公共租界与法租界交界的洋泾浜畔练功。当时的洋泾浜还未填浜筑路,一座座木桥横跨在两岸。一天,盖叫天练功后沿着洋泾浜走回家,边走又边练起“打飞腿”,还发出了“啪啪”的响声。一个印度巡捕见状,即以“扰乱治安”为名,要抓他去巡捕房。面对这蛮不讲理的“红头阿三”,年轻气盛的盖叫天飞起一个扫堂腿,冷不防将印捕摔了个狗啃泥,随后箭步穿过木桥,到了法租界。公共租界的巡捕不能越界抓人,气得那印捕望“浜”兴叹。公共租界中央捕房(今福州路上海市公安局)多国部队——公共租界的巡捕在南京路的老闸捕房门前的五卅惨案现场1925年5月30日,上海工人、市民在南京路老闸捕房前抗议,英国巡捕爱活生开枪射击,酿成血案。中国人民掀起五卅运动。法租界巡捕房1862年6月1日,法租界成立警务处,由公董局管辖。1866年后,巡捕由总领事直接指挥,警务处同公董局脱钩。巡捕原来都由西人担任。1869年开始雇佣华捕,1906年开始雇佣安南巡捕,1917年开始雇佣白俄巡捕。警务处首领为警务总监。除设总务处外,又分制服、便服两部。制服处下设交通处、警备队、装甲车队,便服队除直属的鉴别科以外,又分设弄事、政治两处。1905年,警务处在马思南路(今思南路)设置一座监狱。1869年4月13日,法租界成立会审公廨。凡属法租界内居民案件,一概在法国驻上海领事馆内通过会审解决。法国驻沪副领事参与会审。早期法租界总巡捕房法租界霞飞巡捕房,今为东风中学校舍五、租界的两重性在全国的租界中,上海租界开创最早,历史最久,范围最大,其所产生的影响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可谓无孔不入,既深且远。罪恶的渊薮Shanghai的词意不平等之表现革命的摇篮革命者活动基地、革命者宣传阵地、前往海外的跳板1、租界与中国革命中外政府勾结的场所革命者的基地邹容(1885—1905)字蔚丹。四川巴县人。中国近代革命者。1902年留学日本,接受资产阶级民主思想。1903年4月回到上海,加入爱国学社,撰写成《革命军》一书。同年6月,因“苏报案”被判处二年徒刑。1905年4月死于监狱中。葬上海华泾。1912年2月,由南京临时政府授为“大将军”。陈独秀(1880─1942年)字仲甫,安徽怀宁人。早年留学日本。1903年,在安徽组织爱国会。1905年,创办用白话撰述的《安徽俗话报》,并与柏文蔚等组织岳王会。“二次革命”后赴日本,协助章士剑创办《甲寅杂志》。1915年回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翌年改名《新青年》。1916年,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1918年,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急进民主派。五四运动中被捕,三个月后获释,辞北大教职去上海,发起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共产党》月刊。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秘密召开,被推为党的书记。1927年“八七”会议上被撤销书记职务,后成立托派组织,1929年被开除党籍。1932年被国民党逮捕,在狱中以研究古代语文自遣。抗日战争开始后获大赦,1942年病死于四川江津。2、租界与中国近代工商业租界展示了近代工业文明;兴办工商和城市公用事业,促进了上海成为工业城市。外资企业带来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租界对中国民营近代企业的影响涉及到交通、电力等各个方面。另外,外资企业也起了不少榜样作用,如:较少苛捐杂税、较少封建压迫、重视人才等等。英美烟草公司1902年在浦东设立了中国第一家烟草工厂正广和公司1864年建立,是中国最早生产饮料的工厂之一固本皂厂1902年德商创办3、租界与近代文化1879年初,由沪上部分西方侨民组成的上海业余管乐协会被上海租界娱乐基金会接管,改组成立上海公共乐队。乐队最初规模较小,只有铜管乐,成员大都来自菲律宾马尼拉。主要是为工部局和一些外国驻沪机构的活动奏乐助兴,间或也在兰心大戏院、虹口娱乐场(今鲁迅公园)等场地举行一些音乐会。1919年,“钢琴之王”李斯特的再传弟子、意大利音乐家梅·帕器接受了工部局的邀请,出面重组乐队,并担任指挥。他不但在上海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