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社戏》教学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社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和结构。整体把握故事情节。2、学习理解小说中的景美、情美、故事美,以及描写和表达方法。3、探究文中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语言特色。教学重点:1、学习小说围绕看戏这件事,记叙详略有致,疏密相间的写法。2、了解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教学难点:掌握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十大国粹有哪些吗?刺绣、剪纸、围棋、瓷器、茶道、汉服、京剧、中医、武术、书法。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中国十大国粹之一。猜一猜,是谁?——京剧。没错,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京剧的变身,我们做名作家鲁迅便把它写进了我们的课文——《社戏》中,今天我们就道鲁迅写的《社戏》中去看看。2、写作背景本文写于一九二二年十月。当时,中国共产党刚成立,党领导下的大规模农民运动也还没兴起。这时的鲁迅正生活在军阀黑暗统治下的北京。他日夜忧国忧民,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而矢志不渝地战斗着。《社戏》就是鲁迅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小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写了“我”二十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小村庄看社戏。课文节选的是在家乡看社戏的部分。3、社戏简介为什么叫“社戏”明确:社是个会意字,“礻”表示祭祀,“土”指土地神。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我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插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在绍兴地区,后来发展为以演戏的形式祭社,这时候演的戏就称为“社戏”。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后发展为一种地方基层组织或区域的名称,接近“村庄”的概念。社戏是汉族民间迎神赛会及其他社会活动时所演之戏。一般在庙宇、祠堂或野台演出。它发端的年代久远,渊源可上溯到中国原始社会的图腾祭祀仪式。4、体裁介绍《社戏》体裁是小说;(1)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2)人物描写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3)情节包括: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4)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部分。二、新课学习1、字词学习惮()踱()归省()行辈()凫水()橹()棹()旺相()撺掇()撮()桕树()怠慢()篙()磕()潺潺()弥散()蕴藻()家眷()筋斗()楫()蹿()2、多音字:省、哄3、词语注释乐土:安乐的地方。消夏:消除、摆脱夏天的炎热,避暑。怠慢:冷淡;客套话,招待不周。惮:怕,畏惧。自失:(听得出神)忘了自己。棹着:划着。归省: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行辈:辈分。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凫水:游泳。絮叨:翻来覆去地说。依稀:隐隐约约。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纠纷。宛转悠扬:这里是形容笛声的曲折和谐,优美动听。弥散:弥漫消散。漂渺:通常写作“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撮: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三、深入探究先将课文分层?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三层:第一部分(1-3段);第二层(4-30段);第三部分(31-40段)(一)第一部分解读(1-3段)1、第1段介绍平桥村的环境有什么作用?答:平桥村“极偏僻”而且“小”,但却是“我”的乐土,可见“我”平时环境的单调枯燥。