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讲义陈斌(本讲义所据教材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简史教研室编著《中国美术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原始美术(史前美术)一、综览(1)首先我们建立一个时空序列。中华大地,东滨大洋,西峙高原雪岭,北萦广漠,南邻佛教诸邦。数十万年以前,即有先民生息于此。以今之“艺术”概念论,一般则以新石器时代为原始艺术(文明)的发蒙。【新石器先民已完成之两大发明:弓箭,陶器。】后来岩画的发现,这一上限推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岩画——10000年前,内蒙阴山早期岩画;7000年前,连云港将军崖岩画;甘肃祁连山、黑山岩画(年代待定);青海等地岩画;新疆阿尔泰、昆仑、天山岩画。3000-2500年前,云南沧源、广西花山早期岩画。河姆渡文化牙刻《凤鸟朝阳》,陶刻猪纹等,7000年前。黄河彩陶——仰韶文化,7000-5000年前(公元前5000-3000年);马家窑文化,5000-4000年前(公元前3800-2000年);(晚期散布于甘、青)3000年前,(历史传说在2000余年前),步入青铜时代(有史时期)。(2)从世界范围比较,中国原始美术之特点。A.陶、玉、丝、漆;B.萨满(巫师)文化。二、文献中所见史前美术之迹象。所谓文献,基本上依赖春秋战国时诸子论著以及后来一些传注,尤其是后来儒家所整理的上古文献。《尚书》、《山海经》更多地保存了上古的一些真实记载。1.从文献上溯源,画之肇始于黄帝时代。——这反映出中国传统把绘画亦是作为文明发端的一个重要表征。传说绘画的起源,约有二端:A.写像。《鱼龙河图》:“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云笈七签》:“(黄帝)躬形写象,以为五岳真形之图。”《风俗通义》:“黄帝时,有郁荼、郁垒二人,能执鬼于度朔桃树下,简阅百鬼之无道者,缚以苇索,执以饲虎,帝乃立桃板之门,画二人像,以御鬼。”B.装饰。《通鉴外纪》:“黄帝作冕旒,正衣裳,视翬翟草木之华,染五彩为文章,以表贵贱。”2.中国绘画起源问题。——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叙画之源流”:“龟字效灵,龙图呈宝。”《易·系辞上传》:“河出图,洛出书。”A.与地图的关系。B.与文字的关系。(A)八卦。传说创于包牺氏,一说周文王。《易·系辞下传》:“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纹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作八卦。”八卦,即为天地水火山泽之标记,吾国地图图画之雏形。(B)史云黄帝臣仓颉造字,又作图。(或云黄帝臣史皇作图)。这反映出黄帝时代——传说文明肇始的时代,绘画肇始与文字同源的情况。▲中国绘画起源问题,提供给我们一个对艺术的有趣思考:艺术的交流达意功能——交流符号的本质(可读性问题)。谢赫“六法”有“应物象形”;朱德润(1294–1365)《存复斋集》:“书画同体而异文,如之为日,之为川,之为山,之为鸟,之为虫,之为冠,类皆象其物而制字。盖字书者,吾儒六艺之一事,而画则字书之一变也。”无论是与地图、与文字的关系,所谓“应物象形”,都是一种达意的符号,形象的图画可以达意,但通过抽象则又表达更多的内涵(非形象化的抽象含义)。久之两分,一趋抽象,一趋具象,实为符号发展之二系。(绘画图式问题:交流功能要求画家选择能为人最低限度接受的图式,又试图对图式给以个人化的形式和内涵。)Hieroglyphic,埃及象形文字,很早就有了三类符号。即图画符号、音节符号(其中24个分别代表语言中的单辅音的符号)、字母符号。(EdwardMcNallBurns&PhilipLeeRalph,WorldCivilization:TheirHistoryandTheirCulture,W.W.Norton&CompanyINC.,NewYork,1974;中文版:商务印书馆1987年,P52.)中国的文字,一直未脱离象形之初始状态,多残存具象之余绪,故成书法艺术。而由此一参照物存在,也使中国绘画未走向完全象形写实之路,多带有抽象之意味。(包括对线条、笔法等抽象性因素。)三、考古所见史前美术遗迹今天,学科的发展,使我们的研究更着重于对实物、对考古发现的利用。姑列出几个大的特点:A.分布广。(教材,P5)各种文化类型多样共存。B.遗存的美术种类多。