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同步测试(4)A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同步测试(4)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标志着国民政府自抗战以来在政策上发生重要转变的是()A.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B.确定“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C.制造皖南事变D.积极抗日,消极反共2.引起国民政府政策重心转变的直接原因是()A.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失利B.英美注意力集中在欧洲C.汪精卫集团公开投敌叛国D.日本实行政治诱降政策3.武汉失守后,国民党集团的内外政策表现出很大的动摇性,共根本原因在于()A.其阶级本质是反共反人民B.日本的政治诱降C.中共坚持反对国民党统治D.英美对华政策的转变4.中共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主要是针对()A.近卫三原则B.汪伪政权的建立C.日本的政治诱降D.蒋介石的消极抗日5.日本帝国主义政治诱降政策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①淞沪会战的失败②英美投降③汪精卫投敌叛国④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积极反共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皖南事变的全部过程反映出()A.国民政府政策重心由抗日转向反共B.蒋介石集团既反共但又不敢同共产党决裂C.民族统一战线中阶级斗争成为国内主要矛盾D.蒋介石集团企图重演“四一二”政变7.枣宜会战中牺牲的国民党将领是()A.张自忠B.冯玉祥C.吉鸿昌D.蒋光鼐8.抗战相持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形势恶化的主要原因是()A.片面抗战的结果B.指挥不当C.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结果D.实力不足9.1939年初至1940年期间,日军向正面战场发动局部进攻的目的是()A.速战速决灭亡中国B.打击国民政府的主要军事力量C.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D.逼迫国民政府投降10.抗战后期,日军对正面战场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A.徐州会战B.淞沪会战C.枣宜会战D.豫湘桂战役11.抗战时期,国民党实行独裁统治的表现有()①以命令形式处理党政军一切事务②大力发展特务组织③强化保甲制度④召开国大,制定宪法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12.抗战时期,国民党反动独裁统治的特征是()A.一党专政、特务统治、保甲制度B.一党专政、经济统制、保甲制度C.限共溶共、特务统治、保甲制度D.经济垄断、新闻检查、一党专政13.1943年11月,国民政府对外政策取得的重要成果是()A.取得抗日战争的重大胜利B.英美被迫放弃对国民政府的劝降政策C.拒绝同日本签订投降和约D.英美宣布废除在华的治外法权等特权14.下列哪些是国民党特务所组织的()①上饶集中营②息烽集中营③重庆合作所④中央情报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5.有关百团大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目的是克服投降危险,争取抗战形势好转B.时间是1940年下半年,由彭德怀领导C.八路军和新四军在华中、华北地区作战D.意义是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16.抗战相持阶段,中共为巩固统一战线而采取的措施是()①实行“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②实行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政策③开展大生产运动④开展整风运动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7.抗战相持阶段,中共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主要是联合哪一阶级抗日()A.农民阶级B.地主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18.中共在抗战时期,提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政策的主要依据是()A.社会性质的变化B.国内阶级关系复杂C.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D.革命动力的变化19.整风运动的内容包括()①反对官僚主义②反对主观主义③反对宗派主义④反对党八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0.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A.遵义会议B.瓦窑堡会议C.洛川会议D.中共七大21.1945年8月,毛泽东号召中国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的是()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B.《论持久战》C.《论联合政府》D.《对日寇的最后一战》22.中共七大的重要意义在于()A.纠正了党史上的“左”倾错误B.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C.实现了全国抗日力量的大团结D.为争取抗战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准备23.根据地军民反“扫荡”采用的基本方法是()A.运动战B.阵地战C.游击战D.闪电战24.下列有关中共“七大”的表述,正确的是()①会议规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任务②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召开③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④选举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5.抗日战争胜利为民主革命奠定坚实基础,主要是指()A.抗战是中国取得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B.抗战使蒋介石的力量受到严重削弱C.社会各界和平呼声日益高涨D.抗战中人民武装力量壮大,人民觉悟提高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三题,每题10分,共30分。