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班地理综合测试试题地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山地的坡向和坡度决定了获得的太阳直接辐射量的多少。图1中的①②和③④分别是甲、乙两山地在冬至日南、北坡不同坡度所接受到的太阳直接辐射量随时间的变化图(图中实线代表等太阳辐射量线)。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序号代表的坡向正确的是A.①③表示南坡B.②④表示南坡C.②③表示北坡D.①④表示北坡2.由图判断甲乙两地冬至日昼夜长短正确的是A.甲地夜长约8小时B.乙地昼长约8小时C.甲地昼长比乙地短约3小时D.甲地昼长比乙地短约1小时霜是指贴近地面的空气温度降低到0℃以下,空气和水汽凝结而成的一种大气现象。结合我国某地某年1月1日无霜区的分布图,回答3~4题。3.甲、乙两区域没有霜情的主要原因是A.甲地为高地,冷空气不能进入,使之相对气温高;乙地纬度低,气温高B.甲地为盆地,周围山地阻挡了冷空气,使盆地内部相对气温高;乙地纬度低,气温高C.甲乙两地均为盆地,周围山地阻挡了冷空气,使盆地内部相对气温高D.甲乙两地地处低纬,气温高4.城市①-②-③沿线地势变化的特点是A.地势由高到低,呈阶梯状分布B.地势由低到高,呈阶梯状分布C.地势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D.地势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读我国某地区一月气温分布图,回答5~6题。5.导致图中雅鲁藏布江流经处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河流6.雅鲁藏布江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A.海上内循环B.内陆循环C.海陆大循环D.小循环读图A,沉积岩的形成符合颗粒大的先沉积,形成砾岩;颗粒小的后沉积形成页岩的规律。图B是五种外力作用相互联系示意图,回答7~8题。7.该地A.背斜成山B.向斜成谷C.背斜成谷D.向斜成山8.形成该地形的外力作用是图B中A.aB.bC.cD.e9.有关下列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示意图的正确叙述为540530520图A图BA.四座山地都在南半球B.甲乙在北半球,丙丁在南半球C.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甲丁丙乙D.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乙丙丁甲读“中国人口年龄负担比变化趋势图”,完成10~11题。中国人口年龄负担比变化趋势10.中国面临老龄化挑战最为严重的时期是A.改革开放之前B.本世纪初期C.2025年以后D.1980年~2000年11.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0-14岁少儿人口的规模和比例自1980年代以来均呈现下降趋势B.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一直处于上升势头C.20世纪80年代以后,少儿人口负担比持续下降D.总人口负担比在2015年以后呈现上升的趋势读下图,回答12~13题。12.在武汉城市群中,数量最多的是武汉城市群空间等级规模结构示意图A.特大城市B.大城市C.小城市D.重点镇13.关于武汉城市群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钢铁是武汉城市群的优势产业之一②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教育科研水平低是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③武汉城市群的发展,在我国区域发展中起东承西启,南北贯通的作用④城市群中各城市的服务范围呈正六边形A.①②B.①③C.③D.②④读“长江三角洲耕地变化”示意图,回答14~15题。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耕地最多的是1958年B.耕地最少的是1950年C.1958年以后耕地一直减少D.1995年后耕地数量有所增加15.造成该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B.全球变暖C.劳动力短缺D.环境污染严重读“某国IT研发枢纽的发展过程示意图”,完成16~17题。16.该地最有可能是A.印度的班加罗尔B.美国的硅谷C.中国的中关村D.德国的慕尼黑17.该国不可能...出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商品谷物农业B.乳畜业C.种植园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读右图,回答18~19题。18.图中所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是A.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B.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C.土壤肥沃,为紫色土D.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19.图示地区粮食消费总量逐年扩大,粮食供需矛盾突出,其主要原因A.人口增长快,城市化发展迅速B.出口农业的发展,使粮食种植面积减少某国IT研发枢纽发展过程示意图C.热量不足,复种指数低D.旱涝、盐碱灾害严重,中低产田广布20.读“全球范围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图”,判断可燃冰的分布A.北半球比南半球少B.东半球比西半球多C.海洋比陆地少D.热带比寒带多(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读右图,回答21~22题。21.图中甲乙洋流的性质及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正确的是A.甲为暖流,增温增湿B.乙为暖流,增温增湿C.甲为寒流,降温减湿D.乙为寒流,降温减湿22.图中a、b两地的气候特征和影响因素正确的表述是A.a地四季如春,受纬度位置影响B.a地雨热同期,受季风影响C.b地全年高温少雨,受高压带影响D.b地雨热不同期,受风带和气压带移动影响读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图中①~⑧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带。R为年辐射差额(即热量收入);n/Lr为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读图完成23~24题。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为热带雨林带B.③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⑤为热带草原带D.⑥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4.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A.①→②→③→④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海拔从低向高的自然带变化规律B.①→②→③→④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C.③→⑥→⑦→⑧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变化规律D.③→⑥→⑦→⑧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25.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2000年和2006年的流动人口金字塔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2000年2006年A.2000年,流动人口中人口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人口B.2006年,流动人口中不同性别的人口年龄结构相似C.2000~2006年,流动人口有所增加D.2000~2006年,流动人口有年轻化的趋势读“我国各省区城镇密度图”,回答26~27题。