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1.京师同文馆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第一所官办新式学校,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直接管理。初创时仿俄罗斯馆,专修外国语。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培养外语、外交和翻译人才,并兼及其他新式的行政等人才。在课程方面,外语居于首位;也有算学等科目;汉文经学,贯穿始终,特别重视对学生封建道德习惯的培养。在教师方面,有外国人也有中国人。在经费方面,从海关税务司办公经费项下提成。京师同文馆的历史地位:第一,京师同文馆是洋务学堂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近代以来向西方学习由观念变为现实。第二,它身处帝都北京,乃至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又为洋务中枢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直接统领,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它的一些重要举措以及由此引起的争执往往能反映出各派关于教育改革的观点。2.洋务学堂洋务学堂是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洋务活动所需要的翻译、外交、工程技术、水陆军事等多方面的人才,其教学内容以所谓“西文”与“西艺”为主。洋务学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实业学堂。洋务学堂数量少、规模小;地区集中;学堂各自独立,附属洋务机构。洋务学堂的特点(评价洋务学堂):具有浓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以京师同文馆为例,招生始限于八旗贵胄子弟,后扩大为正途科甲人员,始终有严格的等级界限;传统道德的灌输和儒家经典的研习仍是学习的内容。近代资产阶级学校的萌芽,是近代新教育的开端:以造就各类专门人才为目标,与传统学校养成科举入仕人才不同;开设外语、自然科学等一些新式课程,这是区别于传统学校的重要标志;改革教学制度和方法,采用西方班级授课制和分年授课计划。3.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对其进行了全面论述。“中学为体”就是把《四书》《五经》等旧有的中国文化作为最根本的主体内容,是学习的主要内容。“西学为用”就是用西政(指西方有关文教制度、工商财政等管理层面的文化)、西艺(近代西方科技)、西史等来观察、分析和处理当时世界上出现的各种事务,为洋务事业服务。这一思想主张在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纲常名教的原则下,谨慎地接受西方资本主义的技艺,以维护封建制度。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一种重要的政治思潮和文化思潮,起于洋务运动,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伦理等观念意识,是中国近代政治斗争和文化斗争的产物。4.张之洞(顺便整理劝学篇)他是清末大官僚,近代中国政治、工业、教育、学术重要而复杂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生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基本上反映了中国近代新学与旧学、中学与西学之争的文化和教育发展史,因此张之洞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著作为《劝学篇》,全面论述了“中体西用”,即主张在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纲常名教的原则下,谨慎地接受西方资本主义的技艺,以维护封建制度blabla(讲一讲中体西用的含义)。张之洞是兼具新、旧两面性格的人,他是那个过渡时代典型的过渡性人物的代表。5.京师大学堂1898年光绪下令在北京设立的全国最高学府和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将原设官书局和译书局并入大学堂,并利用官书局原址。由梁启超参考日本和西方学制,起草《京师大学堂章程》,课程分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类,普通学为学生所必修,专门学每人各占一门。它的办学宗旨为“中体西用”。6.大清幼童留美1872年容闳率领首批幼童留美,这是中国官派留学之始。留美学生学习的内容,规定肄习西学,仍兼中学,即在国外除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外,还要学习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1882年留美学生悉数撤回,大部分未完成学业,但他们仍然成为近代中国科技、实业和管理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如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等。7.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公布的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拟定的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包括《学务纲要》、《各学堂管理通则》等。它规定了学校系统,除制定各级各类学堂章程以外,还订了学校管理法、教授法等。8.癸卯学制它是中国第一个经正式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学制。学制主系列分三段七级。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包括蒙养院4年,初等小学堂5年(7岁入学),高等小学堂4年。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设中学堂5年。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分三级: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3年;分科大学堂3-4年;通儒院5年。在主系列之外的各类学堂中,主要设有师范、实业学堂,以及进士馆、仕学馆等。9.学部1905年清政府成立的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关,并将国子监并入。1907-1909年,学部主要承担学堂经费、学部及各衙门局所经费和游学经费;由于科举的废止,中央不再承担科举费用。学堂经费主要为在京中等以上学堂的经费、部分旗学经费、青岛学堂及香港大学经费。各衙门局所经费是在京的各教育行政机构经费如督学局、调查局、国子丞衙门、视学员等项经费,不包括各省教育行政机关经费。学部对初等教育拨款微乎其微,只承担八旗初等小学堂和三旗初等小学堂两所初等小学堂的经费。10.劝学所1906年在各府、州、县设立的地方教育行政机关。设总董一人,综核各学区之事务,劝学员每学区一人。劝学员在其所管辖的学区内负责推广学务,并统合筹款办法,此项学堂经费官不经手。11.平民教育思潮平民教育是五四运动以后在知识界、教育界很有影响的一种思潮。平民教育思潮就其主要倾向而言,仍然是一种教育救国论,但有不同的思想分歧。一部分平民教育的倡导者深入到劳动群众中去,不仅传播文化知识,更主要的是唤起工农群众的觉悟。他们所说的平民教育是劳工的教育,是工农群众的教育,并认为工农群众教育权的获得是在打破“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一切特权阶级”的同时进行的。这部分人以陈独秀、李大钊、邓中夏为代表。一部分平民教育的倡导者在西方尤其是美国杜威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下,则把平民教育当作救国和改良社会的主要手段,希望通过平民教育来实现平民政治。主张语言文字通俗化,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启发民众学习,知识分子接近平民。影响较大的团体有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等。