要求: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当日本正准备向南海推进时,中国为本身及其友邦之利益计,应尽量牵制多数在华之日军,是故此刻竟发生此种剧烈内讧实为极大不幸。”——1941年美国《先驱论坛》材料二“新四军为抗日部队,北移乃遵令行动,乃竟遭围击聚歼之惨变,军纪何在,国法何在?”——《中共中央文献》回答:(1)材料一中的“内讧”是指什么?(2分)这次“内讧”发生的原因是什么?(2分)分析美国为什么对这次“内讧”持“实为极大不幸”的态度。(3分)(2)结合史实和材料二,说明中共对这次“内讧”所持的态度。(3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要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中国卖国贼,不争取占中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参加斗争的战线,是不能成功的。共产党与苏维埃一定要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为彻底解决土地问题,解除农村封建压迫而斗争。……在日本占领区,及其附近区域首先是没收汉奸卖国贼的土地财产分给农民,然后从斗争的过程中依据群众自己的经验,把斗争深入下去,进入彻底解决土地问题。——摘自1935年12月25日《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材料二承认农民(雇农包括在内)是抗日与生产的基本力量。故党的政策是扶助农民,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实行减租减息,保证农民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借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抗日的与生产的积极性。——摘自1942年1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回答:(1)两个材料反映党的土地政策是否有变化?为什么?(5分)(2)两个材料反映中国农民在革命中处于何种地位?党采用什么方法来提高农民革命的积极性?(2分)(3)两个材料反映中国地主阶级在革命中所处地位有何变化?为什么?(3分)28.阅读下列材料:同胞们!将士们!我们要: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摘自中共《为抗战两周年纪念时局宣言》回答:中共在抗战相持阶段提出的三大口号是什么?(3分)提出这些口号的目的是什么?(3分)能否说明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反共磨擦缺乏清醒的认识?(5分)三、问答题:本大题共两题,每题10分,共20分。29.结合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的形势以及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分析皖南事变发生的必然性。皖南事变的结局如何?为什么会有这种结局?30.抗战相持阶段,中共是如何克服根据地的困难的?历史参考答案(四)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答案BDADBBACD题号101112131415161718答案DBADACABC题号19202122232425答案BDDDCBD二、材料解析题:26.(1)皖南事变。在日本的政治诱降下,蒋介石集团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结果。美国为了减轻法西斯国家对它的压力,希望国民党集团牵制更多的日本军队,故不赞成蒋介石这种做法。(2)皖南事变发生以后,中共重建新四军军部,并用各种形式揭露蒋介石集团的阴谋。由此可见,中共采取了坚决反击的方针。27.(1)有变化。材料一要彻底解决土地问题,当时全面抗战尚未爆发,国共合作尚未形成,彻底摧毁封建制度仍是革命的主要任务。材料二实行暂停没收地主土地、要求地主减租减息的政策。抗战时期,日寇是全民族最主要敌人,要团结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2)农民是革命的基本力量。党采取的措施是给农民以土地;减轻地主对农民的剥削。(3)材料一说明地主是革命的对象。材料二说明爱国的抗日的地主是团结的对象。因为革命的基本任务不同。28.三大口号是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目的是争取蒋介石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尽可能维护统一战线。这三大口号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要求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又表示了维护国共合作的诚意和正确的策略,其出发点是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三、问答题:29.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日本帝国主义改变了侵华方针,对国民政府进行积极的政治诱降活动。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国民党内亲日派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建立伪国民政府;蒋介石集团则表现出极大的动摇性。1939年初,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召开,标志着国民政府的政策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由抗日转向反共。此后,国民党顽固派不断掀起反共浪潮。1941年初,蒋介石为消灭在大江南北抗日的新四军,制造了皖南事变。皖南事变的结局是: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浪潮被打退。原因有:中共对顽固派采取了坚决回击的方针,揭露其阴谋,重建新四军军部;国际上苏、美、英的反对;国内民主力量的抗议;日本没有放弃灭亡中国的计划,中共力量发展壮大的制约,使蒋介石不敢与中共完全决裂。30.军事上,根据地军民执行“基本的游击战,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方针,开展积极的反“扫荡”斗争。政治上,根据地政权中实行“三三制”原则,加强了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济上,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既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也团结了地主阶级抗日。同时开展大生产运动,使根据地度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思想上开展整风运动,对全党进行了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审定意见:可以采用。审稿人:邓兴国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