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环境教育作者:刘湘溶来源:《中国周刊》2016年第02期文明的范畴文明是一个属人的范畴,这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方面,文明是人类的存在方式,不但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而且是人类唯一的存在方式。首先,文明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众所周知,人类是从动物界进化出来的,无论从解剖学和胚胎发育学,还是从分子生物学来看,都证明了这一点。人类从动物界的进化经历了漫长而艰难曲折的过程,仅从人猿相辑别算起,这个过程便悠悠300多万年,包括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四个阶段。在这300多万年的时间里,工具被制造出来了,火的功用被发现了,艺术萌芽了,语言形成了,社会组织产生了……后来被称之为人类的高级动物一步步脱离了自然状态,获得了一种在自然界存在的新的方式——文明。从某种意义上讲,文明是一个与文化同义的概念,指由人类所创造且又影响着人类的一切,体现在物质、精神、制度、行为等方面;同时,它又是一个与蒙昧、野蛮相对应的概念,反映着人类的进步状况。人类以文明的方式存在于自然界,其它的动物则以本能的方式存在于自然界。文明的存在方式本质上是实践的存在方式,它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因为有了文明,所以有了人类。文明从哪里发端,人类的历史就从哪里开始,文明的程度不同,造成了人类不同时代的区分和人类不同群体的差异。其次,文明是人类唯一的存在方式。人类只能以文明的方式而不能以其它的方式存在于自然界,企图回归远古的原始状态,开历史倒车的主张是幼稚的。要么文明,要么毁灭,这是人类的宿命。以文明的方式存在于自然界的人类,是自然性与社会性、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任一人类社会要想摆脱自然的限制,凌驾自然之上,置身自然之外,任一人类个体想要摆脱社会的限制、规约,离群索居,都是不可能的。第二方面,文明发展的内在动力来自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人虽然是自然的产物,但现存的自然界并不满足人。换言之,人并不满足现存的自然界,人决心改变现存的自然界,于是有了文明。一方是不满足你,一方是要改变它,这构成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这对矛盾既是文明的产婆,也是推动文明前行的动力。所谓矛盾,即对立统一。首先,人类与自然是对立的,从而使得文明先天带有反自然的性质。这个“反”字至少具有主客观两层涵义:一是在客观上文明的演进方向与自然的演进方向相反。表现之一为自然的演进方向是以生物多样性过程为核心的稳定化、有序化过程,而文明的龙源期刊网演进方向正好与之相悖。生物多样性作为生态学范畴,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的是它们的丰富状态,而作为生态学规律,则指的是生物圈中的生物多样性越丰富,它的网络化程度就越高,异质性就越强,物质、能量和信息输入输出的渠道就越密集,补偿功能和代谢功能就越健全,即使受到损害,自我修复就越快,从而系统的稳定与有序便可以保持在较高水平。随着文明的出现,尤其是工业文明的出现,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遭到洗劫,与之相伴,地球也日益走向不稳定性和无序性。表现之二为自然的演进方向是界限设定,而文明的演进方向正好与之相悖。自然界的界限随处可见:有机界与无机界的界限,动物、植物与微生物的界限,不同物种的界限,不同性别的界限,不同地域的界限……正因为如此,大自然才呈现出绚丽多彩。而文明却是一个打破界限的巨匠,文明越发展,被打破的界限就越多,越快。君不见,原来民族、阶级、阶层的界限是何等分明,不可逾越,今天如何?君不见,原来地域、性别、物种的界限是何等分明,不可逾越,今天又如何?遗传工程技术成熟后,凭借基因重组,任何一个物种都可以改变,如果连物种的界限都可能被打破,还有什么东西的界限不能被打破呢?二是在主观上文明的产生是基于人类反叛、反抗自然的心理意愿。不论是西方的普罗米修斯盗火、诺亚方舟,还是东方的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与传说,从它们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上解读,均折射出人类反叛、反抗自然的心理意愿,而“人是万物之尺度”“人为自然立法”“人定胜天”等箴言的提出,更是这种心理意愿在哲学层面的彰显。其次,人类与自然是统一的,正是由于这种统一使得文明对于自然界具有依存性,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从自然意志,否则会遭到自然力量的无情报复。回溯过去,曾经辉煌一时的“两河文明”“玛雅文明”之所以毁于一旦,原因就在这里。教训是深刻的。然而,人类似乎并未吸取教训,所以才有了今天的生态危机。如果说历史上的生态危机是局部性的,对局部地区的文明产生了致命的打击的话,那么,今天的生态危机则是全球性的,假如处置不当将对整个文明构成威胁。总之,文明发展的内在动力来自人类与自然界的矛盾,来自人类与自然界的对立统一。作为矛盾的两个基本规定性,对立与统一缺一不可,没有对立不行,没有统一亦不行。对立是统一中的对立,统一是对立中的统一,离开任何一方,矛盾便不复存在。矛盾不复存在,人类文明便不会前行。因此,人类应当学会在它们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然而,工业文明破坏了这种张力,工业文明造成了全球性生态危机。在工业文明的框架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不可能扼制生态危机的,人类不能再按工业文明的存在方式存在下去了。怎么办?叩问苍天,拷问自己,结论只有一个:推动文明转型,建设生态文明。推动文明转型,建设生态文明推进文明转型,建设生态文明是扼制生态危机的总对策,建设生态文明关键在人。为什么说关键在人,首先是因为生态危机具有人为性。纵观地球生命史,生态危机也可能由自然的灾变所引起,诸如近地小行星或彗星的撞击。据科学研究证实,7500万年前一颗直龙源期刊网公里的彗星撞击地球就引发过一场生态危机,这场生态危机结束了地球生命史上的“恐龙时代”。地球生命史上曾发生过若干次生物大灭绝,时间间隔大约均在7500万年左右,均出自自然原因。如果再有一颗一定量级的彗星或近地小行星“亲吻”地球,可能结束的就是地球生命史上的“人类时代”。尽管如此,人类当今所遭遇的以人口膨胀、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为三大表征的生态危机则主要由人为引起。以中国为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发生了黄河断流、长江连年特大洪水、淮河全流域污染、北方地区沙尘暴肆虐、大江南北雾霾频发等一系列重大“生态事件”,何以至此,无非是植被的破坏,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等等。生态危机的人为性早已被学者所揭示。戴维·埃伦费尔德指出:“沙漠的制造者和工具的制造者一样是适合于人类的定义”;卡尔逊指出:“是什么东西使得美国无以数计的春天之音沉寂下来了呢?……不是魔法……而是人类自己”;罗马俱乐部的创始人贝切利讲的更加透彻:“人类创造了技术圈,入侵生物圈,进行过多的榨取,从而破坏了人类自己明天生活的基础。”