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决策·参考第15期■权威数据■独特视角■把握趋势■丰富案例2015.4.23—目录—【本期看点】……………………………………………….22014年物流运行情况分析与2015年展望重视统计数据揭示物流发展规律2014年度物流企业负担及营商环境调查报告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物流业迎来发展新机遇物流园区如何掘金“一带一路”互联网+三农农村电商怎么做?【行业聚焦】……………………………………………….24物流伙伴助中小企业“出海”钢铁电商兴起的原因及其对互联网物流的启示第三方物流公司的赚钱之道店商电商齐发力决战供应链快递市场“李鬼”谁来管一管?快递“最后一公里”催生新商机突破农村物流市场【数据解读】……………………………………………….34【产业动态】……………………………………………….37【物流科技与信息化】…………………………………….432【本期看点】2014年物流运行情况分析与2015年展望2014年,伴随着国民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我国物流运行呈现“需求增速放缓、运行质量提升”的基本特征。一方面物流需求规模增速减缓但与国民经济相协调,物流企业盈利能力整体偏弱但有所改善;另一方面物流市场结构不断优化,单位GDP的物流需求系数自2008年以来首次下降,每百元社会物流总额所需耗费的物流费用有所下降,显示出物流运行质量提升,同时也预示着传统的依靠“高物耗、高物流”的经济增长模式正在发生积极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的效应逐步显现。一、物流需求增速适度放缓一是物流需求规模增速回落。201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13.5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9%,增幅比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47.8万亿元,增长8.6%,回落0.8个百分点;上半年101.5万亿元,增长8.7%,回落0.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158.1万亿元,增长8.4%,回落1.1个百分点;全年呈现稳中趋缓的发展态势。图1:2013年以来社会物流总额及增长变化情况(单位:亿元%)二是物流服务价格震荡下跌。2014年,受经济增速放缓、物流需求增速回落等因素影响,物流服务价格震荡回落且持续低位运行。据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显示,物流服务价格指数全年都在50%的临界水平上下波动,平均为50.4%,较上年平均水平下降0.3个百分点,显示出物流服务价格持续低迷的运行态势。从海运市场来看,受大宗商品物流需求低迷影响,加之海运运能过剩,2014年中国沿海干散货运价指数累计平均为989.9点,较上年同期下降11.8%。3图2:2013年以来中国沿海散货运价综合指数从公路货运市场来看,受公路货运周转量增速回落影响,2014年,公路货运价格指数呈现前高后低、总体趋降的基本走势。2014年最后一周,林安道路运价总指数为106.13,较2013年年末最后一周下降约10个百分点左右,较2014年年初第一周下降1.6个百分点。图3:2013年12月以来林安道路运价总指数二、物流运行质量有所提升一是物流市场结构不断优化。一方面,钢铁、煤炭、水泥、有色等大宗商品物流需求增速进一步放缓。2014年工业品物流总额为196.9万亿,按可比价增长8.3%,同比回落1.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与循环经济相关的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同比增长14.1%;与民生相关的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32.9%。尤其是快递物流业保持高速增长。据国家邮政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139.6亿件,同比增长51.9%,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快递最高日处理量超过1亿件。图4:2013年以来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及增速(单位:亿件%)4二是单位GDP的物流需求系数自2008年以来首次下降。2008年以来,我国单位GDP的物流需求系数整体上不断上升,2013年达到3.48的较高水平。2014年,单位GDP的物流需求系数为3.35,近年来首次出现下降,显示出创造单位GDP所需的物流规模所有下降,单位GDP的物流需求系数有望进入回落区间。由此表明,我国经济运行进入新阶段,传统的依靠“高物耗、高物流”的增长模式正在发生积极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的效应逐步显现。图5:2008年以来单位GDP的物流需求系数三是物流运行效率有所提升。2014年社会物流总费用10.6万亿元,同比增长6.9%。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6.6%,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运输费用5.6万亿元,同比增长6.6%,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52.9%;保管费用3.7万亿元,同比增长7.0%,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34.9%;管理费用1.3万亿元,同比增长7.9%,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12.2%。图6:2014年社会物流总费用结构201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的变化,一方面是受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及GDP数据调整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我国经济结构变化的结果。根据物流等相关统计数据可以发现,物流费用具有内在的客观变化规律,与经济发展阶段以及物流运5行模式密切相关。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阶段,物流发展也逐步由传统物流阶段向一体化物流阶段过渡,供应链发展也初见端倪,与此相适应,物流费用水平也逐步进入下降期。但同时也应看到,整体上,我国物流费用水平仍然较高,尤其是煤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行业的物流费用水平仍然偏高。四是物流运行效益有所改善。首先,物流企业效益略有改善。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中,2014年12月份的主营业务利润指数回升0.2个百分点,达到50.0%,该指数全年平均为50.7%,保持在增长区间。据重点调查物流企业数据显示,1-11月份,重点物流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8.0%,低于主营业务成本增速0.1个百分点;重点物流企业收入利润率为5.0%,高于去年同期0.9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表明我国重点物流企业费用压力依然较大,盈利能力整体较弱,但有所改善。其次,物流业增加值较快增长。2014年物流业总收入7.1万亿元,同比增长6.9%,保持平稳增长。物流业增加值3.5万亿元,可比增长9.5%,保持较快增长,其中,交通运输业增加值2.4万亿元,可比增长8.3%,贸易物流业增加值6781亿元,可比增长7.9%,仓储业和邮政物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8%和35.6%。