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部编版语文高一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趣味导入古往今来,以天下为己任的仁人志士层出不穷,他们或者为了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的安康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或者为了自己的同胞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或者为了国家的和平独立敢于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迎难而上,他们无一不是用切实的行动甚或自己的生命践行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理想,他们伟大的思想、高尚的情操、光辉的业绩如同漆黑的历史航程上的一座座耀眼的灯塔,引领我们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孟子便是其中的一位。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作者简介课题解读齐桓,即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晋文,即晋文公,春秋时晋国国君。他们两人都是春秋时称霸的诸侯,与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合称“春秋五霸”。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早年在鲍叔牙保护下,逃到莒国避难。在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去后,抢先回国,夺取君位。任内励精图治,起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促使齐国逐渐强盛。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晋文公简介晋文公,姬姓晋氏,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公元前632年,在城濮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著作简介《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60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与《五经》。著作简介《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的名篇之一,也是古代论辩文中的杰作,代表着当时逻辑文的最高水平。当时,齐宣王想仿效齐桓公、晋文公谋图霸业、统一天下,并以此询问孟子。于是孟子围绕行王政、弃霸业的主题与齐宣王展开了一场论辩。那么,在论辩中孟子是怎样运用辩论技巧说服齐宣王放弃霸图,实行王政,取得论辩胜利的呢?故事背景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思想,并有所发展。他主张人性本善,认为凡人都可以为尧舜,每个国君都可以成为圣王。他宣传仁政,抨击暴政,提出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记录。它较为系统地阐明了孟子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张,充分表现出孟子文章的曲折尽情、气盛言和的特色,洋溢着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美。课文解读齐桓晋文之事①齐宣王②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③?”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④。”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注释:①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齐桓公,名小白,春秋时期齐国国君。晋文公,即重耳,晋国国君。春秋时期二人先后称霸,齐宣王有志于效法齐桓公与晋文公,称霸于诸侯。②齐宣王:战国时期齐国国君。③“无以”二句:无以,无法说。以,以……为话题。王(wàng),用作动词,行仁义以取得天下。④“保民”二句:爱护百姓,行王道于天下,没有人能抵御他。保,安抚保护。御,抵御。课文解读齐桓晋文之事①齐宣王②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③?”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④。”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译文: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这些人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齐宣王)说:“德行怎么样,才可以称王呢?”(孟子)说:“使人民安定才能称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保全百姓吗?”(孟子)说:“可以。”。(齐宣王)课文解读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⑤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⑥。’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⑦,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⑧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⑨,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注释:⑤胡龁(hé):齐宣王近臣。⑥衅钟:古代祭祀时用牲口的血涂抹钟的仪式。⑦觳(hú)觫(sù):因恐惧而发抖。⑧爱:吝惜。⑨褊(biǎn)小:狭小。课文解读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⑤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⑥。’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⑦,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⑧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⑨,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译文:(齐宣王)说:“从哪里知道我可以呢?”(孟子)说:“我从胡龁那听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的血)来涂在钟上行祭。’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那人问)道:‘那么既然这样,(需要)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课文解读曰:“臣闻之胡龁⑤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⑥。’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⑦,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⑧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⑨,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译文:(齐宣王)说:“有这事。”(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但是)诚然我知道您是出于于心不忍(的缘故)。”(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啬一头牛?就是因为不忍看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就这样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因此用羊去换它。”课文解读曰:“王无异于⑩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⑪也。”注释:⑩无异于:不要怪异。⑪庖(páo)厨:厨房。课文解读曰:“王无异于⑩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⑪也。”译文:(孟子)说:“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以小(的动物)换下大(的动物),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您如果痛惜它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齐宣王笑着说:“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也说不清楚),我(的确)不是(因为)吝啬钱财才以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课文解读曰:“王无异于⑩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⑪也。”译文:(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是体现了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不接近厨房。”课文解读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⑫’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⑬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⑭,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⑮。’则王许之乎?”曰:“否!”注释:⑫“他人”二句:忖度,揣测。《诗经·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言他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出来。⑬戚戚:内心有所感动的样子。⑭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相当于现在的三十斤。⑮“明足以”二句:明,视力。秋毫,鸟兽在秋天长的细毛。末,尖端、末梢。舆薪,一车子的木柴。课文解读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⑫’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⑬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⑭,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⑮。’则王许之乎?”曰:“否!”译文: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是有所触动啊!这种心和王道仁政合拍的原因,是什么呢?”(孟子)说:“(假如)有人报告大王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梢,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那么,大王您相信吗?”齐宣王)说:“不相信。”课文解读“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⑯‘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⑰,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⑱:天下可运于掌⑲。注释:⑯“挟太山”二句:挟,用胳膊夹着。太山,即泰山。超,越过。语(yù),告诉。⑰折枝:折取树枝。⑱“老吾老”二句:把别人的父母当作我的父母,把别人的孩子当作我的孩子。“老吾老”“幼吾幼”均是意动用法。⑲可运于掌:可在手掌中运转。形容极为容易。课文解读“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⑯‘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⑰,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⑱:天下可运于掌⑲。译文:(孟子说:)“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功德,却是为什么呢?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爱护,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干。”(齐宣王)说:“不肯干与不能干在表现上怎样区别?”课文解读“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