“离海边不远”“临河”“打鱼”为下文的钓虾、“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做了铺垫。2、第2段的叙述表现了平桥村什么样的风俗习惯?答:一家的客人是公共的,一起玩的是许多小朋友。因为有远客,家里就同意孩子们减少工作,让他们一起玩。这表现了平桥村淳朴善良和热情好客的民情风俗。特别是小朋友之间没有等级制度,是平等的,更是民风淳朴的表现。3、“高等动物”这个词的使用有什么特点?真的是牛“欺侮我”吗?答:“高等动物”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动词,既戏谑了牛,又写出了“我”的窘态。其实并不是牛欺侮“我”,而是因为“我”一直生活在单调的读书环境中,离农村生活很远,所以见到牛很害怕,不敢接近。4、如何理解小朋友们的“嘲笑”?答:小朋友们是善意的“嘲笑”,实际上是鼓励“我”大胆些,勇敢些。一方面表现了“我”的尴尬,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农村孩子的天真、友善和直爽的性格。(二)第二部分解读(4-30段)1、“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这个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起着过渡,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的平桥村乐事,引出下文到赵庄去看社戏的事。“第一盼望”突出社戏对“我”的吸引力之大。2、看戏之前的波折有哪些?写这些波折有什么作用?答:看社戏前,遇到了三重波折:一是早上就叫不到船;二是央人到邻村去问也没有;三是母亲不准“我”和别人一同去。这一波三折,极力渲染了“我”盼望看社戏的心情。制造悬念,激发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3、双喜的几句话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答:突出地表现了双喜聪明机智、果断自信、考虑事情周密的性格特点。4、第11段作者是怎样来写月夜下的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在行船上看山这一特定的情景,“踊跃”在这里是跳跃的意思,使得静态的山呈现出动态;“淡黑”写出夜间山峦的颜色,“起伏”写出山连着山且高低不平的形态;5、第11段和第12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月夜行船的感受的?答:是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多方面着笔:从视觉方面,写了碧绿的豆麦田地,水中朦胧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星星点点的渔火;从嗅觉方面写了豆麦和水草的清香;从触觉上,感到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从听觉上,写了婉转悠扬的歌吹。6、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戏台的?答:作者按照由远到近、由整体印象到局部细节来写戏台。先从远处写月下露天戏台的朦胧美。“仙境”这一比喻生动贴切,表现了月色下“模胡”的戏台境界的美妙和“我”心情的愉悦。7、既然文章题目是“社戏”,那为什么在看戏的过程中没有详细写社戏的内容呢?答:在看戏的过程中,作者真正写社戏的内容并不多,这样写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中心意思。因为作者所怀念的并不是社戏本身,而是在看戏的过程中与农家小朋友结下的诚挚友谊和农家的自由生活。“社戏”只是一条线索,在课文中起贯穿故事情节的作用。8、戏的内容是否很吸引人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答:戏的内容很无趣。作者写看戏的情况,把角色的出场表演同孩子们的反应(语言、动作、心情)结合起来。“支撑着仍然看”“年纪小的几个多打呵欠了,大的也各管自己谈话”,表明戏的内容大家并不感兴趣。就连那“最好的一折”也不过只是“笑着看”,其余节目可想而知。9、从第14-21段来看,“我”和小伙伴们对戏剧并没有什么了解,甚至可以说根本看不懂。那为什么还要如此兴师动众地来看戏呢?答:小伙伴们如此热衷于看戏,是因为对少年儿童来说,对未知事物和新鲜事物的追求与探索远比它本身更有吸引力。小伙伴们更在乎的不是戏剧的内容,而是看戏前后的那种快乐的氛围和感受,以及看戏途中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玩耍的那份自由和乐趣。10、看戏后深夜行船的景物描写与前文去看社戏途中的景物描写有何异同?答:都是写夜航,而且是同一条航线。都采用写意笔法,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方面进行描写。但由于时间不同,光线的明暗也就不同;光线的明暗不同,所见的景物也就不同。