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顿河》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章《静静的顿河》导读一、肖洛霍夫的生平和创作概况•一方面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典范作家•另一方面因作品出色表现人的命运,获得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出生于顿河地区,曾中断学业,参加顿河地区的游击队。1923年开始文学创作。•1926年发表了的两个短篇故事集《顿河故事》和《浅蓝色的原野》。•1928年,开始发表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直至1940年最后一部完成。•1932年,《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问世。1960年,发表了小说的第二部。前后两部的基调有所不同。•《一个人的遭遇》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打破了20世纪40-50年代上半期盛行的关于战争的“史诗式”的传统写法,具有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二、《静静的顿河》的内容梗概1、共4部8卷,描写了一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顿河地区内战的全面爆发2、描写“卷进1914年至1921年间发生的各种事件的强烈旋涡中的个别人的悲剧命运”3、以麦列霍夫一家人的生活为中心,展现了顿河地区革命与反革命斗争的严酷的真实三、《静静的顿河》的分析评论•肖洛霍夫不是静态地反映生活,而是表现了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小说展现了顿河地区革命与反革命斗争的严酷的真实。•小说没有把共产党员概念化,既写了他们在历史转折关头的领导作用,也表现了他们内心的不安、爱情的苦恼以及个性的缺陷。•主人公葛利高里是一个悲剧人物,作品描写了他在婚姻爱情上的彷徨无定、在政治道路上的左右摇摆。•葛利高里出生于一个殷实的中农家庭。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哥萨克的美德。他们富于反抗精神,勇敢而追求自由。但作为中农,他一直摇摆不定。•葛利高里的悲剧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个人主观因素。•从社会历史根源上看,葛利高里是哥萨克中农的两面性。•从个人主观因素上看,葛利高里的艰难抉择实质上是人的精神悲剧,葛利高里的艰难抉择,体现出个人对社会、命运的抗争,表达了作者的同情。•小说中还了刻画了一系列栩栩如生、富有魅力的俄罗斯妇女形象。如母亲伊莉伊奇娜、阿克西尼娅和娜塔莉亚。艺术成就:1、强烈的时代特征。大量真实人物进入作品,是史诗性长篇小说。2、深刻的悲剧意识。人物的内心追求与社会环境往往发生冲突,给人以悲剧色彩。3、浓郁的民族风格。大量古歌、民谣的穿插,增强了地域色彩和民族风情。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