有陶塑、陶绘,有泥塑、造像,有玉器,有地画、壁画。辽宁喀左东山嘴之红山文化祭祀遗址,陶塑服妇像;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泥塑女神头像,及几何三角纹壁画。宁夏固原店河村齐家文化遗址,几何纹装饰壁画。陶文化可说是新石器时代的典型,尤以彩陶为独特。现仅以彩陶文化为一观:①仰韶文化半坡型:人面鱼纹盆(巫师?)庙底沟型:临汝闫村鹳鱼石斧图陶缸(氏族权力))②马家窑文化(甘肃、青海)青海大通上孙家寨舞蹈纹盆考古所发现来看,今天视之为艺术性强的彩陶纹饰大都可能与原始宗教(巫术)生活和“政治”权力有关。▲彩陶上的天地空间:把彩陶纹饰从上下左右展开来看,似乎蕴示着一个天地空间。与欧洲比较:时间晚,绘画、雕塑独立性不强,写实性不强而更装饰符号化。对于这些原始美术遗存的意义阐释,尚待进一步探讨。若放之于世界范围,则有如下几种假设:为艺术而艺术说以经济学的理由说明:远古富饶的狩猎环境使微小的史前人群体经济生活非常容易,有足够时间去从事艺术创造活动。因而认定史前艺术纯粹是装饰品,出于审美目的。(如陶器纹饰都装饰在器皿上部人俯视可见的地方。)巫术说巫术心理现代人亦有。(如神笔马良;针刺木偶的巫蛊;发泄时撕剪对象照片。)这是迄今最有影响力的理论。相信形象具有按照人的意志左右他人或他物的神秘力量;通过巫术促使动物大量繁殖,通过艺术去确保狩猎成功;(从对现代澳洲土著居民岩画的研究中也证明了这点。)洞穴道路曲折艰深——存在一种神秘的欲望和追求;形象大都与动物有关——丰产,狩猎的对象。图腾说人类最古老的宗教形式。萨满信仰说艺术是巫师沟通人——神的工具。季节符号说(实用论)记录季节变换的符号。(如英国巨石柱)性符号说中国阴阳说,女祸——伏羲。生活反映说从宽泛意认上,任何人类遗迹都是对人生活的反映。三代、先秦美术(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言“唐虞三代(夏商周)”者,文献之历史也。言“青铜时代”者,考古之文明史也。一、略观(1)各种美术门类1a.绘画写像。《尚书·商书》:“高宗武丁,……梦帝赉予良弼……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榜)求于天下。说筑……爰立作相。”1b.壁画之记载。郭沫若考江苏丹徒《矢》铭文,西周初年曾有“武王、成王伐商图及巡省东国图”。《孔子家语·观周》:“独周公有大勋劳于天下,乃绘像于明堂”;“孔子观乎明堂,睹四门牖,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而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戒焉。”春秋战国时代,有“叶公好龙,室屋雕文,尽以写龙”。(《庄子》)王逸《楚辞章句》、屈原《天问》:“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伟僪佹,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壁画附于建筑,故无存于今。而帛画随葬地下,得为今日存下当日绘画面貌之线索。1c.楚战国帛画(旌幡)之出土。长沙陈家大山,《人物龙凤帛画》;长沙子弹库,《人物御龙帛画》。1d.其他还有漆器,其上彩绘具有绘画之性质。从出土情况看主要集中于楚地。庄子即曾做过楚国蒙地的漆园吏。随县曾侯墓。2.至于雕塑,出土更丰富。值得让大家注意的,一是1980年代出土的四川广汉三星堆祭祀遗址铜雕塑;一是《韩非子·说林》引桓赫言:“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对雕刻实践的总结。(2)多种文化源流并存传说中的夏,中心是中州——豫陕晋;商是东方之夷,中心在豫鲁;周发祥于西部,中心是甘陕、关中。从考古出土的情况看,此一时代中国的界域内是多个族群、多种文化异类并存而又在不断加深影响融合的状态。如文献中说,姜子牙因功封齐地,则西北周文化亦因之有渗透东方,周室东迁,也是一种文化的移散。不过即便到战国之时,六国诸侯间的文化差异还是很大的,从文字、语言上最能反映这点。(当时各国交流要用“舌人”翻译)只有到秦汉,尤其是两汉的近四百年统一之下,一体的汉文化才初步得以成形。考古出土的情况可以证明这点,尤其是以楚地、四川表现出来的本土特色为显著。楚国是一个远离中土的方外之国,荒蛮之地,以“攘夷尊王”为号召的齐桓公联合中原诸侯讨伐它,不过是借口它不贡周王室每年一车的茅草(用于祭祀吸纳撒的酒)。可见它与中原文化的远隔。但楚国却是一个独立发展的、文化极强盛的地域,各诸侯中只楚国以“王”称。到秦亡时,“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谶言还具有号召力,也可见它的强势和独立性。