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协调公平与效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赵俊康社会保障理论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第一章平等与效率的协调:—社会保障制度的永恒主题主要内容公平与效率的基本理论协调公平与效率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永恒主题社会保障中公平与效率的协调方法序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标志:1883~1889年德国建立疾病、工伤和老年三项保险制度。120多年来,社会保障制度得到极大发展。截止20世纪末,全世界有16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现代社会保障的项目体系: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特殊保障它以国家为主体,以立法的形式,强制性地实施,把一部分社会资源从一部分人手中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从一个时期转移到另一个时期,稳定和促进经济的发展,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实现社会的稳定。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社会保障属于分配范畴,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再分配的手段。为什么要建立这样一种制度?这种制度如何运作?这种制度的社会经济效应如何评价?如此等等的问题,都涉及到一个基本的社会抉择问题:公平与效率的抉择。下面,看看几位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李珍:社会保障理论,第二版P40效率与公平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最难达成共识的话题。效率与公平的取舍是社会保障不能回避的话题。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追求公平的工具之一,在化解社会风险的同时发挥再分配的作用,在追求公平的同时提高了配置效率。当然,设计和管理不当的社会保障制度对效率的损害也是明显的。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P27~28公平与效率是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必须妥善处理的一对基本关系。妥善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客观上构成了社会保障制度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追求的根本目标,是这一制度本质的体现,而效率则是帮助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既应高举公平的旗帜,坚守公平、正义、共享的理念,又不能排斥效率。公平与效率是健全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基本价值,离开公平讲社会保障制度无异于南辕北辙,离开效率讲社会保障制度必将自身不保。因此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是影响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变革的根本性问题杜飞进(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序言为了从更高层次上理解社会保障制度,为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必须正确、深入、全面、系统地认识公平与效率及其关系。公平与效率问题根源于人类实践,其中最根本的是劳动实践。人类的劳动实践一开始就表现为双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一、公平与效率问题的产生一方面,人们在劳动中所追求的不仅是改造客体使之适合主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且还要以较少的劳动量获得更多的劳动成果,也就是不断提高劳动效率;另一方面,人类劳动实践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对各种复杂社会关系的调节,提出了公平问题,公平即是不同的实践主体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按双方都能接受的规则和标准采取行动和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人类的理想是,既要求社会具有较高的效率以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又要求能够实现财富的公平分配,以体现人与人之间合理的社会关系二、公平与效率的含义•(一)公平•1、公平的基本含义•关于公平的含义,学界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它涉及几个相关概念:正义、公平、公正、平等,它们有不同的优先等级。正义:【美】约翰·罗尔斯(1971)《正义论》建立社会基本结构时的正义二原则:第一个正义原则:平等自由原则,即政治上的平等自由,权利、地位的平等自由权。第二个正义原则: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即社会和经济的资源分配时,使最小受惠者获得最大利益(差别原则);在平等自由原则下的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机会的公正平等)。•贾可卿(中国社科院,2010)《分配正义论》•正义:社会发展所必须的、有助于增进公共利益的应然安排。它超越既定的法律法规和其他一切制度规范,高于公平、公正和平等。•公平、公正是指社会成员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符合公认的、既定的标准,它们是正义的基本表现形式。•二者的细微差别:•公平主要是就当事人而言的,而公正则侧重于对第三者的评价指其行为独立,不受干扰,不偏不倚。•平等则是指利益和权利完全相同或相等的分配,是公平、公正从而也是正义的一种基本形式。•关系:按顺序前者由于后者:正义、公平公正、平等。•美国的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为背景,阐述平等与效率及其关系。这本书里,平等与公平、公正是同一概念。•郑功成也在这个意义上使用这几个概念•本文使用贾可卿关于公平、公正的概念,并在同等意义上使用这三个概念。郑功成:社会保障中的公平是指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国民并保障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普遍性地增进国民的福利,不因身份、性别、民族、地域等差异而歧视或者排斥任何人。2、社会保障视阈下的公平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经济公平指的是经济学家们所说的公平的三要素,即机会公平、过程公平(规则公平)和结果公平。社会公平则是指对公平的判断和感受。3、公平的划分机会公平也称起点公平,即一个人的成就,应该与他努力及才能的结果,而不是由其所拥有的背景决定,这就是机会公平。阿瑟·奥肯的比喻:在田径场上人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赛跑,这就是机会均等。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解释:社会每个成员平等地享有追求自身利益、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必要的机会和条件。