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父母的心SJ·八年级语文上册1.了解作者川端康成及其作品风格。2.学习小说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笔法。3.理解小说所表现出的浓浓的爱,体会作品所流露出的淡淡哀怨。学习目标自由发言妈妈送走孩子是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送,是一种爱!不送,是不是一种爱呢?走近作者川端康成,日本小说家。他是日本文学界“泰斗”级人物,亚洲第二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人。1899年出生在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后来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1926年写《伊豆的舞女》而成名。1968年因《雪国》《古都》获诺贝尔文学奖。“由于他的小说艺术——它以一种充满技巧的敏锐,表达了最典型民族性的日本灵魂”——这是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的得奖评语。字词积累屏风纳凉帷幕缓冲造型伧俗pínɡhuǎnxínɡcānɡwéinà理清层次整体感知(一)破题:(1—2段)交代(二)开端:(3—6段)送一个孩子给她(三)发展:(7—12段)送走长子用次子换回长子用女儿换回次子(四)高潮:(13—16)要女儿(五)结局:(13—16)团聚细读感悟1.写出下列情境时“父亲”和他的妻子的心理:(1)贵妇人要求送一个孩子给她时;(2)送走长子时;(3)用次子换回长子时;(4)用女儿换回次子时;(5)要回女儿时。(1)贵妇人要求送一个孩子给她时:那位父亲犹豫不决,要和孩子妈妈商量后才决定。(2)送走长子时:贫穷的父母认为对方条件优越,送走一个孩子可让孩子过好日子,自己的负担也可减轻一些。(3)用次子换回长子时:实在舍不得长子,要把他要回来。怎么要?用老二去换老大吧,就说长子是接班人,不论怎么穷,也不能把长子给人。(4)用女儿换回次子时:次子也舍不得,也要去把他要回来。怎么要?用女儿去换他吧,就说老二长得和去世的婆婆一模一样,扔了他就扔了婆婆,这是不孝啊。(5)要回女儿时:女儿太小了,也舍不得。现在拿了她的钱怎么办?如数奉还,我们宁愿全家六口饿死在一起。2.课文如果一开始就写贫穷父母一个孩子也不送,是否更能表现父母爱子之心?现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能。因为父母总是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上好日子。当有人开出优越的条件时,贫穷父母是不能不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的。如果一开始就加以拒绝,就显得不真实,不自然,也不能充分表达父母爱子之心。现在这样的好处是:①符合生活的真实;②能把贫穷父母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来;③唯其如此,才能使作品有感染力,打动读者的心。3.本文为什么起名“父母的心”?“心”在文中有何含义,起到什么作用?因为文章中的父母亲从事件开始,心理就不断地变化着;对人物的描写都是围绕他们的心理变化展开的;父母最后的决定可以真切地反映天下父母对子女的爱。“心”指的是父母对子女的疼爱之心,是这篇文章的主题,也是导线,串起了整个故事的情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破题——交代开端——送一个孩子给她发展——送走长子用次子换回长子用女儿换回次子高潮——要回女儿结局——团聚一波三折人物个性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板书设计课堂小结文章围绕“送子”一事,按父母二人心态的变化,一层一层地展开。一开场通过贵妇人与父亲衣着上强烈的对比映衬出双方家庭背景的极大差距。通过女佣与父亲的对话让读者清楚两个家庭有很好的互补性,给之后故事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接着,理所当然的,贵妇人得到了孩子而贫穷的家庭得到了他们最需要的钱。这时,故事情节峰回路转,一系列的调换让大家疑惑这对父母亲究竟想怎样。最后,贫穷的父母作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一个孩子也不能送,同时也感动了贵妇人,故事也达到了高潮。几次“换子”的变化,都显得合情合理,情节虽然一波三折,但读起来十分顺畅自然。课后练习文中说“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爹妈儿女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好”,设想一下,这家人在团聚以后命运会怎样,为文章续写一个结尾。(字数250左右)课外延伸课外收集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故事、谚语、格言、民谣、诗歌等。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日本谚语)一父对于十子之至情,较十子对于一父之至情为深。(德国谚语)一父养十子,十子养一父。(西班牙谚语)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扁担长。(中国谚语)据说爱是下倾的,父母对子女的爱远胜于子女对父母之爱。(墨尔)乌鸦认为自己的孩子最优秀。(英国谚语)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柯罗里)造化把一切安排得那么美妙,婴儿一到了这个世界上来,就发现有一位母亲随时爱顾他。(米西兰)母亲是孩子未来命运的创造者。(塞尚)母亲是儿童最好的教师,她给孩子的教育比所有的学校教育加起来还多。(克鲁普斯卡娅)母亲的心是儿女的教室。(比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