楚文化与四川巴蜀文化、与汉文化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四川出土的雕塑与汉代俑有共同的风格特色,楚文化那种虬屈流动的浪漫色彩装饰纹样也是汉代的典型风格。秦虽一统,书同文,车同轨,但乍短的国运不能在文化上成就统一,汉代的隶书与秦篆是很不同的文字体系,而与楚国文字相合同。总之,楚文化、四川巴蜀文化因汉代的彰显,而与中原、西部周秦文化相融汇,成为汉文化传统的主要源头之一。楚文化的浪漫琦僪的艺术精神更是汉文化艺术中的一支主脉流演不断。二、青铜器艺术此一时代以青铜器为最具时代典型的艺术。1.分期风格朝代功能古风期夏-商初巫教期古典期商-西周礼制期滥觞期春秋-战国实用期2.青铜器之功用《左传》:“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枚,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三、先秦美术背后之观念艺术是一种凝集了时代气息之物。背后的观念意识A.礼教的艺术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言绘画艺术之功用:“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者也。”郑昶《中国画学全史》“自序”,以唐虞三代秦汉之世为礼教时期:“唐虞三代秦汉之世,往往利用绘画以藻饰礼制,宏协教化;论者谓为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五色文彩,章诸衣冠车旗;万方事物,昭诸钟鼎尊彝;古昔圣贤,象诸垣户殿堂;至图功表行颂德诸类,亦无不以画。陆士衡(陆机,261-303)谓‘丹青之兴,比雅颂之作,美大业之馨香,[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者也。]’张彦远谓‘画者成教化,助人伦。’其义深矣。是为第二期。”礼教的艺术含义大约如下:政治等级秩序(宗法)——昭轨度而备国制。天子九鼎,公7,侯5,伯3,子1;(礼器)另,服章十二,冕服九章,旗常九章,尊彝六种等,《尚书·益稷》记冕服九章:1龙,2山,3华虫,4火,5宗彝(画猴之杯),6藻,7粉米(碎点?),8黼(斧形),9黻(亚字形);《周礼·春官·司服》为12章:1日轮三胫之鸦,2月轮中兔捣不死之药,3星辰,4山,5龙,6华虫……勋臣图而德范留——宣政教(鉴戒)宗教、通神《左传》:“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用能协上下,以承天休。”B.张光直:萨满文化说所谓宗教通神,借鉴西方研究,则有萨满文化一说。《国语·楚语》,昭王问观射父重、黎绝天地之通事,答曰:“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在男曰觋,在女曰巫,……而后使先圣之后之有先烈……于是乎,有天地神民类物之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民是以能有忠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祸灾不至,求用不匮。……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夫人作享,家为巫史……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天地通。”张指出:中国上古观念(1)把世界分成天地人神等层次;(2)古仪式、宗教思想、行为很重要的任务即在不同层次间进行沟通(古所云“敬神爱民”);(3)进行沟通的人物就是中国古代的巫觋;(4)巫师形象之存在:人面鱼纹盆,《山海经》曰巫“珥两毒蛇,半坡彩陶X光式人像。(5)巫师通神之工具:神山——axismundi,地柱。如摩西上西奈山受诫;如《山海经》曰,“登葆山,群巫所丛上下”,灵山,“十巫从此长升降”,肇山(柏高),“上下于此,至于天”。树——《淮南子》: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龟策——甲骨,八卦。各种动物——青铜纹饰。左传所云“昔夏之方有德也……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用能协上下,以承天休”。歌舞——楚词药料——酒,青铜礼器除食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