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学导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人文科学导论》(尤西林)名词解释:1.人文科学:以人文世界为研究对象并且探寻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人的生命整体存在的理论,它是关于人及人的人性、人的本质、人的价值观念和意义的科学,它是对人的精神文化及其知识体系的研究科学,对人类提供价值引导。2.现代:是以“现代化”为文明基础、以“现代性”为心理文化引导、并必不可免地拥有“现代主义”意识形态论证理论的历史定位。3.素质:一般指以人的先天遗传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影响条件下主体通过实践所内化的稳定性素养品质。4.交往:是一个人与其他人(老师、作者、前人、发明家、传媒者、管理者……)关于生存、生产、人生意义诸种经验或观念的交流学习。简答:一、唯科学主义与现代危机1.自然生态危机20世纪自然生态危机表现为不可再生性资源(石油、煤矿、原始森林等)被采伐过度、自然物质污染破坏(水质恶化、臭氧层破坏等)、自然界大系统有机均衡失调(物种减少与灭绝、生态链失调乃至中断等),等等。2.社会伦理危机在对自然征服的同时,也潜在地培养起支配他人,将他人视为客体的习惯。3.人性危机(1)人的机械化近代力学的唯科学主义扩张,其极端是不仅将客体世界物理一机械化,而且将作为主体的人也物理一机械化。(2)人被自然本能化生物学及其有机体理论方向尽管对力学机械观有所补充,但自然科学对人性解释的支配地位反而更强化了。(3)整体人性的分裂与片面化现代科技条件下人性分解与片面化严重,高度分工分化社会中片面化的个人,实质已沦为现代机器体制中机械零件的非人存在。整体人性的分裂还表现为人性自身生态系统的分裂失调危机。它特别体现为现代人(自然)感性与(社会)理性的分裂。(4)工具理性吞没价值理性工具理性作为实现满足欲求目标的工具,只关心这一实现过程的程序与条件,而不思考这一目标的价值意义,特别是不进一步深究或评估这一目标在人生与人类整体中的地位。但人类理性最高的功能形态却是价值理性,即对自己活动目标作出整体性与终极性的意义价值评估。二、人文科学方法观特性体验代表形态1.人文科学方法观的特性(1)生活世界对人文态度的制约性这也就是前述人文科学方法观的基本性质。人文科学面对自己的理解对象时,所采取的方法与态度却与自己的日常生活世界息息相关,也正是由于这样,所以说人文科学没有一套独立的方法技术。(2)自我相关性人文科学的对象性关系本质上是人文主体的自我运动关系,“我”对人文对象的认知理解具有自我理解性质。(3)评价性由于人文科学的对象是人文主体性的,因一而人文对象本身即是价值之源。从而,人文科学的研究态度必然是评价性的,而且人文评价在根本上指向终极价值(目的与意义),这是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一个重要区别点。(4)知意情一体化人文科学与对象的自我相关性意味着人文科学的研究态度不可能是纯认知性的,而必然是包含认知、意志、情感于一体的完整人格体认。与此相关,人文科学所追求的也不是纯知识,它的自我相关性、评价性、人格整体体认,以及与生活世界的关联性,使人文科学在学术思维当中包含着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这种特性使人文科学具有认知与评价关联的实践性。2.人文科学方法观的代表形态(1)理解。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沟通性行为。从方法观角度看,理解是差异性双方趋同、统一的活动。(2)直觉。人文科学的直觉法区别于科学思维的分析方法。直觉需分析与推论,是在瞬间触电般完成的判断,具有“领悟”和禅宗“顿悟”的特性。(3)智慧。智慧,是指面临不易直接用逻辑分析解决的矛盾时,凭籍生活与实践经验所采取的非常规应对态度与方法。智慧,往往是基于对人性(或世态)的深刻洞识和了解,它的闪现,往往是基于人文主体性的认知意志、情感和心理结构素质、当下现场的情境式反应。(4)描述。作为人文科学方法的描述,针对的是科学主义文化所习惯的逻辑推导与抽象概括。描述,必须是直观性的。也就是说,描述主体是以第一人称的意向性目光(包括想象)’而亲自在场的,是对现象学意义下的直观的记录。(5)个案性。指这一个案例。三、“无家可归”的现代内涵(1)家庭伦理的现代危机现代社会工具理性的冷漠算计,返转浸蚀到了血亲家庭这一伦理发源地。