/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城镇密度小于3.2座/每万平方千米的省区都位于非季风区B.城镇密度大于8.33座/每万平方千米的省区都位于东部经济地带C.我国各省区城镇人口密度大致呈自东向西递减的趋势D.安徽省的城镇人口密度明显大于贵州省27.有关城镇密度大小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西北地区由于省区面积大而城镇密度小B.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于自然资源丰富而城镇密度大C.地形和交通的制约是云南省城镇密度小的重要原因D.城镇密度与人口密度及经济发达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28.读甲、乙、丙三类工业的投入构成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类工业可能是石油加工厂B.乙类工业运费低C.现阶段,丙类工业适宜布局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D.乙类工业应布局在高等教育发达、研发能力强的地区阅读材料,完成29~30题。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200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推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29.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与以下的哪个因素无关A.劳动力量多价廉B.交通运输的发展C.政策支持D.信息通达性的提高30.现阶段,动漫产业最适宜布局在我国A.长江三角洲B.东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云贵高原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综合题共80分)31.(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根据历史台风统计,登陆广东的第一个台风平均在6月24日,而2008年4月17日台风“浣熊”已进入香港800Km的范围,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18日晚、19日先后在海南文昌和广东阳江两次登陆。较平均状态提前超过两个月,历史罕见。材料二:海南水系分布示意图和矿产资源分布图海南水系分布示意图海南矿产资源分布图台风“浣熊”路径图材料三:海南成为最大经济特区20年来经济突飞猛进。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20年间全省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2007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到278.4亿元,按可比价格比1987年增长4.1倍。800万吨炼油、一汽海马、金海纸浆、140万吨化肥、60万吨甲醇、70万吨浮法玻璃相继建成投产。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008年4月20日20时,香港的风向是,请画出表示台风“浣熊”气流运动的侧视图。(6分)(2)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博鳌,成为“博鳌亚洲论坛”永久落户地的主要原因是。(3分)A.依托海南岛的区位优势,邻近亚太经济圈B.作为中国最大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窗口C.这里有宜人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D.这里港阔水深,海运交通便利且位置重要E.这里利用少数民族风情发展了特色旅游业(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分析海南沿海地带经济发展的方向及理由。32.(15分)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及其引发的“能源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议题。材料一:假设各国政府的政策从2007年年中起开始不变,根据这种参考情景,世界对一次能源的需求地面20年海南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图0%10%20%30%40%50%60%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87年2007年如表1所示。表1:参考情景中的世界一次能源需求(百万吨标准油)(说明:全球一次能源需求总量等于一次能源供应总量。而一次能源指生产或进日后未经过加工、原始状态下的能源。)材料二:BP公司对世界能源消耗影响的“碳排放”数据(2007年制)材料三:BP公司对世界能源交易量的数据(1981年~2006年)(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世界一次能源主要包括煤炭、和,它们占世界能源消费的比重例一直在75%以上;世界一次能源消费过程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4分)(2)材料一所提到的“其他可再生能源”是指等能源(写出两个例子),其增长的速度最快,但不能成为主导消费能源的原因是。(3分)(3)根据材料3,试分析石油价格暴涨,引发“能源危机”的根本原因是(2分)A.众多石油消费国大量增加石油战略储备B.占世界人口85%的发展中国家(其中包括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加快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需求增加C.世界石油生产大国与石油消费大国分布相背离D.原来的石油生产国进行延长石油产业链,减少石油的出口E.石油勘探开发前期投资大、风险大,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开发投资减少F.石油作为生活生产的基础性能源且是非可再生能源,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4)综合以上的资料,试分析世界能源在开发和利用上的整体趋势。(4分)33.(18分)我国粮食主产区主要包括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黄淮海的河北、山东、河南3省及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5省共三区、11个省。它们贡献了全国2/3以上的粮食总量和3/4的粮食增量,其粮食生产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对全国的粮食生产起到重要的引擎作用。材料一:全国及粮食主产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粮食单产的变化(图1、图2、图3)。材料二:我国及各粮食主产区1980—2003年耕地、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的变化(表2)材料三:粮食生产的主要相关因素相关系数表(表3)。其中,相关系数大于(或小于)零,则表明地理要素之间为正(或负)相关关系,其绝对值越大,表明相关性越显著。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980~2003年,我国粮食主产区中耕地面积减少最多的的是__________区,粮食总产量增长幅度最快的是__________区,粮食单产波动性最大的是_________区。(3分)(2)根据材料三分析,制约粮食总产量提高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影响长江中下游区耕地面积与粮食总产量相关系数小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