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十点失误文言文翻译从2002年起,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语句不再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改用直接用文字翻译的表述形式。考点:命题人常选择那些带有重要的语法现象的文言文句来让考生翻译,同时也将其列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重要的语法现象1.积累性的实词:通假字、重要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虚词:重要虚词、固定结构2.规律性的。词类活用、各类句式一、文言文翻译的要求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三、文言文翻译的失误形式(一)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二)以今义当古义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化了,有的词义扩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情色彩变化,有的名称说法改变。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且不可以今义当古义。下面几例翻译均是不妥的。1、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西门豹治邺》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2、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说的来辞让单于。(二)以今义当古义3、(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译成: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4、先帝不以臣卑鄙。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这四句翻译均犯了以今义译古义的毛病。例1的“好”属于词义扩大。在古代是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对事、对物都可以修饰限制。译句应改成“这个女子长得不漂亮”。(二)以今义当古义例2的“让”属于词义缩小,在古代汉语中既可以表“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责备”之意,而现在只用于“辞让、谦让”的意思。译句中的“辞让”应改为“责备”。例3的“去”是词义转移,由古义“离开某地”的意思,后来转移为“到某地去”。意义完全相反。译句中的“才到树林中去”,应改为“才离开”。例4的“卑鄙”属于感情色彩变化。在古代这个词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现在是贬义词,指人的行为或品质恶劣。译句中的以今义当古义,应改为古义。(三)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例如:以相如功大,拜上卿。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译句没有把“以”译出来,应当译成“因为”,也没有把“拜”译出来,应当译成“任命”才算正确。(四)词语翻译得不恰当。例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译句中把“爱”译成“爱惜”不当,“爱”有爱惜之意,但在这个句子中是“吝啬”的意思。(五)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译句中没把原句中的“也“删去,造成错误。其实原句中的“也”是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者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比如表示判断的“者”和“也”或“……者也”“者……也……”,在翻译时应该从译句中去掉,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判断词“是”。(六)省略成分没有译出。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也有的省略成分必须翻译出来语意才完全。如: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司马光《赤壁之战》)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曹操的书信,而译句中没有译出来,应该在“孙权”的后边加上“把曹操的书信”,语言才显得清晰完整。(七)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在翻译时,有时为了文句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必须增添一些内容,才算恰当,如: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儿子不团结。在数词“两”后边加上量词“个”,语气才显得流畅。再如: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译成: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译句中在数词“三”后加上量词“次”字。(八)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一般说来,文言文翻译必须要尊重原文的内容,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增添一些内容,以至违背原文的意思。否则,就会造成失误,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译句中的“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的人”原句中没有这个内容,是翻译者随意加进去的,应删去,才符合原句的意思。(九)应当译出的意思却遗漏了没有把全句的意思说出来,只说出了一部分意思。例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译成:孔子说:“学习后要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译句把“时”的意思漏掉了,应该在“复习”前加上“按时”二字,才是意思完整的译句。(十)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在古代汉语中,有一种倒装句,这种句子在翻译时,一般说来,要恢复成现代汉语的正常句式,例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译成:寻找人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没有找到。这个句子翻译的不妥,因为原句是定语后置,在翻译时必须把定语放回到中心词前边,正确的翻译是:寻找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却没有找到。再如:(十)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译成: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筋骨的强壮。这个译句没有按定语后置的特点来译,正确的翻译应该是: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壮的筋骨。高考文言翻译示例1、府遣卒数辈号“警盗”,刺诸县短长,游蠹不归,莫敢迕。(1996)翻译这句话,你首先想到:“遣”是派遣,“数辈”是几批,“号”是号称或称为,“刺”是刺探,“短长”是短处和长处,“游”是各地周游,“蠹”是蠹虫,“迕”是违背。把这些词义连起来译成:府里派了几批吏卒,称为“警盗”,专门刺探各县的短处和长处,在各地周游做蠹虫不回府里,各县没有敢违背他们的。这就是“信”。1、府遣卒数辈号“警盗”,刺诸县短长,游蠹不归,莫敢迕。但是其中有不合理之处:既是“刺探”,就与长处无关,于是就要改成:府里派了几批吏卒,称为“警盗”,专门刺探各县的短处,在各地周游做蠹虫不回府里,各县没有敢违背他们的。这样就作到了搭配,合乎语法了。这就是“达”。1、府遣卒数辈号“警盗”,刺诸县短长,游蠹不归,莫敢迕。但是还有问题:“蠹”很明显是比喻的用法,译成做蠹虫不好理解,于是进一步调整为:府里派了几批吏卒,称为“警盗”,专门刺探各县的短处,在各地周游危害地方不回府里,各县没有敢违背他们的。这样改了之后,全句语言风格统一了,译文也顺畅了。这就作到了“雅”。2、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披”要和后面的“图”搭配,它一定是看,其余的词都比较通俗,于是全句译为:看了五岳的图画,就认为了解了山,不如打柴人的一只脚。这样虽然是坚持了“信”,但翻译得太荒唐了。2、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应当想到原文说的“一足”并不真指脚,而是一种修辞方法,它的意思应当是樵夫常在山上走,所以更了解山。根据这样的理解,把译文调整为:看了五岳的图画,就认为了解了山,(其实还)不如打柴人迈出一步(了解得多)。这样在坚持“信”的基础上,同时又作到了“达”和“雅”。3、天下未定,民皆剽轻,不念产殖;其生子无以相活,率皆不举。第一步先要把关键词语弄懂,以便作到“信”。剽轻,不念产殖”一句中“剽轻”与“不念产殖”应当是同一个意思,“产殖”组词是生产和繁殖、养殖,笼统说就是当时的农业生产,于是“剽轻”也是不重视生产的意思。“其生子无以相活,率皆不举”这句话中“相”是表示动作的单一方向的,不必翻译,“率皆不举”的主语应当是“他们的子女”,谓语“举”与主语搭配,应当是活下来,“率”是“全都”。3、天下未定,民皆剽轻,不念产殖;其生子无以相活,率皆不举。第二步,按照上面推断的意思进行翻译,要把句子说通顺、连贯。“天下未定,民皆剽轻,不念产殖”译为“(当时)天下没有平定,百姓都不从事农业劳动”。“其生子无以相活,率皆不举”译为“他们生了子女无法养活,子女都不能活下来”。“天下未定,民皆剽轻,不念产殖”译3、天下未定,民皆剽轻,不念产殖;其生子无以相活,率皆不举。第三步,把不流畅不自然的地方加工一下,作到“雅”。上面翻译基本通顺连贯了,但是有一处翻译得不够流畅自然。“其生子无以相活,率皆不举”译为“他们生了子女无法养活,子女都不能活下来”,“其中都不能活下来”说得不合习惯,应当说“都长不成人”。古文翻译口诀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古文翻译口诀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句子流畅,再行搁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