机会均等是社会追求的目标之一。但在实际社会经济生活中,机会不均等的现象比比皆是。用奥肯的话说,就是很难找到赛跑中的“起跑线”。按照机会不均等的原因划分,曾湘泉把机会不均等进一步细分为自然天生的机会不均等和后天外部环境原因造成的机会不均等。因此,政府应该提供机会公平的条件。过程公平规则、程序对于参与经济活动的人是同一的,一视同仁的,所有的人,都遵循同一规则参与经济活动。结果公平社会成员在公平起点和公平过程后的与个人贡献相应的收入状况。由于个人的禀赋及贡献的大小不一致,收入自然有差距,只有机会公平、过程公平的情况下,结果的差异才是公平的。0.4以上是高度的不平等。0.2~0.4是低度的不平等基尼系数0.2之下为高度平等目前,国际上对收入分配的均等性有一个大致的参考标准:4、公平的一个评价标准:收入分配视角阿瑟·奥肯认为,美国社会在物质福利的分配中,存在着巨大的和特殊的不平等。一是财富(资产,是一个存量概念)的不平等。二是收入不平等1974年去掉所得税后的平均收入:大约是—万四千美元。最低层(总人口的11%)的家庭,对于一个非农业的四口之家、这种预算大约为五千美元最底层的五分之一的家庭,税后收入低于七千美元。税后收入约九千五百美元的家庭,占最底层的三分之一。在顶端占美国全部家庭五分之一的最高层的收入超过一万八干美元占全部家庭百分之五的处在收入金字塔顶端的家庭,可支配收入约有二万八干美元。在富人和穷人均已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大批的美国人仍处在贫穷之中(二)效率的含义分类⒈效率的含义相对于公平在理解上的困难,学界对效率的认识基本一致。效率是产出与投入的比。在社会资源量一定的情况下,产出越多,效率就越高。按照效率变动的原因,经济学上一般把效率分为两类:资源配置效率:通过改变资源的用途而取得的效果;X效率:在资源用途既定条件下,通过人的积极性的发挥等取得的效果。2、社会保障中的效率社会保障的效率宏观效率(国民经济效率:稳定社会角度)微观效率(企业效率:人力资源角度)制度自身效率(促进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作用)3、效率的评价在西方经济学中,资源配置效率是以社会福利来衡量的。社会福利是个人福利的总和个人福利从物质生活得到的快乐和幸福(效用)从精神生活得到的快乐和幸福(效用)。福利经济学评价资源配置的基本标准帕累托法则:如果某种社会经济状况变化使某些人(或一个人)福利状况改善,而无其他任何人的福利状况恶化,则认为是整个社会福利状况改进,帕累托效率:随着帕累托改善的提高,当全体社会成员都无法在不损害任何一个个别的社会成员的福利条件下得到改善时,这时的社会状态就是所谓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又叫帕累托效率。(一)收入平等与效率⒈收入平等和效率的基本矛盾⒉收入平等与效率的相互补充三、平等与效率的关系1、收入平等与效率的基本矛盾在总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平等分配有代价:效率损失2、单纯强调效率,会影响平等•由市场自发调节,按因素分配社会产品,必然产生不平等。进而会影响到总收入。例1.社会不稳定。罢工、动乱、内战等;例2.经济不稳定。需求不足,失业严重,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等等例3.对立情绪、盗窃等等。例4.散失受教育机会,劳动者素质低下。社会保障制度的任务,就是要正确地把握平等与效率的最佳结合点,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即二者处于矛盾中,强调一方就影响另一方,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统一,即二者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促进。关于经济平等与效率关系的结论⒈机会均等与收入均等。奥肯认为,一般来说,更大的机会均等会带来更大的收入平等。机会不均等往往是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原因。中国的城乡差别中国的身份制度美国的种族歧视(二)机会均等与效率机会均等的主要方面:⑴就业机会均等(统一、有序、开放的劳动力市场)。这是实现收入均等的基本条件。⑵受教育机会均等(人力资本是就业、报酬高低的重要基础)。⑶投资机会均等。⑷升迁机会均等。⒉机会均等与效率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机会均等是实现经济总量(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前提条件。在自愿的条件下,从退出单位损失的效用一定小于进入单位得到的效用。这样,从全社会来看,社会经济总量(社会福利)一定是最大的。⒈在不同分配领域,两者应该有不同的侧重。具体来讲,初次分配领域更加注重效率,再分配领域更加注重公平。形象地说,就是首先要把饼子做大,然后在“切”的时候,主义公平。三、处理平等与效率关系的一般原则⒉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两者应该有不同的侧重。低经济发展水平下(饼子小的时候),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温饱问题,应该更多地考虑效率;到经济发展水平下(饼子做大以后),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收入和财富的不均等,应该更多地考虑公平。(一)静态方式:社会福利函数简单功利主义社会福利函数W=U1+U2+…+Un罗尔斯主义的社会福利函数社会福利的高低取决于社会上境况最差的那个人的效用W=min【U1,U2。…,Un】四、平等与效率的综合度量(二)动态方式:社会福利指数把国民按照收入由低到高划分为5类。社会福利指数为:G=w1g1+w2g2+w3g3+w4g4+w5g5其中:G—社会福利增长的加权指数;wi—权数gi—第I类人口收入的增长率。权数不同,社会福利指数会有不同的数值。权数的设定反映一个社会对发展目标的社会价值判断。有三种设计权数的方法:⒈第I类人口所得收入占全社会总收入的比重;这样设计的权数,高收入群体对社会福利指数的影响大,低收入群体对社会福利指数的影响小。⒉均等权数。即wi=20%,对于所有的I。社会福利指数居于各类人群福利增长的上、下限之间。⒊贫困加权。w1=60%,w2=40%。其他为0。这种权数,社会福利指数反映穷人福利的增长。(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效率与平等的矛盾激化中产生和发展的,协调平等与效率是社会保障制度本身的责任。一、社会保障制度是协调平等与效率的重要制度第三,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需要在协调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中不断完善,片面强调效率而削弱社会保障制度是不行的,而过分强调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功能也是不可取的。第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促进经济平等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在平等与效率的矛盾激化中产生出来的;(二)用社会保障制度协调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有正规的制度安排,来协调二者的矛盾,这种制度安排被历史选择了社会保障制度。●市场经济运行必然产生效率与平等的矛盾。●市场经济偏爱效率。●层次选择上:国家基本保险、企业补充保险、个人强制性储蓄及其结合。以上三个层次对社会公平的力度依次减弱。●在道路选择上,以保险为主还是以救助为主,或者福利为主:或者二者的结合?救助的公平力度大于福利和保险。⒈社会保障制度的道路选择和层次选择前者更多地强调公平,后者更多地强调效率。基金积累制与个人帐户现收现付制与社会统筹⒉社会保险基金筹集与使用

1 / 8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