爱情失去了在传统宗教与文化中的神圣性与献身性。同样,老人不仅失去传统的敬重孝顺,而且被许多现代家庭视为负担,甚至受到虐待,以至成为现代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与此相反,现代家庭中的青年一代则普遍养尊处优、娇惯任性、自我中心。现代青年固然自主独立意识空前增强,但缺少规范与责任感,并由此与家庭传统伦理冲突,形成今日所谓“代沟”。(2)全球化与本上文化的衰落全球化不仅是现代生产方式、市场交易、社会交往行为与科技活动的同质一体化扩展,而且势必伴随其后将相应的消费方式、价值观念、伦理原则、审美形态诸文化特质扩展向全球。传统地域文化或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衰落,使人文意义的“家园”所倚凭的切身环境——“故乡”(“家乡”)同样濒于消失。(3)自然生态危机与故乡的消失现代化重大负面后果之一的自然生态危机,从人文意义角度看,就不止是对于人外在的物质生存环境的破坏,而是更深层地毁坏了作为人文家园与故乡精神历史渊源的自然依托。(4)私人心理与直接体验的隔膜个体在社会化的同时被公共理性模塑,并在一体化的快节奏社会工作巾淡化了私人心理。与此相关,公共理性的形式化与抽象符号化,以及现代系统结构将人与物、人与人的分割定位,使人与物或他人的关系不再是直接的,而是经由系统结构间接性的联系,这导致个体生存失去了直接体验的真切性。私人心理与直接体验的淡漠,使现代人最为普遍亦最为起码的家园观念受到威胁。四、思想社会思潮运动(1)文化民族主义。是迄至21世纪,现代文化历史中最有势力的本土文化思潮运动。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文化民族主义是现代化基本社会单位——民族国家最重要的国家意识形态之一,因而获得了国家政权的支持。文化民族主义有其重要合理性。但是,文化民族主义也可能演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代法酉斯主义的血统种族民族主义。因而,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维护不应具有敌视现代文明与异国民族文化的性质,而且恰恰需要与后者良性(平等、友好)地互利交流,并且构成全球化文化的个性差异与多样化。(2)保存本土文化运动。这也是赫尔德等文化民族主义推动者最早开展的工作。它包括对民间文学、民俗文化、神话的收集整理,以及母语的维护与研究等,但这里应注意的是,民族语言及文化的生命力根本上系于该民族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的生命力。(3)纪念活动与考古文化。现代社会学的研究表明,从19世纪70年代起,树碑立传成为超出个人的社会公共行为,并与宏大象征仪式与节日相结合,成为现代化国家与地区的时尚。而从19世纪中叶开始,收藏古物与普遍地搜求、发掘文物趋于狂热,并促成了考古学的确立。(4)团契性怀旧。怀旧在现代早已超逾了个人的性情,而成为社会学意义的团契与阶层行为。(5)人文地理旅游。直接是对人类历史传统文化的回忆与纪念。人文地理旅游指向激活历史并使之持存的精神承传的努力,它已成为现代人文教育的重要形式。论述:独立人格与公共精神1、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现代社会的分化性体现之一,是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划分开来了。它更具体地分化为国家、社会与个人三者的关系。在前现代社会,严格讲不存在私人领域,也不存在现代意义的公共领域,而是类公共性的共同体。各类共同体将个体编织进以血亲宗法为中心的人伦网络中,从居住到工作,均是公共时空。作为私人生活基地的家庭并不真正独立于家族,私人生活实质是“大家庭”生活。这种并非现代公共领域性的共同体也依然在当代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国家所有制为中轴,建立起单位制度。从工厂、机关、学校、商店到人民公社生产队,每一个体的生老病故、衣食住行、教育与工作,均依赖于单位组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的供给制、半供给制到后来的工资制,个体的全部生活都与单位组织以及本单位的人群密切相关。人民公社甚至曾经把个体私人生活基本内容之一的吃饭也公共食堂化了。私人领域消失所造成的一个后果是,个体很难建立独立的人格及主体意识,国家、单位、家族的权威及其人际关系成为制约乃至塑造个体的决定性力量。