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管理一、仓储作业管理二、仓储运营方案的实施三、库存管理仓储管理仓储作业管理是指以保管活动为中心,从仓库接收商品入库开始,到按需要把商品全部完好地发送出去的全过程管理。仓储业务流程,主要由入库、保管、出库三个阶段所组成。按其作业顺序,还可以详细分为:接运、内部交接、验收、保管保养和出库五个作业环节。包括仓储作业技术与作业流程两方面,前者涉及到商品的储存质量和作业安全等问题,后者涉及到仓储作业效率与经济效果的问题。一、仓储作业管理一、仓储作业管理•入库作业管理•搬运作业管理•储存作业管理•盘点作业管理•出库作业管理•流通加工作业管理入库作业管理1、商品入厍作业流程管理(知识鉴定重点)入库入库单入库分单登录区分货物装盘贴标扫描登录注记分配储位终端机扫描物品及其货位运至货位扫描货位成功修改记录完成有货扫描货物标记异常重新分配货位入库作业管理2、商品接运管理(知识鉴定要点)接运车站、码头、仓库或专用线验单入库通知单相符卸货入库不符拒收退回暂时不行清点封存(1)商品的接运是商品入库业务流程的第一道作业环节,也是商品仓库直接与外部发生的经济联系。(2)由于接运工作直接与交通运输部门接触,所以做好接运工作还需要熟悉交通运输部门的要求和制度。(3)做好商品接运业务管理的主要意义在于,防止把在运输过程中或运输之前已经发生的商品损害和各种差错带人仓库,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为验收和保管保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入库作业管理2、商品接运管理(知识鉴定要点)1、装卸搬运作业计划(知识鉴定要点)(1)仓库搬运作业一般是选择周转次数较少而距离更长的搬运移动。搬运作业管理主要应考虑货物搬运的效率、搬运过程的流畅性和移动装运的规模经济性。(2)所有的仓库作业活动要尽可能地满足搬运的最大数量或容量,即移动诸如托盘或集装箱之类的成组货物,而不是移动单个货物。2、装卸搬运设施使用(1)选择搬运设备应考虑的因素搬运作业管理1)设备的技术性能2)设备的可靠性3)工作环境的配合和适应性4)经济因素5)可操作性和使用性6)能耗因素7)备件及维修因素8)物料的特征9)物料的运动方式5W1H:WhyWhatWhoWhereWhenHow2、装卸搬运设施使用(2)搬运容器及种类搬运作业管理1)包装纸箱2)塑料箱3)托盘2、装卸搬运设施使用(3)常用的搬运设备搬运作业管理1)手推车2)堆高机3)输送机4)垂直输送机(1)商品保管场所规模的确定1)储存的商品数量2)商品在仓库里平均储存的时间3)商品储存量与仓库容量之间客观的比例关系(2)商品保管场所的选址1、商品保管场所的选址(知识鉴定要点)储存作业管理1)经济2)工程技术等。2、商品保管场所的布置(知识鉴定要点)储存作业管理•仓库内部布局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合理地利用库房面积。设法协调提高库房储存能力和方便库内作业的需要,保证库房面积得到充分的利用,是库房合理布置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仓库内部布置主要包括仓库总平面布置、仓库作业区布置和库房内部布置。(1)仓库总平面布置(技能鉴定重点)1)仓库总平面布置包括库区的划分以及建筑物、构筑物平面位置的确定、运输线路的组织与布置、库区安全防护以及绿化和环境保护等项内容。2)仓库总平面布置首先是进行功能分区。一般可以划分为仓储作业区、辅助作业区、行政生活区。除了上述区域之外,还包括铁路专用线和库内道路。2、商品保管场所的布置(知识鉴定要点)储存作业管理(1)仓库总平面布置(技能鉴定重点)3)仓储作业区是仓库的主体。4)在辅助作业区内进行的活动是为主要业务提供各项服务。2、商品保管场所的布置(知识鉴定要点)储存作业管理5)行政生活区由办公室和生活场所组成。6)在划定各个区域时,必须注意使不同区域所占面积与仓库总面积保持适当的比例。7)合理规划仓库运输道路。