展望2015年,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全球经济低速增长成为新常态。从国内看,2015年国民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在此背景下,国民经济继续面临下行压力,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方向不一,出口将有所回暖,投资继续下行,居民消费平稳增长,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将进一步加快。2015年物流业整体上将保持平稳运行态势,物流转型升级继续推进,预计物流运行仍将呈现“增速减缓、结构调整”的发展态势。其中,快递速运、冷链物流、物流平台等物流业态有望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全社会物流总额,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5%左右。说明:由于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及GDP数据的调整,社会物流总费用及与GDP的比率、物流业总收入也进行了相应调整。(中国物流信息中心)重视统计数据揭示物流发展规律时下,我国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进入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其根本特征就是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物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之一,国务院印发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重点,这不仅是促进物流发展之需,更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的迫切要求,也是经济与物流互动发展的基本规律。而要从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视野来准确把握物流发展规律,必须高度重视统计数据。一、降低物流成本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物流成本受到高度关注并非偶然,而是由宏观经济发展的根本变化决定的,是6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经阶段。通过统计数据,尤其是基于国际比较的统计数据,我们能够更准确的把握物流发展的这一个大局。通过统计数据,把握物流发展规律。发展现代物流是一个国家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转型升级最核心的内涵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其根本的特征就是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尤其是美国上世纪70、80年代的发展经验表明,物流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突破口。根本原因在于,物流不局限于某个行业或者某个领域,而是贯穿于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贯穿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全过程。物流不仅服务于生产制造,也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更是如此。也就是说,现代物流的优化发展,提高的是整个经济运行的效率,降低的是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成本。通过统计数据,把握物流发展基本格局。基于国际比较的物流统计数据表明,201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6.6%,尽管有所下降,但仍高于美国、日本一倍左右,而且高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当于美国上世纪80年代初的水平。当前,在劳动力成本、能源资源成本刚性上涨的背景下,降低物流成本是最有效的途径,具有紧迫性,而且潜力巨大。表1:全球主要国家或地区物流费用及其与GDP的比率(2012年)区域国家2012年GDP(十亿美元)2012物流费用(十亿美元)物流费用与GDP比率(%)北美加拿大1819.0163.79.0美国15680.01334.68.5欧洲法国2609.0247.69.5德国3401.0299.78.8亚洲太平洋中国8227.01480.918.0印度1825.0237.113.0日本5964.0506.98.5韩国1156.0103.99.0南美阿根廷475.057.012.0巴西2396.0277.911.6全球71830.08350.611.6数据来源:ArmstrongAssociatesInc.如果放到全球背景下来把握我国物流发展大局,尤其是从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核算历程来看,我们的认识会更加清晰。宏观物流成本核算起源于美国,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初。1962年,美国哈佛大学HeskettJ.L.教授提出了较系统地宏观物流成本(Macroeconomiclogisticscosts)核算方法,并逐渐成为美国、日本、韩国、南非等世界各国通用的方法,我国的物流统计核算也采用此方法。宏观物流成本具体包括运输成本、存货持有成本、物流管理成本。1973年,美国Cass信息系统公司开始计算美国的宏观7物流成本,现在每年将研究成果发布在《美国物流年度报告》上。1980年,美国宏观物流成本与GDP的比率为17.2%,位于较高水平,如表2所示。表2:1980年-2012年美国宏观物流成本与GDP的比率(%)年份宏观物流成本与GDP的比率年份宏观物流成本与GDP的比率年份宏观物流成本与GDP的比率198017.2199110.620028.8198116.2199210.020038.7198214.519939.920048.8198313.3199410.120059.4198413.4199510.420069.8198512.4199610.220079.9198611.6199710.220089.3198711.4199810.120097.8198811.519999.920108.2198911.7200010.220118.5199011.420019.520128.5数据来源:《美国物流年度报告》。为什么宏观物流成本核算诞生于上世纪60、70年代呢?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宏观经济背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60年代末、70年代年初,美国等发达国家逐渐由“快速发展”进入到“滞涨阶段”,经济增速下滑、钢铁市场饱和、一些产品出现过剩;加上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导致世界石油危机爆发,油价暴涨,从1973年年底到1974年年初,原油价格在短期内从每桶3美元涨到了12美元,此后高位运行,大幅推高了经济社会的运行成本。在这样的背景下,“成本高、效益低”的问题水落石出。然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出路在哪里呢?在各项成本中,能源成本高位运行、劳动力成本具有刚性,根据物流统计数据发现,降低物流成本有巨大潜力,最终以降低物流成本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