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mba教材】《物流管理学》全十七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最新版】MBA《物流管理学》(全十七讲)《物流管理》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物流与物流管理的概念与发展现状、物流的各个环节、物流的各种模式、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以及国际物流等。通过《物流管理》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物流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物流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一章物流与物流管理第二章运输第三章存货管理第四章装卸搬运第五章配送第六章包装加工第七章销售物流第八章生产物流第九章采购物流第十章绿色物流第十一章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第十二章物流外包与第三方物流第十三章供应链管理第十四章物流费用管理第十五章物流信息系统第十六章物流绩效管理第十七章国际物流第一章物流与物流管理第一节物流的概念及分类一、物流的概念及特点所谓物流(logistics)是指以最低的成本,按顾客的要求,将物质资料从供应地向需要地转移的过程,以创造物质资料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以及形质效用,具体包括运输、存货管理、装卸搬运、配送、包装加工、信息管理等构成要素。这一定义,突出了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具有鲜明的顾客导向。满足顾客需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企业经营活动的出发点,物流活动自然也不例外,物流网络的设计、物流作业的实施、物流组织的建立、物流信息系统的优化等都必须围绕顾客需求这一核心展开。第二,强调在物流费用和顾客服务水平之间求得平衡。在物流活动中,存在着物流费用与顾客服务水平的替代关系,即追求一方,必需以舍弃另一方为代价。对顾客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必需增加相应的物流费用;而要降低物流费用,则必需以顾客物流服务水平的下降为代价。因此,物流活动的优化要求在物流费用和顾客服务水平之间求得有效的平衡。第三,物流属于一个全过程的活动。物流活动不仅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顾客消费的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而且还包括产品的回收物流、废弃物流。第四,物流活动由一系列的要素构成。它不仅仅是对运输、存货管理、装卸搬运、配送、包装加工、信息管理等要素的简单集合,而且是对这些要素的整体设计和一体化管理,实现物流诸要素的整体最优。以存货费用和运输费用为例,在图1-1中,企业每一单位原材料年存货费用随着订货批量的增加而增加,每一单位原材料年运输费用则随着订货批量的增加而减少,最优订货批量是每一单位原材料年存货费用以及年运输费用之和最小的订货批量,即由总费用曲线的最低点决定。第五,强调了物流服务的基本功能,即空间效用、时间效用以及形质效用。其中,空间效用是指通过改变物质资料的场所而创造的价值,有助于解决集中生产与分散需求的矛盾、分散生产与集中需求的矛盾;时间效用是指通过加快物质资料的转移速度或者延长物质资料的保管时间而创造的价值,有助于解决季节生产与常年消费的矛盾、常年生产与季节消费的矛盾;形质效用则是指通过物流过程中的包装加工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二、物流概念的沿革物流在英文中最初为PhysicalDistribution(PD),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PD又译成“实物分配”,是指将生产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向顾客转移的过程。1929年,美国营销专家弗莱德·E·克拉克(FredE.Clark)在他所著的《市场营销的原则》一书中,将物流纳入对企业日常经营行为的研究之中。中文的物流一词最初引自日本人对PD的翻译。1956年,一个由专家学者组成的流通技术专业考察团在美国各地进行了实地考察,首次接触到物流这一新鲜事物,PD的概念从美国引入日本。当时,直接使用英文原词,在以后相当的一段时间内,PhysicalDistribution一直没有被译成合适的日语,只是用缩写的PD表示其含义。直到1964年,日本人将它翻译成“物的流通”。到70年代初,才由日本著名学者平原直改为物流。1979年,中国派代表团赴日本参加国际物流会议,物流一词从日本引入我国,首先在我国的物资流通领域中采用。目前,我国所指的物流是指英文的Logistics,直译为“后勤”。二战期间,美国军队中广泛使用Logistics一词,指军队为维持战争的进行所需的物资的后勤保障系统。Logistics的概念后来被引入到工商业部门,包括原材料、零部件的流通、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零部件等的储运、产成品分配乃至废旧物品回收与废弃等。在80年代中期以前,物流研究的对象主要是PD,即与产成品销售有关的物流活动。这种狭义的物流概念忽视了与生产有关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物流,忽视了物流对生产和销售的能动作用。到1984年,在1963年成立的美国物流协会正式将物流的概念从physicaldistribution改为Logistics;1986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名称从NationalCouncilofPhysicalDistributionManagement(NCPDM)更名为TheCouncilofLogisticsManagement(CLM),其理由是PD的领域较狭窄,Logistics的概念则较宽范、整体。20世纪90年代初,Logistics的概念直接从欧美传到我国,但仍沿用以前物流的译法。2001年4月正式颁布实施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GB/18354-2001)将物流概念确定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三、商流和物流的关系所谓商流,是指商品的买卖过程,即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过程。商流和物流都是流通的组成部分。在简单的商品交易中,商流和物流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开展一次商品交易,商品便转手一次,商品实体便发生一次转移。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商流是物流的先导,物流是商流的物质基础,二者密切配合,共同促成商品流通过程的实现。但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出现了商流和物流分离的现象,表现为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过程与商品实体的转移路线并非完全一致。