人类发展科技,发展生产力是为了走进“天堂”,没料到却走近了“地狱”,为了避免悲剧的降临,请记住国际歌的歌词——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其次是因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为人性。我们常说,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人类幸福的必要保证,是人类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所在,要揭示的道理汇成一句话就是:建设生态文明是为了人。我们还常说,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是我们的家园,为我们无私地输送养分和提供栖居之地,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要阐述的道理汇成一句话也就是:建设生态文明是为了人。生态文明的为人性,要求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相对于以物为本而言的。所谓“物本”中的“物”指的是物质财富和物质欲望。以人为本主张把人当目的,主张人役物,而不可为物所役,不可使人沦为物质财富和物质欲望的奴隶,不可为追求物质财富的积累和物质欲望的满足而丢失掉人的本真,自甘堕落,而冲破生态的底限,自毁其身。从以人为本出发更看重人的生活质量而不是GDP;更看重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心灵的自由,而不是感官享受。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并不意味对“人类中心论”的认同。人类中心论是一种具有特定涵义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可供人随意驱使和利用,并力图按照人的意图去主宰、安排自然界。“人类中心论”是处理人类与自然界关系问题上的唯意志论,它忽视人类与自然界的统一及人类对自然的依存性,夸大了人类的能动性,不但错误,而且有害。此外,贯彻以人为本原则也不意味着对“唯生态论”的认同。“唯生态论”同样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憧憬田园牧歌般的生活理想,要求虔敬一切自然物和自然的秩序,西方的浪漫主义思潮和佛教“勿杀生”的戒律均是它极端的表现形式。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下三点必须要做到:一是要做到尊重自然界的完整、稳定与有序,并在实践中做到不破坏并促进自然界的完整、稳定与有序,因为失去了自然界的完整、稳定与有序,也就失去了人的生存根基。二是要始终把人生存权利的维护放在第一位,反对以牺牲广大人民群众生存需求赖以满足的基本条件为代价去满足少数人发展与享乐的需求;反对以龙源期刊网牺牲子孙后代生存需求赖以满足的基本条件为代价去满足当代人的发展与享乐需求。三是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向资源的浪费宣战,向环境的污染宣战,把这一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及其子孙后代生存权利的斗争进行到底。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人,关键点至少有三:其一在人态度的转变。态度是人(包括人的个体、群体和整体)对特定对象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蕴含着人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定势。态度既包含有认知成分,也包含有情感成分和意向成分。生态危机是可怕的,但更为可怕的是人对于它的四种态度:一是麻木——身处危机而不自觉;二是冷漠——觉察到了危机但无动于衷;三是悲观——面临危机惊慌失措;四是盲目——应对危机举措失当。上述四种态度若不改变,后果可想而知。其二在人的思想观念的破旧立新。纵观人类近代文明史,我们不难发现,思想观念往往是行动的先导,变革的先声。以法国启蒙运动为例,启蒙运动是一场弘扬理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要求全面清算封建意识形态,把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从而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态文明就是人类文明的一场深刻变革,建设生态文明必然要破除一切阻碍其发展的旧的思想观念。要破除旧的思想观念除了前面提到的人类中心论观念和“唯生态论”观念之外,还有人类与自然二分对抗论观念,人类能力绝对论观念以及经济增长神话论观念和GDP至上观念等;要确立的思想观念则包括新的利益观念、新的价值观念、新的权利观念等。其三在人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全面变革,在变革中推进人的思维方式的生态化、生产方式的生态化以及生活方式的生态化。概括起来讲,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人,关键在通过人的态度的转变,通过人的思想观念的破旧立新,通过人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全面变革,造就出一大批具有生态化人格的现代公民,这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归宿。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环境教育生态文明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关涉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应予以统筹协调;又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大批具有生态化人格的现代公民正是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不断成长起来的,他们的成长不是自发的,离不开教育——环境教育。对于环境教育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尚未有统一的界定。综合学界的看法,立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我们认为,环境教育首先是一种素质教育,是以生态化人格培养为宗旨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其次,环境教育是一种综合教育,是既包含环境专业教育,又包含非环境专业教育;是既包含“关于环境的教育”,又包含“为了环境的教育”和“在环境中的教育”的综合教育。它不仅注重环境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且注重对环境之价值、态度和信念的重构,以及对环境的体验与情感,强调通过贴近自然去了解环境、理解环境、关心环境和保护环境。再次,环境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是贯穿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全过程的龙源期刊网终身教育,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联动、配合、参与。其中,学校是环境教育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