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教研公开课教案教材简析:《风筝》一文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鲁迅写于1925年1月24日,后由作者编入散文诗集《野草》。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是继“人生”“自然”“科学”主题之后为培育有血有肉有感情之人而设的单元。在本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中,《风筝》是意蕴最丰富的一篇,对于文章的主题,可以从多角度去审视:从儿童教育的角度去理解,从封建伦理道德的角度去理解,从自我解剖的角度去理解,从亲情角度去理解,从追求美好事物的角度去理解等等。我认为教材的“点”更在对“精神的虐杀”的觉醒与反思,所以教学时以此为要点,逐步挖掘开去。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整体感知课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但对于像本文这样有深厚意蕴的散文诗,学生则容易出现: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的现象。所以在教学时尽量考虑让学生扣紧文本、深入思考、合作探究,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唤起他们对生活的关注和感受,拓展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探究解读课文意蕴。2、过程与方法:以作者情感变化为主线,扣点引导、探究式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保持纯真美好的天性。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创意地深入理解课文。2、难点:文章深层的思想情感体悟。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1、屏显风筝图片、古诗,营造氛围,导入新课。2、走近大师。学生介绍鲁迅常识,教师屏显有关材料。二、整体感知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提示学生养成潜心阅读、圈点勾画的良好阅读习惯)1、了解课文内容。填空:这是一个的故事。方法提示:可从时间、人物、事件、情感等角度填写。2、把握情感线索。填空:在北京的冬天看到天空中浮动的风筝,在“我”是一种;发现弟弟竟瞒着“我”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意,“我”感到;到了中年,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我”感到;“我”希望能得到小兄弟的宽恕,小兄弟“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我”的心越发。(板书所填词语)三、研读探究1、看见放风筝本应是令人快乐的,为什么在“我”却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提示:“惊异”是因为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春光明媚,而北京冬季未过,就放风筝;“悲哀”是因为这风筝让“我”想起来儿时一件令人伤心的往事。2、那件令人伤心的往事,具体情形是怎样的?为什么说那是“精神的虐杀”?(1)自由读第4段,勾画描写“我”和弟弟动作、神态的词语,体会其表达作用。提示:通过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了哥哥的盛怒、粗暴、冷酷,弟弟的无助、无奈、悲苦,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2)“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看出“我”什么思想性格?提示:注意文中“瞒了我的眼睛”“没出息孩子的玩意”等语,体会“我”颇有几分家长式专制的心理状态。(3)要是“我”并不“嫌恶”弟弟做风筝,弟弟将会有什么表现?从文中2、3段找出有关语句想象弟弟放风筝的情景。提示:齐读第3段中有关语句,突出弟弟对风筝的喜爱。然后结合第2段中描写故乡春天景物的语句想像弟弟在桃红柳绿的春日尽情放风筝的情景,以体会“精神虐杀”的含义。3、小组讨论:弟弟“全然忘却,毫无怨恨”,为什么“我”的心反而沉重起来?(1)“我”最希望弟弟有怎样的反应?(2)你觉得弟弟该不该忘记?(3)文章是不是只局限在风筝事件上,有没有更加深广的含义?提示:这一方面可看出“我”善于反省和自责的精神,更是因为被虐杀者甘受虐杀,毫无抗争,这种“集体无意识”令人悲哀、沉重;另外,这自责中也可见兄弟手足情。四、拓展延伸阅读《风筝——久经逝去的梦想》,比较该文与课文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提示:两文对儿时的回忆各带什么感情色彩?该文中有没有因精神的压制而沉重的思想情感?你有没有过被他人“精神虐杀”或“精神虐杀”过他人的经历?如果有,课后写封短信交流一下你们的思想吧。五、深化主旨蝴蝶风筝的被折断,是年幼无知对美好天性的扭曲。在生活中除了年少无知,还有许多的事物能够扭曲甚至践踏我们的天性。让风筝在天空飘荡,让美好的童心从此不再被虐杀,让我们的生命鲜活滋润地笔立于天地之间。六、布置作业试着写封信,给曾经“精神虐杀”过你的人(或被你“精神虐杀”的人)。板书设计:风筝鲁迅悲哀不幸精神的虐杀愤怒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