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一、基本情况1、本学科已有工作基础和水平本学科由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和病理学教研室为主体,并联合附属瑞金医院病理科等从事病理诊断和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优势力量,形成一个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的学科团队。其中,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于1956年在章德馨教授的带领下建立;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教授、徐也鲁教授和张启良教授先后担任教研室主任取得系列成果。1984年成为首批上海市地方高校重点学科,1995年成为基础医学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成为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博士点学科。2002年开始,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陈国强博士担任教研室主任,使教研室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在国际相关研究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团队。2005年建成了“细胞分化与凋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病理学教研室于1952年在著名病理学专家邓裕兰教授的带领下建立,随后在郭寿延、王瑞年、王宝美和赵雁飞等知名教授以及现任学科带头人姜叙诚、傅国辉教授的带领下,从事免疫病理、消化病理、骨病理、膜蛋白等方向的研究工作,先后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年“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本学科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已经形成了以学科建设带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病理诊断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全面发展格局。涌现出一批整体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形成了以长江学者、上海医学领军人才、知名教授领衔的具有较强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团队优势。目前,本学科拥有教授13人、副教授14人、讲师18人,1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占所有人员比例的55.56%,大多数教授和副教授具有出国留学或进修的经历。从2001年至2006年间学科培养了博士研究生37人(已授予学位13人),硕士研究生61人(已授予学位26人)。2001年以来,学科承担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基础研究项目、重大攻关项目,包括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的国家“973”计划、“863”项目、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研究总经费超过2500万元,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医学科技一等奖等学术奖励。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不含国内刊物)发表5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在影响因子大于5的刊物上发表23篇,并得到大量引证。获得5个发明专利。在“十五”211工程建设期间,学科建立了细胞分化与凋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面积达到2000多平方米,拥有了比较完整的实验技术体系,配备了精密仪器设备,引进了一系列用于学生实验的软件系统,固定资产总值达到3000多万元。实验室还与国内外知名学者和实验室建立的紧密合作关系,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奠定了重要基础。近年来,本学科瞄准国际前沿和国家需求,形成以现代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化学生物学和细胞分子病理学为基础的现代病理和病理生理学的发展态势,并围绕重要疾病和重要细胞生命活动的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白血病细胞分化和凋亡病理生理学研究方面,本学科以白血病细胞为研究对象,致力于细胞分化与凋亡的研究,强调假说和国家需要驱动的原创性研究,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低氧和低氧诱导因子(HIF)-1诱导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细胞分化的理论;首先报导了磷脂爬行酶-1(phospholipidscramblase,PLSCR1)的抗白血病功能;发现了新型喜树碱衍生物NSC606985在低浓度下即可诱导AML细胞凋亡,并提出PKC的2剪切激活是其诱导细胞凋亡的重要原因。相关成果先后在国际重要刊物如BLOOD,JBC,ONCOGENE,LEUKEMIA等发表论文20多篇,并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上海医学科技一等奖等学术奖励,并获3项发明专利。在活性氧相关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研究方面,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首次提出固有活性氧总体含量及其反映的细胞固有氧化还原状态是影响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一个决定因素,对活性氧生成剂(小分子化合物)影响促凋亡药物易感性的信号机理等提出了独特见解。在MAPK介导的信号传导的机制及其调节方面,提出了信号分子间新的作用机制。在分子、细胞和基因工程动物水平证明了SENP1的新生物学功能、作用方式及其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在与美国休斯顿德州大学MDAnderson癌症中心的E.T.YeH教授实验室的合作过程中,以我方人员为第一作者联合发表了关于乳腺癌相关蛋白修饰的高水平论文(NatCellBiol.2006)。在膜蛋白质的病理学研究方面,该研究方向对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阴离子交换蛋白(anionexchanger,AE)家族的结构与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蛋白质结构的角度阐明了AE家族新的生物学功能,发现了AE1通过与肿瘤抑制蛋白p16直接相互作用对细胞增殖和凋亡发挥调控作用,经过对10种临床肿瘤细胞系及500临床诊断病例的筛选,证实了AE1与p16的相互作用与胃和结肠腺癌的形成密切相关,相关工作先后发表在FEBSLett、BrJHaematol、JDrugTarget等学术刊物上。在消化道疾病病理学研究方面,本学科围绕正常或病理条件下胃肠道感觉与运动的调节机制,开展分子、细胞、器官和整体水平的研究工作,重点研究肠道免疫内分泌细胞的(EC细胞、肥大细胞)功能异常在胃肠道感觉过敏(内脏痛)中的作用和探讨Cajal细胞和肠道平滑肌细胞功能调控的离子通道机制,分析在肠易激综合征(IBS)中这些离子通道功能变化的3规律,考察其与胃肠道动力异常的关系。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刊物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2、当前本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包含国际最高水平学科和学者的学术动态)作为医学的核心,现代医学主要由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群体医学(预防医学)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基础医学研究人体的结构、功能、遗传和发育,尤其是疾病的病理过程、发病机理等。上世纪50年代以来,基础医学取得飞跃发展,带动着整个医学阔步前进。同时,在医学科学化过程中,现代医学各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又呈现重新组合的趋势,新理论新技术推动医学向前发展,医学已进入全面发展的埋藏。21世纪的医学已经展示给我们一个光辉灿烂的前景。实践已经表明,生命科学将成为当代科学中的带头学科;分子生物学将对医学的发展继续起主导作用,并和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结合,带动医学各领域的发展,加速预防、诊断、治疗等的更新,使整个医学面貌发生根本改观。