由此而出现了人身依附或种种变相人身依附。由于共同体的法则支配了全部社会生活,因而个人生活的思想感情与行为习性也受到公共体群体习俗的笼罩与控制。集体或公共性标准因此压抑着个性化人格主体。显而易见,这种大一统共同体不可能有现代民主,而在公共生活完全吞并私人生活或者个人生活完全公共化后,共同体便成为了军事组织,个人便成为听命的士兵或大众中一分子。这种社会结构一旦被某些邪恶分子或集团利用、操纵,便转变成专制乃至极权社会。纳粹德国便是这样的社会典型。应当注意的是,法酉斯主义得以统治德国这样业已现代化的民族国家,这表明现代民主不可能一劳永逸,现代分化开来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也存在着倒退回无个人自由的大一统共同体的危险。更应注意的是,真止的公共领域的形成同私人领域的形成是现代社会同一过程的两个结果。与此相同,现代民主的公共领域被篡夺与个人自由被剥夺是同一事件的相关后果,因而必须将公私两个领域一并考察、对待,而不能将私人领域的萎缩归咎于公共领域的扩张。从而,如何既保护个人自由与私人领域不受侵犯,又保障公共领域的民主公义性,便对人文主体的现代个人提出了复杂的伦理态度要求。围绕这种公私两域复杂的伦理处境,现代人文思想提出了种种思路与观点。2、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作为现代性开端标志,早在1517年,马丁·路德已将最高终极信仰归于私人:对上帝的信仰是个体与上帝之间的事,他人即使是作为公共信仰机构的教会也无权干涉。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自由竞争历史地奠定了个体的独立自主性,并由此抽象出“主体”与“人格”观念。正是这种个体本位的现代性格局,而不是表层的世俗享乐主义,使终极信仰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衰落了下去。马克斯·韦伯从人文科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历史高度,提出了现代社会精神生活的分化性课题。前边关于“精神团契”一节曾引用过已成经典名言的韦伯的判断:现代社会已消除了古代宗教社会的神秘狂热,而成为理性化的技术系统。作为公共领域的集中体现,国家政府的职责及其行使方式具有“价值中立”的形式化与制度化的特性,犹如竞赛场上的裁判员,它无权赞同或反对各个个体(以及团体)具体的实质内容性的立场,但却有责任维护不同个体(以及团体)表达、交流、讨论各自主张共同必需的公平规则与秩序,即形式框架或制度。与此相应,要求各个个体在公共领域遵守起码的交往规则,即真诚、守信、理性、平等、求同存异、不自我中心与强加于人等(如后来哈贝玛斯所总结的交往“普遍语用学”诸规则),这就是个体在公共领域中活动时必需的“责任伦理”(EthicsofRespansbility)。至于个体个性乃至私人一己性的爱好、观念甚至怪癖,只要不触犯法律或违背责任伦理,尽可以在私人领域中存在,政府与他人均无权干涉。也正是在私人领域中,亦即在一己斗室夜半之际或少数同道密友谈心时,每个人关于人生的终极价值观与信仰才最为纯粹地浮现、表白出来。也就是说,现代人不是不可以在这个世俗功利的时代拥有自视为最高真理的信仰,但公共领域作为“求同”之处,并非多元终极真理争辩高低的战场,恰恰相反,公共领域是尊重不同观点并戒防一家之言统一社会的公共论坛。那些在公共制度中循规蹈矩办事工作的人,可以也应当在自己私人的心灵深处“存异”地怀抱信仰情怀,即使这情怀完全不适宜于其他人——这样的个人,是拥有“信念伦理”(EthicsofConviction)的人。显然,“信念伦理”属于人文科学所说的意义世界,它确实为每一个人所需要,但在现代社会,它只是在少数人心中才清晰地存在着。与之相反,现代社会却要求每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具备“责任伦理”,我们称之为公民道德,它也属于人文科学的意义世界,但却是从属于功利交换行为的保障条件,现代社会的运行有赖于每一个公民承诺履行公共规则的责任心。换一个说法:“责任伦理”是必然付诸现实行动的,而“信念伦理”可能只栖息在精神心灵深处。这表现出韦伯对终极意义现代处境的消极悲观估计。3、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法国学者贡斯当(B.Constant)早在1819年即从历史角度切入了现代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