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珍煤矿防洪、救灾应急预案为深入贯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煤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根据我矿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一、地质灾害的分类与分级:根据地质灾害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等,将灾害划分为Ⅰ级(一般)、Ⅱ级(重大)、Ⅲ级(特大)灾害。1、Ⅰ级地质灾害:指本矿可以直接进行救援和处理的;2、Ⅱ级地质灾害:指需依托华珍煤业公司的支持和帮助,进行救援和处理的;3、Ⅲ级地质灾害:指需依托州、县二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才能进行救援和处理的;二、基本情况:轮台县华珍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位于轮台县东北山区60km处,阳霞河东岸,西距轮台县60km、东距库尔勒143km、南距铁热科巴扎乡27km左右,南疆铁路和314国道从铁热克巴扎乡通过,煤矿有简易公路与国道相通,交通十分方便。行政划分隶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管辖。根据新疆煤炭工业“十五”结构调整规划及当地的需求量,设计生产能力为9万吨/年,设计服务年限22.06年。煤矿现有职工130人,其中:安全生产管理人员7人,后勤管理人员3人,特殊工种93人;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矿成立了辅助救护队,其人员编制为13人(包括队长1人),担负矿井灾害事故处理任务。三、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四、地质灾害预防措施:(一)、派专人每天对隐患点进行观测。(二)、有预兆时,制定好险区人员疏散、撤离计划,以防止造成混乱而发生不必要的人员伤亡事故。(三)、在主井口上方修筑棚栏,遮挡落石及崩塌物;在主井口两侧修筑护墙。(四)、在半坡处修筑落石平台、落石槽、拦石墙等,拦阻滚落土石。(五)、在不稳定的突出岩石或孤石临空一侧或下方,修筑支柱、支撑墙等;(六)、对局部不稳定的危石、破碎岩体进行清除、削坡;(七)、利用人工对二号平硐安全出口上方的危岩进行削坡、排岩。(八)、利用锚网对危岩体进行锚锁。(此措施要购锚锁机一台,编织锚网,投入资金较大,但安全;)具体要求(一)、汛期前,对本辖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自查,并将自查结果送轮台国土资源局。(二)、派专人定期对隐患点进行观测。(三)、地质灾害即将发生时,必须组织人员撤离。(四)、地质灾害发生时或后,在最短的时间内通知轮台县国土资源局。五、应急准备(一)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与有关人员职责:为保证应急救援工作反应迅速、协调有序,矿成立应急援救指挥部,指挥部设在矿行政办公室。总指挥:朱玉峰成员:王友明、张孟选、陈庆雄、郭金虎、胡友华朱小刚、值班调度、义务救护队员。职责:1、总指挥(矿长):组织制订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预案;是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上级主管部门、矿总工和救护队长的协助下,制定营救人员和处理地质灾害的作战方案。2、第一副总指挥(矿总工程师):是矿长处理地质灾害的第一助手。在矿长的领导下,组织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计划;负责准备好必要的图纸和资料,提供准确的数据。3、副总指挥(副矿长):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负责组织为处理地质灾害所必需的工人待命;及时调集救灾所必需的设备材料。4、办公室主任: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和处理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持矿区的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入矿,并设专人警戒。严禁在险区逗留、围观;做好后勤保障以及其他事宜。5、义务救护队长:对救护队的行动具体负责、全面指挥。根据救援人员和处理灾害事故作战方案所规定的任务,保证完成对人员的救援和地质灾害处理工作。6、医务人员:负责对受伤人员的急救治疗;组织护理和药物的供应。7、调度室值班员:及时向下传达矿长的命令;按必须先召集人员名单,召集有关人员到调度室待命;随时掌握救援工作的进展情况,统计掌握险区人数。(二)应急资源: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援救工作的重要保障,为此必须对应急资源实施有效地管理,使之在发生灾害进行救援时,能保证正常地投入使用。1、矿救护队必须加强培训,随时装备好救灾所必备的各种物资,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证始终处于完好状态。2、医务室按规定配齐救灾所必须的氧气袋、急救用具以及药品等,保证随时投入急救使用。3、留矿值班车辆无故不得擅自外出,并随时处于待命状态,以保证应急救援的需要。(三)应急救援技术支持系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有技术性强、难度大、情况复杂多变、处理困难等特点,为保证抢险救灾的有效、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特建立应急救援技术支持系统:矿依托外部的技术支持系统,由州、县二级国土资源部门的有关专家组成。(四)应急救援通讯系统:以矿行政办公室为中心,建立完善的煤矿地质灾害防治通讯系统,保证电话的畅通,并随时保证与州、县国土资源部门有关人员的联系畅通(见应急救援通讯系统电话号码表)。(五)应急救援体系运行机制:1、资金保障:煤矿防洪、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既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一部分,也是重要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关系到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大事。为此,煤矿防洪、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体系的资金由总公司和矿二级共同保障。2、辅助救护队的管理:(1)辅助救护队队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资质考核,达到标准的,方可从事抗灾应急救援工作,达不到考核标准的队员,不能直接参与抢险救灾;(2)辅助救护队必须接受矿救援指挥部的监督管理。3、救援程序的规定:发生地质灾害时,以矿自救为主,矿辅助救护队和医疗机构在进行自救的同时,报州、县国土资源部门及政府、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六、应急响应(一)响应程序:发生地质灾害后,值班领导根据避灾路线,紧急撤离灾区人员。同时,及时通知灾害涉及区域,并及时撤离→报告矿抗灾指挥中心→指挥部成员矿行政办公室集合→矿长组织制定救灾措施(总工协助)→矿长发布救灾指令→各成员、单位根据矿长的命令各负其责开展工作→救护队进行救援。(二)地质灾害事故避灾线路:崩塌危险区→两侧安全区(三)、应急响应的一般规定:1、迅速查明并组织撤出灾区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积极组织救护队进行救援。同时,探明灾害地点、范围。2、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止灾害范围扩大。3、救援指挥部根据灾害的性质、发生地点、涉及范围、人员分布制定切实可行的救援方案。4、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煤矿必须立即向县国土资源局和县政府报告清楚事故的地点、性质以及目前的现实状况。5、接到通知后,抗灾救援指挥部成员和辅助救护队整装待发,在矿长下达救援命令后,根据规定的职责,实施救援工作。各部门组织好人员,在救援指挥部的领导下积极参加救援工作。6、准确核对灾区人员名单;矿医务室要做好急救准备;值班车司机待命,做好运送伤员的准备工作。(四)、人员的撤离:按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有关规定进行撤离。七、现场恢复(一)恢复程序:救援工作结束后→救护队对灾区的安全情况进行详细检查,确认无误→报告抗灾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安排有关人员进行现场再检查(救护队配合)→总指挥根据有关规定和汇报的现场安全状况,下达命令→恢复工作开始。(二)有关要求:1、有关部门在现场取证工作未结束前,不得进行现场恢复工作。2、恢复工作开始前,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不得盲目进行现场恢复工作。3、在得到救援总指挥发布恢复工作的命令后,现场恢复工作必须按由外向里的工作程序进行。同时,应按已制定的现场恢复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作业。4、恢复工作开始后,矿必须派专人在现场值班。同时,技术、管理人员认真做好作业环境安全看护工作,防止不安全隐患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