相应地,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致力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形态、功能和代谢的改变及其机制研究,也将面临着研究手段的更新。随着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手段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从细胞分子水平深入认识人体重要疾病的病理学机制,进而推动疾病的分子诊断和药物治疗靶标的发现,已经成为当今国际医学研究的重要热点和发展趋势。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肩负着吸纳新技术并将其向临床推广应用的使命,这也是本学科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中长期科技规划中的“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与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学基础”中规划的重要发展目标。另一方面,许多病理学研究源自于临床发现本身。同时,发病学研究必须服务与临床。实现基础与临床的相互转化,即转化医学的研究也是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更是本4学科发展的重要趋势。为此,我们将在进一步完善本学科拥有的蛋白质组学实验技术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研究技术体系,以肿瘤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现代生物学研究的新概念和新技术,致力于肿瘤干细胞、细胞分化与凋亡的基本科学问题,开展重要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和翻译后修饰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争取在重要疾病的发病学和治疗学基础研究方面继续取得重要原创性成果,并在疾病的分子诊断和药物靶标的发现方面取得若干标志性成果。3、本学科与世界同类一流学科的差距本学科的不足点主要表现为站在国际前沿、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学科带头人数量不足,中青年学术骨干在国内外学术界还缺乏重要影响。在学科今后的建设过程中,应加强科研和教学领军人才以及骨干人才的培养,逐步形成具有较高素质、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本学科的研究手段需要进一步发展与更新。学科的四个研究方向发展还不够平衡,在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参差不齐。在今后的建设中,应加强学科内部的交流与沟通,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讲座,使学科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突破。缺少代表学科的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奖励。争取围绕国家需求,进一步把握本学科领域的研究方向,可望在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方面有重大突破。4、本学科的国家(含部门、地区)需求分析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医学院校特有的、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学科。该学科的主要任务在于阐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形态、功能和代谢的改变及其细胞分子机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方法。随着现代生物学技5术的广泛应用,从细胞分子水平深入认识人体重要疾病的病理学机制,进而推动疾病的分子诊断和药物治疗靶标的发现,已经成为当今国际医学研究的重要热点,也是我国中长期科技规划中的“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与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学基础”中规划的重要研究目标。本学科目前所开展的四个研究方向是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最前沿的问题,是临床上常见病、重大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基础,是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也是上海市今后若干年内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二、建设目标及发展思路1、本学科的建设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211工程”和教育部细胞分化与凋亡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为契机,通过2007年至2010年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内涵质量,优化学科内部结构和布局,全面提升学科的综合实力和国内、国际竞争力。坚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进一步提高科研装备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生命科学与医学科学的结合及其与理工学科大融合,注重学科的交叉、渗透,构筑学科交叉平台,推动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化,使学科能够准确布点,良性发展,日益昌盛。构建前沿科学技术平台,以提高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努力培育新兴学科生长点,使学科总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通过4年的建设,使本学科成为国际上该研究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团队,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研究策略。通过申请863、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等重大科学研究项目带动学科的发展,取得一些原创性理论成果,发表一批高质量的、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开发有应用前景的新技术、新方法并申请专利,培养3-4名较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科研人员,使他们成为独立的研究人员,建立一个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基础与临床的创新研究群体。62、本学科的发展思路本学科围绕总体建设目标,初步形成以下发展战略:(1)全面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全面、系统地研究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规律和发展趋势,深入细致地分析世界生命科学发展的趋势及其对学科建设的影响。定期举办和参加国际会议或论坛,邀请国际著名医学专家为学科建设出谋划策。一流的学科要有一流的学术带头人和创新团队、一流的学科基地,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攻关任务、创造一流的研究成果,要培养一流的人才。因此,必须将学科建设与基地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以及承担国家重大科研攻关任务等紧密结合,统筹规划,实现各项任务和资源的相互支撑及全面协调发展。(2)人才发展战略学科发展的关键是人才,一流的学科离不开一流的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学科努力营造人才培养、人才聚集的良好氛围。重点学科是培养人才、生产和传播新知识、新思想的重要基地,适于进行自由探索式的、好奇心驱动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也适合开展具有目标导向的应用和产业化开发研究。目前实验室承担着多项国家和地方的重大、重点项目,通过学术带头人承担的项目培养出一批稳定的、掌握多学科知识和研究技能的科研人员,使每年在读的博士和硕士达50人以上,为国家和地方的发展培养人才。学科实验室保证优秀的学术带头人不少于6人,能够掌握本学科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做到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适合国际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