(1)仓库总平面布置(技能鉴定重点)8)仓库总平面布置时应满足如下要求:2、商品保管场所的布置(知识鉴定要点)储存作业管理①方便仓库作业和商品储存安全②最大限度地利用仓库面积③防止重复搬运、迂回运输和避免交通阻塞④有利于充分利用仓库设施和机械设备⑤符合安全保卫和消防工作要求⑥综合仓库当前需要和长远利益,减少将来仓库扩建对正常业务的影响(2)仓库作业区的布置(技能鉴定重点)2、商品保管场所的布置(知识鉴定要点)储存作业管理•仓库作业区布置要求是,以主要库房和货场为中心,对各个作业区域加以合理布置,以降低作业费用和提高面积利用率。布置时应该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商品吞吐量对于吞吐量较大的库房和货场,应使它们尽可能靠近铁路专用线或库内运输干线,以减少搬运和运输距离。(2)仓库作业区的布置(技能鉴定重点)2、商品保管场所的布置(知识鉴定要点)储存作业管理2)机械设备的使用特点为了充分发挥不同设备的使用特点,提高作业效率,在布置库房、货场时就需要考虑所配置的设备情况。3)库内道路通过调整作业场地和道路的配置,尽可能减少运输作业的混杂、交叉和迂回。(2)仓库作业区的布置(技能鉴定重点)2、商品保管场所的布置(知识鉴定要点)储存作业管理4)仓库业务以及作业流程可以归纳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整进、整出,商品基本按原包装入库和出库,其业务过程比较简单;另一种是整进零出、零进整出,商品整批入库,拆零付货或零星入库、成批出库,其业务过程比较复杂。(3)仓库作业区布置的基本任务2、商品保管场所的布置(知识鉴定要点)储存作业管理1)减少运动的距离,力求最短的作业路线。2)有效地利用时间。3)充分利用仓库面积。(4)库房内部布置2、商品保管场所的布置(知识鉴定要点)储存作业管理•库房内部布置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库房内作业的灵活性和有效利用库房内部的空间。•商品保管和出-入库作业是在库房内进行的两种基本作业形式。按照库房作业的主要内容,库房可以分为储备型和流通型两大类。这两类库房由于主要作业内容不同,对于库房的布置要求也就不同。(4)库房内部布置2、商品保管场所的布置(知识鉴定要点)储存作业管理1)储备型库房的布置特点2)流通型库房的布置特点以商品保管为主,商品一般周转较为缓慢,并且以整进整出为主。库房布置的重点是在尽可能压缩非储存面积的基础上,增加储存面积。以商品收发为主,储存商品一般周转较快,频繁地进行出入库作业。为了适应库房内大量商品经常性的收发作业的需要,缩小了储存区,而增加了检货以及出库准备区。(1)商品分类与仓库分区3、商品储存规划(知识鉴定要点)储存作业管理1)仓库一般按商品自然属性划分,分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将不同性能的商品分别储存在不同保管条件的库房或货场,以便在储存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保管与养护。•仓库对储存商品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实行分区、分类和定位保管。2)仓库分区是根据仓库建筑形式、面积大小、库房、货场和库内道路的分布情况,并结合考虑商品分类情况和各类商品的储存量,将仓库划分为若干区,确定每类商品储存的区域。货区的划分一般在库房、货场的基础上进行。(2)货位规划与设计(重点)3、商品储存规划(知识鉴定要点)储存作业管理1)为了避免商品在储存过程中相互影响,性质相同或所要求保管条件相近的商品应集中存放,并相应安排在条件适宜的库房或货场。2)根据商品周转情况和作业要求合理选择货位。3)应当根据商品储存量的多少,比较准确地确定每种商品所需的货位数量。4)在规划货位时应注意保留一定的机动货位,以便当商品大量入库时可以调剂货位的使用,避免打乱货位安排。(3)货位编号3、商品储存规划(知识鉴定要点)储存作业管理1)货位编号就是将商品存放场所按照位置的排列,采用统一标记编上顺序号码,并做出明显标志。2)货位编号应按照统一的规则和方法进行。3)在商业仓库中,一种既简单又实用的货位编号方法是采取四组数字来表示商品存放的位置。4、制定积载计划(知识鉴定要点)储存作业管理制定仓库的积载计划时需要考虑存储货物的特征,即从存储货物的流量、重量和体积等方面来安排货物的存储。