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的通货膨胀20世纪30、40年代,特殊历史时期的超级恶性通货膨胀张公权的《通货膨胀的螺旋上升:中国经验,1937——1949年》这一书中提到:在这特殊的时期,战争、割地、赔款,中国正陷于通货膨胀,只是个国在特殊历史时期的个别现象,作为宏观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执行者的南京政府,试图通过一系列措施反通货膨胀,但始终摆脱不了对印钞机的依赖。造成了的非常严重影响,法定货币膨胀连带物价飞涨,物价狂涨反过来又加速了法定货币的流通和贬值速度,乃至印刷厂的钞票还未出场,已经不及自身纸张的印刷成本的价格了。到1945年5月,国民党政府法定货币金圆券已经买不到任何东西了。1979-1981年初,盲目投资的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占主导和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共存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幅度提高了一系列商品价格措施,加快现代化建设、投资规模猛增、财政支出加大严重赤字、盲目扩大进口外汇储备迅速接近于零。在这期间既有因提高农产品、能源等商品价格,导致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又有加快基础建设,增加需求,使得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在1979年到1980年间物价出现了明显上涨,其中1980年通胀达到6%。但此次占主导原因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因为中国刚刚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经济建设百废俱兴,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由于当时基建投资规模膨胀,农副产品价格提高,国家不得不对职工进行价格补贴,1979-1980两年,中央政府财政赤字都达到170亿以上。因此,国家不得不增发货币130亿元,来弥补国库亏损。1980年底,全国市场货币流通量比1978年增长63.3%,大大超过同期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16.6%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37.3%的幅度,自然引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通货膨胀,商品价格上涨率达到6%,已经到了经济危机的临界点。这一次通货膨胀过后,政府压缩了基本建设投资,开始收缩银根,并出台了一系列控制物价的措施,通货膨胀逐渐得到控制。80年代末价格闯关20世纪80年代末,投资过剩造成两次经济过热,需求(过剩)拉动通货膨胀和成本(工资——价格螺旋)推动通货膨胀并存。由于宏观调控不到位,1985年通货膨胀率强力反弹,1988年——1989年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1984年后,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的初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引起社会总需求短期过旺,使得工资性收入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造成成本上升,物价上涨,国民经济过热的迹象逐步显现。1986年第二季度开始,增长速度有所加快,投资和消费双膨胀,经济再次出现过热。1988年和1989年全国经历着严重的通货膨胀。1988年,由于通货膨胀超预期,造成建国以来最大的一场抢购风潮。1987~1988年是一个经济扩张的阶段,物价指数在前一期经济扩张的拉动下,持续走高,上升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历史高点。以1985年的物价指数为基点,1986年的物价指数上涨6.0%,1987年的物价指数上涨13.7%,1988年的物价指数上涨34.8%。此次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依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长要求和解决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从1986年开始加大政府财政支出,不断扩大政府财政赤字,特别是1988年实行财政的“包干”体制以后,社会的需求进一步猛增。与此同时,为了解决政府赤字问题,货币连年超经济发行,到1988年第四季度,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为2134亿元,比上年同期上涨46.7%。由于货币的超量发行,市场货币的流通量剧增,引发了物价的猛烈上涨,货币贬值。同年5月政府宣布物价补贴由暗补转为明补,6月份政府一再表示要下决心克服价格改革的障碍,7月份政府尝试着开放了名牌烟酒的价格。这一系列措施加剧了居民的不确定性心理预期,引发了1988年8月中旬的抢购风潮和挤兑银行存款的现象。1988年第四季度末的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期上涨20.3%,8月份银行存款减少了26亿元,官方宣布的通货膨胀率达到18.5%。为了整顿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央对经济实行全面的“治理整顿”,其措施之严厉堪称改革开放以来之最。1986年,中国开始推行工资改革,并放开了部分商品的价格管制,旧有价格体系和经济结构中不合理因素又使潜在的经济危机以通货膨胀的形式再度爆发。1988年3月,上海率先调整了280种国民经济必需商品的价格,接着各大中城市相继提价,提价率占商品总量的80%,价格平均上涨30%,最高者达到80%。尤其是家用电器,摩托车,石油等化工产品。据有关方面统计,1988年,零售物价指数的涨幅创造了建国以来的最高纪录,达到18.5%,当年财政价格补贴高达319.6亿元,商品供求差额为2731.3亿元。为了这次通货膨胀,中国将第二年的工作重心放到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上。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和治理后,物价上涨的势头逐渐得到控制,通货膨胀阴云消散。但随着市场改革的推进,中国经济结构中的供需矛盾再次显现出来。1992年-1993年,国家全面放开了对过去发放票证,限额供应的商品的限制,允许其以溢价形式,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由定价。同时,计划经济时期由国家统一定价和指导价格的几乎所有商品,都根据成本和市场需求形势重新高定了价格。这次价格改革在国内又引发一次抢购风潮,许多地方都出现商品供不应求的情况。