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联盟]广东省珠海市金海岸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志。“志”是指志向、报负、愿望、情怀等。•一般地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分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E级)《考纲》对诗歌鉴赏的要求教学目标•掌握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技巧.•学会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掌握不同题材诗歌的特征及鉴赏方法.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思乡怀人长亭送别•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诗歌的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之感慨(一)忧国伤时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2、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白居易《卖炭翁》;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岳阳楼》。1、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2、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3、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4、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二)建功报国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二)建功报国1、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2、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3、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4、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三)思乡怀人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2、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3、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四)生活杂感4、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5、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6、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四)生活杂感(五)长亭送别1、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2、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3、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古代诗歌中常见题材•一、写景诗二、咏物诗•三、思乡诗四、边塞诗•五、怀古诗六、感怀诗•七、山水诗八、送别诗•九、哲理诗十、闺怨诗一枝一叶总关情—写景诗抒情鉴赏鉴赏要诀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4、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间接抒情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乐景哀情诗的前两句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唯有如此美景,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①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明确:景物:月落、乌啼、满天白霜、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特征:秋夜幽寂清冷。②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写出落榜后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①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明确: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②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明确: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①写出这首诗歌的艺术手法。明确:一句一景,情景交融;对仗工整,又自然流畅,毫无雕琢。②这首诗歌表现出春天怎样的特征?明确:写出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象。仔细体察物关情—咏物言志诗的鉴赏•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注:①西陆:指秋风。②南冠:指囚徒。写作特点:•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妙]•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咏物诗,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追求贴切逼真,不但要形似,而且要神似。读此种诗,还要了解诗人所咏之物与诗人的关系怎样,诗人对物的观点态度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揭示的人生感悟。2.把握咏物抒怀诗的思想内容和所寄托的感情。(1)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3)表现自己的某种人生感悟、生活哲理。(4)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3.把握特殊意象,体会象征意义如松、竹、梅、荷、芳草精卫等。•蝉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这是一首咏物诗,以蝉喻作者自己。•前四句写蝉的艰难处境:由于自命高洁,总是食不果腹;虽然竭尽全力地叫,也是白费精神,得不到同情。这实际是说诗人自己。•下面四句则直抒胸臆。三联上句说自己官位低微,无所归依;下句说田园都荒芜了,还做这个官干什么呢?透出要辞官归隐的心意。尾联又把自己的命运和蝉联系起来,从蝉的叫声得到警示,醒悟到自己和蝉一样清苦。作者是怀着崇敬和同情的心情写蝉的,用蝉来警戒自己,要像蝉那样保持清高和廉洁,即使政治环境恶劣,也永远不变初衷。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1、形象分析•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环境烘托)•自身特点: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正面描写)•3、作者处境:主战派,仕途坎坷,屡屡受挫。•4、所言之志: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虽使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斗争精神。•咏物言志诗先要看清所赞扬的“物”有什么特点,其次再分析作者所赞扬的精神和品质。本诗是说,松树在小的时候没有引起人的重视,直到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可以想到作者是以“小松”自喻。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2000年北京春季高考题:•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形象特点:一只在高树上饮着清露、自在鸣叫的夏蝉。•思想内容:只要品行高洁,声名自然远扬,无须任何外在凭借。•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鉴赏方法•1.“读清”全诗•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注]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⑴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⑵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⑶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逐”字写柳枝追逐春风,运用拟人手法,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条的蓬勃生机。•(2)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舞女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3)伤迟暮,自叹身世。(表达作者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悲凉心境。)•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何人不起故园情—思乡怀人诗鉴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了解常见思想情感。•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2、分析人们思乡缘由。•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3、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托物传情;月、雁、笛、柳•因梦寄情;1、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妙喻传情:乡愁鉴赏方法•1、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确定情感类别•2、抓关键句,挖掘字词,初悟情感•3、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再悟情感•4、根据题目,组织语言,形成答案•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注]①征铎:车行时发声的铃。②杜陵:在长安城南,是诗人的安家之地。•⑴诗中除了“晨起”、“鸡声”表现了早行之外,还有什么词语也表现了早行?此诗颔联上下句除对仗外,其构成形式还有什么特点?•⑵“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⑴①还有“月”“板桥霜”,月尚未落,板桥结霜,可见其早。②由名词连缀成句,一字一景,收到了蒙太奇的效果。•⑵“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春回故乡、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通过这个温暖的乡梦反衬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对家乡杜陵深切的思念。•旅次寄湖南张郎中•戎昱•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诗中写“归梦”突出了什么?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1、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乡思之深,之切。•2、“归梦”因旅次见闻引发,前两句中江水漫流之声、月下竹影之形,是“归梦”之因;而“归梦”则是思乡之情的集中表现。所以可以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古来征战几人回——边塞征战诗的鉴赏•边塞诗赏析要注意:•①了解时代背景;•②体会思想感情;•③感受艺术风格•边塞征战诗的鉴赏方法。•第一,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边塞诗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因此,我们在接触这类诗歌时,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帮助的.•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豪迈,勇敢,一往无前!•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又称为“高岑诗派”。•到了中晚唐,国势开始式微,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

1 / 17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