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目录1对外开放的概述2深圳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3对外开放的回顾与展望1·1所说的对外开放一方面:国家扩大对外经济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走出去)另一方面:放宽政策,开放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请进来)经济结构:封闭型开放型经济(改变闭关锁国的政策)1.2背景实行对外开放是:总结经验的必然结果;大生产和国际化的客观要求;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条件。1980年,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邓小平正式使用了“对外开放”的表述。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依据:邓小平关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两个重要观点。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城市;7个经济开放区,从而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带。开放上海浦东新区,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形成长江开放带。开放边疆城市内陆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1·3开放步骤从深圳的发展看中国的对外开放主题:2·1“春天的故事”建立特区也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过程。1979年1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听取了《关于我驻香港招商局在广东宝安建立蛇口工业区的汇报》。这是建立深圳特区的重要准备。“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不仅党中央意识到了要改革,1978年4月,广东、福建省委要求“先行一步”,利用邻近港澳,实行特殊政策,吸引外资、扩大出口。邓小平听说后,高兴地说:“就叫特区嘛。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1979年3月,中央和广东省决定把宝安县改为深圳市。2·2特区的特别之处一、建设资金以引进外资为主,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存,产品以出口外销为主。二、特区的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三、管理体制更大自主权,项目审批、等方面都给予优惠待遇。四、对外商,在税收、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和灵活措施。1、特区成立前,深圳还只是边陲小镇,仅有两条小巷和一条小街2·3特区的发展之路2、深圳市的经济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1980—19851986—19921993—19971997年至今局部改革单项突破配套改革全面推进体制创新建立框架持续发展走向国际1984年,邓小平决定到特区去看一看。看到深圳由过去“渔民村”变成“家家万元户,户户小洋楼”,看到“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邓小平欣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2·4开放发展的效果1980年-2007年,深圳GDP年平均增长26.9%。2007年:人均GDP在内地大城市中率先突破1万美元大关。2·5深圳特区扩容至全市•2010年8月,经国务院批复,深圳特区扩容至全市关内关外“一市两法”,深圳存在一个城市两种制度,一个城市两种法律的问题。“一市两法”将成历史”。“关内”是深圳经济特区,包括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盐田区,“关外”则包括宝安区、龙岗区、光明新区。扩容后,原属关外三个区纳入特区之内。特区总面积将由过去的395平方公里扩容为1948平方公里3·1深圳对外开放的回顾深圳30年发展成就印证了对外开放的正确1993——2010外贸出口总额连续18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05年突破1000亿美元,10年突破2000亿美元全国首个年出口超2000亿美元的城市2012年上半年深圳外贸进出口2118.6亿美元,其中出口达到1244.1亿美元。目前,在深投资的世界500强已达180多家,全市累计外商直接投资374亿美元。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前10名:香港、台北、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杭州、青岛、长沙3·2特区现状香港蝉联榜首,而深圳却从第四位下滑至第五位,自2009年以来呈持续下跌趋势。深圳也有“成长的烦恼”和“转型的阵痛”如何继续“特”的问题。随着对外开放范围的不断加大,特区不再像以前那样有特别的竞争力了。过去特区发展的很多政策条件,已经逐步丧失了。3·3未来展望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说:积极地谋划未来的发展,确立了“努力当好科学发展排头兵,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奋斗目标。这是深圳未来30年要努力的方向。我们要继续发挥好特区的功能,在科学发展的成绩上求“特”,力争科学发展的成效更大。我们要通过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来引领现代产业,引领现代生活,把深圳努力打造为一个可以与新加坡、香港甚至欧美现代化城市媲美的先进城市。在现代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国际化,让深圳成为一个国际交流的平台、国际先进要素聚集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