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教学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教学设计怀仁中学胡绪江[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大气和地面受热的过程及其热量收支情况。2.掌握下列概念: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的削弱作用。3.应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原理解释下列类似现象①与地表相比月表白天温度更高②与地表相比月表夜晚温度更低③多云的白天的气温比晴朗的白天温度偏低,而夜晚温度偏高(有云是气温的日较差小)4.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过程,以及在形成过程中冷热、气压(含等压面)、空气运动的状况(垂直和水平运动)。5.能够完成等压面弯曲变化的相应题目。[教材分析]意义: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包含三部分内容,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是后续部分气压带风带(第二节)和常见的天气系统(第三节)的基础,与常见的一些自然现象,农业活动及城市规划的一些措施和布局都有关联。其中,近地面大气热量的收支和地面热量的收支对于学生理解大气最基本要素(气温)及其变化影响很大,近地面大气热量的收支与下列现象有关,日气温的高低、日温差高低、垂直方向气温的递减率、出现霜降的规律及相应的农业措施等。热力环流对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的理解的基础性作用很突出,也利于学生理解城市规划中郊区绿化带的意义。踏实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对于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一定的作用。重点: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形成过程难点:1:近地面大气热量的收入及其影响因素2:热力环流气压的比较和等压面的变化难点对策:简化讲解,促进思考,辅助思维模型构建,讲练结合。[教学方法]:讲解法[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大气的受热过程[说明1]:这一部分主要是学生的阅读、思考、讨论,教师只要引导就可以了。[说明2]:对学生的要求有两点①学生首先独立完成读图思考②在独立完成思考题后再进行小组讨论,完善答案][讲述]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会被反射和吸收掉一部分,大部分到达地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和吸收称之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只是太阳的一部分,吸收的更少。获得太阳辐射的地面也向上以地面辐射的形式传递能量,与太阳辐射相比地面辐射波长长是长波辐射,大气将绝大部分的地面辐射吸收。[思考一]1.大气能量的直接来源?答案: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2.大气能量的主要直接来源?答案:地面辐射3.大气的能量的根本来源?答案:太阳辐射4.叙述大气能量的收支情况。答案:收: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支:大气辐射[讲述]获得能量的大气也向外辐射能量,称之为大气辐射,大气辐射也是长波辐射。大气辐射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向下的太阳辐射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因此称为大气逆辐射。[思考二]5.简述地面能量的收支情况。答案: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支出用于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弥补了地面能量的损失,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6.地面能量的根本来源?答案:7.地面以地面辐射的形式将能量传递给大气,大气吸收后以大气逆辐射形式将能量反还给地面,将这种作用称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合适吗?[思考三]8.大气的存在对白昼的地面和夜晚的地面温度的影响有何不同?9.晴朗的天气和多云的天气对地面温度影响有何不同?10.分析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的原因。[课堂练习1]1.(1999年广东卷)同一经纬度“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A.气压低B.空气稀薄C.到达的太阳辐射少D.到达的地面辐射少2.(2000年上海)下列地区中,光照资源最丰富的是()A.非洲中部的刚果盆地B.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C.亚欧大陆中部的内陆地区D.太平洋赤道附近的岛屿3.深秋时节,我国北方菜农用浓烟笼罩大白菜预防冻害,其主要原因是()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使气温升高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使地面温度升高C.浓烟可阻挡冷锋前进,减少受害面积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4.由于大气的热力作用()①霜冻多出现在晚秋多云的夜晚②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比晴天低③产生的温室效应,影响到人类的生存④“高处不胜寒”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5.有关霜冻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高岗地上的冻害较轻,低洼地冻害较重②阴雨天霜冻多③只有寒潮入侵时,才发生霜冻④冬半年晴朗夜晚易出现霜冻A.②③④B.①④C.③④D.①③④第二部分:热力环流[说明]:这一部分的难度较高,可根据授课时的实际情况讲解、思考训练结合进行,使学生切实掌握第一步图2.3(教材32页),读a图思考:[说明]:在第一步中,一定要让学生形成‘气压向上递减’的印象,这是学生无法理解和完成等压面弯曲部分练习的主要和直接原因[思考一]1.近地面的空气密度、温度、气压与高空比较有何不同?[说明]:首先给学生解释强化映像:a图表示地表性质、冷热均一2.在垂直方向上空气密度、温度、气压有何的变化规律?[说明]:①空气的密度、气压的递减规律与重力相关;②温度向上的递减规律原因是‘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适用的范围是对流层(教材中称为‘近地面大气’)3.图中的等压面为何平行?[近地面性质一致,向上递减变化一致]第二步学生读b图[思考二]4.图b中A、B、C三处空气的运动及其原因,地面的冷热状况和空气升降有什么对应关系?[说明]:这部分学生理解难度不大,可以关注的表述用词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上升的原因是‘空气受热,膨胀上升’,下沉的原因是‘空气受冷,收缩下沉’5.图b中A处的近地面气压升高是与谁相比?[说明]:学生最容易混淆的就是这一部分,要强调无论近地面的气压是升高还是降低,都是和同一个水平面相比较,与该点的高空比较永远都是近地面气压大于高空气压6.表述在图b中A、B、C三处的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变化的过程(小组先互相讲述)第三步学生读c图[思考三]7.结合图c叙述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注意顺序是‘冷热不均-升降运动-水平气压变化-水平运动’。[思考四]:归纳思考8.原来水平的等压面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何弯曲的规律?[说明]:①规律是‘高高低低’②这个总结很重要,其重要性体现在‘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形象化,有利于提高记忆效率’。9.在‘热力环流’图中,‘冷热-升降-高低’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将这个规律找出来?[说明]:近地面热-升-气压降低-等压面降;热地高空-气压升高-等压面升;近地面冷-空气沉降-气压升高-等压面升[课堂练习2]1.下图是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图中各点的气压值(2)地面受热点是。(3)画出热力环流示意图2.下图中的虚线是等压面,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比较图中四点的气压高低(2)判断A、B两点的冷热3.图为我国某地阴天和晴天时的温度变化图,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表示的曲线(日变化或年变化)(2)A、B两条曲线表示阴天日变化的是,形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3)A、B两条曲线的夜晚,可能产生霜冻的是曲线,原因是。答案:(1)日变化(2)B阴天的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强,温度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温度较高,故阴天的昼夜温差小。(3)AA为晴天的日变化,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温度低,容易导致冻害。100030002000高度(米)等压面⑤①②③④100030002000高度(米)等压面⑤①②③④①②③④①②③④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