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红色德育文化育人——坞根镇中心小学张文华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淀、创造、整合形成起来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类型,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坚强自立、勇往直前。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暨是提升民族精神,更是传承红色基因。对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校依托红色资源优势,充分发挥革命老区的优势,进一步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红色德育文化传承优秀的革命文化。以红色德育文化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小公民。以红色德育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断探索新形势下依托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发展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文化教育,工作具有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逐步形成具有老区特色的小学红色德育育人的新模式。一、让红色环境育人校园环境是师生赖以学习、工作、生活的外部条件,是校园内在精神的外化,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文化内涵。红色校园环境建设,让学生耳濡目染,实现环境育人。1、创建校园红色宣传阵地橱窗、宣传栏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学校将进行全新改造,使之成为学校红色教育宣传阵地的一块亮点。围绕“红色教育”这一主题,把活动中评比出来的优秀作品,定期展出,如:手抄报、书画作品、摄影作品、优秀作文等。让每一道墙壁会说话,让每一道墙壁能育人,教学楼的墙壁布置成“红色画廊”,悬挂红二师的相片及相应的故事,无声地述说革命故事。教室“红色”环境的营造,如:教室一角开辟出“红二师烈士角”,定期刊出红二师的革命事迹的黑板报,建立“班级红色图书角”,引导学生学习革命历史,感召革命精神。2、组建校园红色活动阵地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李萍在《浅谈小学生道德教育》一文中指出“民族精神教育2的培养应从培养学生的社会化入手,社会化是一种过程,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逐渐充实,从而形成个性,融于社会,成为社会成员,这个过程就是社会化。”学校成立“红二师文化”少年工作室,以学生为主体,融入社会,研究红二师的文化,设立专题研究组,如:解说员组、宣传组、故事组、采访组、时事报告组、好人好事组、网络负责小组。在校园网中开辟出“红色专栏”,由网络负责小组成员把活动中积累的材料发布出来,发动全校学生点击进入察看、交流。3、营造校园红色文娱阵地佛山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陈勇新在《充分发挥业余文艺作用的思考》一文中指出“在现实生活中,长期接受优秀文艺作品薰陶的人,大多数人都能追求真善美,远离假恶丑。潜移默化正是文艺活动主要的固有功能,它在促进人们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的过程中,具有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为了营造校园红色文娱阵地,学校规定每月的第四周为“红色主题周”活动,校红领巾广播站利用晨会和午间播放红色歌曲或讲述红色革命故事,每个班级学唱一首“红歌”,观看一场爱国主义题材动画片或电影。在此基础上,每学期组织一次“红色歌曲班班唱”、“红色小歌手”比赛,发挥文艺活动团结、鼓舞的作用,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二、让红色精神融入课程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重视德育,从中渗透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为了把红色精神教育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学校以红二师烈士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编制校本课程《红色热土》。1、校本课程的教学校本课程《红色热土》纳入到课程的建设中,在时间上保证每周一课时。在教学质量方面,学校出台一系列的措施,加强教学管理,如:编制校本课程《红色热土》的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计划,撰写教学反思,组织校本课程的教学研讨会,举行校本课程《红色热土》教学设计比赛,编制“《红色热土》优秀教案集等。把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召开主题班会,如:“手拉手、心连心,我为烈士添光彩”、“清明时节忆先烈”等,除此以外,在思品、社会、语文等学科教材中都有蕴涵民族精神教育内容的课文,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把民族精神教育内容有目的、有意识地渗透给学生。2、校本课程的课外实践社会实践是人的品德形成的关键,我们变被动地接受社会影响为主动地利用社会的作用来对小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因此,校本课程《红色热土》的教学,要与课外实3践紧密结合。在各种节日、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纪念日时,以活动为载体,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如:清明节,开展“弘扬先烈精神,树立远大理想”的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在庆祝“七一”建军节时,开展“老区儿童心向党”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建队节时,“光荣入队,做革命接班人”活动。在学生学完整套课程,了解整个红二师的战斗全程后,组织六年级学生“沿着红军的足迹,重走红军路”,进行一次全面地实践尝试。让学生沿着当年红二师的足迹,从坞根游击大队党代会旧址到红十三军游击大队成立旧址,从黄湾至玉环海门直至乐清,重走红军路,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三、让红色实践活动育人红色德育文化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教会学生学会爱、感受爱、奉献爱是学校红色实践的基点,更是学生培养目标之一。学生主动性发展,最高水平的能动、自觉的规划自身的发展,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是我们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我们从“讲——写——画”着手,把对学生红色精神教育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让学生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1、我口述我言——小小故事家擂台赛讲故事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弘扬红军精神,民族精神、革命精神,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举办讲红色故事擂台赛之前,首先让学生融入社会,走访老红军,听老红军讲红二师战士的故事,收集“红色故事”。从“班级红色故事家”擂台赛到“学校红色故事家”擂台赛,选出“小擂主、金奖、银奖”,这样的活动定期举行,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学生通过讲红色故事,感受到民族精神。2、我手写我心——小小作家明星赛由“红二师文化”少年工作室的队员发布征文启事,征文可以安排在清明节扫墓结束后,或观看电影后,或听故事后,写出自己的读后感或是观后感。挑选出了其中的优秀作品并进行了表彰,再在学校橱窗里展示。学校发挥学生的智慧,在各班学生中广泛征集班级感恩格言,经筛选后,统一制作成标牌,悬挂在各班教室门口。美化校园环境,优化班级文化,让感恩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3、我手画我想——小小画家图片展学校举办“民族精神代代传”宣传画册的征集活动,让学生发挥奇思妙想设计出自己心中美妙的图案。可以使用手绘素描稿,也可以是电脑绘画作品。画面内容是:红二4师当年的战斗画面,坞根的发展变迁,坞根经济发展的现状、未来发展方向和重大举措等,让学生在“画家乡”中感受家乡的巨变,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实践证明,将红色德育文化运用于学校教育,既是继承传统和开拓创新的统一,也是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革命传统的精神内涵和教育魅力,深受红色文化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