12.职业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是由清末民初的实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与杜威的实用主义不同)教育思想发展演变而来,基本内涵包括“授人一技之长”和“促进实业发展”,代表人物是黄炎培。民国初年,蔡元培把实利主义列入民国教育方针。1915年起,主张实用主义教育的人士大多转而提倡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思潮逐步形成。1917年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以研究、提倡、实行、推广职业教育为主旨。13.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杜威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改造社会的途径问题。杜威认为旧式的社会哲学只是两个极端,一是对于社会下总攻击,一是对于社会下总辩护,现在我们讲第三派哲学,不是总攻击,也不是总辩护,是东一块、西一块零零碎碎的进步,用一点一滴的改良“补救修正现社会现政治”,以“免掉革命的危险”。(二)改造教育的途径问题。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主张,并提出要把教育的重心从教科书、从教师或任何别的地方转移到儿童身上,他把这种转移叫做哥白尼式的革命。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对中国的教育实践产生了很大影响,尤其是“儿童中心说”,推动了各种教学试验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当时,不少学校开始试行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等,其共同特点是把教学的重心移到儿童身上,重视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4.1922年学制又称壬戌学制,是中国近代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学制。它仿照美国“六三三四”的单轨形式,内容如下:初等教育6年,分为初级小学和高级小学两段,分别为4年和2年。初级小学可以单独设立,高级小学可以根据地方需要设立职业科。中学教育也分为两段,初级和高级各3年。初级中学可以单独设立,也可以设立职业科,高级中学分为普通、农业、工业、商业、师范等科目。高等教育4到6年,其中大学4到6年,专门学校3年以上。大学院为研究之所,学习年限不限。15.蔡元培主要论著有《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教育独立议》等,在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与影响,是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教育体制的奠基人、中国近代大学教育的开拓者。(1)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并举,不可偏废。前3个为隶属于政治之教育,后2个为超越政治之教育。其中世界观教育为蔡元培所独创并被作为教育的最高境界。蔡元培受康德心物二元论观点的影响,认为世界分为“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不可分割的两方面。所谓世界观教育,就是要培养人们一种立足于现象世界但又能超脱现象世界而贴近实体世界的观念和精神境界,“使对于现象世界,无厌弃而亦无执著”,“使对于实体世界,非常渴慕而渐进于领悟”。美育教育是进行世界观教育最重要的途径,是使人们从现象世界通向实体世界所必经的桥梁。(2)担任北大校长期间,采取以下措施改造北京大学:约法三章,端正学生学习目的,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友;整顿师资队伍,广延真才实学的教员;改革领导体制,实行教授治校;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具体为①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②沟通文理,废科设系③改年级制为选课制(学分制)④促进大学开放,招收女学生。(3)教育独立思想和试行大学区制:认为教育应排除政党及各派教会的影响,保持独立。为实现教育的真正独立,蔡元培设计了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独立于宗教的具体措施。教育行政独立的方案是推行大学区制,提倡教育行政与教育学术合一,教育学术与教育研究合一。16.三民主义教育1928年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上,确立了以“三民主义”为中心的教育宗旨。会议议决,“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于大同。”经由国民政府在1929年通令颁行。虽然它使国家实施教育变得有法可依,对民国教育在相当一段时期里的稳定发展有指导作用,但国民党借推行“三民主义”教育之名,行严厉控制教育之实。17.宪法中的教育条款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即“五五宪草”。这一部宪法在中国宪政史上设置了内容最为丰富的教育经费条款。它设置8个条款规定教育方面的基本制度,如国民受教育之机会一律平等,学龄儿童一律受基本教育,免纳学费等。其中有5个条款涉及教育经费问题,甚至给教育经费规定了具体细致的比例。18.抗日军政大学即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于1936年成立,总校设在延安。抗大把教育工作和革命斗争的实践与生产斗争的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学员们一面学习,一面生产,一面战斗,成为革命的熔炉。(1)“抗大”的教育方针由毛泽东提出:“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加上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2)“抗大”以训练抗日救国军政领导人才为宗旨。(3)抗大的学风:“理论与实践联系”、“少而精”、“理论与实际并重”、“军事与政治并重”。课程主要由政治课、军事课、实际战斗、生产劳动等4个部分组成。(4)“抗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是“抗大”教育工作的首位,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思想。(5)在教学方法方面,采取教师讲授和学员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学员自学讨论时间多于教师讲授的时间。19.革命根据地教育特点(1)坚持教育紧密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政治思想教育始终被置于首位。一方面,要培养大批干部作为武装斗争的领导和骨干,以保证军队和地方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革命战争是人民战争,只有最大限度地发动群众才能进行战争,要通过教育来提高军民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动员他们积极参加和支持革命战争。(2)革命根据地创立了一个新型的教育体制,它包括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和儿童教育三个部分。三类教育又有明确的主次之分,即在整个教育体制中,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在成人教育中,干部教育重于一般群众教育;在干部教育中,对现职干部的培训又重于对未来干部的培养。革命根据地教育重实效,强调立竿见影。(3)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政治活动结合。各类学校都根据自身特点组织师生参加劳动,乃至将劳动列为教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生产劳动不仅能创造物质财富,为发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