之所以出现这种分离,主要原因在于这样做可以减少物流费用,提高物流效率。比如,某种产品的地方总代理与某一特许连锁店签订了供货协议,连锁店总部逐日汇总各门店的订单,向该地方总代理统一订货,由该代理商分别向各门店配送,而不是由该代理商先向连锁店的配送中心送货,再由连锁店的配送中心分别向各门店配送,有效地避免了迂回运输、二次配送的现象,大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节约了物流费用。商流与物流分离的情况,可以概括为以下一些情形:·有商流而无物流,如产权交易;·有物流而无商流,如企业的内部物流;·有商流和输入物流(即采购物流)而无输出物流(即销售物流),如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一些服务企业;·有商流也有物流,但时间上不同步。如在赊销中,转移的是商品实体,而不是商品的所有权,只有在买方向卖方结算货款之后,才发生所有权的转移。赊销表现为物流在先,商流在后;·有商流也有物流,但流转路径不同。如第三方物流的出现,使得在商品的买卖双方之间出现了专门的物流服务企业,导致商流与物流的分离。当然,商流与物流的分离,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商品的标准化、合同的标准化、完善的信息系统等。四、物流的类型按照其所涉及的领域及发挥的作用进行分类,物流主要包括以下主要类型:(一)供应物流生产企业购入原材料、零部件以及流通企业购入产成品的物流过程称为供应物流。对于生产企业而言,原材料及零部件购入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具有最重要的地位,而其中直接运输费用又占相当大的比例,供应物流合理化为企业创造的效益十分可观。(二)生产物流从原材料、零部件购进入库起,直到产成品发送出去为止,物质资料在生产企业内的整个物流过程称为生产物流。生产物流的合理化直接影响生产的效率。准时制(justintime,JIT)生产是高效率生产物流的集中表现。(三)销售物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出售产成品的物流过程称为销售物流。销售物流的效率直接影响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及产成品的最终市场销售价格。(四)回收物流生产、流通、消费活动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如果具有再利用的价值,对这些废弃物进行加工、拣选、分解、净化等,使其成为有用的资源或转化为能源而重新投入生产或生活循环系统的物流过程称为回收物流。(五)废弃物流对于生产、流通、消费活动中所产生的不能再加以利用的废弃物,如果不妥善处理,会污染环境。对这些废弃物的处理过程,称为废弃物流。第一章物流与物流管理第二节物流活动的构成要素一、运输这里所说的运输是指干线运输、核心运输,包括企业为开展生产所进行的原材料、零部件的调达运输以及产成品从企业仓库向各配送中心的大规模运输。对于运输而言,成本、速度和一致性三个因素至关重要。运输速度和成本的关系表现在:一方面,能够提供快速服务的运输商需要收取更高的运费;另一方面,运输速度越快,运输中所占用的存货以及仓库中所需要的储备存货就越少,资金占压就越少。在选择运输方式时,需要平衡这两方面的关系。运输的一致性是指每次运输到达时间是否总与承诺的时间保持一致,既不早到,也不晚到,它是运输可靠性的表现。如果运输缺乏一致性,就需要额外的安全储备存货,影响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率。运输合理化的内容包括:工厂和配送中心的合理选址;水运、铁路、汽车、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或组织不同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选择信誉可靠、服务到位的具体承运人。就汽车运输而言,为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载货汽车的发展方向是大型化、专用化和集装化。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光纤通信技术等的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等先进的运输管理技术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第一章物流与物流管理第二节物流活动的构成要素二、存货管理存货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确定原材料、零部件、产成品的存货水平;其二,确保所有存货得到良好的保管,并提高仓储面积、容积的利用效率。合理确定存货水平的目标在于:在满足一定要求或服务水平的前提条件下,以尽可能少的资金占用维持存货。存货水平的确定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第一,采购批量影响存货决策,采购批量大,价格折扣高,但存货水平提高,增加资金占压;采购批量小,价格折扣低,但由于存货水平下降,减少资金占压;第二,运输批量影响存货决策,运输批量大,单位运费低,但存货增加;运输批量小,单位运费低,但存货水平下降;第三,生产批量影响存货决策,生产批量大,单位产品的固定生产费用下降,但产成品库存数量增加;生产批量小,单位产品的固定生产费用提高,但产成品库存数量下降;第四,客户服务水平影响存货决策,客户服务水平要求高,为避免缺货,产成品存货水平必然提高;客户服务水平要求低,避免缺货的要求下降,产成品的存货水平必然下降。因此,在确定存货水平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以实现整体最优。为确保存货完好无损,提高仓储效率,需要在合理分析投入产出的情况下积极采用先进的仓储设备。高层货架仓库是当前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先进仓库,货架高度可达30-40米,具有20-30万货格,用计算机进行集中控制,用自动化机械进行存取作业。近年来,随着装卸搬运机械的发展,各种专用仓库和综合仓库都向着保管和装卸结合为一体的高层自动化货架仓库发展。一些新的存货管理方法,如供货方管理库存等开始为企业所重视和采用。第一章物流与物流管理第二节物流活动的构成要素三、搬运装卸物流活动的各主要要素,如运输和仓储等是靠搬运装卸活动连接起来的。搬运装卸是确保高效率物流的重要环节。在物流系统中,搬运装卸不仅频繁而且作业内容复杂,因此,搬运装卸技术和相应的设备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包括叉车、传送带、吊车、电动平板车、自动升降机等,其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是各式各样的叉车。为提高装卸和搬运的效率,通常使用单元化装载(unitload),将许多分立的小货箱集中到一个大托盘上或集装箱内。第一章物流与物流管理第二节物流活动的构成要素四、配送配送是按照零售商或最终顾客等的订单对产品品种、数量和时间等方面的要求,在配送中心完成配货之后,从配送中心到零售商或最终顾客所在地的一种特殊的送货形式。与单纯的运输相比,配送不仅多出了“配”的环节,它所包含的运输在整个运送过程中处于二次运输、支线运输、终端运输的地位,强调门对门的服务。配送作业环节包括的内容主要有:选择配货作业方法、选择车辆配装方法、确定配送路线等。配货作业方法主要有2种:其一,播种方式,对于需求量较大的商

1 / 17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