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大搞开发区建设,大规模开发房地产业。开发过热,项目虚增,使许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40%。为了维持正常经营,许多企业,包括集体、私营企业,都不得不靠三角债来维持局面。中国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幅均达到35%以上,直接导致当时或稍后时期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引发通货膨胀。1993年,国内的通货膨胀率为13.2%,通货膨胀高峰在1994年,通胀率达到21.7%。这一轮物价上涨一直持续到1996年底,但是,到了1997年中国经济却出现了一个以前从没遇到过的问题:通货紧缩,许多商品的价格不涨反跌。出现这一异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推出了三项比较的重大的政策:住房商品化和房产私有化;高中和高等教育开始普遍收费;医疗系统推进以市场化为方向的改革。这三大政策变化大大增加了中国居民的支出负担,导致消费水平持续下降。为了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多次降低利率,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04年末。93-95年的集中整治1993年——1995年,经济体制矛盾没有解决、经济再次过热,结构性、成本推动、需求拉动等多种通货膨胀共同作用。在由于经济体制中深层次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我国经济在大步向前又一次出现过热现象。信贷规模迅速扩大,固定投资规模急剧膨胀,收入分配开始失控,国家财政赤字有增无减。出现了“四热”(房地产热、开发区热、集资热、股票热)、“四高”(高投资膨胀、高工业增长、高货币发行和信贷投放、高物价上涨)、“四紧”(交通运输紧张、能源紧张、重要原材料紧张、资金紧张)和“一乱”(经济秩序特别是金融秩序混乱)。到1993年上半年,通货膨胀压力又开始上升,金融业陷入无序状态。国内金融市场,大量资金集中于沿海地区的房地产市场,银行、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为了实现各自不同的利益,逃避央行的规定和监管,为房地产业大量融资,使得货币量超量投放,信贷规模一再突破计划。中央政府于1993年夏开始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朱镕基总理亲自任人民银行的行长。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金融纪律;使国有银行与其隶属的信托投资公司分离;所有专业银行必须立即取消计划外贷款;限制地区间贷款;派出工作组到各省检查执行情况等等。与此同时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大幅度贬值,人民币兑美元比率由1:5.64骤然下降到1:8.27,国际收支恶化。由于国内巨大的需求压力,在高涨的投资需求下,财政赤字和货币供应超常增长,使得通货膨胀全面爆发。由于1992~1993年我国经济中出现的严重的泡沫现象(例:海南发展银行被并购)和高通货膨胀率以及潜在的金融风险,中央从1993年夏开始实施“软着陆”的攻关调控,在货币政策方面出台了13条压缩银行信贷规模的措施,使新增货币供应量M0从1993年的1528.7亿减少到1994年的1423.9亿和1995年的596.8亿。由于这次调控吸取了以前货币紧缩过度造成经济过冷的教训,这个货币政策的实施中一直遵循着“适度从紧”的原则,最终于1996年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但是实际上还是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信贷状况的收紧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综合信贷的平衡;限制地区间的信贷大大降低了货币的流通速度;紧缩措施很大程度上损害了非国有企业,对国有企业影响不大;官方利率和市场利率之间出现巨大差额,1993年夏沿海专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为10%~16%,而市场利率却达到20%~35%。21世纪以来的新通胀2003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2%。城市上涨0.9%,农村上涨1.6%。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3.4%,服务价格上涨2.2%。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2%。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4.4%,其中,谷物上涨2.3%,棉花上涨35.3%,油料上涨19.4%,畜产品上涨1.8%。当年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主要来自对投入工厂,道路及其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原材料和其他商品的庞大需求。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对原材料的需求量急剧增加。2003年中国的原油进口比2002年增加31.2%,达到创纪录的9110万吨。我国主要采取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主要工业国家连续多年实行超低利率政策的背景下,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开始出现,并最终影响到中国。2004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进行10年来的第一次加息。这次加息的主要目的就是抑制物价上涨。2006年后的通货膨胀没有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那么严重,但在2006年后通货膨胀成为越来越热的话题之一,产生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本人认为2006年后的通货膨胀受二元经济的影响,主要是结构性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在二元经济下,过热的部门越来越热,其需求也越来越旺盛;较冷的部门越来越冷,其需求逐渐减少。从而使一些较冷的部门不从事该部门所属行业的服务,却从事房地产、股市等过热的部门,导致一些过一些较冷部门的产品供不应求,导致价格普遍上涨。如2008年猪肉的上涨,即“该养猪的不养猪,去炒楼炒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