看戏回来时,天黑了,人困了,所以使用概括叙述。这样写,既避免了与前文重复,又注意到了相互照应。11、“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蹿”字表现了什么?答:运用比喻,新奇贴切,生动地表现出小伙伴们驾船技术的娴熟高超,既富有童话色彩,又有水乡特色。“蹿”从正面写出了船行速度之快,烘托出孩子们看社戏安全归来的愉悦心情。12、第23段写到返途中遇到几个老渔父,这在文章中有何作用?答:老渔父的“喝采”从侧面突出了船行之快和驾船技术的高超,“夜渔”呼应上文的“几点火”和“渔火”。13、在偷吃罗汉豆这一情节中,作者重点描写的是什么?表现了小伙伴们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答:作者重点描写的是“偷”豆,通过对小伙伴们“摸”“摘”“抛”“剥”“吃”等几个细节的描写,表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通过“偷”豆和用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的处理,表现了双喜的聪明、果断、细心。14、母亲为什么由“生气”转为“高兴”?这种变化表现出了什么?答:回来时过了三更,太迟了,所以母亲生气;后来看到孩子们平安归来,母亲放心了,也就高兴了。这种变化体现出母亲对孩子的不放心和牵挂之情。(三)第三部分解读(31-40段)1、六一公公的责备有何特点?答:六一公公无意责备双喜等小朋友的偷豆行为,只是觉得他们踏坏了庄稼可惜。表现六一公公善良、宽厚,爱惜劳动果实。六一公公是一个淳朴、好客、热诚的老人。2、如何看待偷豆的事?答:偷的是自家的豆,请的客是公共的,偷豆请客,理所当然;从六一公公的话可以证明:“请客?──这是应该的。”六一公公还送豆给客人尝尝。因此,这不算什么盗窃行为。而是表现孩子们热情好客,淳朴善良,天真活泼。“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语写出了阿发的淳朴、诚恳、热情的性格,及少年儿童的纯真无私的心境。3、六一公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答:六一公公是一个淳朴乡民的形象。对于孩子们偷他的豆,只是责备“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听说摘豆是为了请客,马上说“这是应该的”,可见他并不是吝啬的人,而且还善解人意;后来他又亲自送豆,表现了他热情好客的性格。“我”夸了他一句,“竟非常感激起来”,体现了他老实厚道的农民本色。(四)深度解刨1、思考:平桥村为什么是“我”的乐土?民风淳朴的乡村,对一个在封建家庭中生长、受各种规矩束缚的孩子来说,确实是快乐自由的天堂。“我”作为客人,在这里“得到优待”,钓到虾“照例是归我吃”,而且小伙伴们对“我”无微不至地体贴照顾,尤其在“看社戏”一节,这种友爱和照顾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里“我”可以不用读那些陈腐无用的经书,而且也没有那么多规矩,即使“打了太公”,全村“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对于自幼就压抑在封建道德秩序中的“我”而言,这样的自由是一种多么宝贵的享受。而且在农村可以亲近大自然,“掘蚯蚓”“钓虾”“放牛”,这相对于城镇宅院中“我”那种受束缚的生活而言,无疑是新鲜有趣极具魅力的。所以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2、文章脉络随母归省——乡间生活——戏前波折——月下归航——偷豆送豆——怀念好豆3、文章主旨社戏原文的开头部分,写了“我”成年后两次在都市看京戏的经历,与后文的平桥社戏形成夏夜行船船头看戏鲜明对比。两次看京戏,环境拥挤,人与人关系冷漠,心情窝囊压抑,表现了厌烦和倦怠;看社戏是景色美丽醉人,人们淳朴、善良,表达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四、知识拓展(一)少年鲁迅鲁迅虽是长在城里,却没有一般城市中少年人的孱弱相。他七八岁的时候,常受到另一个比他大几岁的名叫沈八斤的亲戚的威吓,心中非常生气,可是家中有规矩,不许与别人打架,他就只好用画画来发泄,画一个人躺在地上:胸口刺着一枝箭,上面写着:“射死八斤!”并贴在沈八斤的家门口的树上,沈八斤看后差点把鼻子气歪了。在进入三味书屋以后,他好斗的性格更有发展,有一次不知听什么人说,城中另一家私塾的老师,绰号“矮癞胡”的竟然虐待学生,连撒尿都要从他手上领一支竹签才能出去,鲁迅不禁大怒,放学后就和几个同学一起,冲到那“矮癞胡”的私塾里,正巧里面没有人,他们便打翻砚台,折断竹签,大大地造了一通反。还有一次,也是听到一个传闻,说有位姓贺的武秀才,经常在家门口打骂过路的小学生,鲁迅和小学生们便相约着埋伏在那人的家门口,预备揍他一顿。因为他们都还是小孩子,那姓贺的却是武秀才,颇有些武功,为了保证必胜,鲁迅特地取了祖父的一把腰刀,藏在大褂底下带去,幸亏那武秀才听到风声,不愿意和小孩子们比武才不了了之。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