5、商品堆垛设计(技能鉴定要点)堆垛就是根据商品的包装形状、重量和性能特点,结合地面负荷、储存时间,将商品分别堆码成各种垛形。储存作业管理5、商品堆垛设计(技能鉴定要点)(1)对堆垛商品的要求商品正式堆垛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商品的数量、质量已经彻底查清2)包装完好,标志清楚3)外表的沾污、尘土等已经清除,不影响商品质量4)受潮、锈蚀以及已经发生某些质量变化或质量不合格的部分,已经加工恢复或者已经剔出另行处理,与合格品不相混杂5)为便于机械化操作,金属材料等应该打捆的已经打捆,机电产品和仪器仪表等可集中装箱的已经装入合用的包装箱储存作业管理5、商品堆垛设计(技能鉴定要点)(2)对于堆垛场地的要求1)库内堆垛2)货棚内堆垛。要垫垛,一般应该垫高30~40cm3)露天堆垛。垛底应该垫高40cm储存作业管理5、商品堆垛设计(技能鉴定要点)(3)堆垛的基本要求1)合理。垛形必须适合商品的性能特点,不同商品应该分开堆垛。垛距一般为0.5~0.8m,主要通道约为2.5~4m。2)牢固,安全。3)定量,便于清点发货。4)整齐。5)节约。储存作业管理5、商品堆垛设计(技能鉴定要点)(4)堆垛前的准备工作1)按进货的数量、体积、重量和形状,计算货垛的占地面积、垛高以及计划好对于箱装、规格整齐划一的商品所采用的垛形。2)做好机械、人力、材料准备(5)堆垛的基本形式储存作业管理6、商品保管秩序的建立(知识鉴定要点)(1)存料秩序1)存料秩序的安排,首先是要确定存料次序。2)存料次序一般应按商品目录顺序安排料位。•商品保管秩序以商品存放得有条理、便利收发清点作业,并能够节省工时,降低作业成本,提高作业效率为总原则。3)还要考虑它们在应用上的系统性,应尽可能地把使用时关系密切的商品放在相互接近的地方。储存作业管理6、商品保管秩序的建立(知识鉴定要点)(1)存料秩序4)在安排存料次序时,还应该注意笨重、移动困难的货物应堆放在收发料地点附近和存入料架的底层;较轻的商品,可存人料架中层或上层;大量常发的货物,应放在发料地点附近;不常发且较轻的商品,则可放在离发料区较远的料架顶部。这样,既便于收发作业,又可充分利用储存设备或仓库面积。储存作业管理6、商品保管秩序的建立(知识鉴定要点)(2)存料方式1)固定料位•存料方式是指对各个料位的利用策略。按照一定的规则确定每一个料位存放商品的品种规格,每一种商品都有固定的存放地点,商品入库存放时严格“对号入座”,称为固定料位。便于保管员熟悉料位,节省收发料时的查找时间,但料位得不到充分利用,影响仓库的储存能力。储存作业管理6、商品保管秩序的建立(知识鉴定要点)(2)存料方式2)自由料位•存料方式是指对各个料位的利用策略。又称随机料位,各个料位可以存放任何一种商品。能够充分利用每一个料位,提高仓库的储存能力。但各种商品的存料地点经常变动,没有固定的位置,收发作业和盘点时查找比较困难。3)料位或料架标号“四号定位”:就是由库房号、料架(垛)号、料架(垛)层号和料位顺序号组成一组数码来表示一个货位,并尽可能与账页编码一致。储存作业管理7、商品养护的组织领导(知识鉴定要点)(1)商品养护的目的(2)商品养护的任务(3)商品养护的组织领导维护库存商品的使用价值(4)商品养护的基本措施(要点)1)掌握商品的性能,适当安排储存场所2)严格入库验收储存作业管理7、商品养护的组织领导(知识鉴定要点)(4)商品养护的基本措施(要点)3)合理堆垛苫垫4)加强仓库温湿度管理5)坚持在库检查6)开展科学实验研究盘点作业管理1、盘点人员的组织与培训(1)针对所有人员进行盘点方法的培训。(2)针对复盘与监盘人员进行认识货品的培训。2、盘点结果的评估(要点)进行盘点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能借助盘点来检查货品出人库及保管状况,从而发现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盘点作业管理2、盘点结果的评估(要点)(1)六项指标1)盘点数量差错2)盘点数量误差率3)盘点品项误差率4)平均每件盘差品金额(书中错误)5)盘差次数比率6)平均每品项盘差次数率(书中错误)出库作业管理1、商品出库作业流程管理(知识鉴定重点)(1)核单备料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