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广西师大附中白远林作者:魏巍同学们,谁是你们心目中最可爱的人?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在SARS来临时抗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还是……请你们说一说自己心目中最可爱的人。想一想你为什么会选择说这些人。本课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通讯。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全面反映事物本质的特点。2.体会、学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生动形象的进行报道的方法。3.根据表达需要和语言环境选用人称、词语、句式和修辞方法。4.学习志愿军,继承、发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不久,战火就烧到了鸭绿江边。美国妄图以朝鲜为跳板进而侵略中国,扼杀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重新变成他们的殖民地。为了保卫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果实,也为了支援正在和侵略者浴血奋战的朝鲜人民,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和朝鲜人民并肩战斗,抗击侵略者。读读课文,我们就会明白谁是最可爱的人,他们为什么是最可爱的人。首先,我们来看看生字:坚韧淳朴隅摁倒迸裂掰断豁亮憋闷犁耙rènchúnyúènbèngbāihuòbiēlípá作者简介魏巍,河南郑州人,1920年1月16日生于一城市贫民家庭,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小说家。建国后专事故文及小说的创作,曾在1950年至1958年间三次赴朝鲜,写下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选自《魏巍散文选》)及《故士和祖国》、《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依依惜别的深情》等作品,历时22年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东方》,荣获1982年中国首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创作奖)。接下来让我们认识一下作者:课文解析1.松骨峰战斗与马玉祥救小孩在表达内容、选材角度和描写方法等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分析:松骨峰战斗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狠,作者记叙了一个连队的英雄群像,既有正面描述,又有侧面描写。马玉祥救小孩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对人民的爱,作者运用外貌、行动、心理、语言等描写方法,塑造了一个青年战士的英雄形象。2.我们知道文中为了说明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主要讲了三个小故事。为了简洁,我们用“我觉得我们的志愿军,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作导语,代替这三段文字好不好?试说明理由。通讯的导语尽管种类样式很多,但一篇文章用何种导语,要根据表达的需要来定。本文之所以用抒情议论文字作导语,也正是从表达需要考虑。作者继以设问式的议论指出志愿军战士最可爱之后,似乎会使某些轻视战士的人感到意外,所以作者继续议论指出感到意外者在于“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从而使那些对作者回答“失望”者重新产生读完作品的兴趣。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用抒情性的笔调揭示战士的精神面貌,既点明了主题(这也是导语的作用之一),又表达了作者对战士的热爱,结构上又为下文所举具体事例作了提示。分析:品质、意志、气质、胸怀四个方面。分析:不可调整。打击侵略者,援朝卫国是志愿军首要的、最重大的任务,也是志愿军最可爱的原因之一,故事①应当先写。故事②写对朝鲜人民的爱,这既是志愿军最可爱的原因之二,又是对故事①的补充:对敌“狠”,是因为对朝鲜人民的爱(如马玉祥请调步兵连的情节),因此救小孩故事应放在第二。防空洞访谈的故事揭示了对敌“狠”,对朝鲜人民“爱”的根本原因,即来源于深厚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个故事应放在最后。研读“松骨峰战斗”部分(第一个小故事)。思考讨论:问题1.第五段开头部分中的“恰恰”、“眼看”、“匆匆”、“汽车路边”、“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词句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交代这些细节,说明这场战斗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开始的?答:这些修饰限制性词语准确反映了当时战斗发生的情势:时间紧迫,地形不利,形势严峻,从而突出了战士们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坚决“阻止敌人”的决心和英勇无畏精神。问题2.在描写这场战斗场面时,哪些地方是直接描写?哪些地方是间接描写?具体描写战士们各种姿势时运用的一系列动词有何作用?答:这些动词生动逼真地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奋不顾身、英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反映战士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壮丽诗篇。研读“烈火中救朝鲜小孩”(第二个小故事)部分。问题1.第十段内容对表现马玉祥有何作用?其中肖像描写有何作用?答:写出了马玉祥英雄行为的思想基础,表现了他淳朴可爱的风貌。问题2.在描述救小孩场面时,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为什么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替使用?答:主要采用心理描写,用第一人称有利于表现人物当时的内心活动,从而把对朝鲜人民的深厚感情表现得具体实在,把烈火中救孩子的经过描述得生动形象。研读“防空洞里一席谈”(第三个小故事)部分。1.这部分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方法?2.“言为心声”,战士的一番话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怎样的心灵?3.写这番谈话与上文有何联系?4.结合课后“理解·分析”第二题,理解开头和结尾抒情、议论的作用。3.揭示了上文表现战士们英勇杀敌,救朝鲜小孩的思想基础和根本原因。4.文章如此穿插议论和抒情,引发读者共鸣,增强了感染力。开头三段的议论、抒情起到了明确文章中心的作用,使读者对志愿军战士的思想境界和品质有一个概括性了解。结尾的抒情和议论起到了突出中心的作用,使读者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深化了主题。分析:分析这“笑”,要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第一次“笑”是在“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之后,他的答话即是这“笑”的注脚。这“笑”,是他感到“光荣”的集中体现,是志愿军战士为了祖国人民而甘心吃苦、以苦为荣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开出灿烂之花。第二次“笑”是在“我”问“你想不想祖国”之后,这“笑”的内涵同样蕴含在答话之中,既表现了对祖国炽热的爱恋之情,又有对祖国人民的无限忠诚,决心完成人民交付的光荣使命的高度责任感。第三次“笑”是在“我”问他“有什么要求”之后,从答话可知,这“笑”充满了夺取抗美援朝彻底胜利的信心。6.第14段已经用抒情文字对战士的可爱作了热情的沤歌,那么15小段还有没有必要写?分析:本段是作者和读者的情感交流,也是作者“最急于告诉”读者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的动机。它告诉读者,要珍惜和平生活的幸福,要把我们的幸福生活和志愿军的英勇奋战联系起来,理解我们的战士,热爱我们的战士。总之,这段文字道出了作者写作的动机。分段:第一段:1——3自然段第二段:4——8自然段第三段:9——12自然段第四段:13——15自然段全文路线松骨峰战斗——马玉祥救朝鲜小孩——作者与战士的谈话松骨峰战斗——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马玉群救朝鲜小孩——国际主义精神作者与战士的谈话——爱国主义精神像一般的通讯一样,这篇课文以记叙为主,但也有不少篇幅的议论和抒情。开头三段以抒情、议论来点明文章中心,相当于引言。以后,写完一个事例之后就有一段议论性抒情。第一、二事例后的紧扣中心的反问,不仅突出了中心,而且以强烈的抒情使读者产生了共鸣。第三个事例后的议论性抒情,对三个事例作了总结性评论,进一步赞扬战士的可爱。篇末以议论性抒情作结,并与开头部分呼应,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小结:课后练习一、作者谈到本文的写作时说,最初从采访来的一百多个生动事例中选出二十多个事例来写,后来只选了五个事例,最终写成本文时又删去两个。数读课文后讨论:1.三个事例分别表现出志愿军战士什么样的品质和精神?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一,1,(1)表现志愿战士对敌人刻骨仇恨与敌人顽强搏斗的革命精神,体现了战士们意志的坚韧和刚强。(2)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热爱朝鲜人民的伙国际主义精神,体现了战士们品质的纯洁,高尚。(3)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了战士们意志的纯朴和谦逊胸怀的美丽和宽广。2.三个事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次序能不能调换?不能换。三个事例共同揭示了志愿军战士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这一主题。松骨峰战斗主要反映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狠和英勇杀敌的气概;烈火中救朝鲜小孩主要反映志愿军战士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防空洞一席谈主要反映志愿军战士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三个侧面构成了“最可爱的人”的完整形象。所以不能换。3.三个事例中,能不能再删掉一个?为什么?不能删,因为删其中任何一个都有损于中心思想的表达。二、朗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部分,回答下列的问题。1、具体说说这两部分是怎样前后呼应的。2、这两部分对于表现本文中心思想都是不可缺少的,但作用不尽相同。具体说说它们各起了怎样的作用。答:开头:明确中心结尾:突出中心答:让读者对战士崇高的思想境界有概括了解。使读者的认识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3、结合人称、句式和语句的的具体内容,说说这两部分是怎样引起读者共鸣的。答:运用第一人称以同志似的平等态度和读者交谈,以朋友的身份和读者交流思想,使读者感到十分亲切,诚恳。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以及设问、排比、修辞的综合运用,使读者处于情感的激流中,令读者发生共鸣。2019POWERPOINTSUCCESS2021/2/42019THANKYOUSUCCESS2021/2/4